第二百六十七章 没有这个人,怎么能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六十七章 没有这个人,怎么能行?
所谓“千灯之会”,就是用一千盏灯具照亮聚会的场所,诸将夜饮通宵达旦。
春秋时不提倡夜饮,师旷曾因此责骂过晋悼公,但现在赵武做为大战的胜利者,再加上侯晋的捕鲸活动使得蜡的价格直线下降,并成为一种普通日用品,因而赵武也就无所顾忌了——现在举行夜宴,想必师旷即使复生,也无可指责。
夜宴所用的灯都是准备运往楚国,并销售给楚国贵族的奢侈品——社会阶层板结的另一种特征就是:平民穷死,他们把所有的一切奉献给贵人,而贵人即使在国破家亡之际,也不忘穷奢极欲地追求奢侈品。这场战争带给晋国的另一个收获是:楚人已彻底畏惧晋人,连带着,贵族们对晋人的生活方式也充满叹服,凡是晋国的奢侈品,甭问价钱,楚国贵族就一个字:买!
这些销往楚国的灯都是采用与“随侯珠”相同的玻璃工艺,制成的“浑浊玻璃”油灯,这种玻璃不透明,用在灯火上,反而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磨砂玻璃的感觉。而这种玻璃工艺,原本是用来假冒玉器的,所以满地的灯火,给人的感觉就是满地都是宝玉研磨的琉璃灯——当然,春秋时,玻璃比玉还贵。
举办夜宴的地点是智盈新建的高台。
智盈从小在赵氏长大,智氏与赵氏关系亲密,因为智娇娇的存在,智盈学了不少赵氏独有的知识,其中也包括赵氏独特的石梁建筑技巧(水泥混凝土建筑),他修建的这座高台充分采用了从赵氏学来的技巧:先借助一座不高的土丘,削平土丘四周,而后依靠土丘的地势砌石为高台。
赵氏建筑的特点是实用,每一项建筑都有自己的现实用途。这座高台也一样,它既是智氏的屯兵军营,也就是“武城”。同时还是烽火台、哨塔,用于登高瞭望,警戒南方的楚国。
武城最高处——也就是赵武举行夜宴的亭子的顶部,是烽火台的烽燧,亭子周围、圆形环绕亭子的空心护栏内,隐藏了灌满油脂的环行沟,以及巧妙设置的通风口、燃火口。点燃上面的烽火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即使下雨天,也可以轻易用一只火把,点燃环形栏杆内的油脂。而后,空心栏杆内的油脂通过几处特定的燃火孔喷射,形成了类似的火炬效果,而沟渠内部涂抹的陶土,在燃烧产生的高温下,已经形成一种陶瓷结构,以确保油脂常年储存也不外渗。
月明星稀,二月的春秋下,气候和煦而凉爽。
环绕高台的灯火一一点燃,整个土丘仿佛一只燃烧的火把,可以在百里之外一目了然——百里之外,守军早已经知道,这火把是为了欢迎得胜而归的元帅,所以他们没有用烽火响应,但也星星点点的点起了几盏灯,用灯语传出信号:欢迎回家。
高台之上,火把闪烁的光芒令整个宴会的场所亮如白昼……但这还不够,高台的地面上,上千只准备销往楚王的玻璃盏齐齐点燃了灯中的油蜡,它们散布在地面上,在这暗沉沉的夜色里,让从没见过遍地星海的春秋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置身于其中。
仿佛天上的银河坠入人间,而参加宴会的人,就是身在银河里徜翔。
星星点点的银河中,吴国国君余昧敬献的吴国歌女,以及俘虏的楚国歌男(干戈舞舞男)、被俘的陈国、蔡国歌女穿梭于灯海寥落之中,或舞或歌,为在场的得胜之士祝祷。半醉半醒之间,征战两年的武士们随着歌女的拍节,拍打着膝盖醉醺醺的应和。
这一刻,天上人间,分不清人在梦中,还是半梦半醒。
赵武望着歌唱的楚国、陈国、蔡国舞女舞男,低声嘟囔了一句大家都听不懂的话:“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季札在这里,大概要说这句话了,但他不知道,国事的强盛与音乐无关——真的与音乐无关。”
此时,随行的联军统帅只剩下郑国的大夫良霄了——赵武下一步要去郑国,良霄不得不随从。他听懂了赵武后半句话,但却不愿评论,只是故作惊诧的说;“常听说赵氏奢侈豪富,但万万没想到,竟然奢侈豪富到了这种地步,随便拿出一千件用‘随侯珠’材料制作的灯盏,遍布在地上任人践踏,如此举行‘千灯之会’,未免奢华的没谱了。”
所谓“随侯珠”,是一种钙镁玻璃,这种玻璃显得有点浑浊,像宝玉一样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状态。
由于赵氏的玻璃提纯工艺还不成熟,所以地下的灯盏各种颜色都有,含铁矿杂质的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黄色,含铜矿杂质的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绿色,铜铁杂质都含的呈现出蓝色,也有部分呈现出红色……这些五颜六色的灯散落在地上,是一条七彩的河流。
赵武听到了良霄的感慨,转过头去回答良霄:“你记得齐桓公与管仲的对答吗?”
良霄知道赵武询问的是哪段话——齐桓公与管仲彼此之间的对答多了,管仲执政几十年,每天和齐桓公说不少话,但只有一段话被齐国太史郑重其事的记录在《史书》书里,并常常被后来的管仲学理论继承者引用。
那段话恰好符合现在的情景。
当时,齐桓公有点扭捏的问管仲:“我喜欢奢华的生活,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这种习惯对国家有没有妨碍?”
管仲的回答是:“没有妨碍,只要你得到这一切,花的都是自己的钱,不仅对国家经济没有妨碍,反而能够使经济昌盛。”
春秋早期的管仲当然说不出什么“消费刺激就业率、增加税收”的话,但他话的意思大约是这样的——只要你的东西都是花钱买到的,怎么会对国家有害呐?咱齐国人不仇富,爱过什么样的生活纯属个人爱好,大肆消费对国家经济没有妨碍,反而能刺激经济繁荣。
纵观管仲一生,经常挥舞经济大棒的管仲时刻在纵容着齐桓公的享受,他还充分的利用齐桓公的爱好来操纵各国时尚,以此对各国进行经济掠夺。例如,他对鲁国、对楚国、对中山国进行的经济打击计划,无不利用了国君的爱好做掩护。
管仲如此操作的时候,整个世界还没有经济学概念,但管仲之后,地球社会依然延续着管仲在春秋时代总结出来的规律:凡是强国,必定像海绵吸水一样吸纳着周围国家的财富,消耗着远比周围国家多得多的资源。比如现代美国,它们就消费着全球70%的消费品,所以它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而世界其它强国,其国力的强弱,也是按照消费榜上的排名而依次排列的。
国家强大,是源于强大的消费能力——这一朴素的经济学概念贯穿了整个地球的文明史。而管仲是人类当中最早发现这一规律的。
当初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整个世界围着齐国转,齐国也是整个中原最大的消费者,管仲就是利用齐国庞大的消费能力,从而制定出针对敌国的经济打击计划。而后晋国称霸了,只是晋国人学了管仲的治国理论,还没来得及把管仲的经济手段学全,现在,赵武来为晋国补上这一段缺失。
其实,也不能怪良霄难以理解赵氏的奢华;其实,管仲之后,整个中国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理解管仲的消费观念。后来的历代治国者所提倡的都是节俭观念,所以节俭思想隐隐的把持了其后的中国文化。也因此,许多王朝的灭亡都被简单的归之为国君骄奢淫欲,消耗了民间财富,以至于使国家走向灭亡。
这些人都忽略了齐桓公的消费与后代国君消费之间的制度差别,而其差别就在管仲所说的那个词:花自己的钱买东西,对国家无害。
不花自己的钱,只是对平民的不断掠夺。或者技巧高一点,比如视庶民为奴隶,不断哄骗庶民无私奉献,以便贵族无偿索取,来实现自己的享受欲望——这样的统治者越是追求享受,国家灭亡的越快。
赵武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眼前的一切陈列物,虽然都奢华无比,但都是赵武自己掏腰包买下来的,当然,其中很多东西都是他家生产的,他掏钱采购这些货物,是想卖给楚国贵族,赚点零花钱,然后武装好自己的军队,更方便的欺负楚人。
春秋时代是一个新技术井喷式爆发的时代,许多新技术连现代人见了都感到惊诧,处身于这个时代中,赵武依据科技发展的方向,稍稍给予工匠们一点指导,使得赵氏的科技发展更加迅猛,目前已经远远的把同时代的人抛在脑后。而这点指导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无非是规定了新的度量衡,要求所有的生产严格按照新度量衡进行精确的数字化生产。
玻璃的发展得益于这种制度。按现代观念,玻璃属于化工业。几种不同物资混合在一起烧制,需要精确控制各种化学成分的比例,才能烧出合格的玻璃。
以前古人度量衡并不精确,所采用的矿物质成分纯度各不相同,所以偶尔烧制出“随侯珠”来,连古人自己都不清楚成功的原因,于是迷信的古人就将成功归之于神灵的偏爱。但有了精确度量就不一样了。如果再加一点精细的提纯手法,那么,五千年前两伊两河流域的玻璃工艺,便“传入”了春秋时期的中国。
随着工艺水平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像随侯珠这样昂贵的稀世珍宝,必将成为烂大街一样的廉价货物,就如同现在蜡的廉价化一样。后者,随着捕鲸技术的发展,原先需要足够的领地,才能采集到足够的蜂巢、搜集到足够的蜡,现在这一切都无用了,只要购买一条小船,雇用几个熟练的捕鲸水手,到大海里捕捞一条鲸鱼,其体内蕴含的蜡,已经相当于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十数年的产量。
而且,这一切无需动用太多的人手,漫山遍野的长时间去搜寻蜂巢。
座上的赵武嘴角含着笑,欣赏着春秋人脸上的震惊与迷醉的表情,他无法告诉春秋人,眼前这一切所谓的奢华,在现代人看来全是廉价货。眼前满地的灯盏,以及这次千灯之会所消耗的蜡,也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变的微不足道。
这一刻,他心中有一种现代人的骄傲:我无须知道历史发展的方向,我只需要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就已经足够了。我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现在,拥有了权位的我,也站在整个世界食物链的顶端。
灿烂的星河之下,地面上流淌着另一条星河。天上地下,一片星火当中,歌女们轻声唱了起来,唱的当然都是一些祝祷词。吴语阮浓,楚语婉转如黄莺,陈国、蔡国的语言鼻音很重,像是低声呻吟。
四国歌伎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片莺歌燕舞中,赵武慢慢的回答良霄的疑问,他重复着晏婴当初的语言:“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区别就在于此时:封建制下,人人有权力;人人的权力神圣都不可侵犯,其中包括财产权——所以封建制下,庶民的草屋,风可以进,雨可以进,王不能进。在这种情况下,领主的一切享受都是要付费的,连周天王也不例外,所以他才被债主逼的进入‘躲债台’。
而奴隶制下,上位者的享受就与封建领主完全不同了——奴隶制下,天下人都是我的奴隶,天下的产业都是我产业的利息,我可以随意剥夺别人的一切,无需任何理由。多哟,任何享受我都无需付费,君王的享受自然建立在对他人的剥夺与侵占之上,所以,君王越是穷奢极欲,对国家越有害。
现在我是前者,这一切享受都是我凭本事挣来的,是我用钱买来的。我购买这些东西的时候,自然交纳了交易税,所以我买得越多,君上收到的税越多,商人们卖的货越多越想扩大生产,于是,庶民可以得到一份职业养家糊口;除此之外,商人们雇用的工匠也将得利,因为他们生产的东西卖得好,他们的工资越高,报酬越高。
工匠们得利了,农夫也将得利,因为工匠手头钱多了,自然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农夫的粮食,农夫生产的粮食越多,也就越富裕,越有余钱购买更多的消费品。
农夫们满意了,武士们也满意,因为所有的交易都要付交易税,君主、领主收取了足够的税收,便可以有足够的薪水养活足够的武士。这些武士反过来保护了所有的人,让他们能够在安定的环境下继续现在的生活,继续生产、耕作、交易……如此一来,一个稳定的良性循环便诞生了。”
稍停,赵武看了看身边的长子赵成,以及随行的晋国大夫张趯与祈午,补充说:“当初(晋)文公变革,全盘采用管仲的理念治理我晋国,文公的臣子们、我晋国的先辈们学的很好,他们一一拟定了我晋国的各项制度,使得我晋国能够迅速取代齐国称霸天下……但他们只学习了齐国死板的制度,从没来得及完美体现管仲的精神内涵,现在,我来替晋国补上这一课。”
赵武说的意犹未尽,在场的人屏息倾听,这一刻,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一阵阵心灵激荡。
管仲是春秋时代一位令人高山仰止的巨匠,连孔子都称赞管仲说:没有这个人,我华夏之徒要跟夷狄一样左衽(穿衣服的样式跟夷狄一样)了。
管仲之后,晋国学习管仲进行社会变革,使得晋国维持了百年霸业,这导致列国纷纷开始研究管仲的治国理念,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赵武一样,明细的揭开经济学理论的面纱,让人看到管仲理论的内核。
“当初在楚国城下,我曾谈到楚国的弊端,那就是阶层板结,我说阶层板结出于不公正,而管仲的理论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公正,即使是国君,在商品交易当中也需要公正的付款,不能随意的掠夺,更何况中小贵族。楚国现在的僵化源于不公,唯有彻底的公正,整个社会完全建立在契约交易的基础下,这才是管仲学理论最重要的核心。”
赵武说完这话,自己也觉得跑题——因为即使按照现代观念,这种彻底追求公平的契约精神也是邪恶的,是西化。
他怎么就从这场夜宴的奢华,跑题跑到强国之术……察觉到这点的赵武收住了话题,但在场的人还在意犹未尽,他们随后个个陷入深思——此时,夜空下的奢华已经无法吸引他们,由赵武的话引申开来,每个人都想到了切身。
赵成想的是如何继承家族产业,他想得简单,在父亲家臣们的庇荫下,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至于能否超越父亲,他压根没有想到。
张趯与祈午出身环境相同,两人的想法几乎是一样,由赵武的话马上联想到晋国国内的政治:莫非,晋国家族之间惨烈的争斗也是源于不公,也是源于阶层板结,因此,使得下层社会永远无法跃升到上一阶级,这才有了各大家族之间你死我活、动则灭族的惨烈搏杀?莫非,武子现在的各项改革,是想为我们重新寻找一个公正的基点?
第二百六十七章 没有这个人,怎么能行?
所谓“千灯之会”,就是用一千盏灯具照亮聚会的场所,诸将夜饮通宵达旦。
春秋时不提倡夜饮,师旷曾因此责骂过晋悼公,但现在赵武做为大战的胜利者,再加上侯晋的捕鲸活动使得蜡的价格直线下降,并成为一种普通日用品,因而赵武也就无所顾忌了——现在举行夜宴,想必师旷即使复生,也无可指责。
夜宴所用的灯都是准备运往楚国,并销售给楚国贵族的奢侈品——社会阶层板结的另一种特征就是:平民穷死,他们把所有的一切奉献给贵人,而贵人即使在国破家亡之际,也不忘穷奢极欲地追求奢侈品。这场战争带给晋国的另一个收获是:楚人已彻底畏惧晋人,连带着,贵族们对晋人的生活方式也充满叹服,凡是晋国的奢侈品,甭问价钱,楚国贵族就一个字:买!
这些销往楚国的灯都是采用与“随侯珠”相同的玻璃工艺,制成的“浑浊玻璃”油灯,这种玻璃不透明,用在灯火上,反而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磨砂玻璃的感觉。而这种玻璃工艺,原本是用来假冒玉器的,所以满地的灯火,给人的感觉就是满地都是宝玉研磨的琉璃灯——当然,春秋时,玻璃比玉还贵。
举办夜宴的地点是智盈新建的高台。
智盈从小在赵氏长大,智氏与赵氏关系亲密,因为智娇娇的存在,智盈学了不少赵氏独有的知识,其中也包括赵氏独特的石梁建筑技巧(水泥混凝土建筑),他修建的这座高台充分采用了从赵氏学来的技巧:先借助一座不高的土丘,削平土丘四周,而后依靠土丘的地势砌石为高台。
赵氏建筑的特点是实用,每一项建筑都有自己的现实用途。这座高台也一样,它既是智氏的屯兵军营,也就是“武城”。同时还是烽火台、哨塔,用于登高瞭望,警戒南方的楚国。
武城最高处——也就是赵武举行夜宴的亭子的顶部,是烽火台的烽燧,亭子周围、圆形环绕亭子的空心护栏内,隐藏了灌满油脂的环行沟,以及巧妙设置的通风口、燃火口。点燃上面的烽火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即使下雨天,也可以轻易用一只火把,点燃环形栏杆内的油脂。而后,空心栏杆内的油脂通过几处特定的燃火孔喷射,形成了类似的火炬效果,而沟渠内部涂抹的陶土,在燃烧产生的高温下,已经形成一种陶瓷结构,以确保油脂常年储存也不外渗。
月明星稀,二月的春秋下,气候和煦而凉爽。
环绕高台的灯火一一点燃,整个土丘仿佛一只燃烧的火把,可以在百里之外一目了然——百里之外,守军早已经知道,这火把是为了欢迎得胜而归的元帅,所以他们没有用烽火响应,但也星星点点的点起了几盏灯,用灯语传出信号:欢迎回家。
高台之上,火把闪烁的光芒令整个宴会的场所亮如白昼……但这还不够,高台的地面上,上千只准备销往楚王的玻璃盏齐齐点燃了灯中的油蜡,它们散布在地面上,在这暗沉沉的夜色里,让从没见过遍地星海的春秋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置身于其中。
仿佛天上的银河坠入人间,而参加宴会的人,就是身在银河里徜翔。
星星点点的银河中,吴国国君余昧敬献的吴国歌女,以及俘虏的楚国歌男(干戈舞舞男)、被俘的陈国、蔡国歌女穿梭于灯海寥落之中,或舞或歌,为在场的得胜之士祝祷。半醉半醒之间,征战两年的武士们随着歌女的拍节,拍打着膝盖醉醺醺的应和。
这一刻,天上人间,分不清人在梦中,还是半梦半醒。
赵武望着歌唱的楚国、陈国、蔡国舞女舞男,低声嘟囔了一句大家都听不懂的话:“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季札在这里,大概要说这句话了,但他不知道,国事的强盛与音乐无关——真的与音乐无关。”
此时,随行的联军统帅只剩下郑国的大夫良霄了——赵武下一步要去郑国,良霄不得不随从。他听懂了赵武后半句话,但却不愿评论,只是故作惊诧的说;“常听说赵氏奢侈豪富,但万万没想到,竟然奢侈豪富到了这种地步,随便拿出一千件用‘随侯珠’材料制作的灯盏,遍布在地上任人践踏,如此举行‘千灯之会’,未免奢华的没谱了。”
所谓“随侯珠”,是一种钙镁玻璃,这种玻璃显得有点浑浊,像宝玉一样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状态。
由于赵氏的玻璃提纯工艺还不成熟,所以地下的灯盏各种颜色都有,含铁矿杂质的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黄色,含铜矿杂质的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绿色,铜铁杂质都含的呈现出蓝色,也有部分呈现出红色……这些五颜六色的灯散落在地上,是一条七彩的河流。
赵武听到了良霄的感慨,转过头去回答良霄:“你记得齐桓公与管仲的对答吗?”
良霄知道赵武询问的是哪段话——齐桓公与管仲彼此之间的对答多了,管仲执政几十年,每天和齐桓公说不少话,但只有一段话被齐国太史郑重其事的记录在《史书》书里,并常常被后来的管仲学理论继承者引用。
那段话恰好符合现在的情景。
当时,齐桓公有点扭捏的问管仲:“我喜欢奢华的生活,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这种习惯对国家有没有妨碍?”
管仲的回答是:“没有妨碍,只要你得到这一切,花的都是自己的钱,不仅对国家经济没有妨碍,反而能够使经济昌盛。”
春秋早期的管仲当然说不出什么“消费刺激就业率、增加税收”的话,但他话的意思大约是这样的——只要你的东西都是花钱买到的,怎么会对国家有害呐?咱齐国人不仇富,爱过什么样的生活纯属个人爱好,大肆消费对国家经济没有妨碍,反而能刺激经济繁荣。
纵观管仲一生,经常挥舞经济大棒的管仲时刻在纵容着齐桓公的享受,他还充分的利用齐桓公的爱好来操纵各国时尚,以此对各国进行经济掠夺。例如,他对鲁国、对楚国、对中山国进行的经济打击计划,无不利用了国君的爱好做掩护。
管仲如此操作的时候,整个世界还没有经济学概念,但管仲之后,地球社会依然延续着管仲在春秋时代总结出来的规律:凡是强国,必定像海绵吸水一样吸纳着周围国家的财富,消耗着远比周围国家多得多的资源。比如现代美国,它们就消费着全球70%的消费品,所以它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而世界其它强国,其国力的强弱,也是按照消费榜上的排名而依次排列的。
国家强大,是源于强大的消费能力——这一朴素的经济学概念贯穿了整个地球的文明史。而管仲是人类当中最早发现这一规律的。
当初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整个世界围着齐国转,齐国也是整个中原最大的消费者,管仲就是利用齐国庞大的消费能力,从而制定出针对敌国的经济打击计划。而后晋国称霸了,只是晋国人学了管仲的治国理论,还没来得及把管仲的经济手段学全,现在,赵武来为晋国补上这一段缺失。
其实,也不能怪良霄难以理解赵氏的奢华;其实,管仲之后,整个中国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理解管仲的消费观念。后来的历代治国者所提倡的都是节俭观念,所以节俭思想隐隐的把持了其后的中国文化。也因此,许多王朝的灭亡都被简单的归之为国君骄奢淫欲,消耗了民间财富,以至于使国家走向灭亡。
这些人都忽略了齐桓公的消费与后代国君消费之间的制度差别,而其差别就在管仲所说的那个词:花自己的钱买东西,对国家无害。
不花自己的钱,只是对平民的不断掠夺。或者技巧高一点,比如视庶民为奴隶,不断哄骗庶民无私奉献,以便贵族无偿索取,来实现自己的享受欲望——这样的统治者越是追求享受,国家灭亡的越快。
赵武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眼前的一切陈列物,虽然都奢华无比,但都是赵武自己掏腰包买下来的,当然,其中很多东西都是他家生产的,他掏钱采购这些货物,是想卖给楚国贵族,赚点零花钱,然后武装好自己的军队,更方便的欺负楚人。
春秋时代是一个新技术井喷式爆发的时代,许多新技术连现代人见了都感到惊诧,处身于这个时代中,赵武依据科技发展的方向,稍稍给予工匠们一点指导,使得赵氏的科技发展更加迅猛,目前已经远远的把同时代的人抛在脑后。而这点指导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无非是规定了新的度量衡,要求所有的生产严格按照新度量衡进行精确的数字化生产。
玻璃的发展得益于这种制度。按现代观念,玻璃属于化工业。几种不同物资混合在一起烧制,需要精确控制各种化学成分的比例,才能烧出合格的玻璃。
以前古人度量衡并不精确,所采用的矿物质成分纯度各不相同,所以偶尔烧制出“随侯珠”来,连古人自己都不清楚成功的原因,于是迷信的古人就将成功归之于神灵的偏爱。但有了精确度量就不一样了。如果再加一点精细的提纯手法,那么,五千年前两伊两河流域的玻璃工艺,便“传入”了春秋时期的中国。
随着工艺水平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像随侯珠这样昂贵的稀世珍宝,必将成为烂大街一样的廉价货物,就如同现在蜡的廉价化一样。后者,随着捕鲸技术的发展,原先需要足够的领地,才能采集到足够的蜂巢、搜集到足够的蜡,现在这一切都无用了,只要购买一条小船,雇用几个熟练的捕鲸水手,到大海里捕捞一条鲸鱼,其体内蕴含的蜡,已经相当于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十数年的产量。
而且,这一切无需动用太多的人手,漫山遍野的长时间去搜寻蜂巢。
座上的赵武嘴角含着笑,欣赏着春秋人脸上的震惊与迷醉的表情,他无法告诉春秋人,眼前这一切所谓的奢华,在现代人看来全是廉价货。眼前满地的灯盏,以及这次千灯之会所消耗的蜡,也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变的微不足道。
这一刻,他心中有一种现代人的骄傲:我无须知道历史发展的方向,我只需要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就已经足够了。我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现在,拥有了权位的我,也站在整个世界食物链的顶端。
灿烂的星河之下,地面上流淌着另一条星河。天上地下,一片星火当中,歌女们轻声唱了起来,唱的当然都是一些祝祷词。吴语阮浓,楚语婉转如黄莺,陈国、蔡国的语言鼻音很重,像是低声呻吟。
四国歌伎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片莺歌燕舞中,赵武慢慢的回答良霄的疑问,他重复着晏婴当初的语言:“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区别就在于此时:封建制下,人人有权力;人人的权力神圣都不可侵犯,其中包括财产权——所以封建制下,庶民的草屋,风可以进,雨可以进,王不能进。在这种情况下,领主的一切享受都是要付费的,连周天王也不例外,所以他才被债主逼的进入‘躲债台’。
而奴隶制下,上位者的享受就与封建领主完全不同了——奴隶制下,天下人都是我的奴隶,天下的产业都是我产业的利息,我可以随意剥夺别人的一切,无需任何理由。多哟,任何享受我都无需付费,君王的享受自然建立在对他人的剥夺与侵占之上,所以,君王越是穷奢极欲,对国家越有害。
现在我是前者,这一切享受都是我凭本事挣来的,是我用钱买来的。我购买这些东西的时候,自然交纳了交易税,所以我买得越多,君上收到的税越多,商人们卖的货越多越想扩大生产,于是,庶民可以得到一份职业养家糊口;除此之外,商人们雇用的工匠也将得利,因为他们生产的东西卖得好,他们的工资越高,报酬越高。
工匠们得利了,农夫也将得利,因为工匠手头钱多了,自然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农夫的粮食,农夫生产的粮食越多,也就越富裕,越有余钱购买更多的消费品。
农夫们满意了,武士们也满意,因为所有的交易都要付交易税,君主、领主收取了足够的税收,便可以有足够的薪水养活足够的武士。这些武士反过来保护了所有的人,让他们能够在安定的环境下继续现在的生活,继续生产、耕作、交易……如此一来,一个稳定的良性循环便诞生了。”
稍停,赵武看了看身边的长子赵成,以及随行的晋国大夫张趯与祈午,补充说:“当初(晋)文公变革,全盘采用管仲的理念治理我晋国,文公的臣子们、我晋国的先辈们学的很好,他们一一拟定了我晋国的各项制度,使得我晋国能够迅速取代齐国称霸天下……但他们只学习了齐国死板的制度,从没来得及完美体现管仲的精神内涵,现在,我来替晋国补上这一课。”
赵武说的意犹未尽,在场的人屏息倾听,这一刻,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一阵阵心灵激荡。
管仲是春秋时代一位令人高山仰止的巨匠,连孔子都称赞管仲说:没有这个人,我华夏之徒要跟夷狄一样左衽(穿衣服的样式跟夷狄一样)了。
管仲之后,晋国学习管仲进行社会变革,使得晋国维持了百年霸业,这导致列国纷纷开始研究管仲的治国理念,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赵武一样,明细的揭开经济学理论的面纱,让人看到管仲理论的内核。
“当初在楚国城下,我曾谈到楚国的弊端,那就是阶层板结,我说阶层板结出于不公正,而管仲的理论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公正,即使是国君,在商品交易当中也需要公正的付款,不能随意的掠夺,更何况中小贵族。楚国现在的僵化源于不公,唯有彻底的公正,整个社会完全建立在契约交易的基础下,这才是管仲学理论最重要的核心。”
赵武说完这话,自己也觉得跑题——因为即使按照现代观念,这种彻底追求公平的契约精神也是邪恶的,是西化。
他怎么就从这场夜宴的奢华,跑题跑到强国之术……察觉到这点的赵武收住了话题,但在场的人还在意犹未尽,他们随后个个陷入深思——此时,夜空下的奢华已经无法吸引他们,由赵武的话引申开来,每个人都想到了切身。
赵成想的是如何继承家族产业,他想得简单,在父亲家臣们的庇荫下,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至于能否超越父亲,他压根没有想到。
张趯与祈午出身环境相同,两人的想法几乎是一样,由赵武的话马上联想到晋国国内的政治:莫非,晋国家族之间惨烈的争斗也是源于不公,也是源于阶层板结,因此,使得下层社会永远无法跃升到上一阶级,这才有了各大家族之间你死我活、动则灭族的惨烈搏杀?莫非,武子现在的各项改革,是想为我们重新寻找一个公正的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