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033章 米西渡口的阿纳托利

第1033章 米西渡口的阿纳托利

作者:重生的杨桃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她们就像是编头发似的,三条尼龙编成一股,集合了三股,再按照之前的编法编成一条。最终九条纤细的尼龙被编制成三根手指粗的绳股。

    这一千多工人分成多组各有分工,吃罢了午餐,“编绳股”行动全面开始。

    为了鼓励这些女工能加快工作,卡维茨基毫不犹豫的祭出了奖励手段,在天黑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小组,每个组员都能得到额外十公斤土豆。

    这意味着什么?本来只有最勤劳的工人,才有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这么多的粮食报酬!

    如今,勤劳的班组,不仅仅能得到本就丰厚的报酬,还能得到额外的部分。就算是手脚天生磨蹭的人,现在也卯足了劲。

    按照会议定好的计划,将有十条超过四百米的绳索被赶制出来。司令部的要求非常简单,绳索足够结实即可,没有过多的要求也使得编织工作不困难。

    为了监督工人工作,卡维茨基果断进驻作坊区,他一间间的查看,并频繁的检查编织完成的绳索质量。

    所以,当杨明志亲自来检查时,卡维茨基有绝对的自信,证明他的计划正按部就班的进行。

    如同巨蛇般盘起来的是绳索,展现在杨明志面前。

    “你们做的很好!”一番赞誉,他蹲下来试着拉一拉。

    这是怎样的个感觉?这韧性很好,细尼龙线相互耦合,好似蛇皮。它外观看起来的确像蛇,长度也惊人。

    卡维茨基站在司令身边,自豪的说:“我想工人们做的都很好,这些绳股比纤夫用的麻绳,要柔韧百倍。”

    “那是当然!”杨明志抖抖身子站起来,“真是太好了!我看呐,如果可能,你让工人们多做些绳索。你若是做出二十条,我们渡河的效率就提高一倍。我们一个木筏坐上十人,二十条绳索一次就能运走二百人!”

    “司令说的很正确,但是我一直认为,既然这绳索既然比钢丝要坚韧,多个木筏拼接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哦?”杨明志为之一振,“这么说来,你不用考虑水的流速?”

    “这个您放心,我们在第聂伯河上游,就算是汛期,水流速也是相当缓慢。”

    “好吧!两个木筏拼接,一次可运二十人。你做的绳索越多,我们的效率就越高,现在继续努力吧!”

    “遵命!司令同志!”

    见他敬礼,杨明志又多嘱咐一句:“记得,去宰一只羊,熬上汤,这是给工人们的犒劳。这是命令,你不准可惜羊!”

    ……

    卡维茨基很忙,铁匠村的村民们更忙。中午一过,第三团的团长阿纳托利,就带着兵向米西渡口前进。

    近卫284师第三团,团长阿纳托利,他的部下大部分是1941年被解救的红军战俘。

    此人本是担任营长,因部队扩建,顺理成章成为团长。第三团的士兵相当部分有被俘经历,他们一度被认为政治不可靠。随着其他部队的战损,该团的兵纷纷外调。所以第三团虽有步兵团的番号,兵力却不多。

    尤其在一月份的战役结束后,这个团硬是被加入了女兵。

    目前的女兵部队整编了六个营,真正有战斗经验的,也只是乔舒雅和萨沙诺娃的营。另外四个营更多的时间是充当军垦劳动力,比起射击的经验,还是种地、纺织的能力更强。

    这就是第三团的现状,阿纳托利的核心有两个男兵营,因长期的抽调,两营干脆变成了一个,另外的三个营编制则都是女兵。这种现状,就算新来了八千之众,这些一样曾被俘的家伙,居然被组建成了两个独立团!阿纳托利不认为是长官忘却了他,因为他的团就是四营编制,女兵也是兵!

    可惜,这些女兵从未被调动,连上级对这些女兵营也是区别对待。

    阿纳托利渴望上战场,上级并没给他机会。或者说也曾给过机会,作为战略预备队来用。

    友军们的战斗力太强,敌人被打的丢盔弃甲,功劳被友军们收割,自己依旧是所谓的战略预备队。包括这一次,他们奉命前往米西渡口,在那里建设前哨基地。

    女人们还是坐在工厂里继续纺织,大规模生产军需品,行军打仗的事还是交给男人。

    在阿纳托利看来,这种观念说不上性别歧视。“谁让女人每个月总有一周身体虚弱呢。”

    如此,五百多士兵,加上二百多个年长的村民,赶着马车向米西渡口推进。

    从铁匠村到目的地也就十几公里,这在平地上不是长距离,在沼泽地绝对是一番痛苦征程。

    几天前的连续降雨,沼泽地不但恢复了泥泞本质,它真是到处泥泞。这一带的地理苏军详细勘察过,因而阿纳托利的队伍有路可走。

    这所谓的路纯粹是前人踏足过的路径,以及一些干燥的小土丘,在旱时通向米西渡口的路就颇为蜿蜒,现在简直是灾难。

    马车在出了村不久,车轮就不得不在没脚踝的泥泞中前进。这样深的泥巴人能接受,车轮也不受太大影响。

    但泥泞只是开始,他们的目标就是第聂伯河河畔,这意味着什么?沼泽、小型河道和大量芦苇丛!

    马车的存在只是让军民减少负重,马车不可能抵达河畔!当车轮突然陷入没膝的泥浆后,阿纳托利下达了艰难的命令。

    “所有人!卸下所有马车的物资,我们徒步前进!在天黑之前,抵达目标扎营!”

    干燥的平地,军人急行军,一个班小时就能完成这段距离,阿纳托利干脆用了四个小时!

    太阳已经落山,在最后的落日余晖中,前路消失了!一牙新月高挂天空,宽阔的河面反射星斗。河面上波光粼粼,河畔不时有浪花轻轻拍打的声音。阵阵清风吹来,满是泥土的芳香。

    夜幕的降临只有一步之遥,阿纳托利终于能长出一口气。

    他当即命令电报员,立刻和指挥部通信。

    随行的电报员正滴滴的敲着发报机,如卸重负的阿纳托利,和他麾下的七百多人,待在草丛中休息。

    米西渡口之所以在和平年代作为渡口,正是因为起地理环境。河的左岸是米西村,村庄固然是成为废墟,那里的很多站台存在着。一年来无人打理,一些站台码头破损严重,还有一些还能使用。

    其正对着的河右岸,这里也有小小的站台码头,甚至还有几间破败的木屋。

    阿纳托利坐在的环境,在一年前还有渔民光顾。如今,人们休息的场地已经长满青草,一年前必然是寸草不生——这是一处鲜鱼收购市场!

    可惜物是人非,敌人来了,好好的村子成了无人废墟,只有冤魂风中嗟叹。

    阿纳托利多少还有些迷信,战斗之前还曾在自己胸前画十字。这种行为在苏军中被视为错误,军官甚至因此关过他的禁闭。结果是他活下来了,还活到了现在。这是多么荒诞滑稽?他当然也没那么前程,如果自己活下来是因为划十字的好处,那么手指多在胸前动动也没什么不妥。

    战争年代,有些念想没什么不妥,尤其是队伍里的这些五十岁的村民,只怕他们出生后,都在教堂接受过洗礼,和牧首的礼赞。至少信个上帝,人还有个念想,这样冒着德军的枪林弹雨冲锋时,能少一点恐惧。何况,教会都被领袖斯大林定义为爱国团体了!

    他令休息好的部队扎营,尤其下令不准黑夜生火。

    这是因为阿纳托利还有一项任务,从16日晚上开始,针对米西渡口附近河段展开侦察,随时保持有哨兵存在,发现河面上有亮着灯光的船只存在,立刻发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