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生猛的女记者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老汪,情况有点不对啊。”
定南省计委的主任办公室里,谈国梁皱着眉头向刚刚从京城回来的汪锦胜说道:
“我们找了十几家媒体,让他们吹吹风,想给国家计委那边施加点压力。可现在看起来,这风向好像转了,冲着咱们这边过来了。”
汪锦胜也是一脸苦相,叹息道:“谁说不是啊。前两天,我去见王振斌,他还是蔫蔫的,跟我强调了一大堆客观理由,看那意思差不多就是准备松口了。看起来,和州电厂的事情给他们造成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可大前天我再去见他的时候,他的态度又变回来了,说是现在舆论说法不一,他们国家计委在这个时候不便轻易表态,还说这是他们大主任的意思。”
“这是有人在搅局啊。”谈国梁道,“原本舆论是一边倒的,就是质疑那些人成天嘴里挂着什么自主创新唱高调的事情。可后来几家报纸掺和进来,说什么不能因噎废食,外国的月亮也不一定都是圆的,搞得说法又乱了。”
汪锦胜道:“最狠的是浦江晨报,也不知道抽了什么疯,一口气发了五篇记者专访,专门报那些进口装备出故障的事情。尤其是最近的两篇,写的都是咱们定南省的事,什么黎州港进口起重机大梁折断的事情,什么罗凤钢铁厂进口炼焦炉故障8个月未能排除的事情,这特喵就是存心找咱们的麻烦嘛。”
汪锦胜不提还罢,一提起浦江晨报,谈国梁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报纸,气乎乎地说道:“你说的那几篇文章我都看了,你看看,这报纸不就在这吗?我读一段给你听听:‘我们不禁要问,在洋人那里吃过这么多亏的定南省官员,为什么依然对洋设备情有独钟。国产设备出一次故障,甚至原因都没有搞清楚,他们就抛出了所谓国产设备不可靠的定论。而他们进口的洋设备趴窝8个月,他们连向外商索赔的勇气都没有,这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负责,还是跪久了不习惯站起来呢?’我特喵的,这个记者是吃错药了,咱们定南招他惹他了,凭什么说咱们就是跪久了不习惯站起来?”
汪锦胜道:“现在这句话都成了流行语了,好几家报纸都引用了这句话。我在京城的时候,碰到好几个兄弟省的同志,他们一见我就拿这个跟我开玩笑呢。”
谈国梁道:“这个浦江晨报,还有这个记者杜晓逸,你了解过没有,到底是怎么回事?”
汪锦胜点点头,道:“我找人了解过了,浦江晨报有几个大广告客户,都是搞制造业的,所以态度上一向都比较激进,上一次炒作咱们招标的事情,他们也发过评论的。至于这个杜晓逸,听说是个小丫头,东北一个什么学校新闻系毕业的,后来在浦江大学读了研究生,刚刚分配到浦江晨报工作,正想出点风头呢。”
“居然是个女记者,现在女记者也都这么生猛了吗?”谈国梁无语了。
就在谈国梁和汪锦胜感慨于女记者的生猛之时,冯啸辰的小姨子,浦江晨报记者杜晓逸正拿着她的采访本,走进了沙亭电厂筹备处的办公楼。
杜晓迪以初中学历考上了京城工业大学的研究生,给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带了一个好头。弟弟杜晓远中专毕业之后,又拿下了一个电视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目前已经进了通原市的一家政府机构,当上了公务员。妹妹杜晓逸在高三那年发了狠,最终考取了松江省内的一所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取了浦江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这姑娘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做点有挑战性的事情,研究生毕业时,她原本有机会进大媒体,却偏偏选择了刚刚从大报中独立出来的浦江晨报,当了一名跑社会新闻的记者。
9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初期,各种各样的媒体、出版物竞相登场,属于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有些媒体打着“法制报道”的名目,所有的新闻都瞄准了下三路,以“大胆劲爆”为卖点;有的则以娱乐花边见长,靠着炒作名星是非争夺眼球。
杜晓逸进的这家浦江晨报,属于另外一种类型,也就是刚刚崛起的以舆论监督为已任的社会媒体。这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敢于说一些传统大媒体不敢说或者不便说的话题,行文颇为辛辣,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痛快淋漓,因此很受百姓的欢迎。再往后,这些媒体又出现了分化,一些媒体走向了靠炒作社会舆论收取保护费的道路,一些媒体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嬗变,以挑拨社会矛盾为己任,也曾因此而猖獗一时。
浦江晨报的情况还比较好,总编辑景文杰是原来那家大报的社会部主任,下放当过知青,进过工厂,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能力极强,政治素质也很好,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比较正能量的一个人。杜晓逸的价值观是受冯啸辰影响形成的,也是那种颇为爱国、自信的类型,很得景文杰的欣赏。
教育学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与青春期所接触过的人是有很大关系的,冯啸辰是杜晓逸认识的第一个学识出众的人,因此他的价值观也就极大地影响了杜晓逸的价值观。当然,姐姐杜晓迪的经历也对杜晓逸产生了影响,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电焊工,凭着努力考上了研究生,而且成为知名专家,这本身就是极其正能量的事情,杜晓逸在姐姐姐夫那里耳濡目染,自然也就颇有一些正义感了。
这一次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加上后来和州电厂的60万千瓦机组故障,原本并不在杜晓逸的视线范围之内,甚至总编辑景文杰也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的意义。不过,那几天杜晓逸正好在京城做一个采访,到姐姐家去蹭饭的时候,听到冯啸辰说起此事,杜晓逸马上意识到了这件事的新闻价值,于是果断放下手上正在做的题目,向景文杰申请去调查沙亭电厂招标一事。
景文杰曾在工厂工作过,对于装备国产化的战略很是认同,听杜晓逸说这件事背后有如此多的波折,也来了兴趣,当即就批准了杜晓逸的申请,让她尽管放手去做,捅了漏子有报纸给她兜着。
杜晓逸做这个主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原本就是工厂子弟,对于工业的那些事情多少有点了解,不像有些同行那样连车床铣床都分不清楚。此外,更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她有冯啸辰这样一个姐夫,装备行业里的那点事情,别人摸门不着,她可是有着一份详细的清单,可以按图索骥,什么事都瞒不过她的眼睛。
照着冯啸辰的指点,杜晓逸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几十家使用进口装备的单位,其中包括工业企业,也包括港口、铁路、建筑工地等等,专门搜集那些进口装备在中国摆乌龙的例子。在这其中,便有定南省的一些事例,比如黎州港进口起重机的事情,罗凤钢铁厂进口炼焦炉的事情,等等。
杜晓逸把这些资料加上现场工人干部的一些评论进行巧妙组织,再加上犀利的评论,形成一篇篇专访,提交给了景文杰。有关“跪久了站不起来”的说法,是她从冯啸辰那里剽窃来的,景文杰看到的时候,也是拍案叫绝,说这个比喻与从前那个“心中的辫子”的比喻颇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杜晓逸得意之际,下决心以后要多到姐姐家里去蹭蹭饭,多把姐夫的那些名言金句记录下来,反正姐夫也不会找自己要版权费的。
收到杜晓逸的稿子之后,景文杰安排了一个连续报道,每天发出一篇,有时还要加上编者按,拔高一下理论高度。这种连续报道果然吸收了大量的眼球,甚至还带出了一些跟风之作,有些其他地方的小媒体也前来凑趣了。发到第四篇的时候,浦江宣传部给景文杰来了个电话,表达了部领导对这组系列报道的肯定,并说明这是源于市领导对部领导的肯定。浦江是全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装备国产化对于浦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浦江晨报力推此事,市领导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可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生气。浦江市高兴了,定南这边就郁闷了。明明只是一个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怎么就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了?和州电厂的故障,明明这个板子是应当打到龙山电机厂屁股上的,可为什么定南依然是一副挡枪侠的模样?
杜晓逸不关心谈国梁心里有多苦,她只知道这一次的报道是她记者生涯中的第一个成就。在采访完黎州港和罗凤钢铁厂之后,她来到了沙亭,亮出记者证,径直闯进了沙亭电厂筹备处主任沈利平的办公室。
“您是沈主任吧,我是浦江晨报记者杜晓逸,有关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我能向你做一个采访吗?”
杜晓逸带着职业的微笑,向沈利平问道。
“老汪,情况有点不对啊。”
定南省计委的主任办公室里,谈国梁皱着眉头向刚刚从京城回来的汪锦胜说道:
“我们找了十几家媒体,让他们吹吹风,想给国家计委那边施加点压力。可现在看起来,这风向好像转了,冲着咱们这边过来了。”
汪锦胜也是一脸苦相,叹息道:“谁说不是啊。前两天,我去见王振斌,他还是蔫蔫的,跟我强调了一大堆客观理由,看那意思差不多就是准备松口了。看起来,和州电厂的事情给他们造成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可大前天我再去见他的时候,他的态度又变回来了,说是现在舆论说法不一,他们国家计委在这个时候不便轻易表态,还说这是他们大主任的意思。”
“这是有人在搅局啊。”谈国梁道,“原本舆论是一边倒的,就是质疑那些人成天嘴里挂着什么自主创新唱高调的事情。可后来几家报纸掺和进来,说什么不能因噎废食,外国的月亮也不一定都是圆的,搞得说法又乱了。”
汪锦胜道:“最狠的是浦江晨报,也不知道抽了什么疯,一口气发了五篇记者专访,专门报那些进口装备出故障的事情。尤其是最近的两篇,写的都是咱们定南省的事,什么黎州港进口起重机大梁折断的事情,什么罗凤钢铁厂进口炼焦炉故障8个月未能排除的事情,这特喵就是存心找咱们的麻烦嘛。”
汪锦胜不提还罢,一提起浦江晨报,谈国梁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报纸,气乎乎地说道:“你说的那几篇文章我都看了,你看看,这报纸不就在这吗?我读一段给你听听:‘我们不禁要问,在洋人那里吃过这么多亏的定南省官员,为什么依然对洋设备情有独钟。国产设备出一次故障,甚至原因都没有搞清楚,他们就抛出了所谓国产设备不可靠的定论。而他们进口的洋设备趴窝8个月,他们连向外商索赔的勇气都没有,这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负责,还是跪久了不习惯站起来呢?’我特喵的,这个记者是吃错药了,咱们定南招他惹他了,凭什么说咱们就是跪久了不习惯站起来?”
汪锦胜道:“现在这句话都成了流行语了,好几家报纸都引用了这句话。我在京城的时候,碰到好几个兄弟省的同志,他们一见我就拿这个跟我开玩笑呢。”
谈国梁道:“这个浦江晨报,还有这个记者杜晓逸,你了解过没有,到底是怎么回事?”
汪锦胜点点头,道:“我找人了解过了,浦江晨报有几个大广告客户,都是搞制造业的,所以态度上一向都比较激进,上一次炒作咱们招标的事情,他们也发过评论的。至于这个杜晓逸,听说是个小丫头,东北一个什么学校新闻系毕业的,后来在浦江大学读了研究生,刚刚分配到浦江晨报工作,正想出点风头呢。”
“居然是个女记者,现在女记者也都这么生猛了吗?”谈国梁无语了。
就在谈国梁和汪锦胜感慨于女记者的生猛之时,冯啸辰的小姨子,浦江晨报记者杜晓逸正拿着她的采访本,走进了沙亭电厂筹备处的办公楼。
杜晓迪以初中学历考上了京城工业大学的研究生,给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带了一个好头。弟弟杜晓远中专毕业之后,又拿下了一个电视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目前已经进了通原市的一家政府机构,当上了公务员。妹妹杜晓逸在高三那年发了狠,最终考取了松江省内的一所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取了浦江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这姑娘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做点有挑战性的事情,研究生毕业时,她原本有机会进大媒体,却偏偏选择了刚刚从大报中独立出来的浦江晨报,当了一名跑社会新闻的记者。
9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初期,各种各样的媒体、出版物竞相登场,属于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有些媒体打着“法制报道”的名目,所有的新闻都瞄准了下三路,以“大胆劲爆”为卖点;有的则以娱乐花边见长,靠着炒作名星是非争夺眼球。
杜晓逸进的这家浦江晨报,属于另外一种类型,也就是刚刚崛起的以舆论监督为已任的社会媒体。这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敢于说一些传统大媒体不敢说或者不便说的话题,行文颇为辛辣,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痛快淋漓,因此很受百姓的欢迎。再往后,这些媒体又出现了分化,一些媒体走向了靠炒作社会舆论收取保护费的道路,一些媒体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嬗变,以挑拨社会矛盾为己任,也曾因此而猖獗一时。
浦江晨报的情况还比较好,总编辑景文杰是原来那家大报的社会部主任,下放当过知青,进过工厂,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能力极强,政治素质也很好,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比较正能量的一个人。杜晓逸的价值观是受冯啸辰影响形成的,也是那种颇为爱国、自信的类型,很得景文杰的欣赏。
教育学认为,一个人的价值观与青春期所接触过的人是有很大关系的,冯啸辰是杜晓逸认识的第一个学识出众的人,因此他的价值观也就极大地影响了杜晓逸的价值观。当然,姐姐杜晓迪的经历也对杜晓逸产生了影响,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电焊工,凭着努力考上了研究生,而且成为知名专家,这本身就是极其正能量的事情,杜晓逸在姐姐姐夫那里耳濡目染,自然也就颇有一些正义感了。
这一次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加上后来和州电厂的60万千瓦机组故障,原本并不在杜晓逸的视线范围之内,甚至总编辑景文杰也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的意义。不过,那几天杜晓逸正好在京城做一个采访,到姐姐家去蹭饭的时候,听到冯啸辰说起此事,杜晓逸马上意识到了这件事的新闻价值,于是果断放下手上正在做的题目,向景文杰申请去调查沙亭电厂招标一事。
景文杰曾在工厂工作过,对于装备国产化的战略很是认同,听杜晓逸说这件事背后有如此多的波折,也来了兴趣,当即就批准了杜晓逸的申请,让她尽管放手去做,捅了漏子有报纸给她兜着。
杜晓逸做这个主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原本就是工厂子弟,对于工业的那些事情多少有点了解,不像有些同行那样连车床铣床都分不清楚。此外,更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她有冯啸辰这样一个姐夫,装备行业里的那点事情,别人摸门不着,她可是有着一份详细的清单,可以按图索骥,什么事都瞒不过她的眼睛。
照着冯啸辰的指点,杜晓逸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几十家使用进口装备的单位,其中包括工业企业,也包括港口、铁路、建筑工地等等,专门搜集那些进口装备在中国摆乌龙的例子。在这其中,便有定南省的一些事例,比如黎州港进口起重机的事情,罗凤钢铁厂进口炼焦炉的事情,等等。
杜晓逸把这些资料加上现场工人干部的一些评论进行巧妙组织,再加上犀利的评论,形成一篇篇专访,提交给了景文杰。有关“跪久了站不起来”的说法,是她从冯啸辰那里剽窃来的,景文杰看到的时候,也是拍案叫绝,说这个比喻与从前那个“心中的辫子”的比喻颇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杜晓逸得意之际,下决心以后要多到姐姐家里去蹭蹭饭,多把姐夫的那些名言金句记录下来,反正姐夫也不会找自己要版权费的。
收到杜晓逸的稿子之后,景文杰安排了一个连续报道,每天发出一篇,有时还要加上编者按,拔高一下理论高度。这种连续报道果然吸收了大量的眼球,甚至还带出了一些跟风之作,有些其他地方的小媒体也前来凑趣了。发到第四篇的时候,浦江宣传部给景文杰来了个电话,表达了部领导对这组系列报道的肯定,并说明这是源于市领导对部领导的肯定。浦江是全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装备国产化对于浦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浦江晨报力推此事,市领导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可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生气。浦江市高兴了,定南这边就郁闷了。明明只是一个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怎么就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了?和州电厂的故障,明明这个板子是应当打到龙山电机厂屁股上的,可为什么定南依然是一副挡枪侠的模样?
杜晓逸不关心谈国梁心里有多苦,她只知道这一次的报道是她记者生涯中的第一个成就。在采访完黎州港和罗凤钢铁厂之后,她来到了沙亭,亮出记者证,径直闯进了沙亭电厂筹备处主任沈利平的办公室。
“您是沈主任吧,我是浦江晨报记者杜晓逸,有关沙亭电厂招标的事情,我能向你做一个采访吗?”
杜晓逸带着职业的微笑,向沈利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