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锋芒毕露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牧说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在他的前世,可以用另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来阐述,三个字母G.D.P。每一次交易,都能提现一种市场的价值,而市场价值的总体概念,就是G.D.P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这个千年之后的概念,他现在无论如何也是解释不明白的,除非他能解释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接受他是千年之后穿越而来的事实。
听不懂没关系,能明白基本的概念就够用了。他所要的,不过就是施行新政而已。
作为一个学习过中国历史的标准大学生,李牧学习过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土地政策,这是他当年高考时候的重点题,是必须考的内容。
中国的主要土地制度,是一条有迹可循的线。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奖励军功,允许私有。秦朝编排户籍,征发徭役。汉朝开始有人头税,而两晋南北朝到唐朝这段时间,则确立了人头税和租庸调的制度。再往后的脉络,历史课本上记载得也非常清楚,随着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无法实行,中唐变法,改成了两税制。户税和地税分开,而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田均税法,把户分等,征收不同的税赋。
到了明朝张居正时期,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将田赋、徭役、杂役分摊在田亩上,即役归于地、量地计丁、计亩征收、折银征收。这其实已经有了摊丁入亩的苗头,而到了清朝施行摊丁入亩,实际上也是因为原有的税赋政策无法维持,清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邀买人心,几种缘由归结在一起,摊丁入亩才应运而生了。
这个政策好不好呢?在封建社会的环境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土地政策了。它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因为征收的目标是土地,放松了对人口的管制,极大促进了人口增长。而由于田地的数目是固定的,各级官府打马虎眼的空间进一步缩小,虽不能彻底根治腐败,却也减少了其空间,变相减轻了百姓的压力。
可以说,摊丁入亩的政策,是封建社会时期,土地政策的集大成者。是非常值得施行,而且可行的一种政策。
李牧认真考虑过,为何在清朝之前,历朝历代没有想过这种政策呢?除了思维的局限性,更多的应该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还不至于走到这一步。而且,走到这一步很难。因为它必须得有一个“推到重来”的前提,纵观历史,土地政策改革成功的几次,都是在一个朝代刚开始的阶段,而在中段之后,阶级固定下来,即便是皇权也难以更改了。
中唐的两税制,某种意义上,只是缓解了国家的解体,而并没有改变解体的事实。
现在是贞观,正是一个机会。李世民是一个有魄力的雄主,且门阀世家的实力处在一个历史上的低点。若李世民咬牙,能挺得住阵痛,大刀阔斧地改革,一跃千年,并不是一个梦!
李牧已经痛陈利弊,舌战群臣,把他能做的部分全都做了,如今一切皆在李世民的一念之间,他若能下定决心,这事儿就能成,他若犹豫寡决,这件事就成不了。
李牧这只穿越的蝴蝶,能尽到的心,也就只能到这儿了。这一刻,李牧终于感觉到了穿越者的极限,事情的最终选择权,到底还是不在他的手里,真正决定历史的人,还是历史当中的这些人物!
李牧不再说话,只是看着李世民,等候他的最终决断。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世民的身上,饶是他是一个天生的王者,拥有一颗巨大的心脏,面对这么多的目光,也难免心里一紧。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短暂地停顿过后,终于开口:“好一个商税,好一个永不加赋!朕决心已定,不能重蹈覆辙,新政,自朕而始!”
“陛下!”事到如今,木已成舟,魏征也不再坚持,但他仍要指出问题之所在:“李牧的构想是好的,臣也认可,但问题是,现如今已经在耕种的田地,仍有不均……若要改,恐怕会造成田地荒芜的事情,即便是短时间的问题,对休养生息来说,也是极大的挫折!且,租庸调制与府兵制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慎重啊!”
“魏公所言极是,小子提出构想,必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才要魏公主持修法,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若我来主持修法,必会一叶障目,适得其反!”
“此言说得有理啊!”李世民见李牧的锋锐往回收了,知道他今天的目的已经达成,接过话来帮他圆:“凡事,皆有阴阳两面,必得讨论,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此事容后再议,诸位都回去想想,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吧。”
说着便想退朝,但魏征又站了出来:“陛下,事情还没有讨论结束,怎能罢朝呢?臣刚刚问的问题,逐鹿侯还没有回答。若民间出现罢耕怎么办,田地不均又怎么办,这都是棘手的问题,若他给不出一个答案,就嚷嚷着改制,岂不是荒唐么!”
此言顿时得到众人的附和,李世民无奈地看向李牧,眼神表达了一切:朕不是不帮衬你,实在是你惹了众怒,帮不了啊!
李牧笑了一声,看向魏征等人,道:“魏公,我本还想给诸位留点面子,不想事事都争先,揽取功劳,但见魏公咄咄逼人,枉费我的一番心意,那我便都说了,他日史书上可得好好记一笔,盛唐之功,明君占一半,贤臣占一半,明君只有一个,贤臣也唯有一人,诸公都是摆设!”
魏征气得脸色涨红,道:“我不听你这些没用的话,你且回答问题!”
“非常简单,最开始我就说了,四海之内莫非王土,朝廷是地主,大唐皇帝是地主,所有人都是佃户。你不种,有人种,全不种,还有士卒来种,少了谁,大唐还是大唐,别拿这吓唬人!田均不均,可以商榷,大乱过后,地多人少,朝廷若想安置,不改变现有情况下,所有人也都能分到田地,而过些年,新出生的人没有田地,还能学一门手艺,工部的工匠,哪一个不比种地挣得多?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李牧说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在他的前世,可以用另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来阐述,三个字母G.D.P。每一次交易,都能提现一种市场的价值,而市场价值的总体概念,就是G.D.P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这个千年之后的概念,他现在无论如何也是解释不明白的,除非他能解释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接受他是千年之后穿越而来的事实。
听不懂没关系,能明白基本的概念就够用了。他所要的,不过就是施行新政而已。
作为一个学习过中国历史的标准大学生,李牧学习过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土地政策,这是他当年高考时候的重点题,是必须考的内容。
中国的主要土地制度,是一条有迹可循的线。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奖励军功,允许私有。秦朝编排户籍,征发徭役。汉朝开始有人头税,而两晋南北朝到唐朝这段时间,则确立了人头税和租庸调的制度。再往后的脉络,历史课本上记载得也非常清楚,随着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无法实行,中唐变法,改成了两税制。户税和地税分开,而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田均税法,把户分等,征收不同的税赋。
到了明朝张居正时期,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将田赋、徭役、杂役分摊在田亩上,即役归于地、量地计丁、计亩征收、折银征收。这其实已经有了摊丁入亩的苗头,而到了清朝施行摊丁入亩,实际上也是因为原有的税赋政策无法维持,清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邀买人心,几种缘由归结在一起,摊丁入亩才应运而生了。
这个政策好不好呢?在封建社会的环境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土地政策了。它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因为征收的目标是土地,放松了对人口的管制,极大促进了人口增长。而由于田地的数目是固定的,各级官府打马虎眼的空间进一步缩小,虽不能彻底根治腐败,却也减少了其空间,变相减轻了百姓的压力。
可以说,摊丁入亩的政策,是封建社会时期,土地政策的集大成者。是非常值得施行,而且可行的一种政策。
李牧认真考虑过,为何在清朝之前,历朝历代没有想过这种政策呢?除了思维的局限性,更多的应该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还不至于走到这一步。而且,走到这一步很难。因为它必须得有一个“推到重来”的前提,纵观历史,土地政策改革成功的几次,都是在一个朝代刚开始的阶段,而在中段之后,阶级固定下来,即便是皇权也难以更改了。
中唐的两税制,某种意义上,只是缓解了国家的解体,而并没有改变解体的事实。
现在是贞观,正是一个机会。李世民是一个有魄力的雄主,且门阀世家的实力处在一个历史上的低点。若李世民咬牙,能挺得住阵痛,大刀阔斧地改革,一跃千年,并不是一个梦!
李牧已经痛陈利弊,舌战群臣,把他能做的部分全都做了,如今一切皆在李世民的一念之间,他若能下定决心,这事儿就能成,他若犹豫寡决,这件事就成不了。
李牧这只穿越的蝴蝶,能尽到的心,也就只能到这儿了。这一刻,李牧终于感觉到了穿越者的极限,事情的最终选择权,到底还是不在他的手里,真正决定历史的人,还是历史当中的这些人物!
李牧不再说话,只是看着李世民,等候他的最终决断。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世民的身上,饶是他是一个天生的王者,拥有一颗巨大的心脏,面对这么多的目光,也难免心里一紧。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短暂地停顿过后,终于开口:“好一个商税,好一个永不加赋!朕决心已定,不能重蹈覆辙,新政,自朕而始!”
“陛下!”事到如今,木已成舟,魏征也不再坚持,但他仍要指出问题之所在:“李牧的构想是好的,臣也认可,但问题是,现如今已经在耕种的田地,仍有不均……若要改,恐怕会造成田地荒芜的事情,即便是短时间的问题,对休养生息来说,也是极大的挫折!且,租庸调制与府兵制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慎重啊!”
“魏公所言极是,小子提出构想,必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才要魏公主持修法,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若我来主持修法,必会一叶障目,适得其反!”
“此言说得有理啊!”李世民见李牧的锋锐往回收了,知道他今天的目的已经达成,接过话来帮他圆:“凡事,皆有阴阳两面,必得讨论,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此事容后再议,诸位都回去想想,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吧。”
说着便想退朝,但魏征又站了出来:“陛下,事情还没有讨论结束,怎能罢朝呢?臣刚刚问的问题,逐鹿侯还没有回答。若民间出现罢耕怎么办,田地不均又怎么办,这都是棘手的问题,若他给不出一个答案,就嚷嚷着改制,岂不是荒唐么!”
此言顿时得到众人的附和,李世民无奈地看向李牧,眼神表达了一切:朕不是不帮衬你,实在是你惹了众怒,帮不了啊!
李牧笑了一声,看向魏征等人,道:“魏公,我本还想给诸位留点面子,不想事事都争先,揽取功劳,但见魏公咄咄逼人,枉费我的一番心意,那我便都说了,他日史书上可得好好记一笔,盛唐之功,明君占一半,贤臣占一半,明君只有一个,贤臣也唯有一人,诸公都是摆设!”
魏征气得脸色涨红,道:“我不听你这些没用的话,你且回答问题!”
“非常简单,最开始我就说了,四海之内莫非王土,朝廷是地主,大唐皇帝是地主,所有人都是佃户。你不种,有人种,全不种,还有士卒来种,少了谁,大唐还是大唐,别拿这吓唬人!田均不均,可以商榷,大乱过后,地多人少,朝廷若想安置,不改变现有情况下,所有人也都能分到田地,而过些年,新出生的人没有田地,还能学一门手艺,工部的工匠,哪一个不比种地挣得多?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活人还能让尿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