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朝做千户 > 第70章 军容、青砖

第70章 军容、青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70章 军容、青砖

    公元1590年11月20日。

    五寨堡的天气己是冷了下来,这几天,五寨堡不时会有些小雪或是夹雪。  不过此时五寨堡内外,却是热火朝天,蚁群似的民夫正在挑土推砖,忙个不停。

    一片繁忙中,望眼望去,这些普遍衣衫褴褛的原流民民夫们干活都很卖力,眼下这个年景中,能找到一个稳定吃饭活命的地方可不多,自己可不能因干活不努力而被赶走了。

    考虑到这些流民们到五寨堡来,普遍都是生活艰难,所以黄来福还是依自己办农场的经验,第一个月中,对这些流民们提供伙食,到月底后发月银时,再让他们自己吃自己的。

    每天吃着白米饭热面条,每餐只管吃饱,每10天还有吃一次肉,这个决定,自然是让几千流民民夫们感激涕零。  他们流浪各地时,本来己经看多了世态炎凉,感官日渐麻木,但在五寨堡内,却第一次感觉到了生活的温暖。  很多人都打定了主意,将来一定要留在五寨堡内,在这里落地生根。

    对于这些民夫们的管理,黄来福还是按大明各地的普遍经验,令五寨堡建设局统计出流民民夫们的数量后,每十户编为一甲,让他们自己推选一年长者为甲长,每十甲编为一里,命一人为里长。  并在堡外建了无数的地窝子片区,让这些民夫们安身。

    此次的五寨堡扩建,由于扩建到周长七里,所以也将堡外的大部分工厂们又包含了进去,这让商贾们大大放心,将来有了城墙的保护,自家的作坊就安全多了。

    当然,流民们的大量到来。  其中必定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对于大部分流民民夫家属们来说,他们多半在堡外做一些第三产业,如帮人洗洗衣服,运运煤炭等,再不就是进五寨堡各个作坊中做工。  这些人是属于安分的良民。

    但也有一些流氓无产者,这些人,不好好工作。  安定生活,却是做一些偷鸡摸狗,坑蒙拐骗,欺男霸女之事。  对这些人,黄来福可不会客气,查到一个,就是一阵乱棍好打,然后赶出了五寨堡地界。

    现在。  每天都有五寨堡军士们在堡内堡外巡逻着,巡防不法之徒。  在黄来福对五寨堡军队地安排中,每天都有二个百户的军士们守防城门,眺望烽火台。  另有一个总旗的军士们在街上巡逻,余者在营房操场上训练。  每三天更换一次。

    现在五寨堡的军士们,个个都换上了崭新的大明冬衣,每人一套的崭新鸳鸯战袄,牛皮战鞋、军裤、军士裘帽等。  有甲的,还套上了甲,再加上军士们这几个月每天的严格训练,一举一动尽显英武之士,看得许多大姑娘小媳妇们两眼放光。

    这些展现在外人眼中地五寨堡军士们,个个年轻逼人,又个个高大强壮,锐气十足。  手中握着的兵器雪亮,保养得非常好,凛凛地闪闪寒光,当他们以一旗十人的队列,严肃而整齐地在五寨堡内堡外行进时,那气势真是惊人。  比起其它地方的老弱残兵,萎靡不振的豆芽菜似的卫所军队,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又让人产生敬畏之意。

    俗话说匪过如洗。  兵过如篦。  在大明各地,军民关系一向紧张。  各地卫所营兵中充满了各色兵痞,这些人打仗不行,欺负老百姓倒是厉害,怪不得让小民一见就害怕。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中,真正做到军民鱼水情,让老百姓诚心欢迎的,只有岳家军和戚家军两只。

    在五寨堡,每一个到五寨堡来经商或是做工讨饭吃的人,总是有两点不习惯。  一是五寨堡太干净了,走在街上,规矩太多,不能随心所欲,随便吐个痰,扔个垃圾,都要被严厉罚款一钱银子,敢有怨言者,再加犯五军棍。  敢攻击五寨堡城市管理局地管理者,加罚十军棍,甚至是赶出五寨堡。

    还有一点就是五寨堡的军爷们太秋毫无犯了,说话和气,举止有礼,买卖公平,让许多刚来五寨堡的人疑神疑鬼,全身不自在。

    依黄来福的军纪规定,五寨堡军士们,第一,不能骚扰五寨堡当地的军户百姓,这可以理解,五寨堡本来就是军堡,大部分地五寨堡军士们,都是五寨堡的当地子弟嘛,哪能祸害自己的乡亲呢?第二,不能无故骚扰五寨堡外的安分汉人百姓,违者以军纪论处。  这一点,在眼下地大明环境中,就让许多人不能理解了,军兵不骚忧老百姓,哪能叫军兵呢?

    当然,不要以为五寨堡的军队这样就可以随便怠慢不敬了。  黄来福并不是死板之人,他规定,如果有人对五寨堡的军队露出敌意,作出不友好的态势,威胁到五寨堡军队的安全,那就要第一时间进行严厉的反击,不论这些人手中是否拿有武装,投掷石块也能伤人不是?

    黄来福很反感那种所谓的我方忍无可忍克制后,才进行反制危险事件的行为,黄来福认为那种做法是纵容犯罪,纵容事态地扩大,能第一时间消灭危险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消灭,一定要等到事态的扩大呢?

    他的原则就是,第一时间消灭危险和威胁,尽最大可能地保护自己军士们的安全。  如果军士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安全呢?

    对于五寨堡这只英武的军队来说,五寨堡的军户们自然是充满了自豪感,这些都是自家的子弟啊。  有他们在,五寨堡各人都是充满了安全感。

    对于五寨堡军士们来说,他们同时也是充满了自豪感。  在五寨堡内,军人是非常受人尊敬地,他们待遇好,地位高,特别是军属们,由于经常会得到各种福利。  黄来福还经常组织一些拥军劳军活动,让这些军属们,走在外面时,和别人说起自家孩子,都是特别脸上有光。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地习俗。  在五寨堡内,完全不存在。

    当然,想进入五寨堡的军队中,也不是很容易地事,那是真正的百里挑一啊。  现在的五寨堡各个农场,由于农闲下来了,这些屯丁们,一边帮助新农场开垦荒地,建设各个农场,一边还要进行一些基本的操练等。  现在五寨堡的军士们,都是优先从五寨堡各个农场中挑选。

    拥有了军队和农场,也让黄来福在五寨堡的地位稳固无比。

    在古代社会,一手拿刀,一手握着土地,才是王道。

    这次五寨堡城邑的扩建,需要大批的水泥和青砖。

    对于五寨堡城建中水泥的使用,是黄来福提出的结果,那些工匠们自然没有话说,谁敢质疑守备大人的意见?

    而工部的安代山大人,在他看过五寨堡内各结实平整的水泥街道后,也认为这种东西很不错,价廉物美,结实坚固,是各种建筑的优良作物。  在实际上砌了一段城墙后,安代山大人打算向工部上书,推广五寨堡产出的水泥。  当然,这也是他收了黄来福几百两银子的结果。

    托这次筑城的机会,大五寨堡水泥厂越发扩大,吸引了大批的工人,每天产出的水泥,源源不断地运到堡中的工地上来。  各方的结果就是,光卖水泥,黄来福就将这次自己的投出,赚回了大半。

    五寨堡这次筑城,需要的材料众多,青砖就是其一。

    城墙内的填充物是土、沙与石灰搅拌成的三合土,外面再包以城砖。  想要有青砖,就要烧制了。

    大明砖窑技术发达,烧制出的青砖,整齐厚重。  在此时的大明朝,烧制城砖的砖窑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土壤,水源及燃料。

    土壤需要粘性高,少杂质的黄土。  而建造砖窑也需要有丰富的水资源,因为烧砖的原料是土坯,它是用水与黄土和成泥脱出的,因此建砖窑烧砖的头等要求是接近水源。

    而大五寨堡水泥厂附近的张家坪一带,正附合这个条件,因此这些时间里,在靠近大五寨堡水泥厂的地方,工部的安代山大人,指挥一些工匠们,建立起了一个规模浩大一,景象壮观的砖窑群,共有砖窑七十座。

    这些砖窑中,都是属于马蹄窑。  窑内设有窑壁,窑火门,烟道和窑床。  上口直径都是四米,深二米,砖窑底部有宽大的火道。  里面可以码上十三层砖,每层一百八十块左右。  因为砖窑的结构合理,里面的每一块砖,没有一块火烧不到的,也没有一块烧过火的。  这让黄来福对此时大明的烧窑技术极感佩服。

    最后砖窑还要有充足的燃料。  因为土坯经烧制才能成砖,燃料不可或缺,黄来福当然不会傻到用五寨堡的林木去烧,他都是用煤。

    烧制这样大的青砖要六七百摄氏度高温,烧制周期为七天,烧好一窑砖约需八吨煤。  以这个标准计算,七十座砖窑每烧一窑砖,就需要五百六十吨煤。  每座窑每月烧四窑,消耗煤就是二千多吨。

    如果整个工期算下来……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需要这么多煤,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五寨堡虽然不产煤,但附近州县多的是煤,因此,这些时间里,无数的商贾们看到机会,都是争先恐后地从附近州县运来了煤,让他们大大地赚了一笔。

    而这些商贾们雇佣的民夫中,也是无形中让许多人取得了吃饭就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