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1章 中兴六公爵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备在涿县的痛饮盛宴,最终还是比刘邦还沛的先例、更多拖了几天。
最后阶段,刘备趁着心情不错,把大肆封赏的活儿都给安排了,对曹操最终决战时的功臣,也都得到了最大的一波升迁。
张飞、赵云在章武五年底和六年初的决战中,算是立功和受益比较小的,谁让他们当时主要在河北站场、负责维持新占领地区呢。
但他们的工作也不能说不重要,毕竟当时冀州才刚刚拿下没几个月,各地都是溃兵组成的贼寇此起彼伏,而且对岸也有青州兖州的十万曹军驻扎,不可能完全不管河北都抽到豫州战场。
只能说分工不同,谨慎持重保底的活儿,总要有人干。赵云最后几天也捞到了封堵曹操北撤路线、顺便对兖州东部和青州跑马圈地劝降的活儿,算是比张飞更多做了一些事情。
最终,赵云张飞二人,靠着打辅助策应这些战功,各自再多加一个县,从五县封地加到六县。
不过张飞事实上得到的好处稍多一些,因为他所封的上谷郡确实还有更多的县可以直接拿。
而赵云封在辽东的玄菟郡,那儿只有五个县在大汉治下,还有一些辽河平原上游一点的肥沃土地,如今还在扶余蛮夷手中。
需要等将来时机成熟、朝廷准备对扶余人动手时,赵云再带兵开拓、实际占领。
东汉时期原本对辽东的统治,主要是分布在辽河流域的下游与入海口周边,对于辽河中游开发其实不大。
哪怕那地方其实是辽河冲积平原,适合农耕,但因为当时在东北没有推广种植水稻,也没有普及棉花和棉布、棉袄,所以有肥沃平原也无法利用。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大汉已经从十四年前,就第一次尝试在辽河平原推广种植水稻,八年前更是第一次在蜀中推广了棉布,最近三四年棉布的应用更是渐渐扩大到了大汉大部分地区。
所以,此前糜竺镇守辽东时,没有明显往东北扩张,并不是水稻和棉袄跟不上,无非是他手下就一个徐荣,只能是守成有余,勉强防住袁曹,不敢乱打别的主意。
现在天下彻底统一,辽东地区不用担心被辽西和渤海的敌方军阀袭击,可以全力对外,将来往整个辽河平原扩张设郡县,肯定是必然的。
稍稍休养生息两三年,等将来对公孙度动手的时候,顺势扩张东北的汉人统治区,正好一次性搞定。
当然,有李素在帮刘备把关大局,冒进肯定是不存在的,李素也知道尊重自然规律。
在没有近代科技提供能源和取暖,对东北的开发主要也就是到辽河流域全境、松花江南支为止。
最多再考虑为了更多的出海口和航路,加上鸭绿江、图们江流域,不过这些地方的平原地形面积不如辽河平原广大,山区太多,最多也就是沿河重点占领关键节点。
通俗地说,大汉在东北方向的远期规划,就是相当于把后世整个辽省,乃至吉省的南半部开发起来,而且是只要平原不要山区。
后世长春以北,基本上就别想了,太寒冷了,最多搞羁縻朝贡统治——除非是有新的近代工业歌命。
赵云对于他的封地暂时无法兑现,也没有什么不满,也没有急于请求朝廷出兵。而是很识大体地愿意等,什么时候朝廷空下来了,再动手都行,到时候知会一声,他亲自去打。
……
张飞赵云为代表的决战策应将领全部安排好之后,剩下的就是功劳更大一些的、参与了主攻的功臣。
关羽是正面战场主力的直接统帅,没什么可说的,被加封了两个县,从六县的郡公增加到八县。
不过,为了搞平衡,关羽这两个县同样不如张飞那一个县实惠,因为也是要等将来从敌人手中拿回来的“期房”,如今还在鲜卑手上。
从地图上看,那些地方是鲜卑人的重要草场聚落,未来确实可以设县,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呼和浩特核心市区和乌兰察布核心市区。
关羽的领土进一步扩张,也不得不面临将来给吕布移封的问题了,因为并州正北方的草原实在容不下那么多公侯封地了。
刘备和李素商议后的暂定想法,是等将来真打了,用更多的稍微差一点、偏远一点的土地,来换取吕布目前手头较好一点、但面积狭小草场不足的封地县。
具体的吕布移封方向,就以进一步往西挪挪,从并州正北方挪到并州西北角、河套北方,也就是九原郡,或者说后世的包头。
大不了,在九原郡划整整三个县给吕布作为封地,那也算是顶格县数的侯爵了。虽然穷点,考虑到九原郡是吕布的祖籍故乡,也给他留足面子了,到时候也没法拒绝。
关羽之外,正面战场功绩最大的是高顺和马超,高顺是主力部队指挥官里仅次于关羽的,而且在关羽的部队从陈留郡穿插会师之前,高顺鞍前马后帮着刘备统兵了近一年。
高顺能拖住曹军数十万主力,确保那段相持期里没出事,没中计,也没让曹操抽身,换取其他战区疯狂输出收割,那本身就是大功一件了。
马超和黄忠是最后决战的进攻追击阶段才大放异彩的,所以论整个战役层面的功劳,当然不如高顺。
但马超比黄忠多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决战最后曹军崩溃了之后,马超还带了两万骑兵追杀放弃步军只带骑兵逃跑的曹操。
尽管曹操不是死在马超手上,但马超的追击迫降了曹军骑兵部队中依次断后的乐进和李典,俘虏了一万五千人的骑兵降军,也还是非常不错的。
凭着这一点,马超的决战功劳总算是追评了高顺。而黄忠比马超差就差在这部分,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县。
经此一役,高顺总算也是顶格封到了三县两万户的侯爵。
而马超之前距离侯爵顶格封满,也已经只差五千户了,这次县数没增加,户数顶格,似乎还差点意思。
但是刘备又要严控公爵总人数,最终妥协的结果,就是给马超的弟弟马岱,也加到了县侯,不过是户数最少的三千户县侯。
同时马家其他在军中略有功勋的,如马休马铁,也给了无伤大雅的乡侯,让他们分别在西北敦煌、酒泉一代做官,镇抚西域。
最后的黄忠,本来来得就晚,要不是刘备给机会,好几次跟随御驾亲征建功,以及之前跟随李素平江东,根本就到不了现在的高位。
所以黄忠没什么好抱怨的,最终能有万户侯就已经很感激了,比高顺低一大截是应该的,也比太史慈和甘宁、周泰都低,只是比徐晃略高。
另外,说到马超和周泰,当然不得不提最后决战追杀曹操的其他文官武将的功绩了。
毕竟,周泰和诸葛亮那一路,才是最后堵住曹操、直接逼死曹操的直接动手者。赵云、马超、李素那三路,只是围追堵截的协助功劳。
周泰前些年军功积攒速度,明显有点低于甘宁和太史慈了。甘宁在南方的进攻平定中功劳很多,太史慈则是在海军作战、对海外拓地、沿海骚扰方面功勋卓著。
不过,全凭着跟诸葛亮一起堵死曹操,周泰也算是憨人有福,把落下的功劳全追回来了,也得到了两县一万四千户的封邑。
南边的李素,虽然只是堵截之功,不过也帮着占领了淮北大片领土,而且起到了绕后逼曹操走位、让曹操在决战前不得不后撤,算是促成了决战的速战速决。
所以李素在决战后的论功,比马超还高一些。加上战后和平过渡期间,李素还颇有其他一些治国举措的文治功劳,刘备最终是在去年的十六县加到十八县的基础上,今年再加两县。
所以,李素这个公爵,是拥有会稽郡二十县封地了,距离全郡获封还差两个县。估计这俩县也得将来运筹帷幄、统筹为大汉开拓新的疆土,渐渐增封,最后拿全会稽全境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决战中最后一个要封、也是获益最大的赢家,自然是诸葛亮了。
直接堵截逼死曹操的人,而且有光复徐州的战功,得最重的赏赐是肯定要的。
诸葛亮之前的功劳和封赏,就明显应该是在马超之上的,他吃亏还是亏在年纪上,马超毕竟比他年长五岁。而二十二岁和二十七岁,在考虑封侯拜将方面肯定会有很大落差。
这次,诸葛亮的功劳至少也够得上再顶格加两个县的封地。不过那样一来,他就明显超出三县两万户的县侯上限了、但又距离五县三万户的郡公下限稍微有点距离。
最后,还是李素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给刘备提了一个折衷方案:考虑到诸葛亮的年轻,这次只给他加爵位,但不提升其官职。
年轻人嘛,给爵位不会让人飘,但做官履历和升迁速度肯定要压一压,让他好更多知道基层的不易民间的疾苦。
另外,李素不是在涿县的时候,才刚刚给刘备出了个主意,允许那些在统一战争早期就“毁家纾难”的义士家族,用赞助朝廷军费的功劳,来换取免税么?
诸葛家毕竟有好几十亿的朝廷战争债券,而且都是当初政策都不明朗的时候,就主动第一个踊跃购买(算跟李素、甄家并列第一吧,反正都是刚出来政策立刻抢着买),也没考虑回报,这也算是非常支持大义了。
所以,可以让诸葛家自愿放弃一些抄引国债,做一个典范,朝廷再赏赐他们荣誉——而且这种事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
秦始皇的时候,巴寡妇清不就是走的这条路子封侯的么。汉武帝的时候,刚出台算缗告缗法令之前,也是有富商主动捐出一半家产助军,鼓励皇帝问富商阶级收家产税来打匈奴,那家伙后来还成功当了九卿(当然从大商人的角度来看,这家伙肯定是富商阶级的内鬼,把同行卷死了。)
当然,诸葛亮现在想封公爵,情况跟封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这不也考虑到诸葛亮本来功劳和资历就只是差一点点,而且他家的数额特别巨大。
最后权衡的结果,是诸葛家放弃了五十亿钱的战争国债,然后加上其他功劳,让诸葛亮二十二岁做到了琅琊郡公,同时换取了其兄长诸葛瑾也是万户侯。
这笔钱也占到朝廷总发行战争国债的十分之一了,而且考虑到最早一批债券是章武三年就认购了,而朝廷还钱还遥遥无期。把利息都算上,将来这笔债券的期权总数绝对能超过八十亿。
谁让诸葛家专利巨多还都是疯狂赚钱的,从新式织锦机织布机到各种瓷器蒸馏酒的专利都捏在诸葛家手上,只有早期的织锦机发明总算是过了专利保护年限了,他们的钱确实怎么折腾投资都花不完。
所以,哪怕放弃了国债,他家还是可以细水长流稳步经营,根本不影响。换助攻一下“开国公爵”的位置,加一个万户侯,他们自己觉得划算那就是划算。
刘备对于“中兴公爵”的总数控制,还是非常克制的,而且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希望可以文武平衡。
所以最终只是中兴六公爵,文武各三人。
以武职封公爵的,只有大将军关羽(八县)、太尉张飞(六县)、骠骑将军赵云(六县)
以文职封公爵的,只有太傅蔡邕(六县)、丞相李素(二十县)、司隶校尉诸葛亮(五县)
未来或许大汉还会有公爵,但概率就不大了,就算有,也不是这一波汉室三兴统一进程中的公爵,含金量会有所变化,只有这次的六个,才算是“中兴元勋”。
在涿县这些日子,把这一切都做完后,快到八月中旬时,刘备才从涿郡再次启程,随后前往中山、常山,踏上了最后回雒阳的归途。
为了节约军费开支,随着回程距离雒阳越来越近,随行护驾的骑兵规模也可以逐级递减。
加上骑兵主要是提防北部边患的,刘备从幽州离开时,便就地留下了三万骑兵,分散在幽、并驻防。他自己只带两万人继续南下。
大量的马匹留在靠近北方草原边境的郡养着,成本也相对低些。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备这次北巡虽然看似骑兵带得很多,成本统筹工作却也做得很好,基本上没有增加浪费。
毕竟中原大决战结束的时候,好几万骑兵是在南方的豫州腹地,本来就要行军北归到幽并的。护驾只是顺路为之,回去的时候就不带了。
刘备在涿县的痛饮盛宴,最终还是比刘邦还沛的先例、更多拖了几天。
最后阶段,刘备趁着心情不错,把大肆封赏的活儿都给安排了,对曹操最终决战时的功臣,也都得到了最大的一波升迁。
张飞、赵云在章武五年底和六年初的决战中,算是立功和受益比较小的,谁让他们当时主要在河北站场、负责维持新占领地区呢。
但他们的工作也不能说不重要,毕竟当时冀州才刚刚拿下没几个月,各地都是溃兵组成的贼寇此起彼伏,而且对岸也有青州兖州的十万曹军驻扎,不可能完全不管河北都抽到豫州战场。
只能说分工不同,谨慎持重保底的活儿,总要有人干。赵云最后几天也捞到了封堵曹操北撤路线、顺便对兖州东部和青州跑马圈地劝降的活儿,算是比张飞更多做了一些事情。
最终,赵云张飞二人,靠着打辅助策应这些战功,各自再多加一个县,从五县封地加到六县。
不过张飞事实上得到的好处稍多一些,因为他所封的上谷郡确实还有更多的县可以直接拿。
而赵云封在辽东的玄菟郡,那儿只有五个县在大汉治下,还有一些辽河平原上游一点的肥沃土地,如今还在扶余蛮夷手中。
需要等将来时机成熟、朝廷准备对扶余人动手时,赵云再带兵开拓、实际占领。
东汉时期原本对辽东的统治,主要是分布在辽河流域的下游与入海口周边,对于辽河中游开发其实不大。
哪怕那地方其实是辽河冲积平原,适合农耕,但因为当时在东北没有推广种植水稻,也没有普及棉花和棉布、棉袄,所以有肥沃平原也无法利用。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大汉已经从十四年前,就第一次尝试在辽河平原推广种植水稻,八年前更是第一次在蜀中推广了棉布,最近三四年棉布的应用更是渐渐扩大到了大汉大部分地区。
所以,此前糜竺镇守辽东时,没有明显往东北扩张,并不是水稻和棉袄跟不上,无非是他手下就一个徐荣,只能是守成有余,勉强防住袁曹,不敢乱打别的主意。
现在天下彻底统一,辽东地区不用担心被辽西和渤海的敌方军阀袭击,可以全力对外,将来往整个辽河平原扩张设郡县,肯定是必然的。
稍稍休养生息两三年,等将来对公孙度动手的时候,顺势扩张东北的汉人统治区,正好一次性搞定。
当然,有李素在帮刘备把关大局,冒进肯定是不存在的,李素也知道尊重自然规律。
在没有近代科技提供能源和取暖,对东北的开发主要也就是到辽河流域全境、松花江南支为止。
最多再考虑为了更多的出海口和航路,加上鸭绿江、图们江流域,不过这些地方的平原地形面积不如辽河平原广大,山区太多,最多也就是沿河重点占领关键节点。
通俗地说,大汉在东北方向的远期规划,就是相当于把后世整个辽省,乃至吉省的南半部开发起来,而且是只要平原不要山区。
后世长春以北,基本上就别想了,太寒冷了,最多搞羁縻朝贡统治——除非是有新的近代工业歌命。
赵云对于他的封地暂时无法兑现,也没有什么不满,也没有急于请求朝廷出兵。而是很识大体地愿意等,什么时候朝廷空下来了,再动手都行,到时候知会一声,他亲自去打。
……
张飞赵云为代表的决战策应将领全部安排好之后,剩下的就是功劳更大一些的、参与了主攻的功臣。
关羽是正面战场主力的直接统帅,没什么可说的,被加封了两个县,从六县的郡公增加到八县。
不过,为了搞平衡,关羽这两个县同样不如张飞那一个县实惠,因为也是要等将来从敌人手中拿回来的“期房”,如今还在鲜卑手上。
从地图上看,那些地方是鲜卑人的重要草场聚落,未来确实可以设县,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呼和浩特核心市区和乌兰察布核心市区。
关羽的领土进一步扩张,也不得不面临将来给吕布移封的问题了,因为并州正北方的草原实在容不下那么多公侯封地了。
刘备和李素商议后的暂定想法,是等将来真打了,用更多的稍微差一点、偏远一点的土地,来换取吕布目前手头较好一点、但面积狭小草场不足的封地县。
具体的吕布移封方向,就以进一步往西挪挪,从并州正北方挪到并州西北角、河套北方,也就是九原郡,或者说后世的包头。
大不了,在九原郡划整整三个县给吕布作为封地,那也算是顶格县数的侯爵了。虽然穷点,考虑到九原郡是吕布的祖籍故乡,也给他留足面子了,到时候也没法拒绝。
关羽之外,正面战场功绩最大的是高顺和马超,高顺是主力部队指挥官里仅次于关羽的,而且在关羽的部队从陈留郡穿插会师之前,高顺鞍前马后帮着刘备统兵了近一年。
高顺能拖住曹军数十万主力,确保那段相持期里没出事,没中计,也没让曹操抽身,换取其他战区疯狂输出收割,那本身就是大功一件了。
马超和黄忠是最后决战的进攻追击阶段才大放异彩的,所以论整个战役层面的功劳,当然不如高顺。
但马超比黄忠多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决战最后曹军崩溃了之后,马超还带了两万骑兵追杀放弃步军只带骑兵逃跑的曹操。
尽管曹操不是死在马超手上,但马超的追击迫降了曹军骑兵部队中依次断后的乐进和李典,俘虏了一万五千人的骑兵降军,也还是非常不错的。
凭着这一点,马超的决战功劳总算是追评了高顺。而黄忠比马超差就差在这部分,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县。
经此一役,高顺总算也是顶格封到了三县两万户的侯爵。
而马超之前距离侯爵顶格封满,也已经只差五千户了,这次县数没增加,户数顶格,似乎还差点意思。
但是刘备又要严控公爵总人数,最终妥协的结果,就是给马超的弟弟马岱,也加到了县侯,不过是户数最少的三千户县侯。
同时马家其他在军中略有功勋的,如马休马铁,也给了无伤大雅的乡侯,让他们分别在西北敦煌、酒泉一代做官,镇抚西域。
最后的黄忠,本来来得就晚,要不是刘备给机会,好几次跟随御驾亲征建功,以及之前跟随李素平江东,根本就到不了现在的高位。
所以黄忠没什么好抱怨的,最终能有万户侯就已经很感激了,比高顺低一大截是应该的,也比太史慈和甘宁、周泰都低,只是比徐晃略高。
另外,说到马超和周泰,当然不得不提最后决战追杀曹操的其他文官武将的功绩了。
毕竟,周泰和诸葛亮那一路,才是最后堵住曹操、直接逼死曹操的直接动手者。赵云、马超、李素那三路,只是围追堵截的协助功劳。
周泰前些年军功积攒速度,明显有点低于甘宁和太史慈了。甘宁在南方的进攻平定中功劳很多,太史慈则是在海军作战、对海外拓地、沿海骚扰方面功勋卓著。
不过,全凭着跟诸葛亮一起堵死曹操,周泰也算是憨人有福,把落下的功劳全追回来了,也得到了两县一万四千户的封邑。
南边的李素,虽然只是堵截之功,不过也帮着占领了淮北大片领土,而且起到了绕后逼曹操走位、让曹操在决战前不得不后撤,算是促成了决战的速战速决。
所以李素在决战后的论功,比马超还高一些。加上战后和平过渡期间,李素还颇有其他一些治国举措的文治功劳,刘备最终是在去年的十六县加到十八县的基础上,今年再加两县。
所以,李素这个公爵,是拥有会稽郡二十县封地了,距离全郡获封还差两个县。估计这俩县也得将来运筹帷幄、统筹为大汉开拓新的疆土,渐渐增封,最后拿全会稽全境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决战中最后一个要封、也是获益最大的赢家,自然是诸葛亮了。
直接堵截逼死曹操的人,而且有光复徐州的战功,得最重的赏赐是肯定要的。
诸葛亮之前的功劳和封赏,就明显应该是在马超之上的,他吃亏还是亏在年纪上,马超毕竟比他年长五岁。而二十二岁和二十七岁,在考虑封侯拜将方面肯定会有很大落差。
这次,诸葛亮的功劳至少也够得上再顶格加两个县的封地。不过那样一来,他就明显超出三县两万户的县侯上限了、但又距离五县三万户的郡公下限稍微有点距离。
最后,还是李素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给刘备提了一个折衷方案:考虑到诸葛亮的年轻,这次只给他加爵位,但不提升其官职。
年轻人嘛,给爵位不会让人飘,但做官履历和升迁速度肯定要压一压,让他好更多知道基层的不易民间的疾苦。
另外,李素不是在涿县的时候,才刚刚给刘备出了个主意,允许那些在统一战争早期就“毁家纾难”的义士家族,用赞助朝廷军费的功劳,来换取免税么?
诸葛家毕竟有好几十亿的朝廷战争债券,而且都是当初政策都不明朗的时候,就主动第一个踊跃购买(算跟李素、甄家并列第一吧,反正都是刚出来政策立刻抢着买),也没考虑回报,这也算是非常支持大义了。
所以,可以让诸葛家自愿放弃一些抄引国债,做一个典范,朝廷再赏赐他们荣誉——而且这种事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
秦始皇的时候,巴寡妇清不就是走的这条路子封侯的么。汉武帝的时候,刚出台算缗告缗法令之前,也是有富商主动捐出一半家产助军,鼓励皇帝问富商阶级收家产税来打匈奴,那家伙后来还成功当了九卿(当然从大商人的角度来看,这家伙肯定是富商阶级的内鬼,把同行卷死了。)
当然,诸葛亮现在想封公爵,情况跟封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这不也考虑到诸葛亮本来功劳和资历就只是差一点点,而且他家的数额特别巨大。
最后权衡的结果,是诸葛家放弃了五十亿钱的战争国债,然后加上其他功劳,让诸葛亮二十二岁做到了琅琊郡公,同时换取了其兄长诸葛瑾也是万户侯。
这笔钱也占到朝廷总发行战争国债的十分之一了,而且考虑到最早一批债券是章武三年就认购了,而朝廷还钱还遥遥无期。把利息都算上,将来这笔债券的期权总数绝对能超过八十亿。
谁让诸葛家专利巨多还都是疯狂赚钱的,从新式织锦机织布机到各种瓷器蒸馏酒的专利都捏在诸葛家手上,只有早期的织锦机发明总算是过了专利保护年限了,他们的钱确实怎么折腾投资都花不完。
所以,哪怕放弃了国债,他家还是可以细水长流稳步经营,根本不影响。换助攻一下“开国公爵”的位置,加一个万户侯,他们自己觉得划算那就是划算。
刘备对于“中兴公爵”的总数控制,还是非常克制的,而且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希望可以文武平衡。
所以最终只是中兴六公爵,文武各三人。
以武职封公爵的,只有大将军关羽(八县)、太尉张飞(六县)、骠骑将军赵云(六县)
以文职封公爵的,只有太傅蔡邕(六县)、丞相李素(二十县)、司隶校尉诸葛亮(五县)
未来或许大汉还会有公爵,但概率就不大了,就算有,也不是这一波汉室三兴统一进程中的公爵,含金量会有所变化,只有这次的六个,才算是“中兴元勋”。
在涿县这些日子,把这一切都做完后,快到八月中旬时,刘备才从涿郡再次启程,随后前往中山、常山,踏上了最后回雒阳的归途。
为了节约军费开支,随着回程距离雒阳越来越近,随行护驾的骑兵规模也可以逐级递减。
加上骑兵主要是提防北部边患的,刘备从幽州离开时,便就地留下了三万骑兵,分散在幽、并驻防。他自己只带两万人继续南下。
大量的马匹留在靠近北方草原边境的郡养着,成本也相对低些。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备这次北巡虽然看似骑兵带得很多,成本统筹工作却也做得很好,基本上没有增加浪费。
毕竟中原大决战结束的时候,好几万骑兵是在南方的豫州腹地,本来就要行军北归到幽并的。护驾只是顺路为之,回去的时候就不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