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连弩送上路够牌面了吧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密密匝匝破空飞逝的箭矢,与绵绵不绝泼洒周密的灰瓶金汁,都像是永远无穷无尽一般倾泻着持续火力。
经过多日的猛攻,阳平关的关墙已然被血肉染得彻底变红,还有沥青一样粘稠的胶质往下缓缓流淌,每一块石头都快刷出包浆来了。
关墙下死命攻打的西凉兵已经彻底怀疑人生了,虽然墙壁上的敌人武艺稀松孱弱,连一刀一枪都格挡不了,但他们的物资实在是太充裕了!
而且那些负责救火抢险的近战队伍,居然铁甲的着甲率那么高!就算陷入近战,防御的强化也足以弥补武艺的不足,让你先白砍两刀也不一定砍得死。
更夸张的是汉军的弩手当中,都有相当一部分穿上了铁盔乃至一种奇怪的、胸口部位比护心镜大得多的整片铠甲,有着黑铁玄甲的色泽。
在这种甲胄的保护下,弩手们就不用再跟大散关时那样只靠交叉火力躲在垛堞后面侧射了,而是可以大大方方露出上半身,精确瞄准后再射,往往对城下抛射箭雨覆盖城头的西凉军弓箭手造成极大威胁。
这种武器,其实就是李素去年研发出来、准备未来配备给胸甲骑兵的整块铁皮胸甲。对于步兵而言,穿上铁胸甲会对行动产生很大的制约,负重也不一定扛得住。
但对于站在城墙上站桩输出的弩手而言,就很舒服了——君不见后世一战时期仅剩的那些钢质铠甲,都是给火力点里的机枪手用的,就因为他们不用担心走不动路的问题。
而之所以说西凉军士兵们至今没看清这种甲胄到底是啥,只能用“疑似”来描述,那当然是因为这些穿着铁胸甲的新兵弩手从未跟西凉人陷入过近战,所以没人有机会接近到近距离观察的程度。
董越和樊稠杀得怀疑人生,都理解不了刘备为什么会给弩手特别定制一款只有在守城的时候才用得上的精良铠甲,莫非刘备已经富裕到这种程度了?那他之前怎么那么不堪一击?总不能一切都是演出来的吧?
只可惜,投入的沉没成本已经太多,都死了那么多人了,甚至远远超出了半个多月前的五丈原之战的战果数倍,现在要是再前功尽弃,前面就白死了。
于是董越和樊稠就像是两个玩梭哈的时候、前四张牌已经跟了整张牌桌一小半赌注下去了的家伙,实在舍不得最后一张牌不跟。
既然刘备的援军还没有抵达的趋势,那就再咬牙搏几天吧!
董越唯一的后手部署,就是听了贾诩的话,攻关的同时,再分出一些兵力,去阳平关以南的西关驿附近再当道扎营、两边设伏。因为据说从马鸣阁道乃至嘉陵江而来的南线援军,肯定要通过西关驿才能抵达阳平关。
只要西关驿的谷口堵住了,攻阳平关的部队就不可能被抄断后路,可以一直攻打到敌人援军抵达那天,再徐徐退兵。
另一方面,西凉军还有一些新的、随着战局推进而逐渐暴露的困难,那就是他们的后勤。
因为一路上的粮食掠夺都远远低于预期,又没有攻破任何一座城池劫粮。所以目前西凉军吃的军粮,至少八成是从陈仓城运过来的。哪怕只是支撑十天半个月,损耗也非常恐怖。
事实上,哪怕汉军没有援军,光是靠阳平关这边死守,最多一个月,叛军就得分出相当一部分士兵用于运粮,从而渐渐不支。
而现在,哪怕军粮不足的情况还没彻底爆发,但各种军需物资必须省着用的隐性掣肘,却已经作用无疑了:攻关的时候,西凉军的箭雨压制变得越来越短促,几乎只有在飞梯靠上城墙的那一刻前后,最多半分钟内,箭雨才敢敞开了射。
其他耗材也是飞快地见底,以至于董越和樊稠一边拼命从后军的贾诩、张绣那儿抽调消耗品,另一方面得精确算好时间,比如再猛攻三天、五天。
估摸着敌军援军快到的话,趁着这个之前收兵,而且最好是收兵之前把箭射得差不多用完,能攻破那是最好。这样运力也最划算,还省得用不完往回运。
……
“杀啊!杀光叛军,保卫家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相比之下,阳平关关墙之上的状态,非常热忱,士兵们虽然武艺不精,士气却极为高昂。
毕竟阳平关内的汉中腹地,武库规模远不是大散关可比的——当初李素建议刘备“精兵都留在成都平原和南中,练兵、以战练兵”,目的是节约粮食。
但练兵是不需要足额配置武器的,三个兵一套武器也能练,拿个木棍也能练。而武器本身又不需要吃粮食消耗补给品。所以为了缓解将来的战时运输压力,刘备在李素的统筹下,和平年代就已经陆续把大量未来北伐所需的武器储备在汉中。
董越樊稠这次来,可不是等于一脚踹到了一座“精兵不足但武器堆积如山”的军火库上了,内线守城作战还不用怕“打扫战场的机会落入敌军手中、导致武器装备被缴获”,所以当然是把好武器给农兵可劲儿用。
当然了,因为武器精良,所以阳平关之战时汉军也绝对不给西凉军到城墙根下收尸的机会,西凉兵任何时候敢靠近城墙都是无穷无尽的箭雨招呼。
要么汉军自己收尸掩埋,要么汉军在战斗稍稍停顿间歇的时候,从城头丢下大捆的稻草麦秸秆、然后丢火把引燃,焚烧尸体消毒也免得瘟疫流行。如此一来就彻底断绝了西凉军收尸捡精良装备的机会,贾诩在大散关时用过一次的收尸战术,董越和樊稠根本没法模仿。
刘备每天数次披挂全身铠甲、到关后视察战场、鼓舞部队,听取最新战况。
看着这几天的胜利,他此前因为五丈原几乎全军覆没而蒙上的阴霾,也终于一扫而空,开始变得每天能稍微喝得下一些酒解乏,脸上也常见笑容。
对外胜利总是最好的疗伤药,可以弥合内部的矛盾,也可以为统治者的偶尔失策遮羞。
刘备不止一次地在李素面前炫耀:“我当初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咱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只要我军做好准备,来日再战必胜!”
而李素也很知道这一点,所以最近几天的守城战都没有亲自去一线指挥——反正守城又不需要多少智力值,死守硬拖就是了,那么好的捞功劳的机会,他这种不缺功劳的人凑什么热闹呢?就做好后勤调度、查漏补缺就行了。
不过,这种低调和分寸,却是让一些李素身边的嫡系心腹、尤其是战前担心阳平关守不住而赶来帮助的嫡系心腹,颇有一些郁闷。
又到了一天攻城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残阳如血,渐渐西沉。李素结束了一天的办公,准备离开署衙早早回他在沔阳县城的临时寓所歇息。不过,就在住处的门口,他被一个访客拦住了。
这个访客正是刚来汉中还不到十天的、年仅十三岁的学生诸葛亮。
刘备给张飞的求援信抵达的时候,张飞在犍为的南安县,而诸葛亮在成都,跟当郡丞的兄长一起见习一些蜀郡的种田内政。
听说汉中危急,而诸葛亮这一年来因为鼓捣李素交给他的那些“飞梭织锦机”、“水力缫丝车”等机械,又潜心研读李素教他的粗浅物理、机械知识,偶有所得,觉得自己改良了一种新式军械。所以诸葛亮就求了兄长,带了几十个李素侯府上的卫兵,快马赶来汉中献宝。
因为都是骑马赶路,而且是小股使者不用自己带粮食,路程又比张飞近几百里,所以诸葛亮一行来得比大部队快多了,在大散关刚刚被鲁肃放弃时,诸葛亮就已经进了南郑。
跟李素一见面,诸葛亮就少年心性地献宝了一个图纸,便是从蹶张弩改良而来的“元戎连弩”。
李素刚看到那玩意儿设计图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阿亮这厮……莫非被我带偏了,十二岁十三岁这两年,经义文章兵法政务都不读,光读了两年理工科?那也不至于十三岁就提前发明出连弩吧?
后来跟诸葛亮聊了一下,了解其想法,才知道果然是从之前李素跟他推敲“飞梭织锦机”的自动往复投梭接梭机械结构的时候,诸葛亮就积累了不少启发和思路,这才提前搞出了连弩。
毕竟古人很少有机会系统、集中地钻研物理和机械,诸葛亮这人学东西又快,被李素点拨入门、对基本物理定律有了认知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自己鼓捣探索,专心两年确实非同小可。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李素没收了图纸之后,只是谆谆教导他要全面发展——即使四书五经已经读腻了,诸子百家基本上也涉猎了,还可以看看那些政论和兵法嘛。毕竟这两大类诸葛亮至今还没开始学呢。
这也是避免诸葛亮的技能树被自己点歪。
诸葛亮当时正在兴头上,没等来隆重的表扬却只等来让他全面发展的教训,有点小失望,不过还是听从了劝说。
因为只有图纸,李素让南郑的军工作坊把造弩和箭的工匠都调拨过来,尝试生产新品。阳平关守城战刚爆发时,成品还没出来呢。即使是现在已经血战多日,其实也才造出十几个不太合格的半成品,匠人们熟手之后,生产速度倒是渐渐快了起来——
弩的制造周期还是很长的,主要是作为弩弦的动物筋腱要根据弹性扭量和收缩率反复调试、确保弦左右两侧受力绝对均匀,这样才不会射出去的箭一开始就偏向一边。
如果时间太赶就急着用的话,就算能用、暂时弩弦受力均匀,等经过寒暑湿燥天气变化考验后,还是会因为收缩率导致弩弦报废得换一根。
诸葛亮今天来,就是因为听说前线又血战了整整一日,守军的农民也颇有些伤亡,所以迫不及待想建功立业,来劝说师傅把元戎连弩拿出来实战:
“先生,听说工匠们已经造出二十张连弩了?既然关墙上的激战如此惨烈,为何明日不将这首批连弩先投入实战助阵呢?
虽然不多,但也抵得上百弩手放箭的速度了,关墙狭窄,还能节约墙上站的弩手人数。连弩弩矢没有羽翎飞射不稳难以及远的缺点,在关墙上抵近了射,也可以弥补啊。”
诸葛亮非常急切地把他自己理解的连弩优劣势,都跟李素解释了一遍。他还以为李素之所以不肯投入,是出于对武器弱点的顾虑,就想教他扬长避短。
连弩为了连续装填、如同弹匣供弹那样射一根掉下去一根,所以是没有羽毛提供飞行平衡的,很容易滚转乱飘。别的蹶张弩两百步都有杀伤力,连弩五十步就威力大减了,而要同时保证杀伤力和精准度,更是要贴近到三十多步。
所以这玩意儿野战的时候疾风暴雨一样射一轮就得后退,偏偏弩机箭匣整体机构又沉重,野战退后也不方便。不过这一切,在守城战这种场合都能完美规避。
李素很耐心地听完,这才继续更耐心地跟诸葛亮讲解:“放心,为师不是不懂你的巧思妙用。这种连弩何时何地最能发挥威力,我这几天已经想得很明白了。
之所以不拿出来,一来是这么十几台数量还是太少。二来是此物要是拿出来,不用两天,攻关的西凉军就会彻底绝望,意识到阳平关再也不可能拿下了——那我们还怎么等到甘宁将军包抄增援?
贾诩也好,董越、樊稠也好,他们沿途破坏了散关县与河池县那么多设施,害得我们坚壁清野物资上蒙受那么多损失,不能让他们白白跑了。此物不出则以,一旦出世,首战就要够规模、让敌人猝不及防伤一招狠的。
阿亮,你钓过鱼么?没有的话,这次回去后跟为师练练——钓鱼要等抄网兜住鱼身之后,才能死命扯钩,在此之前,你得耐心溜鱼。”
——
PS:稍微说几句关于后续加更的规划。如果不出意外是27号上推。之前承诺的6+7加更,目前已经加了五次了,还剩八次。所以25号到元旦的八天,都是日更万字。
今明两天还是两更,但其实字数也不少了,今天也七千多字将近八千了,都是大章。
密密匝匝破空飞逝的箭矢,与绵绵不绝泼洒周密的灰瓶金汁,都像是永远无穷无尽一般倾泻着持续火力。
经过多日的猛攻,阳平关的关墙已然被血肉染得彻底变红,还有沥青一样粘稠的胶质往下缓缓流淌,每一块石头都快刷出包浆来了。
关墙下死命攻打的西凉兵已经彻底怀疑人生了,虽然墙壁上的敌人武艺稀松孱弱,连一刀一枪都格挡不了,但他们的物资实在是太充裕了!
而且那些负责救火抢险的近战队伍,居然铁甲的着甲率那么高!就算陷入近战,防御的强化也足以弥补武艺的不足,让你先白砍两刀也不一定砍得死。
更夸张的是汉军的弩手当中,都有相当一部分穿上了铁盔乃至一种奇怪的、胸口部位比护心镜大得多的整片铠甲,有着黑铁玄甲的色泽。
在这种甲胄的保护下,弩手们就不用再跟大散关时那样只靠交叉火力躲在垛堞后面侧射了,而是可以大大方方露出上半身,精确瞄准后再射,往往对城下抛射箭雨覆盖城头的西凉军弓箭手造成极大威胁。
这种武器,其实就是李素去年研发出来、准备未来配备给胸甲骑兵的整块铁皮胸甲。对于步兵而言,穿上铁胸甲会对行动产生很大的制约,负重也不一定扛得住。
但对于站在城墙上站桩输出的弩手而言,就很舒服了——君不见后世一战时期仅剩的那些钢质铠甲,都是给火力点里的机枪手用的,就因为他们不用担心走不动路的问题。
而之所以说西凉军士兵们至今没看清这种甲胄到底是啥,只能用“疑似”来描述,那当然是因为这些穿着铁胸甲的新兵弩手从未跟西凉人陷入过近战,所以没人有机会接近到近距离观察的程度。
董越和樊稠杀得怀疑人生,都理解不了刘备为什么会给弩手特别定制一款只有在守城的时候才用得上的精良铠甲,莫非刘备已经富裕到这种程度了?那他之前怎么那么不堪一击?总不能一切都是演出来的吧?
只可惜,投入的沉没成本已经太多,都死了那么多人了,甚至远远超出了半个多月前的五丈原之战的战果数倍,现在要是再前功尽弃,前面就白死了。
于是董越和樊稠就像是两个玩梭哈的时候、前四张牌已经跟了整张牌桌一小半赌注下去了的家伙,实在舍不得最后一张牌不跟。
既然刘备的援军还没有抵达的趋势,那就再咬牙搏几天吧!
董越唯一的后手部署,就是听了贾诩的话,攻关的同时,再分出一些兵力,去阳平关以南的西关驿附近再当道扎营、两边设伏。因为据说从马鸣阁道乃至嘉陵江而来的南线援军,肯定要通过西关驿才能抵达阳平关。
只要西关驿的谷口堵住了,攻阳平关的部队就不可能被抄断后路,可以一直攻打到敌人援军抵达那天,再徐徐退兵。
另一方面,西凉军还有一些新的、随着战局推进而逐渐暴露的困难,那就是他们的后勤。
因为一路上的粮食掠夺都远远低于预期,又没有攻破任何一座城池劫粮。所以目前西凉军吃的军粮,至少八成是从陈仓城运过来的。哪怕只是支撑十天半个月,损耗也非常恐怖。
事实上,哪怕汉军没有援军,光是靠阳平关这边死守,最多一个月,叛军就得分出相当一部分士兵用于运粮,从而渐渐不支。
而现在,哪怕军粮不足的情况还没彻底爆发,但各种军需物资必须省着用的隐性掣肘,却已经作用无疑了:攻关的时候,西凉军的箭雨压制变得越来越短促,几乎只有在飞梯靠上城墙的那一刻前后,最多半分钟内,箭雨才敢敞开了射。
其他耗材也是飞快地见底,以至于董越和樊稠一边拼命从后军的贾诩、张绣那儿抽调消耗品,另一方面得精确算好时间,比如再猛攻三天、五天。
估摸着敌军援军快到的话,趁着这个之前收兵,而且最好是收兵之前把箭射得差不多用完,能攻破那是最好。这样运力也最划算,还省得用不完往回运。
……
“杀啊!杀光叛军,保卫家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相比之下,阳平关关墙之上的状态,非常热忱,士兵们虽然武艺不精,士气却极为高昂。
毕竟阳平关内的汉中腹地,武库规模远不是大散关可比的——当初李素建议刘备“精兵都留在成都平原和南中,练兵、以战练兵”,目的是节约粮食。
但练兵是不需要足额配置武器的,三个兵一套武器也能练,拿个木棍也能练。而武器本身又不需要吃粮食消耗补给品。所以为了缓解将来的战时运输压力,刘备在李素的统筹下,和平年代就已经陆续把大量未来北伐所需的武器储备在汉中。
董越樊稠这次来,可不是等于一脚踹到了一座“精兵不足但武器堆积如山”的军火库上了,内线守城作战还不用怕“打扫战场的机会落入敌军手中、导致武器装备被缴获”,所以当然是把好武器给农兵可劲儿用。
当然了,因为武器精良,所以阳平关之战时汉军也绝对不给西凉军到城墙根下收尸的机会,西凉兵任何时候敢靠近城墙都是无穷无尽的箭雨招呼。
要么汉军自己收尸掩埋,要么汉军在战斗稍稍停顿间歇的时候,从城头丢下大捆的稻草麦秸秆、然后丢火把引燃,焚烧尸体消毒也免得瘟疫流行。如此一来就彻底断绝了西凉军收尸捡精良装备的机会,贾诩在大散关时用过一次的收尸战术,董越和樊稠根本没法模仿。
刘备每天数次披挂全身铠甲、到关后视察战场、鼓舞部队,听取最新战况。
看着这几天的胜利,他此前因为五丈原几乎全军覆没而蒙上的阴霾,也终于一扫而空,开始变得每天能稍微喝得下一些酒解乏,脸上也常见笑容。
对外胜利总是最好的疗伤药,可以弥合内部的矛盾,也可以为统治者的偶尔失策遮羞。
刘备不止一次地在李素面前炫耀:“我当初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咱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只要我军做好准备,来日再战必胜!”
而李素也很知道这一点,所以最近几天的守城战都没有亲自去一线指挥——反正守城又不需要多少智力值,死守硬拖就是了,那么好的捞功劳的机会,他这种不缺功劳的人凑什么热闹呢?就做好后勤调度、查漏补缺就行了。
不过,这种低调和分寸,却是让一些李素身边的嫡系心腹、尤其是战前担心阳平关守不住而赶来帮助的嫡系心腹,颇有一些郁闷。
又到了一天攻城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残阳如血,渐渐西沉。李素结束了一天的办公,准备离开署衙早早回他在沔阳县城的临时寓所歇息。不过,就在住处的门口,他被一个访客拦住了。
这个访客正是刚来汉中还不到十天的、年仅十三岁的学生诸葛亮。
刘备给张飞的求援信抵达的时候,张飞在犍为的南安县,而诸葛亮在成都,跟当郡丞的兄长一起见习一些蜀郡的种田内政。
听说汉中危急,而诸葛亮这一年来因为鼓捣李素交给他的那些“飞梭织锦机”、“水力缫丝车”等机械,又潜心研读李素教他的粗浅物理、机械知识,偶有所得,觉得自己改良了一种新式军械。所以诸葛亮就求了兄长,带了几十个李素侯府上的卫兵,快马赶来汉中献宝。
因为都是骑马赶路,而且是小股使者不用自己带粮食,路程又比张飞近几百里,所以诸葛亮一行来得比大部队快多了,在大散关刚刚被鲁肃放弃时,诸葛亮就已经进了南郑。
跟李素一见面,诸葛亮就少年心性地献宝了一个图纸,便是从蹶张弩改良而来的“元戎连弩”。
李素刚看到那玩意儿设计图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阿亮这厮……莫非被我带偏了,十二岁十三岁这两年,经义文章兵法政务都不读,光读了两年理工科?那也不至于十三岁就提前发明出连弩吧?
后来跟诸葛亮聊了一下,了解其想法,才知道果然是从之前李素跟他推敲“飞梭织锦机”的自动往复投梭接梭机械结构的时候,诸葛亮就积累了不少启发和思路,这才提前搞出了连弩。
毕竟古人很少有机会系统、集中地钻研物理和机械,诸葛亮这人学东西又快,被李素点拨入门、对基本物理定律有了认知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自己鼓捣探索,专心两年确实非同小可。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李素没收了图纸之后,只是谆谆教导他要全面发展——即使四书五经已经读腻了,诸子百家基本上也涉猎了,还可以看看那些政论和兵法嘛。毕竟这两大类诸葛亮至今还没开始学呢。
这也是避免诸葛亮的技能树被自己点歪。
诸葛亮当时正在兴头上,没等来隆重的表扬却只等来让他全面发展的教训,有点小失望,不过还是听从了劝说。
因为只有图纸,李素让南郑的军工作坊把造弩和箭的工匠都调拨过来,尝试生产新品。阳平关守城战刚爆发时,成品还没出来呢。即使是现在已经血战多日,其实也才造出十几个不太合格的半成品,匠人们熟手之后,生产速度倒是渐渐快了起来——
弩的制造周期还是很长的,主要是作为弩弦的动物筋腱要根据弹性扭量和收缩率反复调试、确保弦左右两侧受力绝对均匀,这样才不会射出去的箭一开始就偏向一边。
如果时间太赶就急着用的话,就算能用、暂时弩弦受力均匀,等经过寒暑湿燥天气变化考验后,还是会因为收缩率导致弩弦报废得换一根。
诸葛亮今天来,就是因为听说前线又血战了整整一日,守军的农民也颇有些伤亡,所以迫不及待想建功立业,来劝说师傅把元戎连弩拿出来实战:
“先生,听说工匠们已经造出二十张连弩了?既然关墙上的激战如此惨烈,为何明日不将这首批连弩先投入实战助阵呢?
虽然不多,但也抵得上百弩手放箭的速度了,关墙狭窄,还能节约墙上站的弩手人数。连弩弩矢没有羽翎飞射不稳难以及远的缺点,在关墙上抵近了射,也可以弥补啊。”
诸葛亮非常急切地把他自己理解的连弩优劣势,都跟李素解释了一遍。他还以为李素之所以不肯投入,是出于对武器弱点的顾虑,就想教他扬长避短。
连弩为了连续装填、如同弹匣供弹那样射一根掉下去一根,所以是没有羽毛提供飞行平衡的,很容易滚转乱飘。别的蹶张弩两百步都有杀伤力,连弩五十步就威力大减了,而要同时保证杀伤力和精准度,更是要贴近到三十多步。
所以这玩意儿野战的时候疾风暴雨一样射一轮就得后退,偏偏弩机箭匣整体机构又沉重,野战退后也不方便。不过这一切,在守城战这种场合都能完美规避。
李素很耐心地听完,这才继续更耐心地跟诸葛亮讲解:“放心,为师不是不懂你的巧思妙用。这种连弩何时何地最能发挥威力,我这几天已经想得很明白了。
之所以不拿出来,一来是这么十几台数量还是太少。二来是此物要是拿出来,不用两天,攻关的西凉军就会彻底绝望,意识到阳平关再也不可能拿下了——那我们还怎么等到甘宁将军包抄增援?
贾诩也好,董越、樊稠也好,他们沿途破坏了散关县与河池县那么多设施,害得我们坚壁清野物资上蒙受那么多损失,不能让他们白白跑了。此物不出则以,一旦出世,首战就要够规模、让敌人猝不及防伤一招狠的。
阿亮,你钓过鱼么?没有的话,这次回去后跟为师练练——钓鱼要等抄网兜住鱼身之后,才能死命扯钩,在此之前,你得耐心溜鱼。”
——
PS:稍微说几句关于后续加更的规划。如果不出意外是27号上推。之前承诺的6+7加更,目前已经加了五次了,还剩八次。所以25号到元旦的八天,都是日更万字。
今明两天还是两更,但其实字数也不少了,今天也七千多字将近八千了,都是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