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霸王硬上弓(感谢血海£飘香盟主十一万打赏!)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丹江。
汉江的支河唐白河的支流,发源于商州西北的秦岭南麓,干流八百里,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这条河流航运发达,是山南地区重要的黄金水道。但同时洪灾比较频繁,含沙量较多。丹江与关中的灞水之间,还有一条沟通涌道丹霸道,只不过如今失修,这条丹霸道并不好走。
李超他们是走陆路出蓝田关,进商州,才下了丹江。
船行在丹江上,很舒适。
李承乾他们天天在寻找丹鱼,李超却是在考虑更多的问题。
“丹江真是因丹鱼而名吗?”程处默打着赤脚,坐在船舷,手握着一支钓杆。看样子,他似乎也想捉条丹鱼。
李超笑笑。
“所谓丹鱼,其实只是古人的一个传说而已。事实上,丹江真正的名字来源,是因为大禹的外孙丹朱曾于此治水,为纪念他,后人把这条河称为丹水。亦称丹渊、赤水、粉青江。”
“没有丹鱼?”程处默扭头,有些遗憾。
“哪有那么神奇的鱼。”
崔琰看着妹夫似乎有些心思。“相国在担忧什么?”
李超在担忧什么?当然是担忧粮食,担忧明年的赈灾大计。现在已经入秋了,天气还在持续干旱,各地的旱情报告雪片一样奏入朝中。李世民每天都派快马把这些消息送给李超一份。
秋旱不止,丝毫不见雨迹,而且现在已经有的地方上报,开始出现秋蝗了。虽然这些蝗灾还只是小规模的,没有形成大的迁徙群,但一切都在证实李超他们之前推断的情况,局势正在不断的恶化之中。
形势越来越紧迫了。
李超很清楚他这次来山南的目的,不是来建新都的,事实上,到了现在,营建新都只是次要的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负责预防救灾的。
随着时间推移,灾情就会如洪水一样越来越厉害,若不想办法疏通预防,那到时堵是堵不住的。
可归根到底,要赈灾,不管什么计划什么手段,有一项是最根本的,那就是粮食。
没有粮食,说一千道一万,都是虚的。
以工代赈也好,还是其它办法都好,都要有足够的粮食才行。
现在朝廷正想办法从四面八方往中原地区调粮食,但粮食这个东西,很重。古人说百里不贩薪,千里不贩粜。古人的交通技术不行,道路也不通畅,那种出州境的长途粮食运输,非常的艰难。
时间紧迫,就算周边地区能凑出一些粮食来,但如何把粮食运到灾区都会是非常困难的。
尤其是眼下,已经进入了秋季,本来秋季河道水就枯浅,加之今年又特别的旱,因此很多河都难以航运,能通船的也会大受影响。等再旱下去,运粮会更难,到了冬天,船都行不了。
加紧从周边运粮过来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把现在中原地区这里地主大户们手里的粮食,拿一些出来。
虽然采用和买和接管义仓社仓这样的手段有点严,可眼下的情况不严也不行了。
大家就好比都是呆在那条河堤下的人,河道高悬,水势越来越急,一旦堤坝溃了,那可就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在这堤下的人,都要遭受灭顶之灾。
这就好比战争时期,敌人围城了,那么城内的人都必须万众一心,把一切共享,保住城不破才是第一。
李超现在让朝廷和买,还是先给那些富户地主们设了一个自留额度的,而超过额度的也才只和买一半而已。
但如果到时事情真到了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李超也保留进一步向富户们和买或者借粮的计划。
不过李超也知道,跟这些地方上的大户地主们和买粮食,可不会容易的。
哪怕京城的宰相公侯们,第一时间响应了,但到了地方上,地方上的豪强们会不会配合?这是两码事。
就算是大敌当前的时候,都有人通敌卖国呢,何况只是灾情,有的是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
“老师原来是在担心地方上的那些地主豪强们不肯交粮?这有什么可担忧的,到时调集地方上的府兵、衙役,直接上门拉粮,谁敢不交,哼!”程处默觉得这事情很简单。
皇帝都下了诏书,连京中的那些宰相公侯都配合了,地方上的这些地主豪强,他们敢抵抗?
“处默啊,你别太乐观,京城是京城,地方是地方。京中的公侯们响应配合,可不代表地方上的人也会配合。你也别说什么强逼硬夺,这种事情完全用强是行不通的。”
本来现在形势就不好,万一你再弄出一个官逼民反,那岂不更是乱上添乱?
急也急不来,得讲究策略。
毕竟,想要让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有觉悟,那是不可能的,越是地方上的地主土豪,越发的只有家没有国。
得想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出粮食来。
“要不,咱们让朝廷叫这些地主们纳粟授爵?”李感在一边出了一个主意。
纳粟授爵,这不是什么稀奇事情,早在汉代时那就是有的。
反正意思就是一个,出粮食出钱买爵位。这和纳铜赎罪一样,纳铜赎罪就是交铜抵罪。
反正,这都是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准备的。普通人也没钱买官买爵,更没有钱交钱免罪。
官是国之公器,当然不能随便的买卖。毕竟官职是国家管理天下的,随便拿钱买官,这还不得让他们管的乱套。
爵位有特权,一般尊贵有特权但不管事,因此更多的情况下,还都是卖爵而不是卖官。大唐如今的爵位,倒没有以前值钱了。
如今大唐爵位有世袭罔替,有降等世袭,还有终身爵位,既有实封爵位也有虚封爵位,但不管哪一种,都不如从前了。
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名头还是很响的,实际好处不如从前。
一是实封爵位也没有采邑和封丁了,都是换算成边疆的田地,一个实封课丁换十亩地。一户实封换五十亩地。(未完待续。)
丹江。
汉江的支河唐白河的支流,发源于商州西北的秦岭南麓,干流八百里,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这条河流航运发达,是山南地区重要的黄金水道。但同时洪灾比较频繁,含沙量较多。丹江与关中的灞水之间,还有一条沟通涌道丹霸道,只不过如今失修,这条丹霸道并不好走。
李超他们是走陆路出蓝田关,进商州,才下了丹江。
船行在丹江上,很舒适。
李承乾他们天天在寻找丹鱼,李超却是在考虑更多的问题。
“丹江真是因丹鱼而名吗?”程处默打着赤脚,坐在船舷,手握着一支钓杆。看样子,他似乎也想捉条丹鱼。
李超笑笑。
“所谓丹鱼,其实只是古人的一个传说而已。事实上,丹江真正的名字来源,是因为大禹的外孙丹朱曾于此治水,为纪念他,后人把这条河称为丹水。亦称丹渊、赤水、粉青江。”
“没有丹鱼?”程处默扭头,有些遗憾。
“哪有那么神奇的鱼。”
崔琰看着妹夫似乎有些心思。“相国在担忧什么?”
李超在担忧什么?当然是担忧粮食,担忧明年的赈灾大计。现在已经入秋了,天气还在持续干旱,各地的旱情报告雪片一样奏入朝中。李世民每天都派快马把这些消息送给李超一份。
秋旱不止,丝毫不见雨迹,而且现在已经有的地方上报,开始出现秋蝗了。虽然这些蝗灾还只是小规模的,没有形成大的迁徙群,但一切都在证实李超他们之前推断的情况,局势正在不断的恶化之中。
形势越来越紧迫了。
李超很清楚他这次来山南的目的,不是来建新都的,事实上,到了现在,营建新都只是次要的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负责预防救灾的。
随着时间推移,灾情就会如洪水一样越来越厉害,若不想办法疏通预防,那到时堵是堵不住的。
可归根到底,要赈灾,不管什么计划什么手段,有一项是最根本的,那就是粮食。
没有粮食,说一千道一万,都是虚的。
以工代赈也好,还是其它办法都好,都要有足够的粮食才行。
现在朝廷正想办法从四面八方往中原地区调粮食,但粮食这个东西,很重。古人说百里不贩薪,千里不贩粜。古人的交通技术不行,道路也不通畅,那种出州境的长途粮食运输,非常的艰难。
时间紧迫,就算周边地区能凑出一些粮食来,但如何把粮食运到灾区都会是非常困难的。
尤其是眼下,已经进入了秋季,本来秋季河道水就枯浅,加之今年又特别的旱,因此很多河都难以航运,能通船的也会大受影响。等再旱下去,运粮会更难,到了冬天,船都行不了。
加紧从周边运粮过来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把现在中原地区这里地主大户们手里的粮食,拿一些出来。
虽然采用和买和接管义仓社仓这样的手段有点严,可眼下的情况不严也不行了。
大家就好比都是呆在那条河堤下的人,河道高悬,水势越来越急,一旦堤坝溃了,那可就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在这堤下的人,都要遭受灭顶之灾。
这就好比战争时期,敌人围城了,那么城内的人都必须万众一心,把一切共享,保住城不破才是第一。
李超现在让朝廷和买,还是先给那些富户地主们设了一个自留额度的,而超过额度的也才只和买一半而已。
但如果到时事情真到了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李超也保留进一步向富户们和买或者借粮的计划。
不过李超也知道,跟这些地方上的大户地主们和买粮食,可不会容易的。
哪怕京城的宰相公侯们,第一时间响应了,但到了地方上,地方上的豪强们会不会配合?这是两码事。
就算是大敌当前的时候,都有人通敌卖国呢,何况只是灾情,有的是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
“老师原来是在担心地方上的那些地主豪强们不肯交粮?这有什么可担忧的,到时调集地方上的府兵、衙役,直接上门拉粮,谁敢不交,哼!”程处默觉得这事情很简单。
皇帝都下了诏书,连京中的那些宰相公侯都配合了,地方上的这些地主豪强,他们敢抵抗?
“处默啊,你别太乐观,京城是京城,地方是地方。京中的公侯们响应配合,可不代表地方上的人也会配合。你也别说什么强逼硬夺,这种事情完全用强是行不通的。”
本来现在形势就不好,万一你再弄出一个官逼民反,那岂不更是乱上添乱?
急也急不来,得讲究策略。
毕竟,想要让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有觉悟,那是不可能的,越是地方上的地主土豪,越发的只有家没有国。
得想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出粮食来。
“要不,咱们让朝廷叫这些地主们纳粟授爵?”李感在一边出了一个主意。
纳粟授爵,这不是什么稀奇事情,早在汉代时那就是有的。
反正意思就是一个,出粮食出钱买爵位。这和纳铜赎罪一样,纳铜赎罪就是交铜抵罪。
反正,这都是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准备的。普通人也没钱买官买爵,更没有钱交钱免罪。
官是国之公器,当然不能随便的买卖。毕竟官职是国家管理天下的,随便拿钱买官,这还不得让他们管的乱套。
爵位有特权,一般尊贵有特权但不管事,因此更多的情况下,还都是卖爵而不是卖官。大唐如今的爵位,倒没有以前值钱了。
如今大唐爵位有世袭罔替,有降等世袭,还有终身爵位,既有实封爵位也有虚封爵位,但不管哪一种,都不如从前了。
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名头还是很响的,实际好处不如从前。
一是实封爵位也没有采邑和封丁了,都是换算成边疆的田地,一个实封课丁换十亩地。一户实封换五十亩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