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狄青将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天暖,微风。
包拯一众人等早早便进了皇宫大殿,静等夏辽使臣前来提及比试一事。
夏辽两国使臣比试一事,昨天包拯已然上禀赵祯,赵祯身为皇上,自然不可能做出有损国家威严的事情,当包拯一提及此事,赵祯立马应允下来,并说今天找群臣来商议一下如何迎敌。
文武百官朝列两侧,赵祯坐在龙椅之上,向众人遥望一眼,问道:“众位爱卿对夏辽两国使臣找我大宋比试一事如何看待?”
赵祯这么一问,朝堂之下立马吩咐议论开来,而这个时候,吕夷简立马出列禀道:“皇上,那夏辽两国竟然敢挑战我大宋,我们大宋绝对不能够怯场,要跟他们比,而且一定要赢,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宋的厉害。”
吕夷简这话可谓是十分豪气中听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吕夷简是个很聪明的人,他自然看得出皇上是一定要比的,既然要比,那何不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来博取皇上的欢心呢?
吕夷简这么一说,其他朝臣立马纷纷跟着附和。
赵祯见大宋臣子如此激昂,心中也颇满意,只是这个时候,他见独独狄青一人在堂下不语,赵祯眉头微皱,望着狄青问道:“狄爱卿,你意下如何?”
狄青身为武将,此时却并未穿盔甲,如今的他已然四十岁左右,因为常年打仗的关系,满脸风霜,他见皇上问及自己,立马拱手道:“自然是要比的,我大宋人才济济,还怕他们不成,只是微臣觉得,夏辽使臣既然来者不善,我们务必要有十全的准备才行,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刚刚那些朝臣,都只是满嘴的附和,一点没有提及如何御敌,如今狄青提出了这点,赵祯立马欣赏道:“好,很好,狄爱卿言之有理,我听完夏辽使臣当中,颇有几个文武不错之人,既然如此,我大宋文就交给晏爱卿来布置,武嘛,就由狄爱卿来,此事是由开封府尹包爱卿总揽,一切事宜,你们三人尽可商量,等那夏辽使臣来了之后,与他们约定了日期,你们三人便下去准备吧。”
大宋朝臣这么一番商议之后,夏辽使臣便赶了来。
因为是觐见大宋的皇帝,所以来人并不是很多,西夏这边只来了他们的统帅李璟名,辽国则是大将军耶律叶。
他们两人给赵祯行过礼之后,那李璟名立马趾高气扬的说道:“我们西夏与大宋两国之间,常年交战,如今有机会议和交流,我们西夏很是珍惜,可没想到来了你们大宋之后,竟然如此不受礼遇,竟然要我们西夏人跟辽国的使臣住在一起,你们是什么意思?”
李璟名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长的身材魁梧,可是却又有一丝儒雅,他说的这些话虽然气愤,可脸色却平静如常,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之感。
而他这么一说,辽国的耶律叶立马看不下去了,扬起脖子就冲赵祯喊道:“我大辽与你大宋兄弟相称,如今来你大宋,却与西夏一个小国同住一处地方,是看不起我大辽吗?”
李璟名与耶律叶两人这么一喊,赵祯立马感觉头脑发沉,微微摸了一下额头,道:“我大宋若能与西夏、大辽和平共处,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只是那驿馆只一处,住下你们又足够,何必争来争去的呢?”
李璟名嘴角微微抽动:“此事关系我西夏颜面,决不妥协!”
“我大辽也是有脸面的,不妥协。”
两人这么一说,包拯立马觉得微怒,可他又不好发作,只得出列说道:“你们两国既然已经觉得以比试来定胜负,如今又说这许多言辞做甚?我大宋泱泱大国,岂容你们在这朝堂之上放肆?要比什么,什么时候比,你们列举出来便是。”
包拯一番话了,两国使臣顿时气的脸色通红,可是虽脸色通红,却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得定了日期以及比赛的项目。
这样商量好之后,赵祯随即宣布退朝,而晏殊、狄青以及包拯三人则根据各自负责的方面,考虑御敌之策。
包拯回到府衙的时候,花郎等人已经在等候了,大家这么一见面,花郎立马询问都比试些什么。
大家在客厅坐下,包拯喝了一杯茶,随后这才说道:“大方面只文武两项,只是文武却又细分了不少,其中文比诗词,武比射箭与兵刃。”
包拯说完,众人觉得这些比赛项目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而这个时候,包拯继续说道:“文比两场,武比两场,一共是四场,四场结束之后,谁赢的局数最高,便算谁赢,当然谁赢了之后,就要听谁的了,唉,真是没有想到,不就住个地方嘛,如今竟然演变成这个样子,几乎连正事都给忘了。”
包拯所说的正事,自然是指西夏与大宋议和的事情。
只不过议和一事,花郎他们并不怎么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这场比试,所以包拯叹息完之后,花郎很不合时宜的问道:“什么时候开始比试?”
包拯眼睛瞪的很大,随后又慢慢微合,道:“明天,如今晏殊和狄青都已经去物色人选,去负责每一场比试了,明天花兄弟一定要到,我大宋可是输不起的。”
这话就是包拯不说,为了凑热闹,他们也是一定要去的。
只是这句输不起,却让花郎有些费解。
而这个时候,包拯好像也看出了花郎的不解,于是连忙说道:“是这样的,如今在我大宋比试,无论文武,我们都必须赢,无论那一方面我们输了,都是奇耻大辱,这文比词这一方面,我倒不是不是很担心,毕竟我大宋词人甚多,随便捞出来一个,都比西夏和辽国的那些人强;只是这诗方面,却有些让人担心,自唐以来,在诗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越来越少,可以说是难及唐之十分之一啊,以大宋朝堂目前人之水平,很难有胜算。”包拯说完,忍不住叹息一声。
次日天暖,微风。
包拯一众人等早早便进了皇宫大殿,静等夏辽使臣前来提及比试一事。
夏辽两国使臣比试一事,昨天包拯已然上禀赵祯,赵祯身为皇上,自然不可能做出有损国家威严的事情,当包拯一提及此事,赵祯立马应允下来,并说今天找群臣来商议一下如何迎敌。
文武百官朝列两侧,赵祯坐在龙椅之上,向众人遥望一眼,问道:“众位爱卿对夏辽两国使臣找我大宋比试一事如何看待?”
赵祯这么一问,朝堂之下立马吩咐议论开来,而这个时候,吕夷简立马出列禀道:“皇上,那夏辽两国竟然敢挑战我大宋,我们大宋绝对不能够怯场,要跟他们比,而且一定要赢,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宋的厉害。”
吕夷简这话可谓是十分豪气中听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吕夷简是个很聪明的人,他自然看得出皇上是一定要比的,既然要比,那何不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来博取皇上的欢心呢?
吕夷简这么一说,其他朝臣立马纷纷跟着附和。
赵祯见大宋臣子如此激昂,心中也颇满意,只是这个时候,他见独独狄青一人在堂下不语,赵祯眉头微皱,望着狄青问道:“狄爱卿,你意下如何?”
狄青身为武将,此时却并未穿盔甲,如今的他已然四十岁左右,因为常年打仗的关系,满脸风霜,他见皇上问及自己,立马拱手道:“自然是要比的,我大宋人才济济,还怕他们不成,只是微臣觉得,夏辽使臣既然来者不善,我们务必要有十全的准备才行,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刚刚那些朝臣,都只是满嘴的附和,一点没有提及如何御敌,如今狄青提出了这点,赵祯立马欣赏道:“好,很好,狄爱卿言之有理,我听完夏辽使臣当中,颇有几个文武不错之人,既然如此,我大宋文就交给晏爱卿来布置,武嘛,就由狄爱卿来,此事是由开封府尹包爱卿总揽,一切事宜,你们三人尽可商量,等那夏辽使臣来了之后,与他们约定了日期,你们三人便下去准备吧。”
大宋朝臣这么一番商议之后,夏辽使臣便赶了来。
因为是觐见大宋的皇帝,所以来人并不是很多,西夏这边只来了他们的统帅李璟名,辽国则是大将军耶律叶。
他们两人给赵祯行过礼之后,那李璟名立马趾高气扬的说道:“我们西夏与大宋两国之间,常年交战,如今有机会议和交流,我们西夏很是珍惜,可没想到来了你们大宋之后,竟然如此不受礼遇,竟然要我们西夏人跟辽国的使臣住在一起,你们是什么意思?”
李璟名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长的身材魁梧,可是却又有一丝儒雅,他说的这些话虽然气愤,可脸色却平静如常,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之感。
而他这么一说,辽国的耶律叶立马看不下去了,扬起脖子就冲赵祯喊道:“我大辽与你大宋兄弟相称,如今来你大宋,却与西夏一个小国同住一处地方,是看不起我大辽吗?”
李璟名与耶律叶两人这么一喊,赵祯立马感觉头脑发沉,微微摸了一下额头,道:“我大宋若能与西夏、大辽和平共处,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只是那驿馆只一处,住下你们又足够,何必争来争去的呢?”
李璟名嘴角微微抽动:“此事关系我西夏颜面,决不妥协!”
“我大辽也是有脸面的,不妥协。”
两人这么一说,包拯立马觉得微怒,可他又不好发作,只得出列说道:“你们两国既然已经觉得以比试来定胜负,如今又说这许多言辞做甚?我大宋泱泱大国,岂容你们在这朝堂之上放肆?要比什么,什么时候比,你们列举出来便是。”
包拯一番话了,两国使臣顿时气的脸色通红,可是虽脸色通红,却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得定了日期以及比赛的项目。
这样商量好之后,赵祯随即宣布退朝,而晏殊、狄青以及包拯三人则根据各自负责的方面,考虑御敌之策。
包拯回到府衙的时候,花郎等人已经在等候了,大家这么一见面,花郎立马询问都比试些什么。
大家在客厅坐下,包拯喝了一杯茶,随后这才说道:“大方面只文武两项,只是文武却又细分了不少,其中文比诗词,武比射箭与兵刃。”
包拯说完,众人觉得这些比赛项目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而这个时候,包拯继续说道:“文比两场,武比两场,一共是四场,四场结束之后,谁赢的局数最高,便算谁赢,当然谁赢了之后,就要听谁的了,唉,真是没有想到,不就住个地方嘛,如今竟然演变成这个样子,几乎连正事都给忘了。”
包拯所说的正事,自然是指西夏与大宋议和的事情。
只不过议和一事,花郎他们并不怎么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这场比试,所以包拯叹息完之后,花郎很不合时宜的问道:“什么时候开始比试?”
包拯眼睛瞪的很大,随后又慢慢微合,道:“明天,如今晏殊和狄青都已经去物色人选,去负责每一场比试了,明天花兄弟一定要到,我大宋可是输不起的。”
这话就是包拯不说,为了凑热闹,他们也是一定要去的。
只是这句输不起,却让花郎有些费解。
而这个时候,包拯好像也看出了花郎的不解,于是连忙说道:“是这样的,如今在我大宋比试,无论文武,我们都必须赢,无论那一方面我们输了,都是奇耻大辱,这文比词这一方面,我倒不是不是很担心,毕竟我大宋词人甚多,随便捞出来一个,都比西夏和辽国的那些人强;只是这诗方面,却有些让人担心,自唐以来,在诗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越来越少,可以说是难及唐之十分之一啊,以大宋朝堂目前人之水平,很难有胜算。”包拯说完,忍不住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