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一日踏尽长安花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495章一日踏尽长安花。
那天傍晚时分,公孙策来到了侦探社。
公孙策来的时候满脸笑容,让他的气质更显华贵。
花郎迎公孙策坐下,道:“公孙先生满脸笑容,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公孙策连连点头,道:“包大人让我给你们两人算一成亲时日,我已经算过,后天宜婚嫁,而且那天无风,天气晴朗。”
听到后天就能成亲,花郎心中喜不自胜,连连说道:“那就有劳公孙先生了,多谢多谢!”
公孙策起身拱手,道:“花兄弟客气,我回去整理一番,一切不需花兄弟操劳。”
黄昏的夕阳暖暖的,风吹来是轻柔的,人的心是喜的,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莫名的喜欢。
如此一夜无话,第二天众人起床之后,便想去州衙看看,看看包拯和公孙策把花郎的婚礼准备的怎么样。
州衙比以往忙碌了不少,他们走进州衙的时候,并未见张龙赵虎,而据王朝说,他们两人到郊外选地方,以便明天所用。
花郎点点头,然后去见包拯,包拯在书房,不过却是在看一封信,他见花郎来了,于是笑道:“花兄弟来的正好,待会陪我去接一人。”
对于接人这种事情,花郎可是有些不屑的,因为他无心谄媚,之所以说是无心谄媚,因为他很清楚,需要包拯去接的人,必然身份不一般了。
花郎虽是不屑,可觉得包拯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若是不去,就显得有些薄情,于是他试探着问道:“不知是何人,竟然劳烦包大人亲自迎接?”
听到花郎这样问,包拯笑了笑,道:“我包拯的朋友,文彦博。”
包拯说着,将手中的信递给了花郎,不过在花郎接的时候,手却是有些颤抖的,当然,这并不是他太过紧张了,而是太过惊讶了,他早听说包拯有个知己好友,不过他却没想到是文彦博。
文彦博历任北宋四朝宰相,被人称为大宋第一名相,能有此殊荣的,北宋仅此一人而已,有关他的事情太多,可在花郎听得这个名字的时候,脑子突然有些混乱起来,以至于都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上学时读过一篇有关文彦博小时候的故事。
记得好像是灌水浮球的故事,球掉进了洞里,于是文彦博将水灌入洞中,球浮出来,也就拿到了秋,当时文彦博好像年纪很小,被人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都说他聪明。
当然,有一点花郎也是知道的,文彦博与包拯是同年进士及第,只是包拯因为家中老母而闲赋了几年,以至于包拯为天长县县令的时候,文彦博已经在朝廷举足轻重了。
花郎接过信仔细的看了一遍,上面写的内容极具平常,就像是两个老朋友之间的交谈,无关身份尊卑,没有居高临下。
这样的人,花郎觉得亲自迎接是必须的。
花郎笑了笑:“原来是包兄的好朋友,只是这位文大人怎么突然想起来端州这么个地方呢,我听说他现在可是任着监察御史的官职吧?”
包拯点点头:“没错,不过信上他也没说,想来是途径端州,特来看我的吧,不管了,我们先去接他,我曾经对他提起过你,他老早就想见你了。”
被文彦博这样的人想念,不知是怎样的滋味,花郎淡淡笑了笑。
准备停当之后,包拯和花郎他们一行人便去了端州城门处迎接,大概过了一个时辰,远方突然传来阵阵轰隆声,就好像有大队人马赶来似的,很快,端州城的大道上出现了仪仗、马车,以及随行的士兵,看到这种情况之后,花郎和包拯他们都有些震惊,若文彦博只是来看一看老友,何须如此大张旗鼓,想来并非看一看老友这么简单了。
人马到前,包拯和花郎等人连忙上前迎接,这个时候,一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他身后跟着一二十来岁的少年,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极具风度,而且给人一种稳重睿智的感觉,想来他便是文彦博了,只是他身后的少年,包拯和花郎却是不认得的,那少年英俊,器宇不凡,举手投足虽有书生气,可也有一股风流韵。
文彦博见了包拯,突然加快了脚步,包拯更是如此,两人见面之后,双臂相扶,大有久未见,相见泪欲出的感觉。
两人你一声文兄,他一句包兄,随后各是一句许久未见。
两人这番寒暄过后,包拯立刻介绍道:“这位是我在信中经常提到的花兄弟,这位是公孙先生,这位是温梦,我义妹……”
如此一番介绍,文彦博连连称好,道:“包兄有如此多才之人相助,想不把端州城治理好都难啊,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这位是南宫琼,今科殿试榜眼,深得皇上厚爱,刚进士及第,便被皇上委派了大差事。”
文彦博这样介绍过南宫琼之后,南宫琼连忙给包拯行礼,道:“旧闻包大人青天之名,今天得见,实乃是三生有幸。”
包拯笑了笑,道:“客气,南宫你进士及第,殿试榜眼,随后又被皇上委派重任,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踏尽长安花啊!”
南宫琼谦虚一番,随后文彦博和南宫琼等人随包拯进了端州城,而那些人马则在城郊安营扎寨。
大家进得端州州衙,包拯随即问道:“听闻文兄现任监察御史,不知怎会到我这端州来?”
文彦博笑了笑,道:“你我老朋友,我也就不相瞒了,事情是这样的,新春的时候,大理国国王来朝敬拜,皇上觉得我宋朝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怎么着也得回拜一次,于是就任命我和今科榜眼,带着礼物以及人马出使大理,途中路径端州,你我几年没见,心想着来看看你。”
文彦博这样一说,包拯等人便全部明白了,他素闻大理国极其崇尚汉族文化,一直与大宋交好,边境有这样的国家实在是好事,只是这个时候,包拯却有着隐隐的担心。
第495章一日踏尽长安花。
那天傍晚时分,公孙策来到了侦探社。
公孙策来的时候满脸笑容,让他的气质更显华贵。
花郎迎公孙策坐下,道:“公孙先生满脸笑容,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公孙策连连点头,道:“包大人让我给你们两人算一成亲时日,我已经算过,后天宜婚嫁,而且那天无风,天气晴朗。”
听到后天就能成亲,花郎心中喜不自胜,连连说道:“那就有劳公孙先生了,多谢多谢!”
公孙策起身拱手,道:“花兄弟客气,我回去整理一番,一切不需花兄弟操劳。”
黄昏的夕阳暖暖的,风吹来是轻柔的,人的心是喜的,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莫名的喜欢。
如此一夜无话,第二天众人起床之后,便想去州衙看看,看看包拯和公孙策把花郎的婚礼准备的怎么样。
州衙比以往忙碌了不少,他们走进州衙的时候,并未见张龙赵虎,而据王朝说,他们两人到郊外选地方,以便明天所用。
花郎点点头,然后去见包拯,包拯在书房,不过却是在看一封信,他见花郎来了,于是笑道:“花兄弟来的正好,待会陪我去接一人。”
对于接人这种事情,花郎可是有些不屑的,因为他无心谄媚,之所以说是无心谄媚,因为他很清楚,需要包拯去接的人,必然身份不一般了。
花郎虽是不屑,可觉得包拯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若是不去,就显得有些薄情,于是他试探着问道:“不知是何人,竟然劳烦包大人亲自迎接?”
听到花郎这样问,包拯笑了笑,道:“我包拯的朋友,文彦博。”
包拯说着,将手中的信递给了花郎,不过在花郎接的时候,手却是有些颤抖的,当然,这并不是他太过紧张了,而是太过惊讶了,他早听说包拯有个知己好友,不过他却没想到是文彦博。
文彦博历任北宋四朝宰相,被人称为大宋第一名相,能有此殊荣的,北宋仅此一人而已,有关他的事情太多,可在花郎听得这个名字的时候,脑子突然有些混乱起来,以至于都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上学时读过一篇有关文彦博小时候的故事。
记得好像是灌水浮球的故事,球掉进了洞里,于是文彦博将水灌入洞中,球浮出来,也就拿到了秋,当时文彦博好像年纪很小,被人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都说他聪明。
当然,有一点花郎也是知道的,文彦博与包拯是同年进士及第,只是包拯因为家中老母而闲赋了几年,以至于包拯为天长县县令的时候,文彦博已经在朝廷举足轻重了。
花郎接过信仔细的看了一遍,上面写的内容极具平常,就像是两个老朋友之间的交谈,无关身份尊卑,没有居高临下。
这样的人,花郎觉得亲自迎接是必须的。
花郎笑了笑:“原来是包兄的好朋友,只是这位文大人怎么突然想起来端州这么个地方呢,我听说他现在可是任着监察御史的官职吧?”
包拯点点头:“没错,不过信上他也没说,想来是途径端州,特来看我的吧,不管了,我们先去接他,我曾经对他提起过你,他老早就想见你了。”
被文彦博这样的人想念,不知是怎样的滋味,花郎淡淡笑了笑。
准备停当之后,包拯和花郎他们一行人便去了端州城门处迎接,大概过了一个时辰,远方突然传来阵阵轰隆声,就好像有大队人马赶来似的,很快,端州城的大道上出现了仪仗、马车,以及随行的士兵,看到这种情况之后,花郎和包拯他们都有些震惊,若文彦博只是来看一看老友,何须如此大张旗鼓,想来并非看一看老友这么简单了。
人马到前,包拯和花郎等人连忙上前迎接,这个时候,一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他身后跟着一二十来岁的少年,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极具风度,而且给人一种稳重睿智的感觉,想来他便是文彦博了,只是他身后的少年,包拯和花郎却是不认得的,那少年英俊,器宇不凡,举手投足虽有书生气,可也有一股风流韵。
文彦博见了包拯,突然加快了脚步,包拯更是如此,两人见面之后,双臂相扶,大有久未见,相见泪欲出的感觉。
两人你一声文兄,他一句包兄,随后各是一句许久未见。
两人这番寒暄过后,包拯立刻介绍道:“这位是我在信中经常提到的花兄弟,这位是公孙先生,这位是温梦,我义妹……”
如此一番介绍,文彦博连连称好,道:“包兄有如此多才之人相助,想不把端州城治理好都难啊,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这位是南宫琼,今科殿试榜眼,深得皇上厚爱,刚进士及第,便被皇上委派了大差事。”
文彦博这样介绍过南宫琼之后,南宫琼连忙给包拯行礼,道:“旧闻包大人青天之名,今天得见,实乃是三生有幸。”
包拯笑了笑,道:“客气,南宫你进士及第,殿试榜眼,随后又被皇上委派重任,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踏尽长安花啊!”
南宫琼谦虚一番,随后文彦博和南宫琼等人随包拯进了端州城,而那些人马则在城郊安营扎寨。
大家进得端州州衙,包拯随即问道:“听闻文兄现任监察御史,不知怎会到我这端州来?”
文彦博笑了笑,道:“你我老朋友,我也就不相瞒了,事情是这样的,新春的时候,大理国国王来朝敬拜,皇上觉得我宋朝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怎么着也得回拜一次,于是就任命我和今科榜眼,带着礼物以及人马出使大理,途中路径端州,你我几年没见,心想着来看看你。”
文彦博这样一说,包拯等人便全部明白了,他素闻大理国极其崇尚汉族文化,一直与大宋交好,边境有这样的国家实在是好事,只是这个时候,包拯却有着隐隐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