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们有资格浪!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果不考虑腾讯集团和众趣集团这两年的诸多矛盾,网络科技产业这边,其实没有多少需要徐腾很操心的事。
华银财团控股Baidu,却不收购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客户需求,客户总还是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徐腾一直通过Baidu董事会,也亲自和彦总谈过,专注技术和差异化服务,多想一些创新服务,别搞作恶式的竞争。
第二,他和谷歌之间有协议,彼此都不直接收购Baidu,保持在中文搜索领域的前三阵营,不让新的竞争者挤出来。
所以,在英文搜索市场,腾讯也一直没有在收购ASK之后,过度挤压谷歌。
双方的浏览器都是开放式的,任何客户选择哪一种搜索,只是在排序上,将微软必应放在中间,最不容易被选中的那一种。
微软在IE浏览器上,同样是类似的策略。
客户需要多样化的开放平台,这一点,微软也深知肚明。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谷歌和微软都没有在安软领域,与腾讯展开殊死相搏,基本都是放弃这个领域的竞争,只是后来没想到,腾讯利用安软优势快速切入移动端的浏览器和搜索业务。
谷歌不吃亏,PC端,它占据搜索市场的半壁江山,移动端占据40%。
在即时通领域,腾讯和微软各占一半市场,谷歌不介入,在社交网络和APP领域就复杂了,腾讯基本是一家独大,谷歌和微软都来不及找到切入点,就被腾讯提前在全球市场推进微信业务,抢占了先机。
其实,ASK被腾讯收购以后,就一直在摸索美国式的导航网,花了几年时间,慢慢也摸索出美国特色,不是dmoz.org的类型,但还是很受欢迎。
国内的导航网都是条目型链接,ASK的美国式则是一种专业类,而且可以在默认的基础上,自由选择,类似于Sogou的“我的最爱”功能。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只不过,这种创新吃力不讨好,很快就被谷歌照搬抄袭,几年努力又回到原点,只是ASK终究有浏览器的固定增益,在向“知乎”、“Quora”转型也很顺利,还是慢慢超越了雅虎。
ASK,本身就是“问”的意思,07年被收购,随后就向着这个方向转型,目前在欧美,在移动端都是一种很有趣的搜索,算是腾讯这些年比较出彩的一次收购,低价购入,转型成功。
这个转型对谷歌,对雅虎,对微软必应而言,都不好太照搬,这也使得ASK搜索的占有率一直是稳固上升。
因为在大数据领域,腾讯、谷歌、微软有数据分享协议,所以,搜索占有率的变化已经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包括腾讯本身,注意力也是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大致就是这样。
国内外的网络市场,各大巨头之间的优势市场都很明显,一旦抢先建立优势地位,追起来也困难。
谷歌就是一不留神,明明是一起合作开发了安卓系统,共同持有安卓所有权,结果被腾讯的微信突然发力,借助安卓系统占据了全球性的领先地位,谷歌都不知道该如何竞争。
其实,早在和谷歌合作开发安卓系统时,腾讯的微信团队就已经在暗中同步开发,结果就是随着安卓同步推进,最后通过收购WhatsApp和Skype,再将三者差异化,最后联通,形成全球性的特殊优势。
总之,徐腾在网络科技市场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忧虑的事,但也没什么能说准的事,谁知道以后呢?
徐腾抵达华腾大厦47楼的高层会议室时,华腾汽车产业的所有高级合伙人和联席合伙人陈志辛董事长都早已到了,在徐腾进入会场的这一刻,包括陈志辛,所有合伙人起身致敬。
徐腾颔首示意大家坐下,在他坐下之后,所有合伙人也随之坐下。
这其实很有点民国时代的蒋-委员长作派,这种作派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固定上下级的礼仪和关系,有利于财团内部深化执行力,另一方面也确实容易形成僵化和军阀主义特征。
这些年,徐腾对众趣集团基本是过于放手,任其发挥,最后就形成了军阀特征。
这是一个事实,最形象的理解就是这样。
相比之下,一直是徐腾亲自领导的腾讯和华腾高科,就算是四大高科技集团中的两支嫡系王牌。
如果从这种角度分析,华银财团内部还是存在着一种制度性的危机。
事实是华银财团更像是“国”“共”一体化的策略,兼学两家之长,企业终究不是军队,你有枪有人,不代表你就能当军阀,资本所有权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
“奥迪那边的整合情况如何?”徐腾坐下来,不急着开会,先问右侧席位的施泰德CEO,这是将对方委任为华腾汽车集团全球高级执行总裁的主要原因,完全整合奥迪。
“一切都很顺利,按计划进行,目前主要是国内的合资公司和经销商有点复杂。”鲁佩特-施泰德尽量用非母语的英语回答,他从2月份就开始努力学中文,终于亲身证明中文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外语,没有之一。
足球俱乐部请个外教,配个懂体育竞技的翻译就行,毕竟说来说去就那么几百句话,但要在一家中资集团担任CEO,语言就是第一大障碍。
鲁佩特-施泰德的英语也不算流利,但要说起中文,全场都未必有几个人能听懂。
华腾汽车集团这边至少有4位高级合伙人精通外语,都拥有在海外留学的经历,其中的马晓华还精通德语,90年代赴德留学,后来任职于奔驰集团,前几年还是拿的欧盟护照……放弃中国国籍很容易,再想拿回来就真的很难了,为了子女,马晓华花了不小的精力,最后是徐腾亲自介入才帮他搞定这件事。
这种事对马晓华这位华腾汽车集团的技术总监而言,只能说是青年时代的幼稚,其实同期选择留在德国的同学,包括清华的那一批校友,真正混到他这个位置的人不多,有几位只是在厂里做工人。
华腾汽车集团的中国梦之队,核心层都是陈志辛带出来的人,马晓华这边则是徐腾亲自做主挖回来的奔驰技术团队,相对其他几位创业人员出身的资深高级合伙人,资历肯定算浅的。
这也是徐腾在选择新的CEO人选时,最终没有选定马晓华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对财务工作缺乏经验。
至于施泰德说的奥迪在国内的合资公司和经销商问题,确实是比较复杂,奥迪的合资厂是中汽集团的台柱子,徐腾此前在首都期间,和中汽集团的领导层谈过,奥迪暂时还是交给合资厂生产,最终逐步由华银财团买下合资企业的所有股权。
这一点,中汽集团没有意见,有意见的地方是完全买下所有股权的时间周期,以及经销商体系的问题。
国内的奥迪经销商体系一直隶属于中汽,大众集团一直有意将奥迪分出一部分车型和沪汽集团合作,结果就因为中汽指使经销商逼宫,导致这件事不了了之。
这几年,大众集团和中汽集团在奥迪的合作上也是屡生龃龉,原因非常复杂。
华银财团接手奥迪后,对大众集团也是一个解脱,轻松转身,选择和沪汽、东汽、华腾、长安合作,预计在五年内,将合资产能都转移到长江经济带。
事实胜于雄辩,在国内的汽车产业上,曾经的老大哥掉队了,无论是采购、生产、成本、质量和人事的管理,还是赖以生存的销售管控,以及自主车型的研发都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从轿车到卡车,都在陷入一个艰难的挣扎期。
华腾汽车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厉害的鲢鱼效应,而且不是宝利那种小鲶鱼,基本都快成鲨鱼效应了,最早和华腾汽车合作的国内巨头车企就是中汽,但是,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与成型,无法南下建厂,零配件和采购体系又自成一体的中汽就陷入了困境。
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国企有国企的难处吧!
以沪汽、东汽、长安三大车企为例,除了车桥和发动机这些基础配套厂,其余的配套厂基本都和华腾汽车、中腾集团整合了,这些事其实并不是三大车企可以轻易决定,有大政策层面的准许,有各省政府的支持和理解,这些事才能顺利的推进。
中汽做不到啊。
它的领导层也知道大局势变得太快,国内六大车企,四家在长江经济带完成了体系性的大改革,集体轻松上阵,广汽则从一开始就没有这种负担,也能跟着跑,最后就剩下它一家独木支撑老旧的北方汽车工业体系。
中汽和北汽还合不来,无法整合中低端的产能。
5月份,徐腾在首都和中汽集团的几位领导面对面的谈过,他们也没什么办法,撑一天是一天,徐腾也说的很清楚,经销商这一块,你们就别折腾了,闹出事别怪我。
他不是沪汽,他在国内要是正部级企业领导的待遇和影响力,沪汽那边充其量就是一个正厅级,级别差距还是很大的,他真要奋力一搏,搞不好会让中汽集团彻底丢光手里的筹码。
对华腾汽车集团而言,搞不定奥迪在国内的经销商体系是很正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对徐腾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大事。
徐腾大致和陈志辛、施泰德聊了几句,决定由他和陈志辛亲自负责,年底之前,速战速决,从中汽集团手里买下20%的合资厂股份,拿走所有的奥迪经销商。
合资厂不用南迁,采购体系在三年内继续沿用中汽集团的那一套,这是徐腾能给中汽集团的最大优惠价码了,多的就没了。
中汽集团要是不满意,那就上首都告状去。
大众集团解决不了的事,不代表华腾汽车集团解决不了,因为华腾汽车是本土企业,不受合资法规的限制,一对一的单挑,即便中汽集团是共和国长子也折腾不过华腾汽车。
用中国的话说,这就是形势比人强。
首都很清楚,华银财团收购奥迪这件事,虽说是华银财团和大众集团董事会层面的双赢,但从资本层级的操作而言,徐腾和华银财团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好处则是以华腾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产业,彻底摆脱了对欧美日汽车体系的技术依赖,不再受制于宝马集团,在极限状态的优雅转身,反而控制了整个宝福华汽车联盟。
这是中国汽车业凭藉资本优势,就是仗着钱多不讲理,打了一个大胜仗,至少在资本层面相对于欧美日汽车财团,缩短了十年差距,有了和欧美日汽车业抗衡的基础。
这个时间段,没有哪位领导会为了一个厂、几个厂的工人饭碗问题,去阻挡华腾汽车同丰田、通用的大决战。
现代-起亚的韩系汽车业,已经被华腾汽车打的生活不能自理,打出了全球十大车企的行列,下一个目标不是丰田,还能是谁?
徐腾今天这个会议就是要谈这个问题。
“日本车的质量好,成本管控好,这是一个事实,但这个事实是以它的原装进口车为例子,真正在国内比,日系的质量和成本管控不占优势,这是国内的整个工业体系决定的。”陈志辛是华腾汽车集团的董事长,首先要说几句,定一个大基调,“我们在国内和日系全面开战的时机已经成熟,要么不打,要打就打个长期大战,首先是舆论战,揭穿日系神话,特别是在60后、70后的轿车消费客户,这个舆论市场怎么做,我们要考虑的非常完善。”
徐腾点头同意,老陈在这个行业搞了三十年,从90年代搞桑塔纳起步,到今天,国内汽车行业的各个方面,他有什么事情是不清楚的?
日系车、韩系车,这些年的整体质量都是呈下滑趋势,因为竞争太激烈,只能越来越依赖国内的汽配供应体系,现在的丰田、本田、日产,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其余基本都是中国制造。
机械这种东西,1微米和2微米的误差都会导致很多问题。
起亚有一个车型,在韩国和美国那边都没问题,在国内和东盟市场就一直出问题,现代集团自身都搞不清原因,华腾汽车帮他们搞清楚了,中韩国标体系不同,中国这边的转向杆国标是0.5微米误差为合格,韩国是0.2微米误差为合格。
0.3个微米,价格差距是多少呢,600块。
韩国那边是一千起步,国内是400起步,算上进口税,韩国原装就得1300。
标准不同,设计就要有差别,设计上调整一下参数,整体相互协调,那还是可行的。
日系不管丰田,还是日产,从日本引入车型都要重新设计,根据国标参数重新搞一套新设计方案,改动量还是比较大的。
德系,美系都差不多。
韩系这么多年就没干这个事,基本是各种工作从简,韩国本土的设计引进来,照搬中国的国标配件体系生产,所以,出问题的事情就特别多。
事实上,即便是在韩国国内,现代集团在这方面也是比较宽松的,将功夫都用于表面,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都给你按上,汽车本质的机械问题,它不去浪费时间和本钱。
这些年在东盟市场销售的丰田、日产,其实也都是大规模使用国内的零配件体系,在当地市场就是组装一下。
所以啊,华腾汽车和丰田在国内、东盟市场的质量基本差不多,谁也不谁好在哪里去。
其实,日本的原装进口车确实是扎实,那么大的产能,能控制在那个精细水平,除了成本代价,也和日本整体工业水准密切相关。
华腾汽车目前真的做不到,但要是在国内和东盟市场,包括在南美市场一比拼,大家差距就不存在了。
中国制造业的本质就是降低一部分标准,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价格和成本,过去要用五轴加工的,要用进口刀具加工的配件,现在换个三轴车床,本土刀具也能加工。
过去呢,你要用104标号的铜合金,在国内,85标号也能用,成本是前面的零头,做粗点不就行了。
最重要的,对工人要求也低啊,生产速度更快。
千言万语一句话,日系在国内也学坏了,有时候还特别坏,85标号也不加粗,反正中国人傻,东盟的消费者更傻,在美国,在欧洲,日系是绝对不敢这么干的。
对华腾汽车来说,这就是市场机遇啊。
说到底,华腾汽车是本土企业,在这个体系上生长的,玩的更精,大部分车型都是在本土设计的,完全适应这个体系,通过设计将这个体系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将缺陷压缩到最低,就靠这一手弄死了韩系。
徐腾当然不会说,日系为了适应中国制造体系,这些年也只能将质量标准玩的很低,他只会说,日系车在国内和美国市场、日本本土市场差距是很大的。
因为前者是客观的大形势,必须只能这么做,后者则是主观上的态度问题,就是日本人的轻蔑。
舆论战嘛,不就这么打嘛。
中国制造有中国制造的优势,你只要适应这个体系,扬长避短,你可以造的既便宜,又耐用,这就和80年代的国产货一样,一台国产大厂的电风扇用个二十年都没毛病。
对华腾汽车而言,便宜、耐用、时尚,这是三大杀手锏,各种高科技的零件系统拼命往里塞,整合出各种酷炫新车型,专门吊打设计保守的日系。
别觉得这一招很低级,国内就吃这一套。
日系的设计为什么保守,你去看看丰田的设计团队平均年龄多大就知道了,这基本就不是丰田自身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除非它放弃终身聘用制。
质量大不如前,设计保守。
这就是华腾汽车在日系这个对手身上能抓到的两大毛病。
今天这个会议开的比较长,徐腾和华腾汽车的所有高级合伙人都交流了一番,基本要将这两年的事情都吩咐清楚,另外也要谈一谈斯堪尼亚汽车的问题。
按照道理,斯堪尼亚汽车公司的销售体系很小,还不如奥迪的规模,徐腾原先预估整合难度不大,现在看来,他还是有点浪了。
按照现在的僵持局面,徐腾最初的那些预计和目标,除了技术领域的吸收外,基本没啥可行性了。
“就这样吧,不用强行推动整合,支持斯堪尼亚公司制定的计划,但既然不能完全整合,我们就不能以他们的计划为主,还是要专注华腾卡车和客车的业务。”徐腾立即做出决策,放弃他原先的预想和目标,省得浪费时间。
他也要给这件事做一个定语和结论,“虽说只相当于是一个技术联盟和财务投资者,对我们而言,这笔投资就亏了,但总好过在内部反复纠葛,不断浪费时间。”
为了并购斯堪尼亚汽车公司,吸收这个品牌,华银财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在并购之前,双方的谈判过程一直是很融洽的,相比被大众和直接的竞争对手德国MAN集团控股,斯堪尼亚汽车公司也更愿意进入华腾汽车、宝马和福特组建的宝福华汽车联盟。
在并购之后,除了华腾汽车集团和斯堪尼亚公司内部的新问题,与斯堪尼亚公司的工会、地方政府之间也出现了很多奇怪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徐腾感觉不太好,预计可能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彻底消化斯堪尼亚公司……这倒是很正常,别说是海外收购,国内收购也经常是这样的局面。
问题在于,别说是二十年,就是十年,黄花菜也都凉了。
这件事还真是诡异,徐腾最初以为完全整合斯堪尼亚公司的难度很小,完全整合奥迪公司的难度很大,结果没想到,实际的情况完全相反。
“我们的目标啊,永远是要做全球最优质的汽车集团,无论是技术,还是口碑,无论是销量,还是市值,我们都要做到全球第一。”徐腾必须要在这一刻,给所有人重新明确目标,也谈清楚这件事。
作死嘛。
徐腾也不是第一次了,海外并购其实就是赌博,雅虎是怎么死的,就是并购并死的,并一个死一个,活活浪死了自己。
华银财团迄今确实遇到了不少失败的并购案例,但是,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比如ASK、WhatsApp、Skype,包括像并购捷豹、沃瑞克,都算是很成功的。
徐腾还是很淡定的,和所有人分析现状,“相对于咱们目前的实力,咱们这个目标还是很浪的,这么浪,出点错很正常,但是没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调整一下思路,尽量利用好手里的现有资源,换一个策略实现我们的目标。”
徐腾的意思很简单,赢就是赢,输就是输,没必要明明撞到墙了,还不肯承认,速度想办法制定新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和斯堪尼亚那个小公司耗下去,耽误了自己的大业不划算。
在座的高级合伙人都跟着徐腾不少年了,当然知道徐腾的意思,大家默默点头。
“好了,你们还有什么要商量的?”徐腾看一下时间,准备散会,他自己也要早点回家。
“一个问题,什么是‘浪’?”施泰德这个CEO其实没太明白徐腾是什么意思。
“Frivolous,轻佻,轻率,有点自大。”徐腾给他解释一下。
“我想,这不是一个褒义词。”施泰德有点迷晕,其他高级合伙人就哈哈一笑。
“我们的CEO啊,你在我们这个大团队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呢,马晓华,这个事交给你啦,慢慢教他融入咱们这个团队吧。”徐腾给马晓华指派了一个新任务,解释华银财团内部的小术语。
“中国的文化是非常强调平衡的,像阴和阳的关系,我们既强调扎实的管理和风格,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严格的成本管控,也强调一种更积极的乐观态度,必要的时刻,我们允许我们的策略更冒险一些。我们相信,我们既然有扎实的基础,就可以适当冒险。我们将这种冒险精神自嘲为‘浪’,就像是一个轻浮的贵族,因为你有钱有势,你就有资格轻浮!”马晓华用德语和施泰德解释一番,解释的很详细,基本是完全诠释了华银财团的“浪”文化。
“好的,我懂了。”施泰德懂了,有实力,不怕冒险,不怕出事。
既然所有人都没什么要补充的,徐腾就让大家散会,他回家的速度很快,上楼就到,从47层到50层的距离。
结果,最近一直有点太浪的马总在家里等着。
徐腾也犯不着让对方出去,还是请他在家里用餐,夏莉一直到了12点才回来,虽然感觉马总心事重重,也没有多问。
生意上的事,她不问,何况她是一个基本不用淘宝和易趣商城的女人,和马总不熟。
徐腾下午一般就不去公司,在家里看看资料和各个部门的报告即可,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午餐结束后,他让花玲玲和金小桃带着孩子们去楼下49层的体育馆玩旱冰,不耽误夏莉玩点音乐。
他和马总就在餐厅里,喝点酒。
这个酒,马枟喝不下去。
“理事长,我错了,身为财团的联席合伙人,我确实是过于看重众趣集团的利益和追求了。”马枟其实有点死不认错的意思,这个认错也没有根本上的悔悟。
他认错,只是因为他怕徐腾将他踢出局,仅此而已。
徐腾现在和他说大数据的业务问题,说到最后,搞不好,他又要继续坚持自己的那一套想法,认死理,一遍一遍,直到说服所有人为止。
“你知道为什么有联席合伙人的一级子公司,才能算是财团的核心企业?”徐腾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很确信,马枟答不出来,因为这个问题,他从未和多少联席合伙人交流过。
“请理事长指教。”马总还是很聪明的,现在不是展现智慧的时刻。
“联席合伙人的价值就是保持子公司和财团利益之间的平衡,换句话说,联席合伙人是代表财团理事会去管控一家产业集团,确保这家产业集团在大局上服务于整个财团。电子商务很重要,但我随时可将它完全并购到腾讯集团。如果你不想做联席合伙人,想和众趣集团融为一体,而不是理事会保持一致,你随时可以和我说,我不会让你为难。”徐腾的意思没有变,你认不认错,他不在乎。
他认为你不是一个合格的联席合伙人,你就不合格。
如果不考虑腾讯集团和众趣集团这两年的诸多矛盾,网络科技产业这边,其实没有多少需要徐腾很操心的事。
华银财团控股Baidu,却不收购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客户需求,客户总还是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徐腾一直通过Baidu董事会,也亲自和彦总谈过,专注技术和差异化服务,多想一些创新服务,别搞作恶式的竞争。
第二,他和谷歌之间有协议,彼此都不直接收购Baidu,保持在中文搜索领域的前三阵营,不让新的竞争者挤出来。
所以,在英文搜索市场,腾讯也一直没有在收购ASK之后,过度挤压谷歌。
双方的浏览器都是开放式的,任何客户选择哪一种搜索,只是在排序上,将微软必应放在中间,最不容易被选中的那一种。
微软在IE浏览器上,同样是类似的策略。
客户需要多样化的开放平台,这一点,微软也深知肚明。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谷歌和微软都没有在安软领域,与腾讯展开殊死相搏,基本都是放弃这个领域的竞争,只是后来没想到,腾讯利用安软优势快速切入移动端的浏览器和搜索业务。
谷歌不吃亏,PC端,它占据搜索市场的半壁江山,移动端占据40%。
在即时通领域,腾讯和微软各占一半市场,谷歌不介入,在社交网络和APP领域就复杂了,腾讯基本是一家独大,谷歌和微软都来不及找到切入点,就被腾讯提前在全球市场推进微信业务,抢占了先机。
其实,ASK被腾讯收购以后,就一直在摸索美国式的导航网,花了几年时间,慢慢也摸索出美国特色,不是dmoz.org的类型,但还是很受欢迎。
国内的导航网都是条目型链接,ASK的美国式则是一种专业类,而且可以在默认的基础上,自由选择,类似于Sogou的“我的最爱”功能。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只不过,这种创新吃力不讨好,很快就被谷歌照搬抄袭,几年努力又回到原点,只是ASK终究有浏览器的固定增益,在向“知乎”、“Quora”转型也很顺利,还是慢慢超越了雅虎。
ASK,本身就是“问”的意思,07年被收购,随后就向着这个方向转型,目前在欧美,在移动端都是一种很有趣的搜索,算是腾讯这些年比较出彩的一次收购,低价购入,转型成功。
这个转型对谷歌,对雅虎,对微软必应而言,都不好太照搬,这也使得ASK搜索的占有率一直是稳固上升。
因为在大数据领域,腾讯、谷歌、微软有数据分享协议,所以,搜索占有率的变化已经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包括腾讯本身,注意力也是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大致就是这样。
国内外的网络市场,各大巨头之间的优势市场都很明显,一旦抢先建立优势地位,追起来也困难。
谷歌就是一不留神,明明是一起合作开发了安卓系统,共同持有安卓所有权,结果被腾讯的微信突然发力,借助安卓系统占据了全球性的领先地位,谷歌都不知道该如何竞争。
其实,早在和谷歌合作开发安卓系统时,腾讯的微信团队就已经在暗中同步开发,结果就是随着安卓同步推进,最后通过收购WhatsApp和Skype,再将三者差异化,最后联通,形成全球性的特殊优势。
总之,徐腾在网络科技市场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忧虑的事,但也没什么能说准的事,谁知道以后呢?
徐腾抵达华腾大厦47楼的高层会议室时,华腾汽车产业的所有高级合伙人和联席合伙人陈志辛董事长都早已到了,在徐腾进入会场的这一刻,包括陈志辛,所有合伙人起身致敬。
徐腾颔首示意大家坐下,在他坐下之后,所有合伙人也随之坐下。
这其实很有点民国时代的蒋-委员长作派,这种作派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固定上下级的礼仪和关系,有利于财团内部深化执行力,另一方面也确实容易形成僵化和军阀主义特征。
这些年,徐腾对众趣集团基本是过于放手,任其发挥,最后就形成了军阀特征。
这是一个事实,最形象的理解就是这样。
相比之下,一直是徐腾亲自领导的腾讯和华腾高科,就算是四大高科技集团中的两支嫡系王牌。
如果从这种角度分析,华银财团内部还是存在着一种制度性的危机。
事实是华银财团更像是“国”“共”一体化的策略,兼学两家之长,企业终究不是军队,你有枪有人,不代表你就能当军阀,资本所有权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
“奥迪那边的整合情况如何?”徐腾坐下来,不急着开会,先问右侧席位的施泰德CEO,这是将对方委任为华腾汽车集团全球高级执行总裁的主要原因,完全整合奥迪。
“一切都很顺利,按计划进行,目前主要是国内的合资公司和经销商有点复杂。”鲁佩特-施泰德尽量用非母语的英语回答,他从2月份就开始努力学中文,终于亲身证明中文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外语,没有之一。
足球俱乐部请个外教,配个懂体育竞技的翻译就行,毕竟说来说去就那么几百句话,但要在一家中资集团担任CEO,语言就是第一大障碍。
鲁佩特-施泰德的英语也不算流利,但要说起中文,全场都未必有几个人能听懂。
华腾汽车集团这边至少有4位高级合伙人精通外语,都拥有在海外留学的经历,其中的马晓华还精通德语,90年代赴德留学,后来任职于奔驰集团,前几年还是拿的欧盟护照……放弃中国国籍很容易,再想拿回来就真的很难了,为了子女,马晓华花了不小的精力,最后是徐腾亲自介入才帮他搞定这件事。
这种事对马晓华这位华腾汽车集团的技术总监而言,只能说是青年时代的幼稚,其实同期选择留在德国的同学,包括清华的那一批校友,真正混到他这个位置的人不多,有几位只是在厂里做工人。
华腾汽车集团的中国梦之队,核心层都是陈志辛带出来的人,马晓华这边则是徐腾亲自做主挖回来的奔驰技术团队,相对其他几位创业人员出身的资深高级合伙人,资历肯定算浅的。
这也是徐腾在选择新的CEO人选时,最终没有选定马晓华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对财务工作缺乏经验。
至于施泰德说的奥迪在国内的合资公司和经销商问题,确实是比较复杂,奥迪的合资厂是中汽集团的台柱子,徐腾此前在首都期间,和中汽集团的领导层谈过,奥迪暂时还是交给合资厂生产,最终逐步由华银财团买下合资企业的所有股权。
这一点,中汽集团没有意见,有意见的地方是完全买下所有股权的时间周期,以及经销商体系的问题。
国内的奥迪经销商体系一直隶属于中汽,大众集团一直有意将奥迪分出一部分车型和沪汽集团合作,结果就因为中汽指使经销商逼宫,导致这件事不了了之。
这几年,大众集团和中汽集团在奥迪的合作上也是屡生龃龉,原因非常复杂。
华银财团接手奥迪后,对大众集团也是一个解脱,轻松转身,选择和沪汽、东汽、华腾、长安合作,预计在五年内,将合资产能都转移到长江经济带。
事实胜于雄辩,在国内的汽车产业上,曾经的老大哥掉队了,无论是采购、生产、成本、质量和人事的管理,还是赖以生存的销售管控,以及自主车型的研发都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从轿车到卡车,都在陷入一个艰难的挣扎期。
华腾汽车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厉害的鲢鱼效应,而且不是宝利那种小鲶鱼,基本都快成鲨鱼效应了,最早和华腾汽车合作的国内巨头车企就是中汽,但是,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与成型,无法南下建厂,零配件和采购体系又自成一体的中汽就陷入了困境。
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国企有国企的难处吧!
以沪汽、东汽、长安三大车企为例,除了车桥和发动机这些基础配套厂,其余的配套厂基本都和华腾汽车、中腾集团整合了,这些事其实并不是三大车企可以轻易决定,有大政策层面的准许,有各省政府的支持和理解,这些事才能顺利的推进。
中汽做不到啊。
它的领导层也知道大局势变得太快,国内六大车企,四家在长江经济带完成了体系性的大改革,集体轻松上阵,广汽则从一开始就没有这种负担,也能跟着跑,最后就剩下它一家独木支撑老旧的北方汽车工业体系。
中汽和北汽还合不来,无法整合中低端的产能。
5月份,徐腾在首都和中汽集团的几位领导面对面的谈过,他们也没什么办法,撑一天是一天,徐腾也说的很清楚,经销商这一块,你们就别折腾了,闹出事别怪我。
他不是沪汽,他在国内要是正部级企业领导的待遇和影响力,沪汽那边充其量就是一个正厅级,级别差距还是很大的,他真要奋力一搏,搞不好会让中汽集团彻底丢光手里的筹码。
对华腾汽车集团而言,搞不定奥迪在国内的经销商体系是很正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对徐腾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大事。
徐腾大致和陈志辛、施泰德聊了几句,决定由他和陈志辛亲自负责,年底之前,速战速决,从中汽集团手里买下20%的合资厂股份,拿走所有的奥迪经销商。
合资厂不用南迁,采购体系在三年内继续沿用中汽集团的那一套,这是徐腾能给中汽集团的最大优惠价码了,多的就没了。
中汽集团要是不满意,那就上首都告状去。
大众集团解决不了的事,不代表华腾汽车集团解决不了,因为华腾汽车是本土企业,不受合资法规的限制,一对一的单挑,即便中汽集团是共和国长子也折腾不过华腾汽车。
用中国的话说,这就是形势比人强。
首都很清楚,华银财团收购奥迪这件事,虽说是华银财团和大众集团董事会层面的双赢,但从资本层级的操作而言,徐腾和华银财团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好处则是以华腾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产业,彻底摆脱了对欧美日汽车体系的技术依赖,不再受制于宝马集团,在极限状态的优雅转身,反而控制了整个宝福华汽车联盟。
这是中国汽车业凭藉资本优势,就是仗着钱多不讲理,打了一个大胜仗,至少在资本层面相对于欧美日汽车财团,缩短了十年差距,有了和欧美日汽车业抗衡的基础。
这个时间段,没有哪位领导会为了一个厂、几个厂的工人饭碗问题,去阻挡华腾汽车同丰田、通用的大决战。
现代-起亚的韩系汽车业,已经被华腾汽车打的生活不能自理,打出了全球十大车企的行列,下一个目标不是丰田,还能是谁?
徐腾今天这个会议就是要谈这个问题。
“日本车的质量好,成本管控好,这是一个事实,但这个事实是以它的原装进口车为例子,真正在国内比,日系的质量和成本管控不占优势,这是国内的整个工业体系决定的。”陈志辛是华腾汽车集团的董事长,首先要说几句,定一个大基调,“我们在国内和日系全面开战的时机已经成熟,要么不打,要打就打个长期大战,首先是舆论战,揭穿日系神话,特别是在60后、70后的轿车消费客户,这个舆论市场怎么做,我们要考虑的非常完善。”
徐腾点头同意,老陈在这个行业搞了三十年,从90年代搞桑塔纳起步,到今天,国内汽车行业的各个方面,他有什么事情是不清楚的?
日系车、韩系车,这些年的整体质量都是呈下滑趋势,因为竞争太激烈,只能越来越依赖国内的汽配供应体系,现在的丰田、本田、日产,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其余基本都是中国制造。
机械这种东西,1微米和2微米的误差都会导致很多问题。
起亚有一个车型,在韩国和美国那边都没问题,在国内和东盟市场就一直出问题,现代集团自身都搞不清原因,华腾汽车帮他们搞清楚了,中韩国标体系不同,中国这边的转向杆国标是0.5微米误差为合格,韩国是0.2微米误差为合格。
0.3个微米,价格差距是多少呢,600块。
韩国那边是一千起步,国内是400起步,算上进口税,韩国原装就得1300。
标准不同,设计就要有差别,设计上调整一下参数,整体相互协调,那还是可行的。
日系不管丰田,还是日产,从日本引入车型都要重新设计,根据国标参数重新搞一套新设计方案,改动量还是比较大的。
德系,美系都差不多。
韩系这么多年就没干这个事,基本是各种工作从简,韩国本土的设计引进来,照搬中国的国标配件体系生产,所以,出问题的事情就特别多。
事实上,即便是在韩国国内,现代集团在这方面也是比较宽松的,将功夫都用于表面,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都给你按上,汽车本质的机械问题,它不去浪费时间和本钱。
这些年在东盟市场销售的丰田、日产,其实也都是大规模使用国内的零配件体系,在当地市场就是组装一下。
所以啊,华腾汽车和丰田在国内、东盟市场的质量基本差不多,谁也不谁好在哪里去。
其实,日本的原装进口车确实是扎实,那么大的产能,能控制在那个精细水平,除了成本代价,也和日本整体工业水准密切相关。
华腾汽车目前真的做不到,但要是在国内和东盟市场,包括在南美市场一比拼,大家差距就不存在了。
中国制造业的本质就是降低一部分标准,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价格和成本,过去要用五轴加工的,要用进口刀具加工的配件,现在换个三轴车床,本土刀具也能加工。
过去呢,你要用104标号的铜合金,在国内,85标号也能用,成本是前面的零头,做粗点不就行了。
最重要的,对工人要求也低啊,生产速度更快。
千言万语一句话,日系在国内也学坏了,有时候还特别坏,85标号也不加粗,反正中国人傻,东盟的消费者更傻,在美国,在欧洲,日系是绝对不敢这么干的。
对华腾汽车来说,这就是市场机遇啊。
说到底,华腾汽车是本土企业,在这个体系上生长的,玩的更精,大部分车型都是在本土设计的,完全适应这个体系,通过设计将这个体系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将缺陷压缩到最低,就靠这一手弄死了韩系。
徐腾当然不会说,日系为了适应中国制造体系,这些年也只能将质量标准玩的很低,他只会说,日系车在国内和美国市场、日本本土市场差距是很大的。
因为前者是客观的大形势,必须只能这么做,后者则是主观上的态度问题,就是日本人的轻蔑。
舆论战嘛,不就这么打嘛。
中国制造有中国制造的优势,你只要适应这个体系,扬长避短,你可以造的既便宜,又耐用,这就和80年代的国产货一样,一台国产大厂的电风扇用个二十年都没毛病。
对华腾汽车而言,便宜、耐用、时尚,这是三大杀手锏,各种高科技的零件系统拼命往里塞,整合出各种酷炫新车型,专门吊打设计保守的日系。
别觉得这一招很低级,国内就吃这一套。
日系的设计为什么保守,你去看看丰田的设计团队平均年龄多大就知道了,这基本就不是丰田自身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除非它放弃终身聘用制。
质量大不如前,设计保守。
这就是华腾汽车在日系这个对手身上能抓到的两大毛病。
今天这个会议开的比较长,徐腾和华腾汽车的所有高级合伙人都交流了一番,基本要将这两年的事情都吩咐清楚,另外也要谈一谈斯堪尼亚汽车的问题。
按照道理,斯堪尼亚汽车公司的销售体系很小,还不如奥迪的规模,徐腾原先预估整合难度不大,现在看来,他还是有点浪了。
按照现在的僵持局面,徐腾最初的那些预计和目标,除了技术领域的吸收外,基本没啥可行性了。
“就这样吧,不用强行推动整合,支持斯堪尼亚公司制定的计划,但既然不能完全整合,我们就不能以他们的计划为主,还是要专注华腾卡车和客车的业务。”徐腾立即做出决策,放弃他原先的预想和目标,省得浪费时间。
他也要给这件事做一个定语和结论,“虽说只相当于是一个技术联盟和财务投资者,对我们而言,这笔投资就亏了,但总好过在内部反复纠葛,不断浪费时间。”
为了并购斯堪尼亚汽车公司,吸收这个品牌,华银财团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在并购之前,双方的谈判过程一直是很融洽的,相比被大众和直接的竞争对手德国MAN集团控股,斯堪尼亚汽车公司也更愿意进入华腾汽车、宝马和福特组建的宝福华汽车联盟。
在并购之后,除了华腾汽车集团和斯堪尼亚公司内部的新问题,与斯堪尼亚公司的工会、地方政府之间也出现了很多奇怪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徐腾感觉不太好,预计可能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彻底消化斯堪尼亚公司……这倒是很正常,别说是海外收购,国内收购也经常是这样的局面。
问题在于,别说是二十年,就是十年,黄花菜也都凉了。
这件事还真是诡异,徐腾最初以为完全整合斯堪尼亚公司的难度很小,完全整合奥迪公司的难度很大,结果没想到,实际的情况完全相反。
“我们的目标啊,永远是要做全球最优质的汽车集团,无论是技术,还是口碑,无论是销量,还是市值,我们都要做到全球第一。”徐腾必须要在这一刻,给所有人重新明确目标,也谈清楚这件事。
作死嘛。
徐腾也不是第一次了,海外并购其实就是赌博,雅虎是怎么死的,就是并购并死的,并一个死一个,活活浪死了自己。
华银财团迄今确实遇到了不少失败的并购案例,但是,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比如ASK、WhatsApp、Skype,包括像并购捷豹、沃瑞克,都算是很成功的。
徐腾还是很淡定的,和所有人分析现状,“相对于咱们目前的实力,咱们这个目标还是很浪的,这么浪,出点错很正常,但是没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调整一下思路,尽量利用好手里的现有资源,换一个策略实现我们的目标。”
徐腾的意思很简单,赢就是赢,输就是输,没必要明明撞到墙了,还不肯承认,速度想办法制定新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和斯堪尼亚那个小公司耗下去,耽误了自己的大业不划算。
在座的高级合伙人都跟着徐腾不少年了,当然知道徐腾的意思,大家默默点头。
“好了,你们还有什么要商量的?”徐腾看一下时间,准备散会,他自己也要早点回家。
“一个问题,什么是‘浪’?”施泰德这个CEO其实没太明白徐腾是什么意思。
“Frivolous,轻佻,轻率,有点自大。”徐腾给他解释一下。
“我想,这不是一个褒义词。”施泰德有点迷晕,其他高级合伙人就哈哈一笑。
“我们的CEO啊,你在我们这个大团队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呢,马晓华,这个事交给你啦,慢慢教他融入咱们这个团队吧。”徐腾给马晓华指派了一个新任务,解释华银财团内部的小术语。
“中国的文化是非常强调平衡的,像阴和阳的关系,我们既强调扎实的管理和风格,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严格的成本管控,也强调一种更积极的乐观态度,必要的时刻,我们允许我们的策略更冒险一些。我们相信,我们既然有扎实的基础,就可以适当冒险。我们将这种冒险精神自嘲为‘浪’,就像是一个轻浮的贵族,因为你有钱有势,你就有资格轻浮!”马晓华用德语和施泰德解释一番,解释的很详细,基本是完全诠释了华银财团的“浪”文化。
“好的,我懂了。”施泰德懂了,有实力,不怕冒险,不怕出事。
既然所有人都没什么要补充的,徐腾就让大家散会,他回家的速度很快,上楼就到,从47层到50层的距离。
结果,最近一直有点太浪的马总在家里等着。
徐腾也犯不着让对方出去,还是请他在家里用餐,夏莉一直到了12点才回来,虽然感觉马总心事重重,也没有多问。
生意上的事,她不问,何况她是一个基本不用淘宝和易趣商城的女人,和马总不熟。
徐腾下午一般就不去公司,在家里看看资料和各个部门的报告即可,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午餐结束后,他让花玲玲和金小桃带着孩子们去楼下49层的体育馆玩旱冰,不耽误夏莉玩点音乐。
他和马总就在餐厅里,喝点酒。
这个酒,马枟喝不下去。
“理事长,我错了,身为财团的联席合伙人,我确实是过于看重众趣集团的利益和追求了。”马枟其实有点死不认错的意思,这个认错也没有根本上的悔悟。
他认错,只是因为他怕徐腾将他踢出局,仅此而已。
徐腾现在和他说大数据的业务问题,说到最后,搞不好,他又要继续坚持自己的那一套想法,认死理,一遍一遍,直到说服所有人为止。
“你知道为什么有联席合伙人的一级子公司,才能算是财团的核心企业?”徐腾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很确信,马枟答不出来,因为这个问题,他从未和多少联席合伙人交流过。
“请理事长指教。”马总还是很聪明的,现在不是展现智慧的时刻。
“联席合伙人的价值就是保持子公司和财团利益之间的平衡,换句话说,联席合伙人是代表财团理事会去管控一家产业集团,确保这家产业集团在大局上服务于整个财团。电子商务很重要,但我随时可将它完全并购到腾讯集团。如果你不想做联席合伙人,想和众趣集团融为一体,而不是理事会保持一致,你随时可以和我说,我不会让你为难。”徐腾的意思没有变,你认不认错,他不在乎。
他认为你不是一个合格的联席合伙人,你就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