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板玻璃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蔡怀水的浮法玻璃工厂中,大量木柴燃烧形成的火焰声呼呼作响。工厂中温度很高,哪怕是在这秋风渐起的农历九月中旬,李植也被玻璃窖中的热浪烘得满头细汗。
李植这才站了几分钟就出了这么多汗,这常年在工厂里干活得多辛苦?李植暗道要给未来玻璃工厂的工人加工资。目前定的月钱是三两七钱一个月,李植觉得起码可以加到四两五钱一个月。
当然,为李植做事最关键的不是那点月钱。这次辽东田庄的分配让百姓们明白了国公爷的封赏才是大手笔!那些跟随李植多年的老工人哪个不是在辽东有良田几百亩?这些田庄一年下来少说都能收获一百多两的地租,远超做工的工钱。
现在天津上下都在期待津国公李植能再次开疆拓土,如果再拿下一个辽东这样的地方,那免不了又是一次论功行赏。
当然,月钱虽然比不上封赏的田庄收入,但月钱的多少却是一个重要指标,说明工人和士兵们对津国公事业的贡献值。月钱越高,贡献值越高,到时候分下来的田庄就越大。所以虽然很多工人主要收入不是月钱,却还是在工厂里埋头苦干发挥十二分的热情,横竖想涨一点月钱。
这次打下辽东后的论功行赏制度,让李植麾下的员工和士兵们干劲十足。按天津日报的话说,就是“人人奋发,个个争先,都想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绩”。
李植给未来的玻璃工厂的工人四两五钱一个月,相信工人会挤破头进来忍受高温。
当然,李植今天来玻璃工厂不是来给工人们定工资的,李植是来看蔡怀水使用浮法制作平板玻璃的。
以前李植一直没有发展平板玻璃,是因为纯碱原材料不足。
纯碱是烧制玻璃的主要材料。现在大明最大的纯碱矿在襄阳。这个矿大不是说襄阳的储量大,而是开采量大。襄阳一带人口繁密,纯碱矿开采历史悠久,所以开采量在大明首屈一指,是李植以前原材料纯碱的主要来源。
但是襄阳的矿储量有限,随着李植肥皂工厂和玻璃工厂的不断扩大,襄阳的纯碱已经供不应求了。
而且定贼李定国在湖广闹得很厉害,襄阳的矿运到天津来越来越困难,运费节节上升。
不过随着李植势力的扩大,李植已经可以主动挖掘各地的矿产,于是新的原材料来源出现了。
去年初抄斩山西晋商后,八大晋商就只剩下大同王家。王朴有心投奔李植,时常跑到天津来和李植套近乎,所以大同王家随时听候李植的调遣。满清灭亡后蒙古部落都十分敬畏大明,借大同王家的手,从山西到蒙古的商路都变得十分通畅。
山西的商路通畅后,李植多了一个从蒙古获得纯碱的途经。
在蒙古有一个叫作查干诺尔的碱湖,拥有巨大的纯碱储量。这个碱湖的纯碱易于开采,几乎是露天的。但是蒙古人并没有使用纯碱的需求,一直以来开采量很小。偶尔出口一些到张家口,被山西人称为“口碱”。
李兴在山西查抄晋商的时候,很巧合地得知了这个巨大纯碱矿的存在。李植得到了消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原材料来源。他年初通过大同王家,半威逼半利诱,让占领这个碱湖的蒙古部落大规模扩大了口碱的采掘量,从张家口入关大量运往范家庄。
如此一来,李植就有了发展玻璃工业所需要的纯碱。
李植因此就开展了平板玻璃的生产。
玻璃工厂总管蔡怀水指着退火窑,说道:“国公爷所说的,将玻璃液倒在熔融锡液面上这种办法十分精妙,生产出来的平板玻璃又薄又平,完全透明。早在三月份,我们就用这个办法生产出了平板玻璃。”
李植点了点头。
蔡怀水继续说道:“难办的是退火的控制。正如国公爷你所说的,如果不在退火窖中缓慢退火,玻璃内部的引力,哦不,应力就无法消除。”
蔡怀水显然没明白李植所说的“应力”是什么东西。不过理论的缺乏并没有阻碍这个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消除应力。
“我们开始时候使用和玻璃酒器一样的退火程序,成功得到了第一批平板玻璃。但是这样得到的玻璃消耗了大量的木柴,并且长期占用退火窑,成本极高。一块一米长宽的玻璃算下来光柴火钱就要一钱二分。”
“对于玻璃酒器来说一钱二分不算什么,但国公爷你说过要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平板玻璃,那这一钱二分就不合时宜了。”
“所以我们这半年反复试验的,就是摸索退火工序。做了无数尝试,后来成功把退火需要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后来国公爷你提示下属可以在玻璃中加入铝土矿,这又提高了玻璃的强度。最后退火时间减少到原先的四分之一。这样算下来,一平方米的玻璃只需要三分银子退火成本,加上口碱成本,烧制成本,杂七杂八的其他成本,总成本不过七分。”
蔡怀水领着李植走到仓库里,举起了一面一平方米的玻璃展示给李植看,说道:“国公爷,这就是我们的成品。”
李植随着蔡怀水走到仓库里才感觉凉爽了些,擦了擦头上的细汗。他接过蔡怀水的玻璃仔细看了看,觉得这玻璃基本上合格。整面玻璃十分平整,在仓库的昏暗光线下也十分透明。李植仔细看了看,觉得似乎略略有一点点泛黄。
大概是加入了不纯的铝土矿导致玻璃泛黄,不过这一点黄光不易察觉,不影响玻璃的日常使用。
李植用力敲了敲玻璃表面,玻璃发出砰砰的闷响,却没有崩裂。
李植点头说道:“好,蔡怀水你做的很好。我宣布你的月钱提高到四十两一个月!参与平板玻璃试制的十三名工人,全部增加一级工资。”
蔡怀水听到李植的话,喜上眉梢。想当初蔡怀水刚追随李植时候月钱不过四两,如今已经涨到原先的十倍。
蔡怀水这次在辽东分得了两千多亩旱田,他把田地包给了服务队,一年的地租收入就是八百多两。再涨月钱,那以后论功行赏时候得到的利益就会更大。
蔡怀水这些年和翠儿相依为命,养了四个儿女,一个月六口人胡吃海喝乱买东西,也花不了十两银子。如今收入再涨,他已经不知道怎么花自己的巨额收入了。
蔡怀水跪伏在地上,大声说道:“多谢国公爷!”
旁边的几个工人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扑通扑通地全跪在了地上。
李植不太喜欢工人们有事没事给自己下跪,不过这些工人们却习惯用下跪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李植笑了笑,挥手说道:“都起来吧。”
蔡怀水的浮法玻璃工厂中,大量木柴燃烧形成的火焰声呼呼作响。工厂中温度很高,哪怕是在这秋风渐起的农历九月中旬,李植也被玻璃窖中的热浪烘得满头细汗。
李植这才站了几分钟就出了这么多汗,这常年在工厂里干活得多辛苦?李植暗道要给未来玻璃工厂的工人加工资。目前定的月钱是三两七钱一个月,李植觉得起码可以加到四两五钱一个月。
当然,为李植做事最关键的不是那点月钱。这次辽东田庄的分配让百姓们明白了国公爷的封赏才是大手笔!那些跟随李植多年的老工人哪个不是在辽东有良田几百亩?这些田庄一年下来少说都能收获一百多两的地租,远超做工的工钱。
现在天津上下都在期待津国公李植能再次开疆拓土,如果再拿下一个辽东这样的地方,那免不了又是一次论功行赏。
当然,月钱虽然比不上封赏的田庄收入,但月钱的多少却是一个重要指标,说明工人和士兵们对津国公事业的贡献值。月钱越高,贡献值越高,到时候分下来的田庄就越大。所以虽然很多工人主要收入不是月钱,却还是在工厂里埋头苦干发挥十二分的热情,横竖想涨一点月钱。
这次打下辽东后的论功行赏制度,让李植麾下的员工和士兵们干劲十足。按天津日报的话说,就是“人人奋发,个个争先,都想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绩”。
李植给未来的玻璃工厂的工人四两五钱一个月,相信工人会挤破头进来忍受高温。
当然,李植今天来玻璃工厂不是来给工人们定工资的,李植是来看蔡怀水使用浮法制作平板玻璃的。
以前李植一直没有发展平板玻璃,是因为纯碱原材料不足。
纯碱是烧制玻璃的主要材料。现在大明最大的纯碱矿在襄阳。这个矿大不是说襄阳的储量大,而是开采量大。襄阳一带人口繁密,纯碱矿开采历史悠久,所以开采量在大明首屈一指,是李植以前原材料纯碱的主要来源。
但是襄阳的矿储量有限,随着李植肥皂工厂和玻璃工厂的不断扩大,襄阳的纯碱已经供不应求了。
而且定贼李定国在湖广闹得很厉害,襄阳的矿运到天津来越来越困难,运费节节上升。
不过随着李植势力的扩大,李植已经可以主动挖掘各地的矿产,于是新的原材料来源出现了。
去年初抄斩山西晋商后,八大晋商就只剩下大同王家。王朴有心投奔李植,时常跑到天津来和李植套近乎,所以大同王家随时听候李植的调遣。满清灭亡后蒙古部落都十分敬畏大明,借大同王家的手,从山西到蒙古的商路都变得十分通畅。
山西的商路通畅后,李植多了一个从蒙古获得纯碱的途经。
在蒙古有一个叫作查干诺尔的碱湖,拥有巨大的纯碱储量。这个碱湖的纯碱易于开采,几乎是露天的。但是蒙古人并没有使用纯碱的需求,一直以来开采量很小。偶尔出口一些到张家口,被山西人称为“口碱”。
李兴在山西查抄晋商的时候,很巧合地得知了这个巨大纯碱矿的存在。李植得到了消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原材料来源。他年初通过大同王家,半威逼半利诱,让占领这个碱湖的蒙古部落大规模扩大了口碱的采掘量,从张家口入关大量运往范家庄。
如此一来,李植就有了发展玻璃工业所需要的纯碱。
李植因此就开展了平板玻璃的生产。
玻璃工厂总管蔡怀水指着退火窑,说道:“国公爷所说的,将玻璃液倒在熔融锡液面上这种办法十分精妙,生产出来的平板玻璃又薄又平,完全透明。早在三月份,我们就用这个办法生产出了平板玻璃。”
李植点了点头。
蔡怀水继续说道:“难办的是退火的控制。正如国公爷你所说的,如果不在退火窖中缓慢退火,玻璃内部的引力,哦不,应力就无法消除。”
蔡怀水显然没明白李植所说的“应力”是什么东西。不过理论的缺乏并没有阻碍这个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消除应力。
“我们开始时候使用和玻璃酒器一样的退火程序,成功得到了第一批平板玻璃。但是这样得到的玻璃消耗了大量的木柴,并且长期占用退火窑,成本极高。一块一米长宽的玻璃算下来光柴火钱就要一钱二分。”
“对于玻璃酒器来说一钱二分不算什么,但国公爷你说过要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平板玻璃,那这一钱二分就不合时宜了。”
“所以我们这半年反复试验的,就是摸索退火工序。做了无数尝试,后来成功把退火需要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后来国公爷你提示下属可以在玻璃中加入铝土矿,这又提高了玻璃的强度。最后退火时间减少到原先的四分之一。这样算下来,一平方米的玻璃只需要三分银子退火成本,加上口碱成本,烧制成本,杂七杂八的其他成本,总成本不过七分。”
蔡怀水领着李植走到仓库里,举起了一面一平方米的玻璃展示给李植看,说道:“国公爷,这就是我们的成品。”
李植随着蔡怀水走到仓库里才感觉凉爽了些,擦了擦头上的细汗。他接过蔡怀水的玻璃仔细看了看,觉得这玻璃基本上合格。整面玻璃十分平整,在仓库的昏暗光线下也十分透明。李植仔细看了看,觉得似乎略略有一点点泛黄。
大概是加入了不纯的铝土矿导致玻璃泛黄,不过这一点黄光不易察觉,不影响玻璃的日常使用。
李植用力敲了敲玻璃表面,玻璃发出砰砰的闷响,却没有崩裂。
李植点头说道:“好,蔡怀水你做的很好。我宣布你的月钱提高到四十两一个月!参与平板玻璃试制的十三名工人,全部增加一级工资。”
蔡怀水听到李植的话,喜上眉梢。想当初蔡怀水刚追随李植时候月钱不过四两,如今已经涨到原先的十倍。
蔡怀水这次在辽东分得了两千多亩旱田,他把田地包给了服务队,一年的地租收入就是八百多两。再涨月钱,那以后论功行赏时候得到的利益就会更大。
蔡怀水这些年和翠儿相依为命,养了四个儿女,一个月六口人胡吃海喝乱买东西,也花不了十两银子。如今收入再涨,他已经不知道怎么花自己的巨额收入了。
蔡怀水跪伏在地上,大声说道:“多谢国公爷!”
旁边的几个工人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扑通扑通地全跪在了地上。
李植不太喜欢工人们有事没事给自己下跪,不过这些工人们却习惯用下跪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李植笑了笑,挥手说道:“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