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事家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日后,经过连日的准备,新帝登基大殿终在含元殿拉开帷幕。
大唐治下,除陇右外,各地州郡首官纷纷入朝拜谒,朝见新皇。
鸣鼓,焚香,拜天,受冠...
一连串繁琐的流程,李瑁宛如一个人偶,任由礼部的官员安排,一步一步地往下走。
大典一直持续了两个时辰,到了正午将临,一应流程方才走完,李瑁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唐皇帝,海内之主。
李瑁登基,自然少不得众位功臣的扶持,李瑁登基后,第一道圣旨便是大封有从龙之功的天策府旧臣。
“敕封章仇兼琼为任国公,中书令,吏部尚书,拜右相;李泌为赵国公,翰林院使,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光弼为燕国公,左武卫大将军,河南镇节度使;马为秦国公,右威卫大将军,陇右节度使;崔乾佑为韩国公,左卫大将军,河西节度使;武彦平为晋国公,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东节度使;高适为恒国公,门下侍郎...”
除去跟随李瑁南征北战的众将,许远、张巡、杨慎矜等人也均有封赏,不过其中官阶晋升最快的却莫过于李瑁的亲卫统领南霁云了。
以往李瑁为靖王,南霁云则为亲卫统领,纵然李瑁再看重他,无奈条件受限,也难以高官相赏,可如今李瑁登基,南霁云的官爵直接晋升为颖国公、龙武卫大将军,取代原先的陈玄礼,成为北衙禁军的最高统帅。
南霁云多次救他性命,诸将更是为他登基得国立下汗马功劳,李瑁自然不会亏待,但是有一件事情却叫李瑁尤为头疼。
先皇李隆基吸取前朝后宫乱政篡权的教训,登基后曾下圣喻,凡大唐皇帝,登基后百日内不得立后,需观各妃言行,而后可定。
李瑁是李隆基的亲子,亦是李家子孙,先皇之命李瑁自然不敢也不能违背。
若无意外,按往年陈规,皇帝登基,未来的皇后自然就是皇子尚在潜邸时的正妃,而李瑁的正妃是杨玉环,李瑁的皇后人选原也是属意杨玉环,但无奈李隆基定下的规矩,李瑁也不能破,故而后位一直悬而未定。
皇后母仪天下,后宫之主一日未定未定,后宫自然就难安宁,旁人便难免多有想法。
其中想法最多的自然就是暂封贵妃的杨玉环、贤妃韦清儿,还有淑妃卢。
单论名位,杨玉环乃正王妃,自然比起韦清儿还有卢要更加名正言顺,但论及其他,便多有不如了。
韦清儿出自“去天五尺”的樊川韦氏,韦氏乃关中名门,自唐立国后便多与皇室联姻,韦氏在朝中和宗室中的影响甚大,远非寻常世家可比。
卢乃七宗五姓之一的范阳卢氏嫡女,大名鼎鼎的五姓女,门第清贵,冠绝当时,而且卢年方十八,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对男人自然更有吸引力。
而杨玉环本就是靖王正妃,李瑁登基为帝,杨玉环自然而然应该成为皇后,但大唐众人皆知,杨于怀出自蜀中杨氏,杨玉环的娘家人欺善凌弱,长安百姓多受其罪。
杨家人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民间,杨家的口碑都着实差到了极点,而且早先杨玉瑶为后,更是有奸后之名,至于前宰相杨国忠,他的名声就更不必提了。
而且近来不知怎的,市井中关于杨家负面的流言越来越多,受娘家人的影响,杨玉环本该板上钉钉的后位似乎也没有那么稳固了。
长安城北,天策府敏慎殿,李瑁方才称帝,家眷妻儿上位来得及搬至皇宫,故而王妃杨玉环仍居此处。
夫郎登基,一偿终年所愿,杨玉环本该是为李瑁欣喜的,但总有一些事情压在杨玉环的心头,叫他心头的一口气始终松不下来。
“娘娘,皇后之位悬而未决,如今长安内外众说风云,娘娘总该去跟陛下说些话才好。”就在李瑁进行登基大典的时候,杨国忠一人跑到了天策府,在敏慎殿中对杨玉环道。
杨国忠自打李隆基昏迷后便被李亨罢免了相位和卫国公的爵位,如今乃是白身一个。
李林甫曾为宰相,手握重权,如今一声官爵被拿得一无所有,又怎么可能会甘心呢?
权位这种东西是有瘾的,一旦沾染上去,想要戒掉何等之难,更何况杨国忠本就是贪图富贵之人。
他能拜相自然靠的是李隆基,如今李隆基自然是靠不上了,但李瑁的登基却给了他新的希望,只要杨玉环封后,他未尝不能回到当初那样,重掌大权。
杨玉环听了杨国忠的话,皱眉道:“堂兄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国忠谄笑道:“陛下一向疼爱娘娘,如今后位未定,娘娘何不借机向陛下请求,只要时机得当,陛下必会满足娘娘的要求,封娘娘为后的。”
如今李瑁已贵为皇,不是当年的寿王爷了,李瑁的心思,又岂是她能够随意揣测到的。
杨玉环摇头道:“先皇有命,登基百日内不得封后,陛下怎好抗旨,而且陛下自然有陛下的想法,我怎么好去干涉?”
杨国忠一听杨玉环这么说,顿时急了,忙道:“娘娘有所不知,如今朝堂内外多少人在盯着皇后之位,若是娘娘不早日定下,恐怕会有变数啊。”
后位未定,杨玉环的心里又何尝踏实,但她又能怎样,要她去和李瑁说,以她的性子是做不到的。
杨玉环摇头道:“如今陛下尚无他意,我有岂能恃宠而骄,此事做了反倒会徒惹地陛下不快,万万不可。”
杨国忠见杨玉环不买自己的账,只能继续道:“娘娘不知外面的形势,如今外面流言对娘娘不利,想必是另外几位娘娘的家人散播出去的。我倒是想为娘娘分忧,无奈韦家和卢家权势甚大,而我只是一介白身,帮不上忙。”
杨国忠一边说着,一边还无奈地叹了口气,仿佛真的心中很是愧疚。
杨玉环本也未多想,但她一听到杨国忠这句话,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原来杨国忠是为了这个。
杨玉环当即怒道:“如今外面的局面还不是你们造的孽,陛下不比先皇,不是糊涂之人,有些心思你们还是收起来地好!”
十日后,经过连日的准备,新帝登基大殿终在含元殿拉开帷幕。
大唐治下,除陇右外,各地州郡首官纷纷入朝拜谒,朝见新皇。
鸣鼓,焚香,拜天,受冠...
一连串繁琐的流程,李瑁宛如一个人偶,任由礼部的官员安排,一步一步地往下走。
大典一直持续了两个时辰,到了正午将临,一应流程方才走完,李瑁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唐皇帝,海内之主。
李瑁登基,自然少不得众位功臣的扶持,李瑁登基后,第一道圣旨便是大封有从龙之功的天策府旧臣。
“敕封章仇兼琼为任国公,中书令,吏部尚书,拜右相;李泌为赵国公,翰林院使,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光弼为燕国公,左武卫大将军,河南镇节度使;马为秦国公,右威卫大将军,陇右节度使;崔乾佑为韩国公,左卫大将军,河西节度使;武彦平为晋国公,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东节度使;高适为恒国公,门下侍郎...”
除去跟随李瑁南征北战的众将,许远、张巡、杨慎矜等人也均有封赏,不过其中官阶晋升最快的却莫过于李瑁的亲卫统领南霁云了。
以往李瑁为靖王,南霁云则为亲卫统领,纵然李瑁再看重他,无奈条件受限,也难以高官相赏,可如今李瑁登基,南霁云的官爵直接晋升为颖国公、龙武卫大将军,取代原先的陈玄礼,成为北衙禁军的最高统帅。
南霁云多次救他性命,诸将更是为他登基得国立下汗马功劳,李瑁自然不会亏待,但是有一件事情却叫李瑁尤为头疼。
先皇李隆基吸取前朝后宫乱政篡权的教训,登基后曾下圣喻,凡大唐皇帝,登基后百日内不得立后,需观各妃言行,而后可定。
李瑁是李隆基的亲子,亦是李家子孙,先皇之命李瑁自然不敢也不能违背。
若无意外,按往年陈规,皇帝登基,未来的皇后自然就是皇子尚在潜邸时的正妃,而李瑁的正妃是杨玉环,李瑁的皇后人选原也是属意杨玉环,但无奈李隆基定下的规矩,李瑁也不能破,故而后位一直悬而未定。
皇后母仪天下,后宫之主一日未定未定,后宫自然就难安宁,旁人便难免多有想法。
其中想法最多的自然就是暂封贵妃的杨玉环、贤妃韦清儿,还有淑妃卢。
单论名位,杨玉环乃正王妃,自然比起韦清儿还有卢要更加名正言顺,但论及其他,便多有不如了。
韦清儿出自“去天五尺”的樊川韦氏,韦氏乃关中名门,自唐立国后便多与皇室联姻,韦氏在朝中和宗室中的影响甚大,远非寻常世家可比。
卢乃七宗五姓之一的范阳卢氏嫡女,大名鼎鼎的五姓女,门第清贵,冠绝当时,而且卢年方十八,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对男人自然更有吸引力。
而杨玉环本就是靖王正妃,李瑁登基为帝,杨玉环自然而然应该成为皇后,但大唐众人皆知,杨于怀出自蜀中杨氏,杨玉环的娘家人欺善凌弱,长安百姓多受其罪。
杨家人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民间,杨家的口碑都着实差到了极点,而且早先杨玉瑶为后,更是有奸后之名,至于前宰相杨国忠,他的名声就更不必提了。
而且近来不知怎的,市井中关于杨家负面的流言越来越多,受娘家人的影响,杨玉环本该板上钉钉的后位似乎也没有那么稳固了。
长安城北,天策府敏慎殿,李瑁方才称帝,家眷妻儿上位来得及搬至皇宫,故而王妃杨玉环仍居此处。
夫郎登基,一偿终年所愿,杨玉环本该是为李瑁欣喜的,但总有一些事情压在杨玉环的心头,叫他心头的一口气始终松不下来。
“娘娘,皇后之位悬而未决,如今长安内外众说风云,娘娘总该去跟陛下说些话才好。”就在李瑁进行登基大典的时候,杨国忠一人跑到了天策府,在敏慎殿中对杨玉环道。
杨国忠自打李隆基昏迷后便被李亨罢免了相位和卫国公的爵位,如今乃是白身一个。
李林甫曾为宰相,手握重权,如今一声官爵被拿得一无所有,又怎么可能会甘心呢?
权位这种东西是有瘾的,一旦沾染上去,想要戒掉何等之难,更何况杨国忠本就是贪图富贵之人。
他能拜相自然靠的是李隆基,如今李隆基自然是靠不上了,但李瑁的登基却给了他新的希望,只要杨玉环封后,他未尝不能回到当初那样,重掌大权。
杨玉环听了杨国忠的话,皱眉道:“堂兄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国忠谄笑道:“陛下一向疼爱娘娘,如今后位未定,娘娘何不借机向陛下请求,只要时机得当,陛下必会满足娘娘的要求,封娘娘为后的。”
如今李瑁已贵为皇,不是当年的寿王爷了,李瑁的心思,又岂是她能够随意揣测到的。
杨玉环摇头道:“先皇有命,登基百日内不得封后,陛下怎好抗旨,而且陛下自然有陛下的想法,我怎么好去干涉?”
杨国忠一听杨玉环这么说,顿时急了,忙道:“娘娘有所不知,如今朝堂内外多少人在盯着皇后之位,若是娘娘不早日定下,恐怕会有变数啊。”
后位未定,杨玉环的心里又何尝踏实,但她又能怎样,要她去和李瑁说,以她的性子是做不到的。
杨玉环摇头道:“如今陛下尚无他意,我有岂能恃宠而骄,此事做了反倒会徒惹地陛下不快,万万不可。”
杨国忠见杨玉环不买自己的账,只能继续道:“娘娘不知外面的形势,如今外面流言对娘娘不利,想必是另外几位娘娘的家人散播出去的。我倒是想为娘娘分忧,无奈韦家和卢家权势甚大,而我只是一介白身,帮不上忙。”
杨国忠一边说着,一边还无奈地叹了口气,仿佛真的心中很是愧疚。
杨玉环本也未多想,但她一听到杨国忠这句话,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原来杨国忠是为了这个。
杨玉环当即怒道:“如今外面的局面还不是你们造的孽,陛下不比先皇,不是糊涂之人,有些心思你们还是收起来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