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风雪大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邯郸城,龙台,乾元殿。
这个和后世隋唐时期的那座乾元殿千差万别的大殿,是去年龙台翻修的时候,赵雍起的名字。他当然不知道,在几千年后的长安城,也有这么一座同一名字的大殿,而且规模之巨,足以载入中国古建筑史册。纯粹是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一句化来所用。大有万物兴盛,自此而始的意味。
其他翻修的,还有坤德殿,也就是伯姬作为王后的寝殿;慈明殿,君夫人的寝殿。作为赵国新的政务核心,白虎厅正式改名叫白虎殿,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主要对在此当值的大臣的生活起居进行了改善,增加了休息的房间。毕竟在值的几个大臣,哪一个年龄都不小了。
虽然如此,几个大臣也越发觉得,自己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赵雍成立白虎厅最初的原因,是因为他要进行新政,而被他分权设立的几个大臣各自各派,都有一部分势力,赵雍想要推行新政,需要获得这几位最大的支持,否则断然难以施行下去。而赵雍和几位大臣,自然就是互相商量着来,妥协推进新政。
白虎厅虽然改成了白虎殿,但是其功能,已经成了上传下达的秘书处。很多军政大事到了白虎殿,当值大臣除了对些许事情做出安排之外,更多的派人召集其他成员,并向赵雍汇报情况,对于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他们是不敢专断的。当年晋国“六卿乱政”导致三家分晋,是自己很多人都担心会再次出现的局面,然而至今,除了四个人互相掣肘之外,倒也没出现什么问题,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如今的赵国,并不像当年晋国一样,文武并处一门,而且每个家族都拥有私兵,有封地。而现在,虽然四卿都有封地,但是已经不允许蓄兵,何况四卿的封地并不大,只要继续实行郡县,不再进行封地,那么即使这些大臣想养兵,也养不起。更何况,赵雍坚决推行文武并行,不再将出一门,也就避免了军权政权皆出自一门的弊端。
按照当初赵雍的设想,赵国的边境地区已经完全推行了郡县制,所有宗室的封地都已经收回,并在晋阳附近重新选择了土地进行了划分,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喜的是边境之地多有战乱,封地多不固定,收成也不稳定,到了内地就好多了,愁的是,家族都划到一块,想多占多拿,是行不通了。对于这些人,赵雍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毕竟是一奶同胞,虽然和自己关系不大,但对方来头不小,几个长老还是自己爷爷辈的人,实在得罪不起,也只能靠肥义多加监管,和赵成多加督促了。
邯郸城在原来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扩建和加固。主要干道加固了巨石,加修了排水系统,城郭的城墙扩建到将将王城也包裹在内。此外,城墙的防御设施也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增加,不但添置了床弩重弩等防御设备,还修筑了瓮城,设置了马墙,至于其他一应防御设施,自不赘言。让邯郸也成为了一座坚城。
即使是这样的大拆大建,耗费不少,但是无论赵豹还是赵成,到都没有太大的意见,无他,有钱罢了。
赵国的财政机构分为两个,一个内史,一个少府。内史归司徒负责,总管全国粮食征收情况;少府归遗人司负责,总管全国税赋征收使用情况。
从去年开始,赵雍将“大亩制”和“分壤定籍”同时推行,大亩制其实对于赵国是老调重弹,早在公仲连变法时,赵国已经开始推行大亩制,这一次只不过是进一步强调而已;而“分壤定籍”就是根据土地之良莠进行分别征税,而不是一刀切,虽然比之“舍地而税人”收租较少,但是在当前情况下,足以应付赵国现有的开支收入。而这些赋税,皆入内史,负责全国钱粮支配和官吏俸禄管理。
同时,少府在之前商税、手工税的基础上,收回“山泽之税”“盐铁之利”,均需向国家交税。赵雍的冶铁业其实比较发达,境内的盐池铁矿之利,也蔚为壮观,之前并非没有收税,而是划归到了商税之中,其利非常小。去年,赵雍下令盐铁之利要重新厘定划分税额,赵国的税收收入立刻翻了一番。并且,为了不至于让商业活动完全断绝,赵雍要求遗人司将田赋交接给内史之后,全部转入商税、手工税、盐铁山泽税收的管理之中,同土地一样,划定层级,定层收税,而不再税额均一。
这一条政令的推行,对于商人来说简直是苦不堪言,事实上征收商税对于他们来说,不能说完全不能接受,很多人是愿意缴税的,但是如果定层收税,那么对于富人来说,就有些难受了。他们通过自己结交的各级官吏,纷纷上书,希望赵雍更改政令。虽然结果是,税率的略有缓和,但是略胜于无。更何况,赵国官吏除非后台非常硬,还在经商,只不过也挂的是亲戚的招牌,不敢自营,是以很多官员对于这件事情,也不甚热衷。再说了,国家有钱了,他们的俸禄也跟着涨,何乐不为呢?
就是这样一步步的推进,赵雍无意中将赵国的官僚制度建立了起来,只不过他意识不到罢了。不过同样的问题也出现了,就是赵国的大小官吏数量,也几乎比之之前增长了不少,这就是赵雍始料未及的。
赵雍翻开一份竹简,这是赵豹今天送来的一份奏章,目的只有一个:考功升迁。这件事,本来也是赵雍之前接触不到了,只不过后来,赵雍将四卿以下三级官吏的任免收回之后,这件事情赵豹就呈送赵雍圈定了。
在这份名单中,赵雍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第一个就是李兑。自从上次栽了一个大跟头之后,李兑变得城府极深。到了晋阳之后,一扫前任的糊涂账,也将遗人司中的**气息清扫一空,对于与赵家宗室眉来眼去的官吏,也一概按庸吏进行清除,晋阳官场几乎人人侧目,以为李兑就是来拆台的。很多赵氏宗族找他麻烦,甚至都越过赵成这个族长,直接呈报给了赵雍。赵雍也一个头两个大,生怕这些爷爷叔叔们给他来个死谏,只能一边交给肥义核查案情是否属实,一边让赵成对李兑进行劝勉。即使如此,李兑也依然我行我素,没想到竟然在百姓之中口碑甚好,晋阳的税赋也一年比一年高。是以赵豹将此子放在了第一位。
第二位的,也是一位熟人,司马浅,多次出使外国,特别是在稳定中山的外交行动中,做的非常完美,也因此得以考功为优。
再往下,赵雍还看到了一个人,田不礼。这个名字,他思虑良久才想起来,曾经听韩嫣说过这个名字,对其颇有赞誉。田不礼虽然得到了赵豹的提携,在官场上如鱼得水,而且能力的确出众,确实是一员能臣干吏。但是,由于私德有亏,风评不好,是以一被提拔,就被人举报,虽然都不是大事,不过对于升迁的确多有不便,于是直到今日,赵雍才能够看到他的名字。
赵豹举荐他的官职是东垣城守。虽然只是一个城守,但是东垣是赵国刚刚收复的土地,也是边境重镇,所以同样是城守,东垣的城守也要经过赵雍任命。举荐理由也很简单:新开化之地,需要能臣干吏守边开疆。
赵雍看着这份名单,知道这份名单,自己绝不会是第一个看到的,至少四位大臣之间肯定有一定的默契,否则赵豹是不会交给自己的。这就是赵豹的为官之道:一团和气。
“老司徒也上了年岁了,找个机会,也该休息休息了。”赵雍喃喃的说道。
“大王,您说什么?”身后的宦人福小心翼翼的问道。
之前的宦中令喜,因为年事已高,已经让赵雍安排在王城中颐养天年了,自己又从众多宦人中提拔了一个年轻的福,虽然年轻人能够陪赵雍熬夜,但是这份成熟稳重,还是急需锻炼的。
“没什么。”赵雍说道,“多少时辰了。”
“启禀大王,亥时刚过。”
“今天应该是司马大人当值,去请他过来,孤有要事相商。”
福赶紧行了一礼,擦了擦脸上的冷汗,跑出去了,赵雍遂提笔,在竹简后面写道:“兑本因罪降职,虽考功优异,实属戴罪立功,奖赏即可,暂不升迁。田氏不礼迁蔺城城守。其余如奏。”
赵雍一笔一划的写完,封好,放在了几案旁边的盒子里。
恰在此时,吴广也走了进来,赵雍让他免礼后,问道,“关于粮草准备情况,司马是否已经做了摸底?情况如何?”
“启禀大王,根据安排,老臣已经基本盘查完毕。”吴广清了清嗓子说道:“根据大王要求,已经筹措粮草四万五千余石,其中邯郸两万石,代郡一万五千石,蔺城一万石。查实可用军马九千五百匹,其中代郡七千匹,邯郸两千五百匹;查实可征用民夫,约有五万人。”
赵雍盘算一阵,问道:“九千五百匹军马,可算车兵马匹?”
“未曾计算。”
“约有多少?”
“约有四千匹。”
赵雍敲了敲几案,继续问道:“如果再等五个月,军粮能够筹措到六万石?”
“这个?”吴广思虑一阵,说道:“恐怕很难。”
“为何?”
“本次筹措之军粮,除了一部分来自边境军屯之外,还有一部分来自遗人司征收的粮草。这一部分粮草,按例是要交到司徒府中用作存粮使用的,但是前日君上召集朝会,议定将今年征收的粮草用作军粮,这才凑够此数。否则,恐怕比这还要少。君上笨欲夏季用兵,到时粮食未曾上缴,定然是没有其他办法的。”
“邯郸存粮约有六七万石,只不过属于国库存粮,为了应对灾年、平准物价、发放俸禄和一部分军粮储备所用,轻易不能动,否则有动摇国本之嫌。”赵雍也叹道。
“主要是骑兵所耗费粮草巨大,战时就比较破费,更何况平日里训练,耗费也不少,如此庞大的马匹数量,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有些困难。”
“所以这一战,非打不可,只有将胡人赶出去,我们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关中平原了。骑兵的耗费,也就会降低了。”
“所以这一仗,即使倾尽家底,也值得一打。”白虎殿内,赵雍召集了四卿及乐毅、庞葱、牛翦等人,规划行军路线。乐毅作为赵雍手下的第一军师,当仁不让的对赵雍和自己筹划多日的行军计划,和诸位大臣沟通。
(本章完)
邯郸城,龙台,乾元殿。
这个和后世隋唐时期的那座乾元殿千差万别的大殿,是去年龙台翻修的时候,赵雍起的名字。他当然不知道,在几千年后的长安城,也有这么一座同一名字的大殿,而且规模之巨,足以载入中国古建筑史册。纯粹是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一句化来所用。大有万物兴盛,自此而始的意味。
其他翻修的,还有坤德殿,也就是伯姬作为王后的寝殿;慈明殿,君夫人的寝殿。作为赵国新的政务核心,白虎厅正式改名叫白虎殿,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主要对在此当值的大臣的生活起居进行了改善,增加了休息的房间。毕竟在值的几个大臣,哪一个年龄都不小了。
虽然如此,几个大臣也越发觉得,自己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赵雍成立白虎厅最初的原因,是因为他要进行新政,而被他分权设立的几个大臣各自各派,都有一部分势力,赵雍想要推行新政,需要获得这几位最大的支持,否则断然难以施行下去。而赵雍和几位大臣,自然就是互相商量着来,妥协推进新政。
白虎厅虽然改成了白虎殿,但是其功能,已经成了上传下达的秘书处。很多军政大事到了白虎殿,当值大臣除了对些许事情做出安排之外,更多的派人召集其他成员,并向赵雍汇报情况,对于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他们是不敢专断的。当年晋国“六卿乱政”导致三家分晋,是自己很多人都担心会再次出现的局面,然而至今,除了四个人互相掣肘之外,倒也没出现什么问题,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如今的赵国,并不像当年晋国一样,文武并处一门,而且每个家族都拥有私兵,有封地。而现在,虽然四卿都有封地,但是已经不允许蓄兵,何况四卿的封地并不大,只要继续实行郡县,不再进行封地,那么即使这些大臣想养兵,也养不起。更何况,赵雍坚决推行文武并行,不再将出一门,也就避免了军权政权皆出自一门的弊端。
按照当初赵雍的设想,赵国的边境地区已经完全推行了郡县制,所有宗室的封地都已经收回,并在晋阳附近重新选择了土地进行了划分,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喜的是边境之地多有战乱,封地多不固定,收成也不稳定,到了内地就好多了,愁的是,家族都划到一块,想多占多拿,是行不通了。对于这些人,赵雍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毕竟是一奶同胞,虽然和自己关系不大,但对方来头不小,几个长老还是自己爷爷辈的人,实在得罪不起,也只能靠肥义多加监管,和赵成多加督促了。
邯郸城在原来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扩建和加固。主要干道加固了巨石,加修了排水系统,城郭的城墙扩建到将将王城也包裹在内。此外,城墙的防御设施也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增加,不但添置了床弩重弩等防御设备,还修筑了瓮城,设置了马墙,至于其他一应防御设施,自不赘言。让邯郸也成为了一座坚城。
即使是这样的大拆大建,耗费不少,但是无论赵豹还是赵成,到都没有太大的意见,无他,有钱罢了。
赵国的财政机构分为两个,一个内史,一个少府。内史归司徒负责,总管全国粮食征收情况;少府归遗人司负责,总管全国税赋征收使用情况。
从去年开始,赵雍将“大亩制”和“分壤定籍”同时推行,大亩制其实对于赵国是老调重弹,早在公仲连变法时,赵国已经开始推行大亩制,这一次只不过是进一步强调而已;而“分壤定籍”就是根据土地之良莠进行分别征税,而不是一刀切,虽然比之“舍地而税人”收租较少,但是在当前情况下,足以应付赵国现有的开支收入。而这些赋税,皆入内史,负责全国钱粮支配和官吏俸禄管理。
同时,少府在之前商税、手工税的基础上,收回“山泽之税”“盐铁之利”,均需向国家交税。赵雍的冶铁业其实比较发达,境内的盐池铁矿之利,也蔚为壮观,之前并非没有收税,而是划归到了商税之中,其利非常小。去年,赵雍下令盐铁之利要重新厘定划分税额,赵国的税收收入立刻翻了一番。并且,为了不至于让商业活动完全断绝,赵雍要求遗人司将田赋交接给内史之后,全部转入商税、手工税、盐铁山泽税收的管理之中,同土地一样,划定层级,定层收税,而不再税额均一。
这一条政令的推行,对于商人来说简直是苦不堪言,事实上征收商税对于他们来说,不能说完全不能接受,很多人是愿意缴税的,但是如果定层收税,那么对于富人来说,就有些难受了。他们通过自己结交的各级官吏,纷纷上书,希望赵雍更改政令。虽然结果是,税率的略有缓和,但是略胜于无。更何况,赵国官吏除非后台非常硬,还在经商,只不过也挂的是亲戚的招牌,不敢自营,是以很多官员对于这件事情,也不甚热衷。再说了,国家有钱了,他们的俸禄也跟着涨,何乐不为呢?
就是这样一步步的推进,赵雍无意中将赵国的官僚制度建立了起来,只不过他意识不到罢了。不过同样的问题也出现了,就是赵国的大小官吏数量,也几乎比之之前增长了不少,这就是赵雍始料未及的。
赵雍翻开一份竹简,这是赵豹今天送来的一份奏章,目的只有一个:考功升迁。这件事,本来也是赵雍之前接触不到了,只不过后来,赵雍将四卿以下三级官吏的任免收回之后,这件事情赵豹就呈送赵雍圈定了。
在这份名单中,赵雍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第一个就是李兑。自从上次栽了一个大跟头之后,李兑变得城府极深。到了晋阳之后,一扫前任的糊涂账,也将遗人司中的**气息清扫一空,对于与赵家宗室眉来眼去的官吏,也一概按庸吏进行清除,晋阳官场几乎人人侧目,以为李兑就是来拆台的。很多赵氏宗族找他麻烦,甚至都越过赵成这个族长,直接呈报给了赵雍。赵雍也一个头两个大,生怕这些爷爷叔叔们给他来个死谏,只能一边交给肥义核查案情是否属实,一边让赵成对李兑进行劝勉。即使如此,李兑也依然我行我素,没想到竟然在百姓之中口碑甚好,晋阳的税赋也一年比一年高。是以赵豹将此子放在了第一位。
第二位的,也是一位熟人,司马浅,多次出使外国,特别是在稳定中山的外交行动中,做的非常完美,也因此得以考功为优。
再往下,赵雍还看到了一个人,田不礼。这个名字,他思虑良久才想起来,曾经听韩嫣说过这个名字,对其颇有赞誉。田不礼虽然得到了赵豹的提携,在官场上如鱼得水,而且能力的确出众,确实是一员能臣干吏。但是,由于私德有亏,风评不好,是以一被提拔,就被人举报,虽然都不是大事,不过对于升迁的确多有不便,于是直到今日,赵雍才能够看到他的名字。
赵豹举荐他的官职是东垣城守。虽然只是一个城守,但是东垣是赵国刚刚收复的土地,也是边境重镇,所以同样是城守,东垣的城守也要经过赵雍任命。举荐理由也很简单:新开化之地,需要能臣干吏守边开疆。
赵雍看着这份名单,知道这份名单,自己绝不会是第一个看到的,至少四位大臣之间肯定有一定的默契,否则赵豹是不会交给自己的。这就是赵豹的为官之道:一团和气。
“老司徒也上了年岁了,找个机会,也该休息休息了。”赵雍喃喃的说道。
“大王,您说什么?”身后的宦人福小心翼翼的问道。
之前的宦中令喜,因为年事已高,已经让赵雍安排在王城中颐养天年了,自己又从众多宦人中提拔了一个年轻的福,虽然年轻人能够陪赵雍熬夜,但是这份成熟稳重,还是急需锻炼的。
“没什么。”赵雍说道,“多少时辰了。”
“启禀大王,亥时刚过。”
“今天应该是司马大人当值,去请他过来,孤有要事相商。”
福赶紧行了一礼,擦了擦脸上的冷汗,跑出去了,赵雍遂提笔,在竹简后面写道:“兑本因罪降职,虽考功优异,实属戴罪立功,奖赏即可,暂不升迁。田氏不礼迁蔺城城守。其余如奏。”
赵雍一笔一划的写完,封好,放在了几案旁边的盒子里。
恰在此时,吴广也走了进来,赵雍让他免礼后,问道,“关于粮草准备情况,司马是否已经做了摸底?情况如何?”
“启禀大王,根据安排,老臣已经基本盘查完毕。”吴广清了清嗓子说道:“根据大王要求,已经筹措粮草四万五千余石,其中邯郸两万石,代郡一万五千石,蔺城一万石。查实可用军马九千五百匹,其中代郡七千匹,邯郸两千五百匹;查实可征用民夫,约有五万人。”
赵雍盘算一阵,问道:“九千五百匹军马,可算车兵马匹?”
“未曾计算。”
“约有多少?”
“约有四千匹。”
赵雍敲了敲几案,继续问道:“如果再等五个月,军粮能够筹措到六万石?”
“这个?”吴广思虑一阵,说道:“恐怕很难。”
“为何?”
“本次筹措之军粮,除了一部分来自边境军屯之外,还有一部分来自遗人司征收的粮草。这一部分粮草,按例是要交到司徒府中用作存粮使用的,但是前日君上召集朝会,议定将今年征收的粮草用作军粮,这才凑够此数。否则,恐怕比这还要少。君上笨欲夏季用兵,到时粮食未曾上缴,定然是没有其他办法的。”
“邯郸存粮约有六七万石,只不过属于国库存粮,为了应对灾年、平准物价、发放俸禄和一部分军粮储备所用,轻易不能动,否则有动摇国本之嫌。”赵雍也叹道。
“主要是骑兵所耗费粮草巨大,战时就比较破费,更何况平日里训练,耗费也不少,如此庞大的马匹数量,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有些困难。”
“所以这一战,非打不可,只有将胡人赶出去,我们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关中平原了。骑兵的耗费,也就会降低了。”
“所以这一仗,即使倾尽家底,也值得一打。”白虎殿内,赵雍召集了四卿及乐毅、庞葱、牛翦等人,规划行军路线。乐毅作为赵雍手下的第一军师,当仁不让的对赵雍和自己筹划多日的行军计划,和诸位大臣沟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