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研究退兵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黄顺当然问其原因,姜维说道:“主公用兵的目的,不过是在这里拖住司马懿而已。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把自己至于背水一战的危险境地。还不如营造稳固的阵线,才是万无一失的布阵。”
黄顺说道:“是这样没错,我就怕司马懿壮士断腕,放弃渭河以西。如果我主动撤回,司马懿也顺水推舟,默认了双方沿渭河划界的事实。这样,我的目的就打水漂了。”
姜维说道:“在我认为,司马懿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应该顾不上江东。”
“伯约但言无妨。”黄顺大喜。早就知道姜维的厉害,而且姜维对关中,对司马懿,都很是了解,这让黄顺很是兴奋。
“这次司马懿能够稳住关中的战局,关键的操作在司马懿稳住了武关的马超和代郡的呼延部和俟奴部。但也仅仅是暂时稳住而已。一旦让武关和代郡反过味来,关中势必还是要有一番大战。
如果这成为事实,那司马懿就是顾此失彼,处于狼狈的被动地位。所以,司马懿应该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主动出击,消除关中的潜在威胁。
武关易守难攻,而且守关的又是精锐的荆州兵,司马懿应该不会轻冒其锋。而代郡,却没有司马懿忌惮的兵种和名将。而且,击败代郡,还可以将司马懿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代郡,从而可以直接联系上柯比能的联盟。
联合柯比能,司马懿就可以横扫主公的河西后方,牵制主公在中原、关中的攻势。这样,胜负还殊难预料。”
黄顺说道:“代郡呼延部和俟奴部,也是百战之师,司马懿能那么容易得逞吗?”
姜维说道:“代郡看似强大,但可以利用的破绽很多。呼延部和俟奴部首先就不是铁板一块。呼延魅与主公的关系,也是个大破绽。
而且,代兵还是擅长野战,不善守城。他们打仗,断然不会利用土木工程的优势。而野战,主公可有把握战胜司马懿?”
黄顺老实的摇头:“当今世上,野战敢说能赢司马懿的人,找不出几个。”
姜维说道:“司马懿当然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所以,他虽然现在在渭河战场,说不定心思早就飘到代郡了。只要我们把军队撤回渭河以西,免去了长安的威胁。司马懿大概率会回兵打代郡。”
黄顺问道:“那我们不是机会来了吗?司马懿一走,长安空虚,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偷袭长安的好机会。”
姜维说道:“单从军事上看,却是是个好机会。但主公此时拿下长安,是不是有些步伐迈的太急了?”
“此话怎讲?”黄顺问道。
姜维说道:“主公已经决定首先在江东打开缺口,而成都那边,蒋琬、董允他们已经开始帮主公运作掌权之事。如果此时主公再策划着拿下长安。等于主公同时与魏蜀吴三国开战!一旦对方有识之士看出这点,三国偷偷联合,主公怕是不移抵挡吧?
所以,从大局来看,此时虽然是偷袭长安的大好时机,但主公最好还是忍住。说不定,这正是司马懿希望主公干的事呢。”
黄顺拍案而起,说道:“这样的谋略,司马懿干的出来!幸好有伯约在,否则,我还真抵不住拿下长安的诱惑。既然不能趁着司马懿领兵在外偷袭长安,那我们该怎么办?”
姜维说道:“什么也不干,撤兵回汉中,静观其变。”
黄顺疑惑道:“这里面有什么道道?”
姜维说道:“司马懿趁着曹真病重夺取兵权,然后马上就攻打代郡,扩大自己的地盘,曹魏朝廷中有的是看司马懿不顺眼的人,一定会趁机弹劾司马懿。这样的内外掣肘下,司马懿难以得志,是肯定的。
既然代郡安全无忧,那主公要做的,就是稳固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的按既定方略走下去即可。”
黄顺想了半响,说道:“话虽如此,但现在我们掌握战场主动,说撤就撤,怕不是件容易事。”
姜维说道:“主公去了前线,可以与司马懿达成君子协议嘛。或者再约战一场也行。我想,促成退兵条件成熟,主公有的是办法。”
黄顺领悟般的点头,姜维的意思,他终于听明白了。
几天后,黄顺带队来到前线,为姜维的来到,黄顺举办了大型的欢迎宴会。蜀兵上下都分到了酒肉,得以大吃一顿。
宴席中,王平瞅的机会,向黄顺汇报了最近的战况。司马懿后退二十里后,马不停蹄的进行了五天的土工作业,建立了连绵不断二十余里的大营,然后就开始步步为营,往渭河的方向挤。
按王平的意思,是要与魏兵再行决一死战的,但荆恬不同意,说这样即使获胜,自己也是损失惨重,惨胜不算胜利。我们要的胜利,是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胜利。
荆恬的意见,王平不能不重视,所以,此时的战场,有些风平浪静,双方都没有大的动作,只是在对峙。
蜀兵有岐山大营的物资支持,还有甬道确保粮道的安全,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司马懿则许防御的面很多,总之来说,还是蜀兵占据着一定的上风。
黄顺心中已有计较,对王平嘉许几句,就不再谈论军事。王平不得黄顺的态度,不得要领,又不好多问,心中一直憋着这事。
第二天,黄顺召集诸将,专门讨论关中战局,对后面如何打仗做出决策。
开始之前,黄顺首先公布了曹魏朝廷已经派出三万援兵,就在路上。援兵的统领则是张虎,是曹睿的心腹。
虽然魏兵来了援兵,但诸将心气很高,尤其对黄顺的玄甲军,更是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他们纷纷表示,魏兵来的再多,也是送死,正好一块收拾了。
黄顺说道:“我们首先要澄清一点,我们此次入关中作战,并不是要拿下长安,拿下多少战果,我们只需要牵制住关中的兵马,牵制住司马懿即可。
现在,司马懿的主力被我们牢牢牵制在此,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再这么打下去,我们当然还有可能打胜仗,但我们自己的损失也会加大。
蜀兵,魏兵,说到底都是我们大汉的军队,都是自己人!为了统一自相残杀,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我们不能为了一些不必要的胜利,无谓的军功,就崇尚杀伤。
既然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我认为,我们可以见好就收了。也算是给魏兵援兵一个面子。你们说呢?”
(本章完)
黄顺当然问其原因,姜维说道:“主公用兵的目的,不过是在这里拖住司马懿而已。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把自己至于背水一战的危险境地。还不如营造稳固的阵线,才是万无一失的布阵。”
黄顺说道:“是这样没错,我就怕司马懿壮士断腕,放弃渭河以西。如果我主动撤回,司马懿也顺水推舟,默认了双方沿渭河划界的事实。这样,我的目的就打水漂了。”
姜维说道:“在我认为,司马懿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应该顾不上江东。”
“伯约但言无妨。”黄顺大喜。早就知道姜维的厉害,而且姜维对关中,对司马懿,都很是了解,这让黄顺很是兴奋。
“这次司马懿能够稳住关中的战局,关键的操作在司马懿稳住了武关的马超和代郡的呼延部和俟奴部。但也仅仅是暂时稳住而已。一旦让武关和代郡反过味来,关中势必还是要有一番大战。
如果这成为事实,那司马懿就是顾此失彼,处于狼狈的被动地位。所以,司马懿应该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主动出击,消除关中的潜在威胁。
武关易守难攻,而且守关的又是精锐的荆州兵,司马懿应该不会轻冒其锋。而代郡,却没有司马懿忌惮的兵种和名将。而且,击败代郡,还可以将司马懿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代郡,从而可以直接联系上柯比能的联盟。
联合柯比能,司马懿就可以横扫主公的河西后方,牵制主公在中原、关中的攻势。这样,胜负还殊难预料。”
黄顺说道:“代郡呼延部和俟奴部,也是百战之师,司马懿能那么容易得逞吗?”
姜维说道:“代郡看似强大,但可以利用的破绽很多。呼延部和俟奴部首先就不是铁板一块。呼延魅与主公的关系,也是个大破绽。
而且,代兵还是擅长野战,不善守城。他们打仗,断然不会利用土木工程的优势。而野战,主公可有把握战胜司马懿?”
黄顺老实的摇头:“当今世上,野战敢说能赢司马懿的人,找不出几个。”
姜维说道:“司马懿当然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所以,他虽然现在在渭河战场,说不定心思早就飘到代郡了。只要我们把军队撤回渭河以西,免去了长安的威胁。司马懿大概率会回兵打代郡。”
黄顺问道:“那我们不是机会来了吗?司马懿一走,长安空虚,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偷袭长安的好机会。”
姜维说道:“单从军事上看,却是是个好机会。但主公此时拿下长安,是不是有些步伐迈的太急了?”
“此话怎讲?”黄顺问道。
姜维说道:“主公已经决定首先在江东打开缺口,而成都那边,蒋琬、董允他们已经开始帮主公运作掌权之事。如果此时主公再策划着拿下长安。等于主公同时与魏蜀吴三国开战!一旦对方有识之士看出这点,三国偷偷联合,主公怕是不移抵挡吧?
所以,从大局来看,此时虽然是偷袭长安的大好时机,但主公最好还是忍住。说不定,这正是司马懿希望主公干的事呢。”
黄顺拍案而起,说道:“这样的谋略,司马懿干的出来!幸好有伯约在,否则,我还真抵不住拿下长安的诱惑。既然不能趁着司马懿领兵在外偷袭长安,那我们该怎么办?”
姜维说道:“什么也不干,撤兵回汉中,静观其变。”
黄顺疑惑道:“这里面有什么道道?”
姜维说道:“司马懿趁着曹真病重夺取兵权,然后马上就攻打代郡,扩大自己的地盘,曹魏朝廷中有的是看司马懿不顺眼的人,一定会趁机弹劾司马懿。这样的内外掣肘下,司马懿难以得志,是肯定的。
既然代郡安全无忧,那主公要做的,就是稳固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的按既定方略走下去即可。”
黄顺想了半响,说道:“话虽如此,但现在我们掌握战场主动,说撤就撤,怕不是件容易事。”
姜维说道:“主公去了前线,可以与司马懿达成君子协议嘛。或者再约战一场也行。我想,促成退兵条件成熟,主公有的是办法。”
黄顺领悟般的点头,姜维的意思,他终于听明白了。
几天后,黄顺带队来到前线,为姜维的来到,黄顺举办了大型的欢迎宴会。蜀兵上下都分到了酒肉,得以大吃一顿。
宴席中,王平瞅的机会,向黄顺汇报了最近的战况。司马懿后退二十里后,马不停蹄的进行了五天的土工作业,建立了连绵不断二十余里的大营,然后就开始步步为营,往渭河的方向挤。
按王平的意思,是要与魏兵再行决一死战的,但荆恬不同意,说这样即使获胜,自己也是损失惨重,惨胜不算胜利。我们要的胜利,是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胜利。
荆恬的意见,王平不能不重视,所以,此时的战场,有些风平浪静,双方都没有大的动作,只是在对峙。
蜀兵有岐山大营的物资支持,还有甬道确保粮道的安全,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司马懿则许防御的面很多,总之来说,还是蜀兵占据着一定的上风。
黄顺心中已有计较,对王平嘉许几句,就不再谈论军事。王平不得黄顺的态度,不得要领,又不好多问,心中一直憋着这事。
第二天,黄顺召集诸将,专门讨论关中战局,对后面如何打仗做出决策。
开始之前,黄顺首先公布了曹魏朝廷已经派出三万援兵,就在路上。援兵的统领则是张虎,是曹睿的心腹。
虽然魏兵来了援兵,但诸将心气很高,尤其对黄顺的玄甲军,更是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他们纷纷表示,魏兵来的再多,也是送死,正好一块收拾了。
黄顺说道:“我们首先要澄清一点,我们此次入关中作战,并不是要拿下长安,拿下多少战果,我们只需要牵制住关中的兵马,牵制住司马懿即可。
现在,司马懿的主力被我们牢牢牵制在此,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再这么打下去,我们当然还有可能打胜仗,但我们自己的损失也会加大。
蜀兵,魏兵,说到底都是我们大汉的军队,都是自己人!为了统一自相残杀,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我们不能为了一些不必要的胜利,无谓的军功,就崇尚杀伤。
既然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我认为,我们可以见好就收了。也算是给魏兵援兵一个面子。你们说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