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龙兴华夏 >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丁宫保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丁宫保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翁同龢并不知道,纳闷的并不止他一个人。

    就在此时,一个人在宫墙角门口处,正焦急地转着。

    不一会儿,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走了出来,这个人看到小太监出来,赶忙迎了上去。

    小太监看到他,来到了他身边,以手掩口,在他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这个人听后点了点头,小太监又瞅了瞅周围,快步的转进了宫门离去。而这个人也匆匆离去。

    不多时,他便出现在了阜康钱庄北京分号的后堂里。

    “怎么样?今儿个有消息么?”胡雪岩的亲随陆庆云看到来人,立刻站了起来,问道。

    “没有。”来人喝了一口茶,漱了漱口咽下,摇了摇头,对陆庆云说道,“宫里的人说,今儿个上来的参姓林的折子,又是厚厚一摞,但是皇太后皇上那边儿就是不见动静。吏部和总理衙门还有军机处还在议这个事儿。”

    “嘿!真是怪哈!这么多御史的折子上去,全都泥牛入海,连个响儿都听不见哈。”陆庆云奇道。

    “姓林的毕竟是林文忠公的孙子,又是沈葆桢的内侄,朝廷还是得给林家留些面子的,拖些时日也在情理之中。”阜康钱庄北京分号的大掌柜古仲敏说道。

    “只不过是个通政使衔的帮办委员,这么多御史上折子参他,按说早该下狱了,可一直拖到现在,东家那边知道,怕是要责怪咱们办事不力了。”陆庆云摆了摆手,示意报信的人退下。

    “别看此人官俾职小,听说能专折奏事,上达天听,可见能水其实是不小的。”古仲敏说道,“加上又是名臣之后,想参倒他,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这私通法酋可是大罪啊!”陆庆云说道。

    “所以说这里面怕是有别的事儿搅和在一起,朝廷因而难已决断。”古仲敏说道,“不过,也还有一点,就是你找的这些个上折子参他的人,份量太轻。所以拔他不倒。”

    “份量重的,那可就只有左大人了。”陆庆云说道。

    “左大人要是参他这么一个小小的帮办委员,未免有些丢份儿,”古仲敏摇头道,“这样的事,左大人是不会做的。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声势弄得再大一些,到时候自会有人动他的。”

    “不错。就这么办!”陆庆云点头道。

    “吏部那里,你还得多留意下,说不准哪天就有消息了。”

    “知道,已经安排下去了,天天有人盯着呢!”

    ※※※※※※※※※※※※※※※※※※※※※

    紫禁城,吏部衙署。

    吏部是清朝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大部门之一。这六个部门和其它政府重要机构都位于紫禁城的南面。由**往南行,有一条宽阔的大道,叫“千步廊”,“千步廊”的东、西两侧都筑有高墙,东宫墙外边是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宗人府、钦天监等官署,西宫墙外为五军都督府、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武职衙门。当时人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富”、“贵”、“贫”、“贱”、“威”、“武”六字分别形容,这是因为“吏贵而户富,兵武而刑威,……工部专管工程,职务猥琐,以天下贱工目之,……惟以礼部为贫。”当然,这里的“贫”是相对于户部的“富”而言的。

    清代吏部始设于天聪五年(1631年),作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构,初以贝勒亲王、郡王一人总理部务,下设承政、参政、启心郎等职,后经过多次变革,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职名称由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名称所取代。现今的吏部最高长官为尚书,主掌天下文职官史之政令,以赞上治万民。凡品秩铨叙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百司以达于部,尚书、侍郎率其属以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邦职。

    此时在吏部的大堂里,正传来阵阵激昂的抗论声。

    “身为大清的官儿,却和法酋勾勾搭搭,还要法酋帮他向皇上伸手要官,这摆明了是拿洋人欺压朝廷,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啊!”

    说这话的,便是以诛杀慈禧太后得宠太监安德海而有名于一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在山东做了多年巡抚,杀权监安德海一事,曾为民间广为传颂。

    安德海是慈禧手下红得发紫的权监,权欲熏心,利令智昏,为讨好慈禧伤人极众,且受宠忘形有恃无恐。有一次,山东巡抚丁宝桢叩见慈禧太后,不慎顶戴失落。当时,慈禧并没吭声怪罪。安德海却在一旁厉声言丁宝桢失仪,丁宝桢赶紧捡冠准备戴上时,安德海走近脚一抬把丁宝桢的顶戴踢滚到一旁。安德海因在慈禧太后面前得宠,连同治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因此同治皇帝也恨透了安德海。

    同治八年,久在宫闱的安德海想出宫游玩并借机敛财,遂借口预备同治帝大婚典礼,再三请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袍、预备宫中婚礼所用之物,得到慈禧批准。安德海虽号称钦差,却并未携带任何公文,一路又过于威风张扬,因此在途经山东德州境内时,德州知州赵新闻讯其过境未接到“明降谕旨”并部文传知(按例清朝派遣大臣出京,军机处外发公文,沿途地方官员按礼迎送),仆役下船购买物品也未出示“传牌勘合”(清朝奉命出京兵员由兵部签发身份证件,途经各地,上报了巡抚丁宝桢。安德海离京后,正逢慈禧太后染病,由同治皇帝批阅奏折,这样一来,同治皇帝就有了剪除安德海的良机。接到丁宝桢关于安德海的折子后,同治皇帝瞒着慈禧立即召见了恭亲王奕和内务府大臣明善及其他有关大臣,决定让恭亲王马上赶到军机处,命军机大臣宝望执笔拟密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旨曰:“览奏曷胜骇异,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处,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速派干员于所属地方将该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问,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讯折回直境,或潜往河南、江苏等地,即著曾国藩等饬属一体拿来正法。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倘有疏纵,唯该督抚是问。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同治安排好一切,怕慈禧闻讯生出变故,特别叮嘱,廷寄明天晚上一定得递到。兵部驿使接旨后,以六百里加急递往山东。

    在捉拿安德海时,安德海的几个随从上街玩耍,漏网后连夜跑回北京,后由李莲英将情况禀告了慈禧。所以,皇帝的圣旨未到,慈禧太后的懿旨就先到了济南。何毓福等人建议丁宝桢接旨不开读,因为内容一定是赦安德海,如不遵照执行,便有欺君之罪;如开读,放回了安德海等于放虎归山,将来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按规定办没错,太后的懿旨应隆重开读,先供奉起来,建皇亭接懿旨才行。于是,丁宝桢在院东建皇亭。以争取时间等候皇上圣旨的到来。

    第二天晚上,廷寄到了正在焦灼等待的丁宝桢手中。丁宝桢命臬司潘蔚立即批了斩标,由抚标中军绪承监斩。历城知县即刻命人到狱中将安德海提到巡抚衙门,验明正身,几个戈什哈架着被绑的安德海来到西刑场。这时号筒吹响,刽子手大刀一挥,安德海的人头便滚落在地上。

    事后慈禧得报后大怒,但她考虑反正安德海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活。丁宝桢建皇亭接懿旨形式是尊重她;安德海出京犯了大清律,一路僭越无度罪不可赦;丁、何等人奉旨杀安德海名正言顺。不能为了一个奴才,怪罪皇帝和大臣。她心中虽有不满,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认可了,所以再也没有过问。丁宝桢、何毓福等官员则因为杀安为民除害,朝野赞许,闻名于世。

    此时的丁宝桢,在闻知林义哲“私通法酋后,

    事后慈禧得报后大怒,但她考虑反正安德海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活。丁宝桢建皇亭接懿旨形式是尊重她;安德海出京犯了大清律,一路僭越无度罪不可赦;丁、何等人奉旨杀安德海名正言顺。不能为了一个奴才,怪罪皇帝和大臣。她心中虽有不满,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认可了,所以再也没有过问。丁宝桢、何毓福等官员则因为杀安为民除害,朝野赞许,闻名于世。

    此时的丁宝桢,在闻知林义哲“私通法酋后,

    “私通外国,挟洋自重,这是大罪!如不严加惩治,只怕日后外官都要学他的样儿了!一旦有事,各自私通敌酋,国亡无日矣!”

    看着丁宝桢唾沫星子横飞的样子,坐在那里的满尚书文祥和汉尚书单

    西北,陕甘总督行辕。

    “此人胆大妄为,竟然敢私通法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