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来自大唐百官的野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唐官员们已经蹲在地上很久了。
毫无形象,睁大眼睛,放眼一望而去,上百号人蹲成一排溜,倘若事先不知道这群人身份高贵,还以为是哪里来了一群傻不愣登的二傻子。
其实不止百官如此,一向注重形象的李世民同样如此。
谁敢相信,这位即将登基的大唐帝王竟然蹲在地上?
蹲在地上也就罢了,偏偏姿势还是那般的奇葩,这种姿势在民间十分常见,一般是老百姓肚子疼的时候窜进田间地头,然后两脚岔开,吸气憋着用力,随后一阵山崩海啸,口中发出舒畅的呻吟。
这时候若是手里头再拿一块土坷垃,那形象简直纯粹到家了。
恰恰李世民手里就拿着一块土坷垃,并且他正准备把土坷垃扔下去试试看……
眼前是一条沟渠,宽度顶多也就一丈,渠中水流潺潺,偶尔漂浮着一些青草,按说这景象没啥可看的,大唐官员什么阵仗没见过,偏偏所有人全都蹲在渠边,聚精会神的已经看了足有半个时辰。
期间不时有人学着李世民一般,拿块土坷垃试着扔下去看看动静,然后听着一阵呼啦啦的水流之声,十分赞叹的看着土坷垃被水流搅碎。
远处有老农终于忍不住了,站在远远的地方鼓起勇气大喊,怒道:“谁再敢拿土坷垃扔下去,俺就一头淹死在河里,俺命贱,你们是贵人,俺不敢和你们换命,但俺死在你们面前让你们晦气……你还扔,那个胖子你还扔……”
被称作胖子的官员讪讪收回手,妆模作样的把土坷垃放到了地上,但是等到老农一个不注意,这胖子手疾眼快的又捡起土坷垃,砰的一声,扔进水里,顿时大唐官员们一起伸长脖子,聚精会神的盯着沟渠里看。
那老农气的浑身发抖,眼眶已经变得通红溢出泪水,突然噗通一声坐在地上,呼天抢地的道:“造孽啊,真是造孽,老天爷怎么不开开眼,劈死……”
可惜农人胆小,即使愤怒仍旧不敢骂出接下来的话,他只敢在不远处埋头大哭,反而是他身边的一个小孙女怒目相视。
李世民远远的看了一眼,忽然语带感慨的道:“能让一个忠厚老实的农人发火,逼的他鼓起勇气骂出两个字,可见沟渠里的这一个器物,在百姓心里比他们的命还重要。”
“能不重要吗?这简直是神器。”
旁边李孝恭下意识开口,由衷的道:“百姓们有了这东西,种田再也不用看天。哪怕是再大的旱灾,照样不虞作物会有干旱,这就是说,旱灾再也不会导致粮食减产,而粮食是什么?粮食就是百姓的命。”
李世民缓缓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一脸肃重的道:“孝恭有一句话说错了,粮食不止是老百姓的命,即使是我们皇家,没了粮食同样要死。所以我很理解那个老农,他没有跳过来骂娘算是好的了。”
说着看向渠边的官员们,尤其专门看了几眼那些世家派系的官,意味深长的道:“就不知道世家之人在不在乎,毕竟家大业大的不怎么缺粮食。”
那群世家官员对视两眼,忽然一起拱手出声道:“殿下莫要调侃,吾等岂能不在乎粮食?真要说起来,世家手里的土地最多,虽然吾等号称诗书传家,然而谁也逃不了土里抛食的命运。我们并不避讳贪婪,我们比任何人都在乎土地的收成……”
说完之后,这些世家官员看向天策府那些人,冷笑嘲讽道:“就不知道另外一群人在不在乎,毕竟有些人擅长的乃是硬抢。别人祖祖辈辈苦心积攒,方才慢慢成为富裕之家,而有些人祖祖辈辈穷苦惯了,看到别人家里的好东西就想抢过来。匪性之人不知积攒之苦,自然也就不在意田地的收获。”
“你妈的,说谁呢?”
天策府派系的官员大多是武勋,闻言登时扯开嗓子叫骂起来,恶声恶气的道:“再敢指桑骂槐,信不信把你们扔到沟渠里。灌上一肚子水,堵上你们的嘴。”
世家官员们嗤嗤冷笑,丝毫不把这些威胁放在心上。
李世民面色平淡,似是毫不在意两派官员的争吵,甚至可以说,这场争吵是他故意促成的。
李孝恭同样面色平淡,仿佛也没有看到官员们骂来骂去,他突然伸手拽起一人,赫然是刚才被老农骂做胖子的家伙,问这人道:“段纶兄弟,你调任工部已经半年了,放眼整个朝堂官员,你应该是最经常接触格物的人,刚才你蹲在地上看了那么久,所有人之中就属你扔土坷垃扔的欢,到底看出门道没有,快点给大家伙儿说说。”
那胖子正是段纶,身份和顾天涯一样都是皇亲国戚,只不过段纶乃是驸马,属于入赘李家的情况,而顾天涯则是娶了昭宁,严格来说并不算是驸马。
不过段纶身为驸马都尉,并没有入赘受气的那种情况,这胖子家世不小,祖上乃是鲜卑皇族,其父曾任大隋兵部尚书,地位和权势甚至超过了当初的李渊。
大唐还没有建立的时候,这胖子已经娶了李家的闺女,此后李家在晋阳起兵,这胖子把所有家财都拿出来充作军资,大唐能够建立,这货功勋不小。
所以他现在虽然是驸马都尉,但是满朝文武很少把他当成入赘之人,即便是李氏皇族,也把这货当做皇族利益集团的核心人物。
放眼整个朝堂,谁也不会小觑这个胖子。
因为,他是刚刚上任的工部尚书。
要知道大唐沿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所有的大佬加起来也就九个人而已。
……
却见段纶虽然被李孝恭拽起,但是这胖子实在是胖的有些离谱,他气喘吁吁的擦着汗,眼睛还是直勾勾看着水渠。
他那一对绿豆小眼,分明已经变成了外圆内方,恰似两枚铜钱,正在闪闪发光。
李孝恭腻味无比,忍不住冷喝道:“擦擦你的哈喇子,不要跟个土鳖似的,堂堂工部尚书,你是没见过世面还是咋地?”
“你见过?你见过就不会问我了。”
胖子丝毫不尿李孝恭这一壶,直接怼了李孝恭一个劈头盖脸。
偏偏这胖子如此拽的样子,反而李孝恭眼睛亮了一亮,兴奋凑上来道:“不会吧,你还真看出这个东西的门道了?”
“略略看出一点,但是有些吃不准。”
胖子踟躇片刻,伸手指着沟渠里的一个漩涡道:“你看到那个不断转动的铁轮子没有,刚才咱们全都用土坷垃砸过它,但是这东西的转动丝毫不减,一直在源源不断的提供力量,正是由于它提供的力量,才会带动那些木叶不断转动,从低到高,往返循环,通过这么不断循环,源源不断的把水送到高处,然后顺着下一条沟渠,延伸到需要灌溉的地方……”
李孝恭明显没有听懂,但是不妨碍他继续提问题,道:“若是下一条沟渠流到尽头之时,有些田亩的地势比沟渠更高该咋办?”
“简单的很啊,再弄这么一个器具继续提水就行。”
胖子心不在焉的答应一声,继续盯着沟渠里看,忽然转头看向远方,望着田野尽头的沟渠,喃喃道:“真是神奇啊,借用水流之力驱动水流,如此不断循环之下,甚至能把水流提上高山。”
这时李世民已经起身,同样眺望着田野里的沟渠,足足好半天后,才深深吐出一口气,满脸肃重的道:“旱田,变成了水田。一亩地,至少能多收五十斤粮。”
这才是所有官员蹲在地头看了半个时辰的真正原因。
一亩地多收五十斤粮,十亩地就是五百斤粮,这已经足够一个成年壮汉一年之食,然而大唐的田亩制度可不止是十亩。
自从顾天涯弄出那一场争夺世家之田的动作,天下世家已经退还了两成田亩,仅这两成田亩,就让百姓们分到了足以耕种的数量。
一户之家,按丁给田,其中男丁先有一份永业田,只这一份就有三十亩之多,其次还有口分田,这部分赫然竟有七十亩之多,两份田亩加起来,正是均田制的一百亩。
然后是女子,大约可以得到四十亩的口分田,再是小孩和老人,同样也有四十亩的田地。
这样粗粗一算,一户五口之家最少也有三四百亩地,倘若家中有子嗣年满十八岁,立马还会多分到七十亩的口分田,那么一口之家平均算下来,每家每户都不少于五百亩。【这不是山水乱写,而是唐史所载】
五百亩地,每亩若是都能多收五十斤粮食,那是多少?那是25000斤。
折合250石。
而大唐一户之家一年所需的保底粮食是多少?
户部曾经做过具体统计。
吃的半饱不饱,5口之家仅需10石粮。
两顿有一顿吃饱,5口之家大约是15石粮。
若是两顿全都吃饱,甚至农忙之时加上一餐,那将是多少呢?25石粮食完全足够。
而现在,众人看到了一口之家一年可以收获250石粮食的希望。
人人吃饱是什么概念?
家家有粮食什么未来?
到时候百姓们再也不虞饥饿,朝堂的赋税完全不用担心,府库充盈之下,养多少兵马都没有问题。
那代表什么呢?
代表着大唐将会拥有雄霸当世的无匹之力。
既然力量强横了,难道躲在家里闷头享福吗?
呵呵,古人可比后世之人狠的多了。
我有钱了,我势力强了,那我可不会满脸堆笑的去对外族充大头。
以前惹不起的草原突厥,现在我很想揍你一顿,原因很简单,你们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马匹。
我现在势力强横,这些财富就该我来享受。
西域的宝石胡毯很精美,这东西必须弄到我们中原,你们就算乖乖送过来给我上供,但我仍旧还是感觉不满足。
因为,上供只能得到一部分。
而我们想要的是……全都要。
我势力强了,我才不会为了名声去帮扶外人,相反,我要打你,我要抢你,不管你服是不服,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出动兵马去打。
这就是古人最为淳朴的利益之道。【这也是史书所载,大唐以前的古人崇尚这个,至于之后的朝代么,呵呵】
开疆拓土啊,大肆刮财啊,只要大唐国力强横,必然会对四方进行征战,那也就意味着,很多官员都会建立功勋。
国公的封爵不再是奢望。
封妻荫子再也不是渴盼。
而是人人都有机会,而是人人都有可能。
这一切一切的前提,恰是老百姓能够吃饱饭。
……
……第1更到,从今天开始转写一阵子种田,发展壮大之后,下一步就是欺负外人了。其实我不愿意写自己人的斗,斗来斗去伤害的都是中原。
大唐官员们已经蹲在地上很久了。
毫无形象,睁大眼睛,放眼一望而去,上百号人蹲成一排溜,倘若事先不知道这群人身份高贵,还以为是哪里来了一群傻不愣登的二傻子。
其实不止百官如此,一向注重形象的李世民同样如此。
谁敢相信,这位即将登基的大唐帝王竟然蹲在地上?
蹲在地上也就罢了,偏偏姿势还是那般的奇葩,这种姿势在民间十分常见,一般是老百姓肚子疼的时候窜进田间地头,然后两脚岔开,吸气憋着用力,随后一阵山崩海啸,口中发出舒畅的呻吟。
这时候若是手里头再拿一块土坷垃,那形象简直纯粹到家了。
恰恰李世民手里就拿着一块土坷垃,并且他正准备把土坷垃扔下去试试看……
眼前是一条沟渠,宽度顶多也就一丈,渠中水流潺潺,偶尔漂浮着一些青草,按说这景象没啥可看的,大唐官员什么阵仗没见过,偏偏所有人全都蹲在渠边,聚精会神的已经看了足有半个时辰。
期间不时有人学着李世民一般,拿块土坷垃试着扔下去看看动静,然后听着一阵呼啦啦的水流之声,十分赞叹的看着土坷垃被水流搅碎。
远处有老农终于忍不住了,站在远远的地方鼓起勇气大喊,怒道:“谁再敢拿土坷垃扔下去,俺就一头淹死在河里,俺命贱,你们是贵人,俺不敢和你们换命,但俺死在你们面前让你们晦气……你还扔,那个胖子你还扔……”
被称作胖子的官员讪讪收回手,妆模作样的把土坷垃放到了地上,但是等到老农一个不注意,这胖子手疾眼快的又捡起土坷垃,砰的一声,扔进水里,顿时大唐官员们一起伸长脖子,聚精会神的盯着沟渠里看。
那老农气的浑身发抖,眼眶已经变得通红溢出泪水,突然噗通一声坐在地上,呼天抢地的道:“造孽啊,真是造孽,老天爷怎么不开开眼,劈死……”
可惜农人胆小,即使愤怒仍旧不敢骂出接下来的话,他只敢在不远处埋头大哭,反而是他身边的一个小孙女怒目相视。
李世民远远的看了一眼,忽然语带感慨的道:“能让一个忠厚老实的农人发火,逼的他鼓起勇气骂出两个字,可见沟渠里的这一个器物,在百姓心里比他们的命还重要。”
“能不重要吗?这简直是神器。”
旁边李孝恭下意识开口,由衷的道:“百姓们有了这东西,种田再也不用看天。哪怕是再大的旱灾,照样不虞作物会有干旱,这就是说,旱灾再也不会导致粮食减产,而粮食是什么?粮食就是百姓的命。”
李世民缓缓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一脸肃重的道:“孝恭有一句话说错了,粮食不止是老百姓的命,即使是我们皇家,没了粮食同样要死。所以我很理解那个老农,他没有跳过来骂娘算是好的了。”
说着看向渠边的官员们,尤其专门看了几眼那些世家派系的官,意味深长的道:“就不知道世家之人在不在乎,毕竟家大业大的不怎么缺粮食。”
那群世家官员对视两眼,忽然一起拱手出声道:“殿下莫要调侃,吾等岂能不在乎粮食?真要说起来,世家手里的土地最多,虽然吾等号称诗书传家,然而谁也逃不了土里抛食的命运。我们并不避讳贪婪,我们比任何人都在乎土地的收成……”
说完之后,这些世家官员看向天策府那些人,冷笑嘲讽道:“就不知道另外一群人在不在乎,毕竟有些人擅长的乃是硬抢。别人祖祖辈辈苦心积攒,方才慢慢成为富裕之家,而有些人祖祖辈辈穷苦惯了,看到别人家里的好东西就想抢过来。匪性之人不知积攒之苦,自然也就不在意田地的收获。”
“你妈的,说谁呢?”
天策府派系的官员大多是武勋,闻言登时扯开嗓子叫骂起来,恶声恶气的道:“再敢指桑骂槐,信不信把你们扔到沟渠里。灌上一肚子水,堵上你们的嘴。”
世家官员们嗤嗤冷笑,丝毫不把这些威胁放在心上。
李世民面色平淡,似是毫不在意两派官员的争吵,甚至可以说,这场争吵是他故意促成的。
李孝恭同样面色平淡,仿佛也没有看到官员们骂来骂去,他突然伸手拽起一人,赫然是刚才被老农骂做胖子的家伙,问这人道:“段纶兄弟,你调任工部已经半年了,放眼整个朝堂官员,你应该是最经常接触格物的人,刚才你蹲在地上看了那么久,所有人之中就属你扔土坷垃扔的欢,到底看出门道没有,快点给大家伙儿说说。”
那胖子正是段纶,身份和顾天涯一样都是皇亲国戚,只不过段纶乃是驸马,属于入赘李家的情况,而顾天涯则是娶了昭宁,严格来说并不算是驸马。
不过段纶身为驸马都尉,并没有入赘受气的那种情况,这胖子家世不小,祖上乃是鲜卑皇族,其父曾任大隋兵部尚书,地位和权势甚至超过了当初的李渊。
大唐还没有建立的时候,这胖子已经娶了李家的闺女,此后李家在晋阳起兵,这胖子把所有家财都拿出来充作军资,大唐能够建立,这货功勋不小。
所以他现在虽然是驸马都尉,但是满朝文武很少把他当成入赘之人,即便是李氏皇族,也把这货当做皇族利益集团的核心人物。
放眼整个朝堂,谁也不会小觑这个胖子。
因为,他是刚刚上任的工部尚书。
要知道大唐沿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所有的大佬加起来也就九个人而已。
……
却见段纶虽然被李孝恭拽起,但是这胖子实在是胖的有些离谱,他气喘吁吁的擦着汗,眼睛还是直勾勾看着水渠。
他那一对绿豆小眼,分明已经变成了外圆内方,恰似两枚铜钱,正在闪闪发光。
李孝恭腻味无比,忍不住冷喝道:“擦擦你的哈喇子,不要跟个土鳖似的,堂堂工部尚书,你是没见过世面还是咋地?”
“你见过?你见过就不会问我了。”
胖子丝毫不尿李孝恭这一壶,直接怼了李孝恭一个劈头盖脸。
偏偏这胖子如此拽的样子,反而李孝恭眼睛亮了一亮,兴奋凑上来道:“不会吧,你还真看出这个东西的门道了?”
“略略看出一点,但是有些吃不准。”
胖子踟躇片刻,伸手指着沟渠里的一个漩涡道:“你看到那个不断转动的铁轮子没有,刚才咱们全都用土坷垃砸过它,但是这东西的转动丝毫不减,一直在源源不断的提供力量,正是由于它提供的力量,才会带动那些木叶不断转动,从低到高,往返循环,通过这么不断循环,源源不断的把水送到高处,然后顺着下一条沟渠,延伸到需要灌溉的地方……”
李孝恭明显没有听懂,但是不妨碍他继续提问题,道:“若是下一条沟渠流到尽头之时,有些田亩的地势比沟渠更高该咋办?”
“简单的很啊,再弄这么一个器具继续提水就行。”
胖子心不在焉的答应一声,继续盯着沟渠里看,忽然转头看向远方,望着田野尽头的沟渠,喃喃道:“真是神奇啊,借用水流之力驱动水流,如此不断循环之下,甚至能把水流提上高山。”
这时李世民已经起身,同样眺望着田野里的沟渠,足足好半天后,才深深吐出一口气,满脸肃重的道:“旱田,变成了水田。一亩地,至少能多收五十斤粮。”
这才是所有官员蹲在地头看了半个时辰的真正原因。
一亩地多收五十斤粮,十亩地就是五百斤粮,这已经足够一个成年壮汉一年之食,然而大唐的田亩制度可不止是十亩。
自从顾天涯弄出那一场争夺世家之田的动作,天下世家已经退还了两成田亩,仅这两成田亩,就让百姓们分到了足以耕种的数量。
一户之家,按丁给田,其中男丁先有一份永业田,只这一份就有三十亩之多,其次还有口分田,这部分赫然竟有七十亩之多,两份田亩加起来,正是均田制的一百亩。
然后是女子,大约可以得到四十亩的口分田,再是小孩和老人,同样也有四十亩的田地。
这样粗粗一算,一户五口之家最少也有三四百亩地,倘若家中有子嗣年满十八岁,立马还会多分到七十亩的口分田,那么一口之家平均算下来,每家每户都不少于五百亩。【这不是山水乱写,而是唐史所载】
五百亩地,每亩若是都能多收五十斤粮食,那是多少?那是25000斤。
折合250石。
而大唐一户之家一年所需的保底粮食是多少?
户部曾经做过具体统计。
吃的半饱不饱,5口之家仅需10石粮。
两顿有一顿吃饱,5口之家大约是15石粮。
若是两顿全都吃饱,甚至农忙之时加上一餐,那将是多少呢?25石粮食完全足够。
而现在,众人看到了一口之家一年可以收获250石粮食的希望。
人人吃饱是什么概念?
家家有粮食什么未来?
到时候百姓们再也不虞饥饿,朝堂的赋税完全不用担心,府库充盈之下,养多少兵马都没有问题。
那代表什么呢?
代表着大唐将会拥有雄霸当世的无匹之力。
既然力量强横了,难道躲在家里闷头享福吗?
呵呵,古人可比后世之人狠的多了。
我有钱了,我势力强了,那我可不会满脸堆笑的去对外族充大头。
以前惹不起的草原突厥,现在我很想揍你一顿,原因很简单,你们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马匹。
我现在势力强横,这些财富就该我来享受。
西域的宝石胡毯很精美,这东西必须弄到我们中原,你们就算乖乖送过来给我上供,但我仍旧还是感觉不满足。
因为,上供只能得到一部分。
而我们想要的是……全都要。
我势力强了,我才不会为了名声去帮扶外人,相反,我要打你,我要抢你,不管你服是不服,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出动兵马去打。
这就是古人最为淳朴的利益之道。【这也是史书所载,大唐以前的古人崇尚这个,至于之后的朝代么,呵呵】
开疆拓土啊,大肆刮财啊,只要大唐国力强横,必然会对四方进行征战,那也就意味着,很多官员都会建立功勋。
国公的封爵不再是奢望。
封妻荫子再也不是渴盼。
而是人人都有机会,而是人人都有可能。
这一切一切的前提,恰是老百姓能够吃饱饭。
……
……第1更到,从今天开始转写一阵子种田,发展壮大之后,下一步就是欺负外人了。其实我不愿意写自己人的斗,斗来斗去伤害的都是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