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烂柯棋缘 > 第172章 狐言狐语,稚童元生

第172章 狐言狐语,稚童元生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于妖怪炼化横骨这一关卡,计缘其实也做过一些理论研究,本质上横骨并不是真的喉咙里长了一块骨头,更像是写意的描绘。

    主要指有灵之妖兽开始主掌舌音神气,所谓如鲠在喉,有刺骨卡喉想说话说不出来,炼化横骨开舌窍,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也有说法是横骨指代所谓“舌骨”,但肯定是生理和意境上的双重影响,不管怎么说炼化横骨也算是动物成妖过程的第一道难关,严格讲过了这关,才能算是精妖了。

    这难得一见的过程计缘通过棋子感受得真切,包括赤狐胡云每一声咳嗽的变化,都仿若旁坐倾听。

    云山红顶峰,闭目侧卧的计缘脸上也浮现笑容,小狐狸梦醒了,这次与棋子之间的感应也逐渐淡去。

    居安小阁内,尹青听到咳嗽声转身看看,发现在咳嗽的正是石桌上的赤狐,动物咳嗽他没听到过,首先想的是不是枣肉呛到了。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阿咳……”

    才走近几步,就发现小狐狸咳嗽得越来越厉害,甚至错觉般能看到狐狸咳出一缕缕灰尘的感觉。

    “小狐狸你怎么了?要不要喝点水?”

    尹青赶忙走到石桌前,桌边水壶倒了一杯水,凑到赤狐嘴边。

    “喝点水润润喉咙!”

    赤狐咳嗽了一阵终于缓和下来,捧着尹青摆在边上的茶杯,不断舔着并无茶叶的凉开水。

    这会赤狐心跳速度极快,借着喝水缓和着此刻激动的心情,他当然清楚自己迈过了什么关卡。

    此时一阵阵灵气冲刷身体,便是对外界灵气的感觉也更敏锐了不少。

    不过隐约间,赤狐觉得更重要的并非是自己一梦间炼化了横骨,而是记起了这几年在山野中乱窜而淡忘的名字,自己叫“胡云”,是大先生赐的名!

    “胡…胡云…”

    清脆的嗓音从赤狐口中传出,顿时把尹青给吓了一大跳,指着小狐狸说不出话来,心中的惊愕还带着一丝不太强烈的恐惧。

    小狐狸说完自己的名字,也是下意识的用两只狐爪按住了自己的嘴,带着一丝惊恐和更多的兴奋和尹青大眼瞪小眼。

    “你会说话了?”

    尹青缓和了一下,小心而又惊异的询问一句。

    然后赤狐下意识的学着他说了一句。

    “你会,说话了……”

    “我本来就会说话,我问的是你!”

    “我,本来就会说话,我问的是你……”

    赤狐眼中喜色越来越难掩,鹦鹉学舌般学着尹青的语调说话,虽然发音还有偏差,但嗓音清脆悦耳。

    尹青也是乐了,似乎明白了什么,指了指自己。

    “你在学我说话?”

    “学,说,话!”

    赤狐使劲点了点头,随后爪子点点自己。

    “胡…云!”

    尹青愣了一下,想了想才回忆起那一段往事中的细节,脸上喜色更盛。

    “对对对,你叫胡云,计先生给你起的名字,你叫胡云!”

    “胡云胡云,你叫胡云!”

    赤狐也高兴的拍起爪来。

    “不对不对,我叫尹青,你才叫胡云!算了算了,我来教你说话!”

    “教,说话!教说话!”

    赤狐本身就已经能听懂一部分人言,至少分得清你我他,只是说起话来和听又有不同,不禁就会学着尹青的话来重复,有尹青来教他,学习语言的速度可不会太慢。

    一人一狐在居安小阁院中都异常开心,像是找到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一句我一句的开始了。

    而大枣树则在院中以树荫遮蔽金秋毒辣的阳光,枝叶随着清风摇曳,整棵树反而更显安宁。

    。。。

    德胜府魏家府邸,此刻正有一个白白胖胖穿着红肚兜的幼童,赤着脚屁颠屁颠的在府内一条廊道上跑着。

    稚童手上还抱着一个棉布缝制的大头布老虎,撒开小短腿在走廊上狂奔。

    “少爷……少爷你在哪呢!少爷你可别吓我啊!”

    有丫鬟慌张的声音在另一端传来,匆匆跑过这一处内院的廊道,又立刻返回来,那穿着肚兜的胖小子还在往前跑,也是狠狠松了口气,赶忙追了过去。

    “少爷,少爷别跑了,当心摔着!”

    这穿着肚兜的孩子正是魏无畏的心肝宝魏元生,或者说也是魏家长辈们的心肝宝,追来的是贴身照顾这幼童陪他玩的十七岁丫鬟。

    “读书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我要去找娘,我要去找爹爹!”

    小丫鬟身手敏捷,狂奔十几步就追上了幼童,一把抱了起来。

    “少爷别闹了,夫子第一天给你上课,别留下坏印象了!”

    不理小丫鬟的苦口婆心,这孩子在其怀里扭来扭曲蹬腿挥拳的,小肉手小肉脚不时踢打在丫鬟脸上。

    “小翠快放开我,我要去找爹评理,哪有让三岁小孩开始读书的,我不去,我不去,夫子胡子都不让我拔!”

    在廊道后面,老夫子也抓着一本书气喘吁吁的跑来。

    “呼...呼……小翠姑娘,找到了吗?”

    “找到了夫子,您别担心了,魏府内外隐藏看顾的人多着呢,少爷不会有事的,哎哎哎…少爷那边不能扯。”

    老夫子赶忙蒙着眼睛转头,口中念叨着“非礼勿视!”

    半刻钟后,魏元生再次回到了书房内的书桌前,被丫鬟小翠按在垫高了多层棉垫的椅子上。

    “夫子,这次小翠可得在边上看着了,不能留你们单独的授课了。”

    经过刚才那次,老夫子也是被吓得不轻,自然也不敢反对了。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刚刚魏元生一个说是三岁实则不满两周岁的小孩子,居然直接从这么高的椅垫上跳了下来,当场把老夫子吓得够呛,然后孩子不但没事,还自己逃课了。

    “不过府上公子乃老夫平生仅见的聪慧孩童,好好读书将来说不准会是我德胜府第二个尹公。”

    尹兆先现在在德胜府读书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便是老夫子这种六七十岁的老学究,在私下场合都尊称一声“尹公”,可见连中三元是有多大影响力了。

    老夫子抚须看着这个不情不愿坐在书桌前的幼童,浑身上下肉嘟嘟的,白白胖胖唇红齿白,孩子怕热,只穿了一件红肚兜,就更显可爱。

    大半个德胜府的都知晓魏家少公子兔年十一月生,生年一岁,过了两个年,所以是三岁,可实际上周岁不过年半而已。

    这样的孩子,换别的人家,最担心的还是屎尿屁这种事,可魏府居然已经请自己来教书学字了。

    本来只是冲着钱的,可见到这魏小少爷并接触了一会,老夫子就已经惊为天人。

    这是三岁小孩?虽然说话依然奶声奶气,可这份聪慧非同一般,硬要形容的话,就像是带着灵性。

    “小翠你走开,你不走开我就不学!”

    魏元生还在赌气,不肯让丫鬟待在身边。

    小翠尴尬的看看老夫子,犹豫了一下还是道。

    “那少爷不准跑,我就在门外的,而且家主今晚肯定会问你白日之事,你若再跑,我不帮你圆谎!”

    “你!你!”

    魏元生肉嘟嘟的小手指着小翠,想骂人却完全没有脏字可用。

    “你坏!”

    “有劳夫子了!”

    小翠向着夫子行了一礼才出去,老夫子也拱手回礼。

    “自当尽力!”

    等丫鬟一走,老夫子才重新看向幼童,露出一张自觉慈祥的笑脸。

    “小公子可知今年是何生肖啊?”

    “当然是蛇年啊!”

    “嗯,那小公子如今三岁,是属什么的呢?”

    “属兔啊!”

    “好,那如果……”

    “停停停……”

    魏元生挥舞着小手。

    “问东问西,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的,还敢来教我?”

    老夫子被噎了一下。

    “小公子聪慧非常,乃老夫平生仅见,这些年我德胜府文曲星光普照啊。”

    “我才满月的时候就喝过和着奶水的仙果汁液,当然厉害了。”

    这种话老夫子自然听过笑笑。

    “呵呵,小公子说笑了。”

    “看,说是童言无忌,三岁小孩的话你就不信。”

    但爹爹孩子还是怕的,幼童只能忍着枯燥无聊尝试着读书学习了。

    老夫子抚着须从桌上拿起一本《群鸟论—童生答曰》,尹兆先的大作已经在德胜府传开了,第一册的精妙在于趣味性和通俗性,特别是新编版的内容比之前更加朗朗上口,很适合启蒙。

    刚刚试过了小公子的理解能力,老夫子相信自己念给他听应该能懂。

    当晚,魏无畏回来之后先是询问了这名李姓老夫子教学情况,毫无意外的听到了对方口中对儿子的聪慧赞不绝口。

    随后又单独询问魏元生。

    正妻的卧房里油灯前,魏元生坐在床榻上母亲的怀里,魏无畏坐在旁侧太师椅上,这是魏无畏第一次和自己儿子交底。

    “元生,你今日表现得还算不错,知道为什么为父这么早让你读书识字吗?”

    魏元生抱着自己最喜欢的布虎头张口回答。

    “我聪明呗!”

    “你个小子…你聪明当然是先决条件,还因为五岁前,爹就会带着你去一个地方,在那之前你能认字读书那是再好不过了。”

    “五岁?”

    魏元生掰着手指头算算,那不就是明年年末?

    “老爷…元生还这么小……”

    魏夫人有些不舍,不过话没说完就被魏无畏喝止。

    “妇人之仁,这事关系到元生未来,也关系到魏家未来,说句千载难逢都不为过。”

    说到这,魏无畏站起来,走到床榻前,蹲下臃肿的身子,很认真的盯着自己儿子缓缓开口。

    “爹今晚第一次和你说咱魏家的秘密,你虽小,但爹知道你懂分寸,这事可不能如白日般口无遮拦的乱说,至少这一两年不行,传了出去我魏家福祸难料,懂了吗?”

    魏元生有些怕,蹭着自己娘亲,奶声奶气回答。

    “懂了……”

    魏无畏点点头,这才眯着眼回忆着开口。

    “我魏家有块宝玉,此前随着一个典故代代相传,多年来族中人并不当真,可后来出了点变故……这事得从宁安县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