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燃料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寒山南,州廨内一处官署,角落里,几名小吏正在鼓搞煤炉。
因为这种炉子刚开始推广,许多人不太会用,所以弄了许久,都没能成功生火。
煤炉烧的是煤,而且是圆柱状、如同蜂窝般有孔的‘蜂窝煤’,这种炉子和燃料,在别处可是没有的。
不,在鄱阳就有,所以,这种炉子又被称为“鄱阳炉”,蜂窝煤又被称为“鄱阳柴”。
煤炉的结构简单,据说生火也容易,一学就会,但对于新手而言,如何生火真是不得要领。
还好,有负责指导煤炉使用事宜的火工在公廨值守,吏员们便将其找来。
火工见怪不怪,一边操作,一边耐心讲解。
煤炉,是一个桶状炉子,如同竹子一样中空,只是壁厚许多。
炉子高约三尺,下方有带盖开口,为通风口,上方可架烧水壶等炊具,不过得先点火,才能烧水、做饭。
点火时,得先把炉子下端通风口打开,然后找来一些干草、细木材或者废纸,点然后放入炉膛。
加一块蜂窝煤在点着的柴火上,让蜂窝煤能够彻底被点燃。
等第一块蜂窝煤彻底被点燃后,再用钳子加入第二块,加入第二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与第一块的所有蜂窝眼要对齐,不然过不了一会火就会灭了。
标准尺寸的煤炉,最多能加三块蜂窝煤,第三块加进去的时候,蜂窝眼同样要与第二块对齐,加好后就可以烧水了。
火工很快就把火生起来,最后架起加了茶叶和水的茶壶煮茶,小吏们见炉火烧得旺盛,不由得笑逐颜开。
“如今有了煤炉,哪怕是天寒地冻,公廨里每日也能煮茶,可好了。”
“可不是,回到宿舍,还能打一桶热水泡脚,哎哟,再乏再累,热水泡了脚,都舒坦了。”
议论中,小吏们继续做事,火工随后转到开水房,检查起煤炉来。
烧蜂窝煤的煤炉很小巧,如同水桶一般,拎着就能带走,而开水房的煤炉尺寸较大,烧的是碎煤,水锅也很大。
自从露天煤矿开始开采,向寒山大量供应煤炭,徐州公廨就开办了开水房,每天,各署吏员都可以来打水。
但为防止浪费,打水时要登记,每日天各署的‘编号水壶’都有打水次数限制。
管理开水房的小吏,不仅要负责登记,还得负责烧水,如今是冬天,房里却温暖如春,惬意得很。
不过到了夏天,那就是受罪了。
火工在几个煤炉旁转了转,没发现什么问题,便坐在一旁歇息,顺便取暖。
管理开水房的几个小吏,是从淮南调来的,对于之前从没见过的煤炉颇为感兴趣,便问这位来自鄱阳的火工:
“老胡,鄱阳那里,已经用上煤炉了?”
“是呀,因为陆续有煤矿开采,所以城里的煤炭供应充足,烧煤不比烧柴贵多少,许多人家用上了蜂窝煤。”
“这蜂窝煤的主意,到底是谁想出来的?用起来可方便了。”
“那是我们李使君得人指点,琢磨出来的。”火工说着说着,笑起来:“可不是许真君指点,许真君管水,不管火。”
众人笑起来,笑着笑着,畅想着夜幕降临后宿舍内的光景。
因为宿舍里砌了一种名为“火炕”的取暖卧具(坐具)。
“那热炕可真是神奇,据说晚上躺在炕上很暖,身着单衣、盖个寻常絮被,就能暖和的一觉睡到天亮。”
“不是据说,那就是。”火工笑起来,“如今宿舍的火炕都已经弄好了,今晚第一次生火,你们可得注意,莫要睡在炕头。”
“这有什么说法?”小吏们来了兴趣。
“炕头很热,热得睡在那里的人都会冒汗,一晚上翻来覆去,如同砧板上翻滚的鱼。”
“哈哈,老胡你莫要糊弄我们,天寒地冻的,谁会嫌热?我倒要睡上一睡,看看能把我热出汗来!”
宿舍区,主簿张铤抽空来看吏员宿舍大通铺的情况,今晚是火炕的第一次生火,若效果好,那么整个冬天,公廨吏员的取暖就不再是问题。
新建成的宿舍,都是砖瓦房,一排排,十分整齐,每间房子里都有砖砌的取暖砖台“火炕”,因为可以同时让十来个人一起睡在上面,又称“通铺”。
火炕烧煤,热气经由火道,从贯穿火炕头尾将其加热,而热气最后由室外的砖砌烟囱排出去。
睡在火炕上的人,就如同在铛里煎的鱼,不过砖台很厚,蓄热能力强,睡在炕上的人,只会觉得暖,不会觉得烫。
但睡在炕头的人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这里是热气的入口,炕上最热的位置。
张铤仔细看了几处宿舍,至少从外观看,没发现什么问题,交代随行人员一些事情,转身离去。
火炕质量好坏与否,自然由实际使用来检验,发现问题就改,改到合格为止。
他家中已经装有火炕,所以知道火炕是御寒利器,前提是烧得起燃料,譬如柴禾,或者煤。
因为露天煤矿的开发,所以寒山城里有充足的便宜煤炭替代木炭、木材,作为取暖燃料,协助军民渡过寒冬。
而公廨为了改善吏员的住宿条件,在宿舍建火炕,并且供应燃煤,这是不用吏员付钱的。
与此同时,军营里,营房内也砌了火炕,将士们取暖烧的煤,同样不需要他们付钱。
煤来自官、民煤矿,其中民办煤矿的煤,是州廨用盐或铜钱购买,相应开支,都由州廨、军府承担。
这样的负担不轻,州廨和军府其实是靠着从商号借来的钱,维持各项开支,其中就包括购买取暖的燃料。
还有公廨、军营里日常生火做饭烧水的燃料开支。
张铤走向自己的官署,看着天空飘落的雪花,想着徐州州廨的‘万事开头难’,斗志昂扬。
只要熬过最艰难的头两年,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
煤矿的大规模开采,意味着煤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那么,取代木炭、木柴,成为寻常百姓家中常用燃料,指日可待。
徐州煤矿开采出来的煤,要作为商品,大规模外运、销售,沿着泗水销往下邳、宿豫等沿河地区。
甚至顺着泗水入淮水,销往淮南各地。
届时,这些黑乎乎的石炭,便会成为徐州的重要矿产,大规模外销的利润,会成为徐州州廨的重要收入。
前提是,熬过头两年的艰辛。
所以,州廨举债都要买民办煤矿的煤,有多少买多少,让矿主们尝到甜头,增加开采规模。
想着想着,张铤想到了在外征战的李笠。
李笠总是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所以秋后就带兵四处出击,‘抢劫’临近齐国州郡的地头蛇,索要粮食。
然后不断地‘游击’,在齐国境内到处煽风点火,营造出大举进攻的假象,迫使齐国州郡收兵守城,无暇集中兵力南下进犯。
效果还是不错的,数月以来,未有齐兵入寇,也不知是对方本来就无意南下,还是因为李笠搅得各地鸡飞狗跳,所以顾不过来。
如今李笠率军回寒山,不日便到,却不知接下来,齐国会有何种打算。
张铤回到自己官署,继续处理事务,梁国的徐州治下只有几座孤城,以及一座寒山堰,和煤矿、铁矿,所以不像是公廨,更像是作场的管理机构。
那么,他这个为东主管理作场的管理者,就得为整个作场的正常运行而努力。
只要熬过最艰难的头两年,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
下午,率军返回寒山的李笠,来到蜂窝煤作场,看蜂窝煤的生产情况。
燃料,是很重要的物资,无论是取暖还是烧水做饭煮菜,都需要点火,点火就需要燃料。
常见的燃料是草、枯枝、木柴,而现在,李笠‘发明’了蜂窝煤,要将蜂窝煤作为物美价廉的燃料,大规模推广。
若做到了,既能让州廨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也能造福百姓,一举多得。
但蜂窝煤的制作,也是有讲究的,多少都有些技术含量。
从‘彭城湖’东北畔煤矿运来的煤,经由水力破碎机破碎,磨成粒径合适煤粉,再掺入黄泥及水,由机器压制成蜂窝煤。
晾干后便可使用。
煤和泥的比例是八比二,之所以要掺黄泥,不是为了偷工减料,而是为了塑形:煤粉的粘合性很差,需要黄泥作为粘合剂。
而且,这样制作出来的蜂窝煤,有了‘黄泥骨架’,在煤炉里烧过之后依旧能保持原样,方便完整的取出来。
不过,煤燃烧时会发出某种气味,不是很好闻,所以,在制作蜂窝煤时适当掺入一些生石灰,做出的蜂窝煤在燃烧时,就不会有气味。
李笠问陪同视察的张铤:“蜂窝煤在城里推广以后,关于气味的抱怨,多么?”
“不是很多,毕竟有比没有好。”张铤看着轰鸣的机器,只觉心旷神怡:“烧得起木炭的人,不需要烧煤,烧不起木炭的人,有煤烧就心满意足。”
李笠点点头,往一边走去:“一定要推广蜂窝煤,至少在水运便捷的地方,要做到煤不比柴贵多少,如此,煤才有销路。”
“百姓能够以较低成本生火烧水做饭,就不用成日里吃冷食喝凉水,夏天也就算了,可冬天,吃冷食喝凉水容易闹肚子,极易病倒。”
“当然,前提是蜂窝煤的价格便宜,也就是煤价低,而要煤价低,就得靠增加产量和销路,来个薄利多销。”
“煤有了销路,州廨的收入就上来了,而矿老板...矿主才会想办法扩大煤炭开采量,他们必然会用各种办法弄人进矿山挖煤。”
“其实就是掳人做黑工,人口拐卖的案件会增多,这得注意,不能纵容。”
“人贩子罪大恶极,官府决不能坐视不理。”
张铤当然知道要打击拐卖人口这种恶性犯罪,李笠的态度,是父母官应有的态度。
然而要增加煤矿产煤量,就得投入大量劳动力,按地头蛇们的品性,拐卖人口充做黑工是必然的。
这种事情古来有之,汉时,汉文帝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四五岁时就被人拐走,转卖了十余家,沦为奴工,在深山里烧炭。
后来出了事故,烧炭工死了上百人,窦广国侥幸不死,好不容易与时为皇后的姊姊相认,才脱离苦海。
对于李笠而言,他自己都被人拐卖过,所以不会为虎作伥,但煤矿缺劳动力是必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该怎么解决?
“我们只管打击辖境内的拐卖人口行为。”李笠看着张铤,又看看宏伟的寒山堰,“我是梁国的徐州刺史,齐国的民,管不到。”
“只要州廨严厉打击拐卖国人的行为,地头蛇们,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
寒山南,州廨内一处官署,角落里,几名小吏正在鼓搞煤炉。
因为这种炉子刚开始推广,许多人不太会用,所以弄了许久,都没能成功生火。
煤炉烧的是煤,而且是圆柱状、如同蜂窝般有孔的‘蜂窝煤’,这种炉子和燃料,在别处可是没有的。
不,在鄱阳就有,所以,这种炉子又被称为“鄱阳炉”,蜂窝煤又被称为“鄱阳柴”。
煤炉的结构简单,据说生火也容易,一学就会,但对于新手而言,如何生火真是不得要领。
还好,有负责指导煤炉使用事宜的火工在公廨值守,吏员们便将其找来。
火工见怪不怪,一边操作,一边耐心讲解。
煤炉,是一个桶状炉子,如同竹子一样中空,只是壁厚许多。
炉子高约三尺,下方有带盖开口,为通风口,上方可架烧水壶等炊具,不过得先点火,才能烧水、做饭。
点火时,得先把炉子下端通风口打开,然后找来一些干草、细木材或者废纸,点然后放入炉膛。
加一块蜂窝煤在点着的柴火上,让蜂窝煤能够彻底被点燃。
等第一块蜂窝煤彻底被点燃后,再用钳子加入第二块,加入第二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与第一块的所有蜂窝眼要对齐,不然过不了一会火就会灭了。
标准尺寸的煤炉,最多能加三块蜂窝煤,第三块加进去的时候,蜂窝眼同样要与第二块对齐,加好后就可以烧水了。
火工很快就把火生起来,最后架起加了茶叶和水的茶壶煮茶,小吏们见炉火烧得旺盛,不由得笑逐颜开。
“如今有了煤炉,哪怕是天寒地冻,公廨里每日也能煮茶,可好了。”
“可不是,回到宿舍,还能打一桶热水泡脚,哎哟,再乏再累,热水泡了脚,都舒坦了。”
议论中,小吏们继续做事,火工随后转到开水房,检查起煤炉来。
烧蜂窝煤的煤炉很小巧,如同水桶一般,拎着就能带走,而开水房的煤炉尺寸较大,烧的是碎煤,水锅也很大。
自从露天煤矿开始开采,向寒山大量供应煤炭,徐州公廨就开办了开水房,每天,各署吏员都可以来打水。
但为防止浪费,打水时要登记,每日天各署的‘编号水壶’都有打水次数限制。
管理开水房的小吏,不仅要负责登记,还得负责烧水,如今是冬天,房里却温暖如春,惬意得很。
不过到了夏天,那就是受罪了。
火工在几个煤炉旁转了转,没发现什么问题,便坐在一旁歇息,顺便取暖。
管理开水房的几个小吏,是从淮南调来的,对于之前从没见过的煤炉颇为感兴趣,便问这位来自鄱阳的火工:
“老胡,鄱阳那里,已经用上煤炉了?”
“是呀,因为陆续有煤矿开采,所以城里的煤炭供应充足,烧煤不比烧柴贵多少,许多人家用上了蜂窝煤。”
“这蜂窝煤的主意,到底是谁想出来的?用起来可方便了。”
“那是我们李使君得人指点,琢磨出来的。”火工说着说着,笑起来:“可不是许真君指点,许真君管水,不管火。”
众人笑起来,笑着笑着,畅想着夜幕降临后宿舍内的光景。
因为宿舍里砌了一种名为“火炕”的取暖卧具(坐具)。
“那热炕可真是神奇,据说晚上躺在炕上很暖,身着单衣、盖个寻常絮被,就能暖和的一觉睡到天亮。”
“不是据说,那就是。”火工笑起来,“如今宿舍的火炕都已经弄好了,今晚第一次生火,你们可得注意,莫要睡在炕头。”
“这有什么说法?”小吏们来了兴趣。
“炕头很热,热得睡在那里的人都会冒汗,一晚上翻来覆去,如同砧板上翻滚的鱼。”
“哈哈,老胡你莫要糊弄我们,天寒地冻的,谁会嫌热?我倒要睡上一睡,看看能把我热出汗来!”
宿舍区,主簿张铤抽空来看吏员宿舍大通铺的情况,今晚是火炕的第一次生火,若效果好,那么整个冬天,公廨吏员的取暖就不再是问题。
新建成的宿舍,都是砖瓦房,一排排,十分整齐,每间房子里都有砖砌的取暖砖台“火炕”,因为可以同时让十来个人一起睡在上面,又称“通铺”。
火炕烧煤,热气经由火道,从贯穿火炕头尾将其加热,而热气最后由室外的砖砌烟囱排出去。
睡在火炕上的人,就如同在铛里煎的鱼,不过砖台很厚,蓄热能力强,睡在炕上的人,只会觉得暖,不会觉得烫。
但睡在炕头的人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这里是热气的入口,炕上最热的位置。
张铤仔细看了几处宿舍,至少从外观看,没发现什么问题,交代随行人员一些事情,转身离去。
火炕质量好坏与否,自然由实际使用来检验,发现问题就改,改到合格为止。
他家中已经装有火炕,所以知道火炕是御寒利器,前提是烧得起燃料,譬如柴禾,或者煤。
因为露天煤矿的开发,所以寒山城里有充足的便宜煤炭替代木炭、木材,作为取暖燃料,协助军民渡过寒冬。
而公廨为了改善吏员的住宿条件,在宿舍建火炕,并且供应燃煤,这是不用吏员付钱的。
与此同时,军营里,营房内也砌了火炕,将士们取暖烧的煤,同样不需要他们付钱。
煤来自官、民煤矿,其中民办煤矿的煤,是州廨用盐或铜钱购买,相应开支,都由州廨、军府承担。
这样的负担不轻,州廨和军府其实是靠着从商号借来的钱,维持各项开支,其中就包括购买取暖的燃料。
还有公廨、军营里日常生火做饭烧水的燃料开支。
张铤走向自己的官署,看着天空飘落的雪花,想着徐州州廨的‘万事开头难’,斗志昂扬。
只要熬过最艰难的头两年,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
煤矿的大规模开采,意味着煤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那么,取代木炭、木柴,成为寻常百姓家中常用燃料,指日可待。
徐州煤矿开采出来的煤,要作为商品,大规模外运、销售,沿着泗水销往下邳、宿豫等沿河地区。
甚至顺着泗水入淮水,销往淮南各地。
届时,这些黑乎乎的石炭,便会成为徐州的重要矿产,大规模外销的利润,会成为徐州州廨的重要收入。
前提是,熬过头两年的艰辛。
所以,州廨举债都要买民办煤矿的煤,有多少买多少,让矿主们尝到甜头,增加开采规模。
想着想着,张铤想到了在外征战的李笠。
李笠总是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所以秋后就带兵四处出击,‘抢劫’临近齐国州郡的地头蛇,索要粮食。
然后不断地‘游击’,在齐国境内到处煽风点火,营造出大举进攻的假象,迫使齐国州郡收兵守城,无暇集中兵力南下进犯。
效果还是不错的,数月以来,未有齐兵入寇,也不知是对方本来就无意南下,还是因为李笠搅得各地鸡飞狗跳,所以顾不过来。
如今李笠率军回寒山,不日便到,却不知接下来,齐国会有何种打算。
张铤回到自己官署,继续处理事务,梁国的徐州治下只有几座孤城,以及一座寒山堰,和煤矿、铁矿,所以不像是公廨,更像是作场的管理机构。
那么,他这个为东主管理作场的管理者,就得为整个作场的正常运行而努力。
只要熬过最艰难的头两年,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
下午,率军返回寒山的李笠,来到蜂窝煤作场,看蜂窝煤的生产情况。
燃料,是很重要的物资,无论是取暖还是烧水做饭煮菜,都需要点火,点火就需要燃料。
常见的燃料是草、枯枝、木柴,而现在,李笠‘发明’了蜂窝煤,要将蜂窝煤作为物美价廉的燃料,大规模推广。
若做到了,既能让州廨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也能造福百姓,一举多得。
但蜂窝煤的制作,也是有讲究的,多少都有些技术含量。
从‘彭城湖’东北畔煤矿运来的煤,经由水力破碎机破碎,磨成粒径合适煤粉,再掺入黄泥及水,由机器压制成蜂窝煤。
晾干后便可使用。
煤和泥的比例是八比二,之所以要掺黄泥,不是为了偷工减料,而是为了塑形:煤粉的粘合性很差,需要黄泥作为粘合剂。
而且,这样制作出来的蜂窝煤,有了‘黄泥骨架’,在煤炉里烧过之后依旧能保持原样,方便完整的取出来。
不过,煤燃烧时会发出某种气味,不是很好闻,所以,在制作蜂窝煤时适当掺入一些生石灰,做出的蜂窝煤在燃烧时,就不会有气味。
李笠问陪同视察的张铤:“蜂窝煤在城里推广以后,关于气味的抱怨,多么?”
“不是很多,毕竟有比没有好。”张铤看着轰鸣的机器,只觉心旷神怡:“烧得起木炭的人,不需要烧煤,烧不起木炭的人,有煤烧就心满意足。”
李笠点点头,往一边走去:“一定要推广蜂窝煤,至少在水运便捷的地方,要做到煤不比柴贵多少,如此,煤才有销路。”
“百姓能够以较低成本生火烧水做饭,就不用成日里吃冷食喝凉水,夏天也就算了,可冬天,吃冷食喝凉水容易闹肚子,极易病倒。”
“当然,前提是蜂窝煤的价格便宜,也就是煤价低,而要煤价低,就得靠增加产量和销路,来个薄利多销。”
“煤有了销路,州廨的收入就上来了,而矿老板...矿主才会想办法扩大煤炭开采量,他们必然会用各种办法弄人进矿山挖煤。”
“其实就是掳人做黑工,人口拐卖的案件会增多,这得注意,不能纵容。”
“人贩子罪大恶极,官府决不能坐视不理。”
张铤当然知道要打击拐卖人口这种恶性犯罪,李笠的态度,是父母官应有的态度。
然而要增加煤矿产煤量,就得投入大量劳动力,按地头蛇们的品性,拐卖人口充做黑工是必然的。
这种事情古来有之,汉时,汉文帝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四五岁时就被人拐走,转卖了十余家,沦为奴工,在深山里烧炭。
后来出了事故,烧炭工死了上百人,窦广国侥幸不死,好不容易与时为皇后的姊姊相认,才脱离苦海。
对于李笠而言,他自己都被人拐卖过,所以不会为虎作伥,但煤矿缺劳动力是必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该怎么解决?
“我们只管打击辖境内的拐卖人口行为。”李笠看着张铤,又看看宏伟的寒山堰,“我是梁国的徐州刺史,齐国的民,管不到。”
“只要州廨严厉打击拐卖国人的行为,地头蛇们,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