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昏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故昌邑王贺,昏聩无德,天之所弃,陛下至仁,复封为列侯。然贺冥顽放废之人,纵要置于美地,却须加以恶名加以告诫,臣以为,可选一个名中带恶字,比如‘昏’字的县封之。”
这就是大司马卫将军的提议了,只是建议,剩下的最后一步交给天子去做决定,让历史回归原位挺好的。
刘询确实是将任弘的建议听进心里了,稍后就召见了管石渠阁图籍的太史,在天子问函谷关、武关以东可有带“昏”字的县时,太史很快就找到了一个。
“豫章海昏县?”
此县乃豫章八县之一,在豫章郡北部,跟彭蠡泽离得很近,好地方啊……但刘询皱起眉来。
“豫章乃是皇太子潜邸之封,岂能让刘贺落脚?更何况,朕并未撤销豫章国,还想等皇次子稍长后封过去,孝武后汉家自有制度,诸侯之中不封侯国。”
而且,海昏一般写作“海缗(min)县”,是南海水很深的意思,跟他与任弘想暗示刘贺“昏聩无德”不太相符。
好在还有另一个选项。
一念之差间,历史偏离了原先的轨迹,刘询的目光向北移动,落在了地处中原的陈留郡,在听太史讲述那一地的历史后,微微点头,做了决定。
刘询旋即下了诏令:“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其以陈留郡东昏县,封故昌邑王贺为东昏侯,食邑四千户!”
……
“啥,东昏侯?”
大司马卫将军刚出未央宫金马门,听说这诏令后差点跌倒,暗道不妙,他却是忘了大汉朝名字里带“昏”的县还有这个了。
东昏县在陈留郡,也就是后世的河南兰考,得名于秦朝时,秦始皇东游至魏地户牖乡,昏雾四塞不能进,故其地为东昏,到汉时设了县。
户牖乃是陈平的家乡,大汉开国后,陈平曾封户牖侯,后来才转封曲逆,这地方离高皇帝从张耳为门客的外黄县,是相当近。
历史还是出现了偏差,海昏侯变东昏侯,本属于江西的文物,以后可能要归河南这考古大省了,真是劫贫济富。
但若不看名字含义,地处中原的东昏县,显然要比南方湿热的海昏县更宜居,任弘听说刘贺面带病容,或许去了东昏为侯,能调养好身体,多活几年吧。
“刘贺这是走了萧宝卷了路,让后来人无路可走啊。”任弘遂不再在意此事,只在心里笑骂道:“还四千户侯,阿询确实是仁义大方。”
但作为代价,刘贺也被剥夺了奉宗庙朝聘之礼的资格,再也不用再买白鹿皮奉玉璧来长安拜高庙了,看似省钱,其实相当于开除了刘贺的宗籍。
而来告诉任弘此事的侍中史丹,还小心翼翼地请教一事。
“大司马,陛下方才吩咐了小人一句话,但小人没听明白,大司马最知陛下心意,可否指教一二?“
“史侍中,你我各司其职,万不可越界,若实在不懂,向陛下叩首请罪问清楚些,勿来问我。”任弘却不想“知天子心意”这个标签贴身上,拒绝蹚浑水,捂着耳朵就跑了,速度比兔子还快。
史丹只能转而去问大鸿胪杨恽,杨恽这个好为人师的家伙来者不拒。
“陛下忽然问我,‘王吉、龚遂还在么’?
王吉是故昌邑国中尉,龚遂是昌邑国郎中令,二人都随刘贺进京,劝过他恭敬对待霍光,勿要自行其是,于是在刘贺两百多属下统统被缉捕捉拿斩了时,唯独王吉和龚遂被霍光赦免,髡为城旦,如今刑期已满。
二人可以说是刘贺一群手下里,仅有的两个聪明人,对今上来说,确实有威胁。
史丹还以为天子在封了刘贺为东昏侯后忽然想起王、龚,是打算处置废帝旧部,以绝后患。
杨恽听后却大笑:“勿慌,这是天子想要起用二人,速去找到,再以轻车送入宫中。”
……
龚遂在结束刑期后已经回了老家,一时半会召不来,王吉却住在长安附近的云阳县,他年轻时曾在这做县令,在本地娶了妻,如今蹉跎半生又回了云阳。
王吉在云阳本有许久故旧好友,但因他废帝旧臣,又做了四年城旦的缘故,亲友们都避而远之,只有王吉与妻子住在县郊,他每日只在家读儒经,修《韩诗》,希望纵今生仕途无望,但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能继承老师,前丞相蔡义的事业。
但就在本始六年,腊日快到的时候,王吉却忽然被宫里派来的人接走了,这让王吉的妻子十分紧张,饭也不吃鸡也不喂,就跪坐在院门口缝补王吉的衣裳,还不住抬头看向里门口。
她家中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都是王吉种的。当年王吉在长安做官时,邻家枣树的枝叶伸入其院中,王吉之妻随意摘了几颗枣子给他吃。事后,王吉得知枣子是偷摘邻居家的,大为羞愧,抠着喉咙将这“盗枣”吐了出来,便将妻子赶走,自己去向邻居赔罪,夫妻很久后才和解。
若非王吉性格这么偏执,也不会在昌邑国时让刘贺畏惧,一听王中尉来谏就故意躲开,只可惜谏言终究没什么大用。
王吉妻很担心,丈夫已为刘贺丢了官绝了仕途,还剃了胡须头发为城旦四年,手都冻裂了,之后与废帝再无联系,大将军都没再怪罪王吉,莫非今上亲政后,又记起此事来,要杀了废帝的忠臣么?
结果从早上等到晚上,王吉都不见影子,直到第二天傍晚,才被宫里的车送回来,整个人醉醺醺的,但心情看上去很好。
王吉之妻都快吓死了:“妾还以为良人又被执为城旦了!”
王吉却哈哈大笑,朝西南方的建章宫一拱手道:“圣天子在朝,我又无罪过,岂会无故受责?”
原来皇帝召他进宫,先与王吉问对了经术诗史,判断他确实有学术才干后,才告知刘贺封东昏侯之事,并对王吉当年的忠心进谏加以赞赏勉励。
皇帝还说,如今朝中就是缺少能面刺天子之过者,希望王吉能像当年讽谏刘贺那样,做天下的忠臣。一番赞誉后,当场就授予王吉“韩诗博士”“谏大夫”之职。
王吉忠于的是职责,而非刘贺本人,再加上过去刘贺死活不听劝,沉溺享乐游玩,反观当今天子,自亲政后出了名的勤政,老王吉的心,便被刘询给折服了。
而稍后进京的前昌邑国郎中令龚遂也是类似的待遇,先进宫问对,在让天子称善后,免除过去罪责,重新起用龚遂,其职务更让天下人惊讶,竟然是“益州刺史”!
一时间众人又遐想连篇,废帝不就在益州?莫非是要让龚遂……
确实,刘询任命龚遂为益州刺史,就是想让他去帮刘贺搬家,是真的搬家,而不是脑袋搬家。
来年开春让“东昏侯”之国,若让其他人去负责,恐怕又要会错了意,好心办坏事,让刘贺“病卒”。这事让刘贺的老部下龚遂去办,不但可以放心,也能体现天子的仁义。
至于龚遂是否会同情刘贺将他放跑?沿途护送的西园八校之一,阳都侯张彭祖和一千兵卒可不是吃素的,更何况,刘询有信心,废帝昏君和在位明主,龚遂知道该选谁,刘贺从蜀郡偏僻之地回中原过好日子,人家还不一定乐意亡命呢!
封刘贺,用龚遂、王吉,比起简单粗暴的杀杀杀高明多了。
这两件事让皇帝博得了天下人巨大的好感,尤其是长安朝堂的官吏,觉得今上的“明”和废帝的“昏”形成了鲜明对比,以两位大司马为首,皆赞誉道:
“齐桓公杀公子纠而用其臣管仲,则齐国大治。”
“今陛下封贺而大用龚遂、王吉,有舜帝之德,胸襟远胜齐桓,仁义望于太宗皇帝哉!”
……
虽然略施小计,就在内政上刷足了好感,但这个冬天,刘询的目光,始终在盯着北方。
大汉在天灾人祸中度过了这几年,终于迎来了政治上的稳定。匈奴也从前年的黑白两灾中缓过气来,在东边,左部击退了乌桓人的进犯,在北方,匈奴王子郅支率军击败了造反的丁零人,重新控制了北海地区。
西方,随着任都护回朝,右部的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缓解。
但匈奴仍在两年的大乱中,付出了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的惨重代价,这伤口可不是舔舔就能痊愈的。
雪上加霜的是,入冬前夕,在达坂塞吃瘪又遇到大雪灾生病的匈奴大单于壶衍鞮单于,终于在他立为单于后十七年死去,因为没有子嗣,弟左贤王立,为虚闾权渠单于。
紧跟着这个消息,一支匈奴人的队伍也抵达边塞受降城外,自称“郝宿王刑未央”,代表新单于,入大汉报老单于之丧,并修两邦之好。
双方这两年虽然都忙于赈灾内斗,没工夫打仗,但哪有什么好可修?
只是恰逢腊月之后,就是正旦大朝会,汉廷在略微商议后,决定让匈奴使者入塞,用大司马卫将军的话说,且看看他们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本始六年的最后一天,匈奴使团已至长安近郊的茂陵县,已经快和天子派来相迎的谒者接头了。
年迈的刑未央参加过元霆乌孙之役,看着被风雪覆盖的长安近郊,停了马,低下头,看向为他牵马的年轻侍从译者,这译者年纪二十上下,一身毡帽羊裘,目光好奇地扫视汉地的一切。
他一路走来,观三辅五陵的繁荣,望茂陵封土的巍峨,又看向渭水对岸那座若隐若现的大城,目光中有震惊也有沉思——过去二十年都活羊身上的沉思。
刑未央低声对他,匈奴新单于的儿子稽侯珊,亦是历史上的呼韩邪说道。
“左贤王……长安,快到了!”
……
PS:沙雕读者发的章说作者后台能看到的,过几天就显示出来了,发,快发,不然我怎么抄,分分钟罢工给你们看。
“故昌邑王贺,昏聩无德,天之所弃,陛下至仁,复封为列侯。然贺冥顽放废之人,纵要置于美地,却须加以恶名加以告诫,臣以为,可选一个名中带恶字,比如‘昏’字的县封之。”
这就是大司马卫将军的提议了,只是建议,剩下的最后一步交给天子去做决定,让历史回归原位挺好的。
刘询确实是将任弘的建议听进心里了,稍后就召见了管石渠阁图籍的太史,在天子问函谷关、武关以东可有带“昏”字的县时,太史很快就找到了一个。
“豫章海昏县?”
此县乃豫章八县之一,在豫章郡北部,跟彭蠡泽离得很近,好地方啊……但刘询皱起眉来。
“豫章乃是皇太子潜邸之封,岂能让刘贺落脚?更何况,朕并未撤销豫章国,还想等皇次子稍长后封过去,孝武后汉家自有制度,诸侯之中不封侯国。”
而且,海昏一般写作“海缗(min)县”,是南海水很深的意思,跟他与任弘想暗示刘贺“昏聩无德”不太相符。
好在还有另一个选项。
一念之差间,历史偏离了原先的轨迹,刘询的目光向北移动,落在了地处中原的陈留郡,在听太史讲述那一地的历史后,微微点头,做了决定。
刘询旋即下了诏令:“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其以陈留郡东昏县,封故昌邑王贺为东昏侯,食邑四千户!”
……
“啥,东昏侯?”
大司马卫将军刚出未央宫金马门,听说这诏令后差点跌倒,暗道不妙,他却是忘了大汉朝名字里带“昏”的县还有这个了。
东昏县在陈留郡,也就是后世的河南兰考,得名于秦朝时,秦始皇东游至魏地户牖乡,昏雾四塞不能进,故其地为东昏,到汉时设了县。
户牖乃是陈平的家乡,大汉开国后,陈平曾封户牖侯,后来才转封曲逆,这地方离高皇帝从张耳为门客的外黄县,是相当近。
历史还是出现了偏差,海昏侯变东昏侯,本属于江西的文物,以后可能要归河南这考古大省了,真是劫贫济富。
但若不看名字含义,地处中原的东昏县,显然要比南方湿热的海昏县更宜居,任弘听说刘贺面带病容,或许去了东昏为侯,能调养好身体,多活几年吧。
“刘贺这是走了萧宝卷了路,让后来人无路可走啊。”任弘遂不再在意此事,只在心里笑骂道:“还四千户侯,阿询确实是仁义大方。”
但作为代价,刘贺也被剥夺了奉宗庙朝聘之礼的资格,再也不用再买白鹿皮奉玉璧来长安拜高庙了,看似省钱,其实相当于开除了刘贺的宗籍。
而来告诉任弘此事的侍中史丹,还小心翼翼地请教一事。
“大司马,陛下方才吩咐了小人一句话,但小人没听明白,大司马最知陛下心意,可否指教一二?“
“史侍中,你我各司其职,万不可越界,若实在不懂,向陛下叩首请罪问清楚些,勿来问我。”任弘却不想“知天子心意”这个标签贴身上,拒绝蹚浑水,捂着耳朵就跑了,速度比兔子还快。
史丹只能转而去问大鸿胪杨恽,杨恽这个好为人师的家伙来者不拒。
“陛下忽然问我,‘王吉、龚遂还在么’?
王吉是故昌邑国中尉,龚遂是昌邑国郎中令,二人都随刘贺进京,劝过他恭敬对待霍光,勿要自行其是,于是在刘贺两百多属下统统被缉捕捉拿斩了时,唯独王吉和龚遂被霍光赦免,髡为城旦,如今刑期已满。
二人可以说是刘贺一群手下里,仅有的两个聪明人,对今上来说,确实有威胁。
史丹还以为天子在封了刘贺为东昏侯后忽然想起王、龚,是打算处置废帝旧部,以绝后患。
杨恽听后却大笑:“勿慌,这是天子想要起用二人,速去找到,再以轻车送入宫中。”
……
龚遂在结束刑期后已经回了老家,一时半会召不来,王吉却住在长安附近的云阳县,他年轻时曾在这做县令,在本地娶了妻,如今蹉跎半生又回了云阳。
王吉在云阳本有许久故旧好友,但因他废帝旧臣,又做了四年城旦的缘故,亲友们都避而远之,只有王吉与妻子住在县郊,他每日只在家读儒经,修《韩诗》,希望纵今生仕途无望,但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能继承老师,前丞相蔡义的事业。
但就在本始六年,腊日快到的时候,王吉却忽然被宫里派来的人接走了,这让王吉的妻子十分紧张,饭也不吃鸡也不喂,就跪坐在院门口缝补王吉的衣裳,还不住抬头看向里门口。
她家中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都是王吉种的。当年王吉在长安做官时,邻家枣树的枝叶伸入其院中,王吉之妻随意摘了几颗枣子给他吃。事后,王吉得知枣子是偷摘邻居家的,大为羞愧,抠着喉咙将这“盗枣”吐了出来,便将妻子赶走,自己去向邻居赔罪,夫妻很久后才和解。
若非王吉性格这么偏执,也不会在昌邑国时让刘贺畏惧,一听王中尉来谏就故意躲开,只可惜谏言终究没什么大用。
王吉妻很担心,丈夫已为刘贺丢了官绝了仕途,还剃了胡须头发为城旦四年,手都冻裂了,之后与废帝再无联系,大将军都没再怪罪王吉,莫非今上亲政后,又记起此事来,要杀了废帝的忠臣么?
结果从早上等到晚上,王吉都不见影子,直到第二天傍晚,才被宫里的车送回来,整个人醉醺醺的,但心情看上去很好。
王吉之妻都快吓死了:“妾还以为良人又被执为城旦了!”
王吉却哈哈大笑,朝西南方的建章宫一拱手道:“圣天子在朝,我又无罪过,岂会无故受责?”
原来皇帝召他进宫,先与王吉问对了经术诗史,判断他确实有学术才干后,才告知刘贺封东昏侯之事,并对王吉当年的忠心进谏加以赞赏勉励。
皇帝还说,如今朝中就是缺少能面刺天子之过者,希望王吉能像当年讽谏刘贺那样,做天下的忠臣。一番赞誉后,当场就授予王吉“韩诗博士”“谏大夫”之职。
王吉忠于的是职责,而非刘贺本人,再加上过去刘贺死活不听劝,沉溺享乐游玩,反观当今天子,自亲政后出了名的勤政,老王吉的心,便被刘询给折服了。
而稍后进京的前昌邑国郎中令龚遂也是类似的待遇,先进宫问对,在让天子称善后,免除过去罪责,重新起用龚遂,其职务更让天下人惊讶,竟然是“益州刺史”!
一时间众人又遐想连篇,废帝不就在益州?莫非是要让龚遂……
确实,刘询任命龚遂为益州刺史,就是想让他去帮刘贺搬家,是真的搬家,而不是脑袋搬家。
来年开春让“东昏侯”之国,若让其他人去负责,恐怕又要会错了意,好心办坏事,让刘贺“病卒”。这事让刘贺的老部下龚遂去办,不但可以放心,也能体现天子的仁义。
至于龚遂是否会同情刘贺将他放跑?沿途护送的西园八校之一,阳都侯张彭祖和一千兵卒可不是吃素的,更何况,刘询有信心,废帝昏君和在位明主,龚遂知道该选谁,刘贺从蜀郡偏僻之地回中原过好日子,人家还不一定乐意亡命呢!
封刘贺,用龚遂、王吉,比起简单粗暴的杀杀杀高明多了。
这两件事让皇帝博得了天下人巨大的好感,尤其是长安朝堂的官吏,觉得今上的“明”和废帝的“昏”形成了鲜明对比,以两位大司马为首,皆赞誉道:
“齐桓公杀公子纠而用其臣管仲,则齐国大治。”
“今陛下封贺而大用龚遂、王吉,有舜帝之德,胸襟远胜齐桓,仁义望于太宗皇帝哉!”
……
虽然略施小计,就在内政上刷足了好感,但这个冬天,刘询的目光,始终在盯着北方。
大汉在天灾人祸中度过了这几年,终于迎来了政治上的稳定。匈奴也从前年的黑白两灾中缓过气来,在东边,左部击退了乌桓人的进犯,在北方,匈奴王子郅支率军击败了造反的丁零人,重新控制了北海地区。
西方,随着任都护回朝,右部的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缓解。
但匈奴仍在两年的大乱中,付出了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的惨重代价,这伤口可不是舔舔就能痊愈的。
雪上加霜的是,入冬前夕,在达坂塞吃瘪又遇到大雪灾生病的匈奴大单于壶衍鞮单于,终于在他立为单于后十七年死去,因为没有子嗣,弟左贤王立,为虚闾权渠单于。
紧跟着这个消息,一支匈奴人的队伍也抵达边塞受降城外,自称“郝宿王刑未央”,代表新单于,入大汉报老单于之丧,并修两邦之好。
双方这两年虽然都忙于赈灾内斗,没工夫打仗,但哪有什么好可修?
只是恰逢腊月之后,就是正旦大朝会,汉廷在略微商议后,决定让匈奴使者入塞,用大司马卫将军的话说,且看看他们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本始六年的最后一天,匈奴使团已至长安近郊的茂陵县,已经快和天子派来相迎的谒者接头了。
年迈的刑未央参加过元霆乌孙之役,看着被风雪覆盖的长安近郊,停了马,低下头,看向为他牵马的年轻侍从译者,这译者年纪二十上下,一身毡帽羊裘,目光好奇地扫视汉地的一切。
他一路走来,观三辅五陵的繁荣,望茂陵封土的巍峨,又看向渭水对岸那座若隐若现的大城,目光中有震惊也有沉思——过去二十年都活羊身上的沉思。
刑未央低声对他,匈奴新单于的儿子稽侯珊,亦是历史上的呼韩邪说道。
“左贤王……长安,快到了!”
……
PS:沙雕读者发的章说作者后台能看到的,过几天就显示出来了,发,快发,不然我怎么抄,分分钟罢工给你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