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圣罗马帝国 > 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

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战败国好处理,反正在这拳头大就是真理的时代,不服再干一仗就是了。

    没有不列颠这个带头大哥,日本和合众国就算是想闹,也折腾不出花样来。

    真正需要维也纳政府费心的,还是曾经的好盟友——俄罗斯帝国。

    此一时,彼一时。伴随着世界大战的胜利,屠龙者已经顶替了恶龙的角色。

    身份发生了转变,立场自然也跟着发生变化。从前的盟友,现在就变成了竞争对手。

    要不要下黑手,趁机弄死俄罗斯帝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俄国内战已经陷入了高潮,在欧洲各国不惜代价的支持下,叛军的声势是一日胜过一日,席卷了大半个俄罗斯帝国。

    这次真不能怪沙皇政府,尽管他们的无能为叛军做大创造了条件,但是核心原因还是敌人不讲武德。

    俄国革命党还没有成气候,虽然在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发起了叛乱,但是因为缺乏群众基础,很快就被沙皇政府扑灭了。

    现在充当反俄重任的是各地的独立组织。群众基础是有了,可是因为浓烈的民族主义、地域色彩,独立组织的影响力大都集中在某一地区。

    最具代表的是波兰独立组织、保加利亚独立组织、芬兰独立组织、以及阿富汗游击队。

    这些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影响力仅限于一地,无法在全国范围之内掀起反俄浪潮。

    反俄战争爆发后,这些互不统属的独立组织,纷纷陷入了各自为战中。正常情况下,被扑灭只是时间问题。

    可惜现在有外力介入,刚开始大家还知道规矩,仅仅只是暗中提供资金、武器装备。

    伴随着战场局势的发展,大家的投资力度也是越来越大,为了确保最后的胜利,节操难免就降低了那么一点点。

    先是派出了志愿者,参与俄国内战,怎奈猪队友实在是不好带,迫不得已大家只能上“雇佣军”。

    什么瑞士近卫队、普鲁士之鹰、黑森雇佣军、法兰西大公鸡,天使战队、瑞典木马……但凡是在国际上有点儿名号的雇佣军组织,都出现在了战场上。

    据不完全统计,活跃在俄国战场上的雇佣兵人数,已经超过十万人。

    别问为什么有这么多雇佣军参战,问就是:国际正义人士看不惯俄国人的残暴统治,要解救被沙皇政府奴役的各民族。

    看似是俄国内战,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沙皇政府同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以一敌众,沙皇政府自然要悲剧。

    层出不穷的罢工运动,席卷天下的叛军,还有虎视眈眈想要夺权的资产阶级、新贵族,沙皇政府已经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北部的芬兰地区已经完全沦陷,叛军正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地区抢修工事;

    西部的波兰叛军和立陶宛叛军已经联手,波德平原上已经没有了沙皇政府的旗帜,战火烧到了白俄罗斯地区;

    中南部高加索地区狼烟四起、乌克兰游击队遍地,俄属巴尔干半岛现在是保加利亚独立军的天下,属于沙皇政府的只剩下一个君士坦丁堡;

    中亚大草原再次沦为部落的天下,阿富汗地区已经看不到俄国人的身影;

    西伯利亚叛军同俄军正杀得昏天黑地,一时半会儿还分不出胜负;

    远东地区大都在日本人手中,尽管已经签订了条约,但什么时候能够落实,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维也纳政府只要再添一把火,沙皇政府很有可能就真的凉凉了。

    打压俄罗斯帝国是一回事,弄死沙皇政府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弗朗茨想做的是:在削弱俄罗斯帝国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的保住沙皇政府。

    具体计划就是:让芬兰、波兰、保加利亚、乌克兰、波罗的海地区、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都独立,最好将西伯利亚、远东也拆分出去。

    计划归计划,现实归现实。即便是维也纳政府亲自下场,尼古拉二世也不可能接受这样丧权辱国的条件。

    估摸着弄跨沙皇政府,换个资产阶级政府上去,妥协的概率还要更高一些。

    谈不拢,那就只能想办法造成既定事实。然后再利用时间,逼迫俄国人慢慢接受现实。

    望着沙盘上插满小旗的俄国地图,弗朗茨关心的问道:“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叛军有没有可能攻克圣彼得堡?”

    既定事实也不是那么容易造成的,叛军活跃区域,除了少数几个地区有险可守外,大部分地区都是一马平川。

    现在看似叛军势大,一旦沙皇政府缓过气来,局势很快就会逆转。

    比如说:在印度的俄军主力回国,联盟对俄解除封锁。双方的实力对比,瞬间就会巅倒过来。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即便是有欧洲各国支持,叛军也很难干得过沙皇政府。除了少数几个地区能够依托天险支撑一二外,大部分区域都难逃俄国人的魔爪。

    不管怎么说,在名义上俄国人都是盟友,维也纳政府不可能一直扣着印度前线的俄军不放,更不可能长期对俄实施物资封锁。

    伴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这两个现实问题已经拖不下去了。如果想要肢解俄罗斯帝国,唯有在俄军主力回国之前完成。

    人性是复杂的,最近几十年沙皇政府虽然经历了不少社会毒打,但是也取得了不少辉煌的胜利,心气正高着。

    想要让他们接受现实,唯有先打掉俄国人的傲气。除了残酷的持续战争外,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让叛军攻克圣彼得堡。

    政权一旦被颠覆,摆在沙皇、贵族面前的首要问题就不是维护国家统一,而是想办法复辟。

    到时候,不管有多少傲气,为了完成复辟,他们都会自己找理由暂时妥协,将问题留到未来解决。

    在以往的时候,这么玩儿自然没有问题。将国土暂时放在叛军手中,等实力强大之后,再完成国家统一就行了。

    可是在20世纪初这个风起云涌的关口,恰好是民族主义的勃发,一旦完成了国家独立,民众就再也无法容忍继续被奴役了。

    钱德勒首相:“俄国叛军现在声势浩大,主要是靠本民族的支持,离开了聚集区起义军的战斗力就会大降。

    尽管有人帮助叛军完善了政府组织构架,但那也仅限于一地一域。各地的叛军仍然各自为政,没有办法联合起来对付沙皇政府。

    因为距离的缘故,如果叛军想要进攻圣彼得堡,真正能够参战的只有芬兰、波兰、立陶宛地区的起义军。

    而在东欧战场上,政府军和叛军实质上已经陷入了僵持状态,一时半会儿很难分出胜负。

    除非有一支精锐部队加入,打破目前战场上的僵局,要不然根本就看不到攻克圣彼得堡的希望。”

    精锐部队,自然只能是幕后支持者无私赞助了。随着参战人数越来越多,雇佣兵的名头已经不好用了。

    十万雇佣军已经够夸张了,几乎全世界所有的雇佣军组织都“被”参战了,再多历史书就不好写了。

    再增加兵力,所有人都知道欧洲各国出兵干涉俄国内战了。大家都是要脸的,暗地里搞事情可以,拿到台面上说就尴尬了。

    要怪就怪俄国革命党不给力,拿了大笔的援助,起义还是失败了。

    若是革命党能够在圣彼得堡,或者是莫斯科掀起革命浪潮,根本就没有现在的麻烦。

    “谁知道呢?要知道早在1848年,法国人就组织了志愿军,准备支援波兰独立运动。

    虽然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取消了,但是这种国际主义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最近法兰西的反俄运动高涨,无数法国人都想要迎回被俄国人抢去奴役的同胞,据说已经有人组织了志愿军。

    尽管有法国人之前犯了大错,现在他们想要去解救自家同胞、支援俄国民族独立运动,我们也没有道理阻拦。

    没准,什么时候法国志愿军,就杀到了俄罗斯帝国,为人类解放事业贡献力量去了。”

    从腓特烈的夸张语气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现在迫切的希望看到俄国人倒霉,以至于连节操都不要了。

    干涉盟友内战、企图分裂盟国,这些都是见不得光的事情,维也纳政府自然不能干。

    在这种背景下,背锅侠就非常重要了。尽管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帝的新衣”,但是游戏也必须要玩儿下去。

    至于法兰西志愿军存在与否,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关键要看维也纳政府现在是否需要他们存在。

    只见弗朗茨微微一笑,显然他对儿子的适应能力表示满意。今时不同往日,世界霸主的神罗和欧洲霸主的神罗是两个概念。

    欧洲霸主的神罗还有竞争对手,维也纳政府必须要团结更多的盟友,在政治外交上不能太过霸道。

    世界霸主的神罗就不一样了,行为出格一点儿是应该的,没有直接撕毁俄奥盟约,那就算有节操了。

    纵使有人心里不满,现在也只能憋着。能够推出一个背黑锅的,已经是给俄国人留面子了。

    要不然现在亲自下场干涉俄国内政,沙皇政府也只能被动接受现实,根本就不要想有人出来主持公道。

    略加思索之后,弗朗茨缓缓说道:“腓特烈,今后俄罗斯帝国的事物,就由你负责主持,内阁负责配合。

    不光是这些,接下来的善后工作,你也一并给接手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准备在年底退位。”

    “退位”,这无疑是一声惊雷。传了出去,在世界政坛都会引发大地震。

    作为当事人的腓特烈,直接就懵了。尽管做了五十年的皇太子,可弗朗茨的身体一直很好,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现在就要继位。

    在这个问题上,古今中外都一样,很少听说有皇帝自己要退休的。但凡是提前退位的,几乎都被迫的。

    弗朗茨现在的情况明显不一样,刚刚带着神罗击败了大英帝国,夺取了世界霸主之位,正处于人生巅峰,根本就没人能够逼迫他。

    看着陷入懵逼状态的众人,弗朗茨继续补充道:“不要大惊小怪,我只是感觉累了。想要趁着身子骨儿还能动,出去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众人更加懵逼。大家实在是难以将“出去看世界”和“退位”联系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