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圣罗马帝国 > 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页

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页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没有犹豫多久,威廉一世就同意了这项计划。普鲁士的家底有限,没有能够拿出手的筹码做交易。现在开的都是空头支票,能不把数字填大一点儿么?

    国际局势千变万化,几年前英法还在全力支持普鲁士抗俄,转眼间英法就要同俄国人缓和关系了。

    不是威廉一世不想阻止这一切发生,实在是在利益面前,根本就不是他能够阻挡的。

    已经没落的俄罗斯帝国,不再是英法的竞争对手,自然可以在一起愉快的玩耍。

    下一次普俄战争,即便是英法还会站在他们一边,支持力度也不可能有上一次那么大,想要赢得战争只能靠他们自己努力。

    俄国人就是前车之鉴,普俄战争中奥地利不再无条件支持他们,心态没有调整过来的沙皇政府,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俄奥关系日渐遇冷,实际上就是沙皇政府对维也纳政府在普俄战争中有保留的支持不满。

    沙皇政府心中有气,维也纳政府心中也不舒服。在维也纳政府看来自己做得已经够多了,完全履行了盟友义务,付出的甚至还超出了盟约规定范围,还要受俄国人的埋怨。

    双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不开的结,成为了横在俄奥同盟之间的一道坎,战后两国关系一直都没有恢复如初就是证明。

    作为旁观者,威廉一世可以冷静的思考问题。可是轮到自己了又不一样,英法摆明了只是把他们当棋子用。

    打击完俄国人后,所有的扶持帮助都戛然而止。伦敦政府一度想要扶持普鲁士制衡法奥两国,权衡利弊过后,最终还是没有实施。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益,继续扶持普鲁士王国,英国人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能够获得的好处太少,还要面对法奥两国的激烈反弹。

    相比英国人,法国人更可恨,居然还在图谋莱茵兰地区。如果不是法国人突然吞并了意大利地区,造成了欧洲各国的恐慌,令巴黎政府不敢妄动,没准莱茵兰地区也要易主了。

    在无法兼并德意志联邦帝国的情况下,莱茵兰地区成为了普鲁士王国的心病。威廉一世时刻提心吊胆,怕法国人不管不顾一口给吞下了。

    为了摆脱困境,威廉一世多次提出要加入德意志联邦帝国。毫无疑问,遭到了汉诺威的强烈抵制。

    鸠占鹊巢的事情,怎么可能不警惕呢?

    普鲁士王国的体量要比德意志联邦帝国大得多,说得好听是加入进来,换个说法就是要吞并德意志联邦帝国。

    文得不行,武得更不行。柏林政府要对德意志联邦帝国动手,奥地利肯定不会答应。一旦强行动手,普奥战争就要爆发了。

    那绝对是最糟糕的情况,真到了那一步,普鲁士王国就是真的举世皆敌了。

    在和奥地利、德意志联邦开打的同时,还有应付落井下石的俄国人,没准北欧联邦都有插一杠子,搞不好法国人也会来凑热闹。

    在利益面前没有什么好说的,大家都抵御不了诱惑。普鲁士王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欧洲列强中最糟糕的没有之一,这就决定了他们扩张的时候必须要小心谨慎。

    普俄战争对普鲁士来说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普鲁士想要发展壮大,最佳的选择就是踩着俄国人上位,这是第一次普俄战争决定的。

    最近几年柏林政府没有闲着,即便是政府兜里没钱,他们也在想办法发展经济。比如说:利用英法资本在新占领的土地上修铁路,甚至还在帮波兰人修铁路。

    为了筹集发展资金,柏林政府还加大了资源出口。莱茵兰地区的矿产资源,大量被出口到法国、德意志联邦帝国。

    硬是靠着工商业产品和矿产资源出口,普鲁士王国实现了贸易顺差。当然这其中更大的原因,还是波兰王国为普鲁士工商业产品提供了倾销市场。

    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出现了贸易顺差,大量的资金从外界流入,应该是不缺钱的。

    可惜普鲁士是一个例外,这些财富都被用来偿还了债务,经济上不得不受制于英法。

    为了偿债,柏林政府尽可能的压缩开销。不过这并不包括军费,再穷也不能够穷军队,即便是现在普鲁士的军费开销也从来没有低于过财政收入的45%。

    这种背景下,柏林政府想要釜底抽薪,拆散俄奥同盟也就不奇怪了。

    只有彻底击垮了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才有一个安定发展的国际环境,才能够把军费开销压下去,安心的发展经济,摆脱债务危机。

    而拆分俄奥同盟就是赢得战争的第一步。威廉一世已经做好了提前发动战争的准备,真要是等沙皇政府完成了内部改革,战争的天平就完全倒向了俄国人。

    第一次普俄战争,普鲁士靠交通上的优势赢得了战争,这种优势自然要保留。

    即便是进行了扩张,普鲁士王国加波兰王国的领土面积也远远无法和俄国人比,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先修完铁路。

    目前计划进展的非常顺利,普鲁士的铁路建设进度,根本就不是俄国人能够比的。

    尽管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俄罗斯太大了,区区几千公里铁路对这个帝国来说,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从战略上来说,俄国人要摆脱交通困境,至少需要三十万公里铁路。就算是忽视亚洲地区的领土,仅仅考虑欧洲部分领土,那也需要十五万公里,才能够勉强满足需求。

    相比之下,普鲁士王国就要好太多了,就算是加上波兰王国,他们再修一两万公里就足以满足战争需求了。

    当然想要达到原时空德二帝国那个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将铁路贯通到每一个乡镇,也只有德国人做到了。

    在仅仅5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建设了六万多公里铁路,可以说是五公里内必见铁路。德国人创下的铁路覆盖率,一直到21世纪都是一项无法打破的世界记录。

    当然,这种特殊情况是时代造就的。等汽车工业发展起来后,很多铁路都丧失了经济价值,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交通上面临的问题,亚历山大二世也是一清二楚。悲剧的是他想要吸引外资投资铁路,都无人问津。

    给再多的优惠条件都没有用,奥地利的捆绑铁路都坑死了不少资本家,很多铁路公司一亏就是十几年,谁还敢去跳俄国人的巨坑?

    现在英法资本投资普波两国的铁路,都只是投资有经济价值的主干道,支线铁路那是一概不碰。

    俄国铁路就更不用说了,那怕是把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铁路拿出来招标,都没有铁路公司敢冒险。

    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风险,最主要的是大家对沙皇政府信誉产生了怀疑。万一铁路修完了,沙皇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大家还不赔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俄国铁路还是国有制,高昂的运营成本,让私人资本望而怯步。

    曾经有奥地利铁路公司前往俄罗斯考察,最后得出了结论,俄国铁路的总体运营成本是奥地利铁路的三倍。

    都是冬天惹的祸。除了小部分地区外,俄罗斯帝国就是一个冰雪国度。这个年代技术有限,铁路要冬季运营不仅风险高,所需要支付的维护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成本高也就罢了,关键是还地广人稀、经济落后。无论货流量,还是客流量都不足,这点儿收入根本无法满足铁路公司的运营。

    没有额外附加条件,谁愿意去冒险建造一条无法赢利的铁路呢?

    无法赢利,民间资本不肯投资,俄国铁路建设的责任都落到了政府肩上,这个建设进度自然就慢了。

    即便是到了21世纪,俄罗斯的交通都和便利扯不上关系,欧洲部分尚且过得去,亚洲部分客运还勉强,大规模货运依然是一个难题。

    这个年代更不用说,偌大的俄罗斯帝国运营的铁路总里程还不到一万公里,具体的来说是7876公里,不足普鲁士王国的一半。

    比历史同期还要少,这都是战争的后遗症。财力匮乏的沙皇政府,铁路建设进度也被拖延了。

    ……

    在威廉一世准备挖墙脚的时候,亚历山德罗维奇也抵达了伦敦。迎面而来的怪味,灰蒙蒙的天空,让亚历山德罗维奇眉头紧锁。

    号称世界第一大城市的伦敦,居然就是这副景象,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唯一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大概是高高耸立的烟囱,冲天而起的浓烟,迎风起舞,宛若人间仙境。

    哦,这些美景都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万一被呛死了,可没有人会负责。

    这个年代的伦敦就是工业之美的最佳写照,全世界污染最重的城市之一,雾霾界的扛霸子。

    亚历山德罗维奇的运气不错,没有在冬天过来,不然他就可以感受一下这个年代最具杀伤力的生化武器。

    现在是秋天,伦敦的天气还凑合,能见度还有几百米,不会出现大规模中毒死亡事件。

    迎接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是英国王储爱德华,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了。两人也是亲戚了,欧洲王室是一家,这个说法一点儿也没有错。

    他们就拥有共同的老丈人,被尊称为“欧洲岳父”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

    事实再一次证明,欧洲王室都不好惹,即便是小国王室,也架不住人家亲友团够强大。

    欧洲王室有一点规则很不错,那就是亲戚归亲戚,战争归战争,就算是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私下里大家还是可以做朋……友,不对应该是“亲戚”。

    两人这点儿关系,还影响不到英俄两国的外交。亚历山德罗维奇还好点儿,已经开始参与政务,在政治上多少有些发言权。

    爱德华就惨了,因为他生活不拘礼节,有时失于检点,因此维多利亚女王一直不许他掌管有关实际朝政的任何事务。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空头王储,除了有个高贵的身份外,政治上根本就没有他插手的余地。

    一阵礼节性的寒暄过后,两人乘坐马车离开了喧闹的港口。历史似乎在这一刻,翻开了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