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为国家修文物 >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难道他没把握了 (第一更)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难道他没把握了 (第一更)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回到文物修复室之后,向南用小喷壶装了点水,将画芯背面稍稍打湿,然后直接将画芯贴上了纸墙,再一点一点将它在墙面上撑平。

    接下来的一步,要做的就是全色了。

    调配颜色是全色的基础,调配不出准确的颜色,是很难做好全色工作的,而调配颜色,最怕的就是偏色。

    之前向南每次在修复古书画或者古陶瓷时,都习惯了在白天工作,尤其是古书画修复中的全色、接笔,以及古陶瓷修复中的作色、仿釉,绝不会在夜里灯光下进行操作。

    这是因为,调配颜色就应该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这样才不会出现偏色。

    不过,全色这一步骤对于向南这个经常可以做出全色“四面光”效果的文物修复师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好了。

    半个多小时之后,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的画芯全色工作就做完了。

    如果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再去看画芯,整幅画面的颜色层次分明,如果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画芯上面曾经有画面破损过的痕迹。

    向南长舒了一口气,转过头来看了看玻璃隔断外面的布罗迪·泰勒。

    布罗迪·泰勒看到之后,很快就从外面推开文物修复室的门,走了进来,开口问道:

    “向先生,怎么了?”

    “泰勒先生,我之前了解过,在米国收藏界这边,对华夏古书画进行修复时,一般都是只做到全色这一步,对残缺的画面不做接笔处理的。”

    向南转过头来看了看布罗迪·泰勒,接着问道,“您这边是什么打算?如果只需要做到全色部分,那这幅古画到这一步就算是修复完毕了。”

    布罗迪·泰勒凝眉想了想,问道:“向先生有把握对残损画面进行接笔吗?”

    “八成的把握吧。”

    向南又多看了他一眼,有些好奇地问道,“泰勒先生还是打算要接笔处理?”

    “是的。”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布罗迪·泰勒点了点头,笑着解释道,

    “对华夏古书画只全色不接笔,一般都是博物馆的处理方式,对于我们这些收藏家而言,能接笔自然最好,因为这些古书画,我们并不打算一直收藏,在合适的时候还有可能转手出去或者再送到拍卖会上拍卖,如果连画面都是残缺的,恐怕对这幅画感兴趣的人会少很多。没人愿意掏一大笔钱,买一幅连画面都不完整的古画的。”

    “你说得也有道理。”

    向南笑了笑,说道,“那好吧,我就继续为这幅古画接笔好了。”

    布罗迪·泰勒没说什么,朝向南点点头,又退出了文物修复室。

    接笔是古书画修复当中难度最高的一步,他可不想留在这里影响向南的发挥。

    等布罗迪·泰勒离开之后,向南这才转过身来,一边研着墨,一边仔细揣摩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的画风、技法。

    这一幅北宋的《文潞公耆英会图》的作者佚名,一个是因为这幅古画上没有留下款识,二也是因为它的绘画风格很难将其归属于哪家哪派。

    如果这幅画的作者很有名气,那么从这幅画的技法特点、画风等方面,后世的鉴定家总能从蛛丝马迹中判断出这幅画是出自谁的手笔。

    但如果仔细观察这幅画,依然可以从技法特点上找出一些痕迹来。

    比如,从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的山形结构上来看,那险峻的峰峦,悬崖峭壁,气势雄伟,而山顶多做平头,体形上很像是范宽《溪山行旅图》中所画的正面山头。

    范宽是华夏绘画大师,“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宽擅长使用雨点皴和积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般的沉郁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

    元朝人汤垕星评价称“范宽得山之骨法”。但是米芾认为范宽用墨过浓,“土石不分”,是其缺点,然而这正是范宽独有的风格。

    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在山形结构上有范宽的画风,但从皴法上看,却没有采用范宽所擅长的雨点皴,山峰山石勾出大体轮廓和纹理之后,只在沿线部分作了一些渲染。

    这一画法,倒是与米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的传为董源的《溪岸图》十分相似。

    此外,在小块山石的画法上,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当中用的是阔笔,渲染中能见笔触,看起来又和北宋绘画大师郭熙的风格相接近。

    在树木的画法上,《文潞公耆英会图》中的松干没有用“披鳞”、柏树没有用“披麻”这一类成熟的技法,而是采用了点染的方式来表现阴阳向背,与传为李成的《寒林图》一类的作品画法接近。

    但与宋初绘画大师李成擅长“蟹爪”法不同的是,《文潞公耆英会图》中的树木枝梢上却没有蟹爪似的影子。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北宋诸多绘画大师的画法,都可以在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中找到相类似的痕迹,因此,向南想要完美接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向南站在纸墙前面细细观察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时,那些收藏家们也安静地坐在外面的沙发上,透过玻璃隔断仔细地看着向南。

    事实上,这大半天的时间里,向南已经用精湛的文物修复技术将他们给震住了。

    之前向南说一天时间就能修复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时,也许还有人不信,有人怀疑,那么到了此刻,就连最不相信向南的约翰·威尔逊也都不会再口出狂言了。

    约翰·威尔逊只是有些狂妄罢了,并不是个傻子,如果能预料到自己出头会碰得头破血流,打死他也不会为了那个名义上的“老师”去冒犯向南的。

    就比如现在,他不就乖乖地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吭了么?

    只是,约翰·威尔逊也没有搞明白,向南现在这是打算干什么呢?是要给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残缺的画面接笔吗?

    可他为什么一直站在那儿不肯动弹呢?

    “难道他是没把握了?”

    约翰·威尔逊心里面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就连心跳都一下子快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