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五 襄平粮价上涨了?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公孙康是公孙度的儿子,也是公孙度注定的继承者。
眼下公孙度的身体不好,公孙康负责侍疾,显然也是一种地位的彰显。
公孙康的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素来有好的名声,柳毅和阳仪觉得公孙康应该能听进他们的进言,于是拉住了公孙康。
“公子,目前我等得知荆州和益州已经被郭子凤平定了,现在郭子凤已经占据了江南,没有后顾之忧,接下来他一定会对辽东动手,我等以为,还是要早做防范。”
柳毅率先向公孙康提出自己的看法。
公孙康开始有些惊讶,随后就摇了摇头。
“这个事情,我也和父亲说起过,但是父亲以为,郭子凤两年之内接连平定了荆州和益州,步子迈的太大了,肯定需要很多时间去安抚荆州和益州,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对我用兵。”
公孙康如此回复道:“而且我也觉得郭子凤的步子迈的太大了,要是短期内继续对我用兵,他不怕内部不稳,财政不济吗?
荆州和益州占地那么广阔,之前还有江东,刚平定不久,那么多地方需要安抚,需要治理,此时对辽东开战,他们内部的反对声音估计也会很大。”
“尽管如此,也不得不防。”
阳仪开口道:“魏人长期在辽西郡安置一万兵马,田豫率领万余兵马常年操练,对我是虎视眈眈,而且大兴土木,修筑道路、驿站,分明是为了方便运兵,郭子凤肯定要对咱们动手。”
“这不能算依据吧?一万军队就想进犯辽东,郭子凤的军队都是天兵下凡不成?而且只在辽西修路又能如何?他能跨越辽泽吗?阳公,兹事体大,需要谨慎思量。”
公孙康压低了喉咙:“最近父亲病情不妙,心情不快,最不想听到这些让他忧虑的事情,医者也说要让父亲保持心情愉快,所以此时此刻还是不要说这种事情比较好。”
“这可是军国大事,不是小事,事关生死存亡,怎么能等闲视之?公子,眼看着郭子凤就要一统江山了,他们不会放弃辽东不看的。”
柳毅十分担忧:“公子还是找个机会和君侯说说吧,一定要做准备,要派兵扼守要道口,随时准备迎战,再这样下去,我真的怀疑会出问题。”
“柳公,也不是我不说,实在是父亲生气的很。”
公孙康满脸无奈:“之前父亲要组织大量人口种植药材的时候您就强烈反对,惹得父亲不快,现在还要说这种事情,父亲只会更加生气,您也要为自己考虑考虑。”
“可在下的担忧难道是错误的吗?”
柳毅连忙说道:“如果所有人都去种植药材而不是种植粮食,那我们吃什么?药材能当粮食吃吗?不吃粮食,人会死的。”
“现在种植粮食的人也不多,大家都去外面买粮食吃,也是一样的。”
公孙康摇了摇头:“这都多少年了,大家一直都是买粮食吃,而且赚的钱也很多,辽东军资充裕,百姓家中殷实,这是父亲引以为傲的功绩,您却屡次反对,父亲生气难道不正常吗?
种植药材就能卖给中原,然后就有了五铢钱,就可以买粮食吃,而且父亲手里钱多了,还能从中原的特殊渠道买到很多魏国的精良兵器,可以装备给士卒,增强我军的战力,这是好事啊。”
“但是这终究不是正道啊。”
柳毅痛心疾首道:“公子,现在辽东的粮食,本地生产的数量极少,在下听人说过,说本地已经没有多少人种粮食了,全都是中原运来售卖,这样一来,粮食多少,粮价高低,那都是中原商旅说了算,他们可以随意操控粮价啊。”
公孙康皱了皱眉头。
“都那么多年了,粮价一直很平稳,不曾有过波动,我们用药材换取很多五铢钱,拿一部分买粮食,剩下的五铢钱可以用来买其他的东西,这样我们只会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贫穷,难道不是这样吗?”
柳毅连连摇头。
“不是这样的,公子,您可知道在中原,五铢钱是直接和粮食做交易的,一枚五铢钱能换取多少粮食是固定的,粮食才是重中之重,没有粮食,五铢钱难道可以拿来果腹吗?”
公孙康眨了眨眼睛,没听懂。
“柳公,您想说什么?”
“我想说,粮食才是重中之重,为了赚取更多的五铢钱而放弃种植粮食是不对的,一味地赚取五铢钱是没有意义的,五铢钱之所以能用来交易,是因为它能买到粮食,如果买不到粮食,五铢钱还有什么意义?”
公孙康完全不懂经济,对于柳毅所说的,他难以理解。
柳毅稍微懂一点,但也不是懂得太多,这是他听一个中原商人所说的,本身也是一知半解,他的专长是军事,不是经济。
阳仪也是一样,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觉得有道理,却说不出内里的问题。
所以他们所进言的,虽然是正确的道理,却不能打动人心。
用一些讲不出道理来的话让大家停止赚钱,这是什么道理?
公孙康还算是脑袋活泛的,大概能够明白柳毅和阳仪是担心粮食不够吃,所以辽东发生粮食危机。
对此,公孙康却觉得没什么值得关注的。
“中原需要咱们的药材和牲畜,咱们需要中原的五铢钱和粮食,互惠互利,对双方都有好处,这是公平的,这样的事情父亲都认为是可以的,柳公和阳公还是不要过于担忧了。”
公孙康笑了笑:“我还要去照看父亲,柳公和阳公请自便。”
说完,公孙康就离开了这里,前往照顾公孙度,留下柳毅和阳仪面面相觑。
“我是真的很担忧。”
“我也是。”
两人无奈的对视了一眼,一起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他们担忧是担忧,但是拿不出证据证明他们的担忧,只是空口无凭,实在难以让人信任。
眼前的利益为未来的危机,又有多少人可以更加重视后者而不是前者呢?
人心逐利啊。
稍晚些时候,柳毅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他是公孙度的亲信,主要从事军事方面的工作。
不过古典君国主义时代军政工作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晰,柳毅不仅可以从事军事工作带兵打仗,本身也能做点行政工作。
他很早就跟随了公孙度南征北战开创基业,至今快要二十年了,资历很深厚,为公孙度占据辽东成为辽东霸主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然而,他和公孙度一样不明白,作为一个割据政权,一个中国割据政权,如果不想着一统,必然就会被一统。
在这方面,侥幸是要不得的。
但是偏偏就有很多人拥有侥幸心理,一般人还好,不过是关乎自己,高官显贵若是如此,坑害的就不只是自己了。
柳毅其实能算是一个比较有忧患意识的人,早年还和公孙度一起商量过要渡海攻取青州作为图谋中原的基地,但是很不巧的是,青州很快就被郭鹏占据了,且将青州黄巾一扫而空。
郭鹏在当时就有名将之姿的名号,在幽州有很大的名声,公孙度甚为忌惮,不得不放弃了计划,转为向东向北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郭鹏已经快要一统江山了,他都称帝了,辽东必然是他的目标,但是公孙度却还在抱着那种侥幸的心理,这让柳毅感到非常的不安。
回到家里,脱掉官服,柳毅便准备和家人一起吃饭,结果忽然听见府中有下人议论说最近外面粮价上涨了,上涨的幅度还不小。
“你们在说什么?襄平粮价上涨了?”
柳毅靠了过去,连忙询问道。
公孙康是公孙度的儿子,也是公孙度注定的继承者。
眼下公孙度的身体不好,公孙康负责侍疾,显然也是一种地位的彰显。
公孙康的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素来有好的名声,柳毅和阳仪觉得公孙康应该能听进他们的进言,于是拉住了公孙康。
“公子,目前我等得知荆州和益州已经被郭子凤平定了,现在郭子凤已经占据了江南,没有后顾之忧,接下来他一定会对辽东动手,我等以为,还是要早做防范。”
柳毅率先向公孙康提出自己的看法。
公孙康开始有些惊讶,随后就摇了摇头。
“这个事情,我也和父亲说起过,但是父亲以为,郭子凤两年之内接连平定了荆州和益州,步子迈的太大了,肯定需要很多时间去安抚荆州和益州,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对我用兵。”
公孙康如此回复道:“而且我也觉得郭子凤的步子迈的太大了,要是短期内继续对我用兵,他不怕内部不稳,财政不济吗?
荆州和益州占地那么广阔,之前还有江东,刚平定不久,那么多地方需要安抚,需要治理,此时对辽东开战,他们内部的反对声音估计也会很大。”
“尽管如此,也不得不防。”
阳仪开口道:“魏人长期在辽西郡安置一万兵马,田豫率领万余兵马常年操练,对我是虎视眈眈,而且大兴土木,修筑道路、驿站,分明是为了方便运兵,郭子凤肯定要对咱们动手。”
“这不能算依据吧?一万军队就想进犯辽东,郭子凤的军队都是天兵下凡不成?而且只在辽西修路又能如何?他能跨越辽泽吗?阳公,兹事体大,需要谨慎思量。”
公孙康压低了喉咙:“最近父亲病情不妙,心情不快,最不想听到这些让他忧虑的事情,医者也说要让父亲保持心情愉快,所以此时此刻还是不要说这种事情比较好。”
“这可是军国大事,不是小事,事关生死存亡,怎么能等闲视之?公子,眼看着郭子凤就要一统江山了,他们不会放弃辽东不看的。”
柳毅十分担忧:“公子还是找个机会和君侯说说吧,一定要做准备,要派兵扼守要道口,随时准备迎战,再这样下去,我真的怀疑会出问题。”
“柳公,也不是我不说,实在是父亲生气的很。”
公孙康满脸无奈:“之前父亲要组织大量人口种植药材的时候您就强烈反对,惹得父亲不快,现在还要说这种事情,父亲只会更加生气,您也要为自己考虑考虑。”
“可在下的担忧难道是错误的吗?”
柳毅连忙说道:“如果所有人都去种植药材而不是种植粮食,那我们吃什么?药材能当粮食吃吗?不吃粮食,人会死的。”
“现在种植粮食的人也不多,大家都去外面买粮食吃,也是一样的。”
公孙康摇了摇头:“这都多少年了,大家一直都是买粮食吃,而且赚的钱也很多,辽东军资充裕,百姓家中殷实,这是父亲引以为傲的功绩,您却屡次反对,父亲生气难道不正常吗?
种植药材就能卖给中原,然后就有了五铢钱,就可以买粮食吃,而且父亲手里钱多了,还能从中原的特殊渠道买到很多魏国的精良兵器,可以装备给士卒,增强我军的战力,这是好事啊。”
“但是这终究不是正道啊。”
柳毅痛心疾首道:“公子,现在辽东的粮食,本地生产的数量极少,在下听人说过,说本地已经没有多少人种粮食了,全都是中原运来售卖,这样一来,粮食多少,粮价高低,那都是中原商旅说了算,他们可以随意操控粮价啊。”
公孙康皱了皱眉头。
“都那么多年了,粮价一直很平稳,不曾有过波动,我们用药材换取很多五铢钱,拿一部分买粮食,剩下的五铢钱可以用来买其他的东西,这样我们只会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贫穷,难道不是这样吗?”
柳毅连连摇头。
“不是这样的,公子,您可知道在中原,五铢钱是直接和粮食做交易的,一枚五铢钱能换取多少粮食是固定的,粮食才是重中之重,没有粮食,五铢钱难道可以拿来果腹吗?”
公孙康眨了眨眼睛,没听懂。
“柳公,您想说什么?”
“我想说,粮食才是重中之重,为了赚取更多的五铢钱而放弃种植粮食是不对的,一味地赚取五铢钱是没有意义的,五铢钱之所以能用来交易,是因为它能买到粮食,如果买不到粮食,五铢钱还有什么意义?”
公孙康完全不懂经济,对于柳毅所说的,他难以理解。
柳毅稍微懂一点,但也不是懂得太多,这是他听一个中原商人所说的,本身也是一知半解,他的专长是军事,不是经济。
阳仪也是一样,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觉得有道理,却说不出内里的问题。
所以他们所进言的,虽然是正确的道理,却不能打动人心。
用一些讲不出道理来的话让大家停止赚钱,这是什么道理?
公孙康还算是脑袋活泛的,大概能够明白柳毅和阳仪是担心粮食不够吃,所以辽东发生粮食危机。
对此,公孙康却觉得没什么值得关注的。
“中原需要咱们的药材和牲畜,咱们需要中原的五铢钱和粮食,互惠互利,对双方都有好处,这是公平的,这样的事情父亲都认为是可以的,柳公和阳公还是不要过于担忧了。”
公孙康笑了笑:“我还要去照看父亲,柳公和阳公请自便。”
说完,公孙康就离开了这里,前往照顾公孙度,留下柳毅和阳仪面面相觑。
“我是真的很担忧。”
“我也是。”
两人无奈的对视了一眼,一起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他们担忧是担忧,但是拿不出证据证明他们的担忧,只是空口无凭,实在难以让人信任。
眼前的利益为未来的危机,又有多少人可以更加重视后者而不是前者呢?
人心逐利啊。
稍晚些时候,柳毅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他是公孙度的亲信,主要从事军事方面的工作。
不过古典君国主义时代军政工作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晰,柳毅不仅可以从事军事工作带兵打仗,本身也能做点行政工作。
他很早就跟随了公孙度南征北战开创基业,至今快要二十年了,资历很深厚,为公孙度占据辽东成为辽东霸主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然而,他和公孙度一样不明白,作为一个割据政权,一个中国割据政权,如果不想着一统,必然就会被一统。
在这方面,侥幸是要不得的。
但是偏偏就有很多人拥有侥幸心理,一般人还好,不过是关乎自己,高官显贵若是如此,坑害的就不只是自己了。
柳毅其实能算是一个比较有忧患意识的人,早年还和公孙度一起商量过要渡海攻取青州作为图谋中原的基地,但是很不巧的是,青州很快就被郭鹏占据了,且将青州黄巾一扫而空。
郭鹏在当时就有名将之姿的名号,在幽州有很大的名声,公孙度甚为忌惮,不得不放弃了计划,转为向东向北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郭鹏已经快要一统江山了,他都称帝了,辽东必然是他的目标,但是公孙度却还在抱着那种侥幸的心理,这让柳毅感到非常的不安。
回到家里,脱掉官服,柳毅便准备和家人一起吃饭,结果忽然听见府中有下人议论说最近外面粮价上涨了,上涨的幅度还不小。
“你们在说什么?襄平粮价上涨了?”
柳毅靠了过去,连忙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