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八 酸枣盟誓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作为一直以来的第一心腹,程立得到了郭鹏的授权。
一旦遇到黄巾军的进犯,则留守的四校尉都要听从程立的指挥,反击黄巾,但是不得主动进攻。
准备好这一切之后,戏忠突然来求见,请求跟随郭鹏一起去讨伐董卓,增加经验。
“忠喜好军事,实在不堪政务之苦,还请明公成全。”
戏忠苦哈哈的向郭鹏请求道。
郭鹏看着戏忠苦哈哈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好吧,志才,你就跟着我一起去讨伐董卓吧。”
郭鹏安排了其他人接下戏忠留下的摊子,把戏忠纳入了讨伐军之中。
不过,虽然决定了讨伐军的组成,郭鹏却没有立刻率军出击,而是继续命令军队操练,自己则跑到了夏侯渊的军中,和夏侯渊一起了解北海国方向黄巾军的情况。
三月开春,郭鹏还亲自主持了临淄县范围内的开春祭祀,并且带领全体官员将领一起下地耕种,正式宣布了屯田政策的开始。
筹备了数月之久,郭鹏所掌握的齐国济南国乐安国和平原郡四地同时开始了屯田,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的郭鹏要亲眼看着这一刻的到来。
有组织的屯田绝对是效率很高的积攒粮食的方法。
郭鹏亲自带人四处巡查各郡国各乡村镇县的屯田情况和水利情况,挨个巡查,带领农业团队挨个指导,确保春耕的成功和夏粮的丰收。
发现做得好的基层小吏就奖赏,发现做的不好的就直接罢黜,扔回临淄做苦工去,以为惩戒。
每个季度做一次成绩评选,优秀者优先晋升,不良者严加惩处,以此作为鼓励基层小吏带领黎庶努力耕种不懈怠的方式。
在夏粮丰收之前,郭鹏不会率军出征。
他要确保夏粮的丰收,和屯田政策的有效运行。
屯田是他稳住青州的根本策略,这个策略要是实施的好,青州才能成为他稳定天下的大本营。
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暂时靠边站,农为国之本。
不仅如此,要是这边政策运行的好,那边还能形成对黄巾军的强大舆论攻势,对黄巾军进行内部的分化瓦解,将现在这令人头疼的数十万规模的黄巾军给削减一些。
方便他之后的操作。
郭某人奸诈狡猾心狠手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种事情他操作的得心应手,趁着这个档口把荒地和无主的土地大量掌握在手,形成自己掌握青州的底气,才算是真正在青州站稳了脚跟。
这还要多感谢黄巾军为自己削弱了青州的本土势力啊!
虽然不能给他们颁发军功章,但是在郭某人的心里,闹事的黄巾军每一个人的胸前都已经佩戴了郭某人亲手制作的汉贼出品的军功章。
郭鹏这边带领手下们种田种的不亦乐乎,而就在二月底,河南的讨董联军已经在酸枣盟誓了。
酸枣方面,兖州刺史刘岱,陈留郡太守张邈并郡内孝廉卫兹,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及其弟鲍韬,山阳郡太守袁遗,豫州刺史孔伷,陈国相许玚,沛国建平县长刘勋,广陵郡太守张超九位诸侯盟誓。
郭鹏缺席参加,算是十镇诸侯盟誓。
盟誓会议上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愿意做那个宣读盟誓的人,最后以陈留郡孝廉卫兹登台宣读盟誓,宣布讨董联军正式成立,遥推袁绍为讨董联军盟主。
盟誓之后,大部分诸侯留在酸枣等待袁绍的进一步指示,孔伷则率军返回豫州,屯兵颍川,遥遥威胁雒阳,以为酸枣的策应。
酸枣盟誓是二月底,而在此之前,董卓得知自己杀掉刘辩不仅没有让关东诸侯罢兵,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反抗,顿时慌了。
就探知的情报来看,中原数个州郡肯定会起兵讨伐自己,到时候大军十余万浩浩荡荡而来,自己这边的一万多人哪里够打的?
董卓慌乱不已,也恼火不已,恼恨自己派出去的这些名士一个个都是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之徒,更恼恨那些进言让自己大封天下的家伙。
要是早知道这些人会反,董卓早就在雒阳把他们全部干掉了。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当务之急是确定如何应付眼下的局面。
针对眼下的局面,董卓定下了动员关中征兵的命令,强行征召壮丁加入军队,当场开始操练,搞得关中鸡飞狗跳的。
随后,董卓想到了迁都。
雒阳虽然号称有八关守卫,但是距离关东前线太近了,把皇帝放在这里,太危险,一不留神被打败了,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董卓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开始谋求迁都。
于是董卓又大会群臣,提出这个战略规划。
董卓的理由是刘邦定都长安传位十一世,刘秀定都洛阳至今也传位十一世,按照《石包室谶》的内容,如今应该迁都长安,以顺应上天和百姓的意愿。
谶纬学说盛行的东汉,谶言的市场很广大,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论据,用谶言来掩饰自己的行动往往都能得到大义名分。
不过这一次,事情太大了,董卓遭到了诸多的反对。
三公之中,杨彪和黄琬都反对,只有荀爽见风使舵,阳奉阴违的迎合董卓的意思。
董卓没有在朝堂上得到支持,到了幕僚之中,心腹幕僚伍琼和周毖也反对。
这下董卓恼火了,下令杀掉了伍琼和周毖,理由是这两人推荐的人全都反了。
虽然事后董卓有点后悔,但是好处还是有的。
杨彪和黄琬怂了,一开始强烈反对的两人怂了。
见到董卓真的杀人,两人不想枉死,就来向董卓道歉。
董卓撤了他们的职,没杀他们,改任命光禄勋赵谦担任太尉,太仆王允担任司徒,并继续掌管尚书台。
而于此之前,董卓还用诏书把在长安附近带兵三万人的皇甫嵩招到了京师。
皇甫嵩当时正在长安附近带兵,以对抗凉州的叛军,手下有三万多招募来的有战斗经验的士兵,势力很强。
于是,皇甫嵩身边的幕僚——凉州人盖勋就劝皇甫嵩起兵讨伐董卓。
盖勋是凉州世家出身,在凉州有不小的名望,对董卓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劝说皇甫嵩讨贼,安邦定国,谋个万户侯。
皇甫嵩打仗是一流,政治则是三流,和朱儁一样,身为当朝名将,年纪越大,越不想折腾,胆气越不足。
面对这种情况,皇甫嵩表示自己起兵进攻雒阳是以臣伐君,他不敢承担以臣伐君的后果,居然抛下军队去雒阳赴任。
他的军队自然被董卓狂喜之下笑纳了。
董卓任命皇甫嵩做城门校尉,结果又因为和皇甫嵩的矛盾,派人诬陷皇甫嵩,要搞他。
幸亏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和董卓的关系不错,一顿流泪苦求之后,董卓才放过了皇甫嵩,而皇甫嵩逃过一劫之后,更没有胆气了,彻底成为了一只鹌鹑。
作为一直以来的第一心腹,程立得到了郭鹏的授权。
一旦遇到黄巾军的进犯,则留守的四校尉都要听从程立的指挥,反击黄巾,但是不得主动进攻。
准备好这一切之后,戏忠突然来求见,请求跟随郭鹏一起去讨伐董卓,增加经验。
“忠喜好军事,实在不堪政务之苦,还请明公成全。”
戏忠苦哈哈的向郭鹏请求道。
郭鹏看着戏忠苦哈哈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好吧,志才,你就跟着我一起去讨伐董卓吧。”
郭鹏安排了其他人接下戏忠留下的摊子,把戏忠纳入了讨伐军之中。
不过,虽然决定了讨伐军的组成,郭鹏却没有立刻率军出击,而是继续命令军队操练,自己则跑到了夏侯渊的军中,和夏侯渊一起了解北海国方向黄巾军的情况。
三月开春,郭鹏还亲自主持了临淄县范围内的开春祭祀,并且带领全体官员将领一起下地耕种,正式宣布了屯田政策的开始。
筹备了数月之久,郭鹏所掌握的齐国济南国乐安国和平原郡四地同时开始了屯田,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的郭鹏要亲眼看着这一刻的到来。
有组织的屯田绝对是效率很高的积攒粮食的方法。
郭鹏亲自带人四处巡查各郡国各乡村镇县的屯田情况和水利情况,挨个巡查,带领农业团队挨个指导,确保春耕的成功和夏粮的丰收。
发现做得好的基层小吏就奖赏,发现做的不好的就直接罢黜,扔回临淄做苦工去,以为惩戒。
每个季度做一次成绩评选,优秀者优先晋升,不良者严加惩处,以此作为鼓励基层小吏带领黎庶努力耕种不懈怠的方式。
在夏粮丰收之前,郭鹏不会率军出征。
他要确保夏粮的丰收,和屯田政策的有效运行。
屯田是他稳住青州的根本策略,这个策略要是实施的好,青州才能成为他稳定天下的大本营。
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暂时靠边站,农为国之本。
不仅如此,要是这边政策运行的好,那边还能形成对黄巾军的强大舆论攻势,对黄巾军进行内部的分化瓦解,将现在这令人头疼的数十万规模的黄巾军给削减一些。
方便他之后的操作。
郭某人奸诈狡猾心狠手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种事情他操作的得心应手,趁着这个档口把荒地和无主的土地大量掌握在手,形成自己掌握青州的底气,才算是真正在青州站稳了脚跟。
这还要多感谢黄巾军为自己削弱了青州的本土势力啊!
虽然不能给他们颁发军功章,但是在郭某人的心里,闹事的黄巾军每一个人的胸前都已经佩戴了郭某人亲手制作的汉贼出品的军功章。
郭鹏这边带领手下们种田种的不亦乐乎,而就在二月底,河南的讨董联军已经在酸枣盟誓了。
酸枣方面,兖州刺史刘岱,陈留郡太守张邈并郡内孝廉卫兹,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及其弟鲍韬,山阳郡太守袁遗,豫州刺史孔伷,陈国相许玚,沛国建平县长刘勋,广陵郡太守张超九位诸侯盟誓。
郭鹏缺席参加,算是十镇诸侯盟誓。
盟誓会议上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愿意做那个宣读盟誓的人,最后以陈留郡孝廉卫兹登台宣读盟誓,宣布讨董联军正式成立,遥推袁绍为讨董联军盟主。
盟誓之后,大部分诸侯留在酸枣等待袁绍的进一步指示,孔伷则率军返回豫州,屯兵颍川,遥遥威胁雒阳,以为酸枣的策应。
酸枣盟誓是二月底,而在此之前,董卓得知自己杀掉刘辩不仅没有让关东诸侯罢兵,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反抗,顿时慌了。
就探知的情报来看,中原数个州郡肯定会起兵讨伐自己,到时候大军十余万浩浩荡荡而来,自己这边的一万多人哪里够打的?
董卓慌乱不已,也恼火不已,恼恨自己派出去的这些名士一个个都是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之徒,更恼恨那些进言让自己大封天下的家伙。
要是早知道这些人会反,董卓早就在雒阳把他们全部干掉了。
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当务之急是确定如何应付眼下的局面。
针对眼下的局面,董卓定下了动员关中征兵的命令,强行征召壮丁加入军队,当场开始操练,搞得关中鸡飞狗跳的。
随后,董卓想到了迁都。
雒阳虽然号称有八关守卫,但是距离关东前线太近了,把皇帝放在这里,太危险,一不留神被打败了,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董卓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开始谋求迁都。
于是董卓又大会群臣,提出这个战略规划。
董卓的理由是刘邦定都长安传位十一世,刘秀定都洛阳至今也传位十一世,按照《石包室谶》的内容,如今应该迁都长安,以顺应上天和百姓的意愿。
谶纬学说盛行的东汉,谶言的市场很广大,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论据,用谶言来掩饰自己的行动往往都能得到大义名分。
不过这一次,事情太大了,董卓遭到了诸多的反对。
三公之中,杨彪和黄琬都反对,只有荀爽见风使舵,阳奉阴违的迎合董卓的意思。
董卓没有在朝堂上得到支持,到了幕僚之中,心腹幕僚伍琼和周毖也反对。
这下董卓恼火了,下令杀掉了伍琼和周毖,理由是这两人推荐的人全都反了。
虽然事后董卓有点后悔,但是好处还是有的。
杨彪和黄琬怂了,一开始强烈反对的两人怂了。
见到董卓真的杀人,两人不想枉死,就来向董卓道歉。
董卓撤了他们的职,没杀他们,改任命光禄勋赵谦担任太尉,太仆王允担任司徒,并继续掌管尚书台。
而于此之前,董卓还用诏书把在长安附近带兵三万人的皇甫嵩招到了京师。
皇甫嵩当时正在长安附近带兵,以对抗凉州的叛军,手下有三万多招募来的有战斗经验的士兵,势力很强。
于是,皇甫嵩身边的幕僚——凉州人盖勋就劝皇甫嵩起兵讨伐董卓。
盖勋是凉州世家出身,在凉州有不小的名望,对董卓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劝说皇甫嵩讨贼,安邦定国,谋个万户侯。
皇甫嵩打仗是一流,政治则是三流,和朱儁一样,身为当朝名将,年纪越大,越不想折腾,胆气越不足。
面对这种情况,皇甫嵩表示自己起兵进攻雒阳是以臣伐君,他不敢承担以臣伐君的后果,居然抛下军队去雒阳赴任。
他的军队自然被董卓狂喜之下笑纳了。
董卓任命皇甫嵩做城门校尉,结果又因为和皇甫嵩的矛盾,派人诬陷皇甫嵩,要搞他。
幸亏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和董卓的关系不错,一顿流泪苦求之后,董卓才放过了皇甫嵩,而皇甫嵩逃过一劫之后,更没有胆气了,彻底成为了一只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