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天佑大唐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大国重工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韩艺闻言不禁皱了皱眉,暗道,这杨二公子还真是沉不住气啊。
而李治和满朝文武皆是一脸懵逼,算算时日,嗯,这家伙定是一个疯子。
“胡说!”
许敬宗道:“一个月前才刚入夏不久,如今可都还没有立秋,怎么可能大丰收!”
这个时候有早稻吗?也有,但只是提前一个月而已,与后世的早稻不是一个概念,如今这个时间是不可能大丰收的。
杨思讷面色一紧,赶紧道:“许侍中请且息怒,小儿虽然年幼,但也不至于犯这等失误,其中定是有什么误会。”说着他又朝着那名通报官员道:“你倒是说清楚一点,什么大丰收。”
“是---是真的,不但大丰收,而且扬州的农夫已经又种上了一季种子。”
李治听得大惊不已,这真是闻所未闻啊!
那通报官员取出一道奏章,道:“这是杨都督的的奏章,还请陛下过目。”
“快---快呈上!”
李治嘴皮子都在哆嗦了。
张德胜几乎是连滚带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那官员手中夺过奏章来,又滚上台阶双手给李治递上。
李治拿着赶紧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眼睛是越睁越大,双手抖动的好几回差点没有将奏章给抖下台阶,忽然,他将奏章桌上一拍,道:“来人啊!速去元家堡给朕将元禧请来。等下,朕特许元禧直接乘马车入宫。”
“遵命!”
许敬宗、李义府他们还在懵逼当中,怎么又跟元禧扯上关系了,而且在宫中乘坐马车可是莫大的荣耀啊。
“陛下,发生什么事呢?这不会是真的吧?”许敬宗至今不敢置信,这似乎超乎常理了。
李治没有说话,而是起身来到大殿中间,来回走动,时不时望着大门外。
一干大臣也是非常茫然。
而杨思讷却是心急如焚,这关乎着杨展飞,忽然,他目光瞟向一人,正是韩艺。
韩艺见他看来,稍显淡定的微微点头。
杨思讷大松一口气,不禁又是一怔,难道那是真的?念及至此,他不禁又是喜上眉梢。
“怎么还不来啊!”
李治脖子都伸疼了,可还是没有看到元禧的踪影,好是心急。
张德胜小声道:“陛下,要不小人亲自去催催。”
“也好,你去催催!”
李治挥挥手。
“小人遵命!”
张德胜急忙忙走出大殿,可刚到门口,远远见元禧疾步往这边走来。张德胜急忙道:“陛下,元禧来了。”
李治立刻道:“快让他进来。”言下之意,谁TM敢通报,朕就要他命。
这元禧虽然身体硬朗,其实他这一脉的身体素质都非常好,代表人物就是元鹫这个变态,但他毕竟年事已高,虽然只是太极殿这一小段路,但也将他跑得够呛,跑上台阶都已经喘的半死不活了,一看李治就站在门口,吓得脚一软,差点没有滚进去,跌跌撞撞入得大殿。
“草民---!”
正准备行礼时,李治突然上前,一手抓住元禧的手臂,绷紧着脸,问道:“元禧,朕问你,你们元家可有在扬州试种一批新稻种。”
元禧愣了愣,心里本就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又见李治面容狰狞,怕得要命,这是出什么事了,颤声道:“是,是有其事。”目光却偷偷瞥向韩艺,见韩艺非常淡定的闭目养神,心里这才稍稍缓了缓。
李治听得喉咙里面发出一声闷响,紧张兮兮道:“据说这种新稻种一年可种两回。”
元禧缓了口气后,道:“回禀陛下,在去年的试种中是可以种两回,但今年是我们元家第一回大规模的试种,草民目前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了。”
他显然还是比较谨慎的,不敢在皇帝面前大放厥词。
李治闻言大喜,将手中的奏章递给元禧道:“这是扬州都督送来的捷报,你---你看看。”
元禧接过来一看,不一会儿,便是惊喜不已,“陛下,这---这应该不会有错了,其实早在两年前,草民家就已经在江南各地区开始试种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杨都督一直都很关心此事,也一直在给予草民支持,因此杨都督今年也决定跟着草民家一块大规模试种新稻种。”
其实这都是韩艺在牵线搭桥,不然的话,杨展飞哪里敢在朝廷的土地上大规模试种,至少也得等到元家的成功,但是韩艺让杨展飞跟元家一块大规模试种,因为别的地方的长官不敢这么做,你要成功了,那你自然就突出一些。
殿中的大臣们均是震惊不已,这一年种两回,粮食产量不就翻了一番。
这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是意味着一切。
当然,其实并未增多一倍,杨展飞在奏章上写得非常清楚,最多能够增多五成,但这也非常了不起了。
李治感觉自己都已经飘起来,突然多了五成的粮食,这就是预示着他能够完成更多的丰功伟绩,激动的难以自己,抓着元禧的手还在抖动着,脑子不断的冒出各种念头。
还是李义府机灵,急忙站出来道:“陛下隆恩渥泽天下百姓,乃我大唐之福,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也都惊醒过来,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李治也猛然清醒过来,难以抑制的哈哈大笑起来,举臂高呼道:“是天佑我大唐啊!”
唐朝地盘本来就大,人口又不算多,倘若粮食产量再提上来,豪不夸张的说,这无疑将大唐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禧一看皇帝原来是开心的,心里大松一口气。
一番恭贺之后,李治回到了台阶上坐下,见元禧站在大殿里面,双腿还发颤,刚才跑得够急的,立刻让人赐座。
这是何等荣耀。
待元禧坐下之后,李治问道:“元老先生,快与朕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元禧颔首道:“回禀陛下,草民家素来好园林,因此常年派人外出寻找奇花异草,然后移植到园林中来,就在两三年前,草民的侄孙儿远到占城,发现当地的稻种不择地而生,当地百姓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而且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百日左右,且产量也并不低。因此草民的侄孙便从当地带回大量的稻种,并且在江南各地试种,后来是草民那小侄女元牡丹又认为此稻种生长期短,可尝试一年种两季,在这两三年中,经过多番试种,终于让我们实验成功了,今年是第一回大规模种植。”
其实这占城稻并非是两季稻,只是一种优良的稻种,但是韩艺知道经过培育之后,采用移植技术,是可以试种出两季稻的。
元禧并未有说是韩艺提出来的,这当然是韩艺自己要求的,因为韩艺身为朝廷命官,不献给朝廷,献给商人,那皇帝真就够爱他的了。但是元禧自身不在乎这些荣耀,就推给元牡丹,夫君的功劳,夫人来领,合情合理。
李治听得是频频点头。
许敬宗却已经按耐不住了,急忙上奏道:“陛下,如今这种新稻种取得如此成功,朝廷应该将更多的百姓种上这新稻种。”
李治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
元禧皱了皱眉,道:“陛下,草民有一言不知可否说。”
李治道:“你但说无妨。”
元禧道:“陛下,如今这第二季稻谷还未到收成的时候,虽然信中已经说明种植情况非常好,但毕竟还没有收成。而且关于这种新稻种,尤其是双季种植,草民家其实也还在研究当中,虽然还发明了新的种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还未成熟,这只是草民家和杨都督在已经试种成功的土地上,首次尝试着大规模的种植,但是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因此要说要普及的话,依草民之见,可能还为时过早,还请陛下慎重,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到时百姓颗粒无收,那---那草民纵使万死也难辞其咎。”
他在对面皇帝,那真是谨小慎微。
李治猛然惊醒,也觉得自己有些高兴过头了。
许敬宗更是吓出一身冷汗,在农业真是开不得玩笑,没有绝对的把握,你就普及的话,万一没种好,那必将天下大乱。
韩艺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元老先生言之有理,关于农业的研究,一定慎之又慎,这是不能出错的。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贤者六院一直都是以谨小慎微,实事求是而著称,这也是贤者六院的立院之本,而且贤者六院的农学院已经招收不少经验非常丰富的九品院士,因此臣建议将将此任务交予贤者六院,针对这种新稻种和新的种植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研发出更新式的种植技术,以及培育出更加好的稻种。”
这兴奋劲一过,李治冷静了下来,道:“爱卿言之有理,此事不宜着急,得徐徐渐渐,争取做到最好。此事交予你们贤者六院去办吧。”说着,他又向元禧道:“就还望元老先生能够给予朝廷支持。”
我还需要你的户部侍郎的支持了!元禧道:“草民遵命。”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韩艺闻言不禁皱了皱眉,暗道,这杨二公子还真是沉不住气啊。
而李治和满朝文武皆是一脸懵逼,算算时日,嗯,这家伙定是一个疯子。
“胡说!”
许敬宗道:“一个月前才刚入夏不久,如今可都还没有立秋,怎么可能大丰收!”
这个时候有早稻吗?也有,但只是提前一个月而已,与后世的早稻不是一个概念,如今这个时间是不可能大丰收的。
杨思讷面色一紧,赶紧道:“许侍中请且息怒,小儿虽然年幼,但也不至于犯这等失误,其中定是有什么误会。”说着他又朝着那名通报官员道:“你倒是说清楚一点,什么大丰收。”
“是---是真的,不但大丰收,而且扬州的农夫已经又种上了一季种子。”
李治听得大惊不已,这真是闻所未闻啊!
那通报官员取出一道奏章,道:“这是杨都督的的奏章,还请陛下过目。”
“快---快呈上!”
李治嘴皮子都在哆嗦了。
张德胜几乎是连滚带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那官员手中夺过奏章来,又滚上台阶双手给李治递上。
李治拿着赶紧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眼睛是越睁越大,双手抖动的好几回差点没有将奏章给抖下台阶,忽然,他将奏章桌上一拍,道:“来人啊!速去元家堡给朕将元禧请来。等下,朕特许元禧直接乘马车入宫。”
“遵命!”
许敬宗、李义府他们还在懵逼当中,怎么又跟元禧扯上关系了,而且在宫中乘坐马车可是莫大的荣耀啊。
“陛下,发生什么事呢?这不会是真的吧?”许敬宗至今不敢置信,这似乎超乎常理了。
李治没有说话,而是起身来到大殿中间,来回走动,时不时望着大门外。
一干大臣也是非常茫然。
而杨思讷却是心急如焚,这关乎着杨展飞,忽然,他目光瞟向一人,正是韩艺。
韩艺见他看来,稍显淡定的微微点头。
杨思讷大松一口气,不禁又是一怔,难道那是真的?念及至此,他不禁又是喜上眉梢。
“怎么还不来啊!”
李治脖子都伸疼了,可还是没有看到元禧的踪影,好是心急。
张德胜小声道:“陛下,要不小人亲自去催催。”
“也好,你去催催!”
李治挥挥手。
“小人遵命!”
张德胜急忙忙走出大殿,可刚到门口,远远见元禧疾步往这边走来。张德胜急忙道:“陛下,元禧来了。”
李治立刻道:“快让他进来。”言下之意,谁TM敢通报,朕就要他命。
这元禧虽然身体硬朗,其实他这一脉的身体素质都非常好,代表人物就是元鹫这个变态,但他毕竟年事已高,虽然只是太极殿这一小段路,但也将他跑得够呛,跑上台阶都已经喘的半死不活了,一看李治就站在门口,吓得脚一软,差点没有滚进去,跌跌撞撞入得大殿。
“草民---!”
正准备行礼时,李治突然上前,一手抓住元禧的手臂,绷紧着脸,问道:“元禧,朕问你,你们元家可有在扬州试种一批新稻种。”
元禧愣了愣,心里本就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又见李治面容狰狞,怕得要命,这是出什么事了,颤声道:“是,是有其事。”目光却偷偷瞥向韩艺,见韩艺非常淡定的闭目养神,心里这才稍稍缓了缓。
李治听得喉咙里面发出一声闷响,紧张兮兮道:“据说这种新稻种一年可种两回。”
元禧缓了口气后,道:“回禀陛下,在去年的试种中是可以种两回,但今年是我们元家第一回大规模的试种,草民目前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了。”
他显然还是比较谨慎的,不敢在皇帝面前大放厥词。
李治闻言大喜,将手中的奏章递给元禧道:“这是扬州都督送来的捷报,你---你看看。”
元禧接过来一看,不一会儿,便是惊喜不已,“陛下,这---这应该不会有错了,其实早在两年前,草民家就已经在江南各地区开始试种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杨都督一直都很关心此事,也一直在给予草民支持,因此杨都督今年也决定跟着草民家一块大规模试种新稻种。”
其实这都是韩艺在牵线搭桥,不然的话,杨展飞哪里敢在朝廷的土地上大规模试种,至少也得等到元家的成功,但是韩艺让杨展飞跟元家一块大规模试种,因为别的地方的长官不敢这么做,你要成功了,那你自然就突出一些。
殿中的大臣们均是震惊不已,这一年种两回,粮食产量不就翻了一番。
这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是意味着一切。
当然,其实并未增多一倍,杨展飞在奏章上写得非常清楚,最多能够增多五成,但这也非常了不起了。
李治感觉自己都已经飘起来,突然多了五成的粮食,这就是预示着他能够完成更多的丰功伟绩,激动的难以自己,抓着元禧的手还在抖动着,脑子不断的冒出各种念头。
还是李义府机灵,急忙站出来道:“陛下隆恩渥泽天下百姓,乃我大唐之福,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也都惊醒过来,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李治也猛然清醒过来,难以抑制的哈哈大笑起来,举臂高呼道:“是天佑我大唐啊!”
唐朝地盘本来就大,人口又不算多,倘若粮食产量再提上来,豪不夸张的说,这无疑将大唐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禧一看皇帝原来是开心的,心里大松一口气。
一番恭贺之后,李治回到了台阶上坐下,见元禧站在大殿里面,双腿还发颤,刚才跑得够急的,立刻让人赐座。
这是何等荣耀。
待元禧坐下之后,李治问道:“元老先生,快与朕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元禧颔首道:“回禀陛下,草民家素来好园林,因此常年派人外出寻找奇花异草,然后移植到园林中来,就在两三年前,草民的侄孙儿远到占城,发现当地的稻种不择地而生,当地百姓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而且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百日左右,且产量也并不低。因此草民的侄孙便从当地带回大量的稻种,并且在江南各地试种,后来是草民那小侄女元牡丹又认为此稻种生长期短,可尝试一年种两季,在这两三年中,经过多番试种,终于让我们实验成功了,今年是第一回大规模种植。”
其实这占城稻并非是两季稻,只是一种优良的稻种,但是韩艺知道经过培育之后,采用移植技术,是可以试种出两季稻的。
元禧并未有说是韩艺提出来的,这当然是韩艺自己要求的,因为韩艺身为朝廷命官,不献给朝廷,献给商人,那皇帝真就够爱他的了。但是元禧自身不在乎这些荣耀,就推给元牡丹,夫君的功劳,夫人来领,合情合理。
李治听得是频频点头。
许敬宗却已经按耐不住了,急忙上奏道:“陛下,如今这种新稻种取得如此成功,朝廷应该将更多的百姓种上这新稻种。”
李治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
元禧皱了皱眉,道:“陛下,草民有一言不知可否说。”
李治道:“你但说无妨。”
元禧道:“陛下,如今这第二季稻谷还未到收成的时候,虽然信中已经说明种植情况非常好,但毕竟还没有收成。而且关于这种新稻种,尤其是双季种植,草民家其实也还在研究当中,虽然还发明了新的种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还未成熟,这只是草民家和杨都督在已经试种成功的土地上,首次尝试着大规模的种植,但是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因此要说要普及的话,依草民之见,可能还为时过早,还请陛下慎重,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到时百姓颗粒无收,那---那草民纵使万死也难辞其咎。”
他在对面皇帝,那真是谨小慎微。
李治猛然惊醒,也觉得自己有些高兴过头了。
许敬宗更是吓出一身冷汗,在农业真是开不得玩笑,没有绝对的把握,你就普及的话,万一没种好,那必将天下大乱。
韩艺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元老先生言之有理,关于农业的研究,一定慎之又慎,这是不能出错的。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贤者六院一直都是以谨小慎微,实事求是而著称,这也是贤者六院的立院之本,而且贤者六院的农学院已经招收不少经验非常丰富的九品院士,因此臣建议将将此任务交予贤者六院,针对这种新稻种和新的种植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研发出更新式的种植技术,以及培育出更加好的稻种。”
这兴奋劲一过,李治冷静了下来,道:“爱卿言之有理,此事不宜着急,得徐徐渐渐,争取做到最好。此事交予你们贤者六院去办吧。”说着,他又向元禧道:“就还望元老先生能够给予朝廷支持。”
我还需要你的户部侍郎的支持了!元禧道:“草民遵命。”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