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制度出台(筱苏酥万赏加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试验田的稻谷终于要进入收割期了,然而,朝堂上对于各个家族的申请,却迟迟没有作出最后回复,在所有人都感觉到焦急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宣布了李世民从江陵发过来的,对于类似九垸商会,以及今后可能成立的这种组织的管理规定,好长几十大条,世家系的官员们看完之后,傻眼了。
之前他们处心积虑的想要推动李世民实行新政,还被他那个‘准’字给刺激到了,谁成想,李世民还有这么一手,这么详细的规章制度一下子就拿出来了,这那里是‘准’他们搞,这完全是就‘准’备好了套,要坑他们。
“萧相,您能跟我们解释解释这个‘最终解释权归大唐朝廷’是什么意思吗?”一群世家系的官员在朝堂上将萧瑀围起来询问道。
萧瑀回想了一下自己昨夜看到的那份关于这些规章制度的解释,答道,“这个就是说,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最终是由朝廷说了算。”
众人闻言一愣,但并没有谁敢对这条规定有意见,朝廷说了都不算,那谁说了算?
“那个这个,股权有投票权,和没有投票权是什么意思呢?都是股份,难道还要区别?”
“当然有区别,有些人,持有股份,但只有分红的权力,没有干预经营的决策权,像朝廷有很多资源入股的项目,就可以直接凭股份,在整体产业中占有话语权,朝廷若是只有一点点资源入股,则可以在少量持股的情况下,用这种方式,保持住一定的话语权,朝廷若是没有任何资源入股,则是可以根据本地百姓的股权,或者投票权,一定程度控制这些商业组织······”
许多世家系的官员发懵道,“这说来说去,这意思就是,咱们这些产业做起来之后,还是要归朝廷管喽。”
萧瑀点了点头道,“你们这么理解,肯定是没错的。”
好吧!听他这么说,世家系的那些官员觉得,根本没有聊下去的必要了,怎么说都是朝廷有理,而且,他们组织百姓做产业,享受最大好处的也是百姓,他们自己岂不是白做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白做,不涉及资源类的产业,朝廷给他们留了三成利润,涉及资源类的,留了两成左右,比他们把人手放到朝廷做官,拿固定俸禄,肯定是好一些的。
而他们也看出来了李世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借助他们的手,快速的将全国范围的福利体系搭建起来,从五月开始,渭南工厂这边的医疗报账体系,就会从原先的八成报销,提升为全免,并且,范围增加到了工人的直系亲属。
养老保障,他们则是原先就有,只需要各工厂支付了逐渐覆盖全部工厂的员工子弟学校的日常开支,这些工人们,就会成为继九垸县之后,第二批三项主要福利保障全都有的人。
“那个,萧相,我们,能不能撤销之前提起的与地方百姓合作开发产业的申请?”
“可以啊!如果你们没有把握,就尽早撤销申请,朝廷也好另找其它人,你们知道的,朝廷现在有五十多个国企产业,这些产业,会通过一定的利润分配改革之后,差不多将六七十个县的百姓,五十万户左右的百姓,纳入福利保障范围,往后,咱们的国企产业会越来越多,你们不做,朝廷自己也会做······”
等萧瑀这一番解释说完,世家系的官员,就不是想要撤回申请了,而是感觉到进退两难。
做吧!他们感觉自己是在帮朝廷白出力,让百姓白占便宜。
不做吧!别人,或者朝廷自己,就做了,这就会让他们达不到将家族与百姓利益捆绑的预期目标。
所以,散朝之后,他们都各自回家,找智囊团商议去了,甚至,多家的智囊人物,都联合起来,开起了会议。
其中,水平最高的,当然是五姓七家系的那些族老级人物们,他们在经过一轮分析之后,最终决定,还是要做,自古以来,有多少好的制度,是被人为的破坏掉的?
他们完全可以先做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找机会破坏李世民定下的制度,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反正他们的人,已经离开朝堂了,现在反悔,也是不行了。
江陵城,王氏大酒楼的工地,王旭收到了一封来自王氏族老会的信,信上将各家智者商量的决议告诉了他,并且,让他在当地组织一下,稍后,所有向朝廷提交了申请的世家,都会派代表来与他汇合,然后去九垸县,找孙享福问计,正式的将孙享福推到世家领袖的位置上。
“我都说了,这事,由不得孙正明,这次,我看他还怎么推迟。”王旭收了信纸,便招属下的人安排,准备启程前往九垸县一号垸田。
在他看来,以帮助百姓发展产业,让他们享受更多的福利保障为由,去请教孙享福如何做好地方发展,他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只要各家先把产业做起来了就成,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在李世民这一朝有什么大动作,甚至,他们只想要安然无恙的渡过李世民这一朝就好。
这种请教,也会让孙享福在无形之中,在世家群体这里聚集到人望,到了某一个时机成熟的特定时刻,只需要他登高一呼,或许整个天下就能变天,没有了皇权,由资本团体话事的时代,才是他们想要的时代,因为,现在这可时期,即便是像王家这样的顶尖世家,也随时能感受到皇帝的危险。
孙享福虽然没有获得离开九垸县的准许,但是,自从他将如何管理这些社会特殊团体的建议跟李世民聊透了之后,李世民便让密卫,将朝堂,甚至一些从世家那边收集过来的消息都传一份给孙享福,无影儿,千面儿,绝杀儿,神行儿他们几人情报组骨干,也被还给了孙享福,不过,孙享福暂时只是先让他们歇着,并没有给他们派活。
“老爷,陛下传信过来,试验田这一季的水稻收割的时候,他会亲自到场,而且,渭南船厂那边,新式包钢大船已经全部下水,要不了多久,就会起行去岭南,做最后的远航准备,陛下收完了稻子,就会乘船南下,去岭南。”德叔收了大内侍卫传过来的口信,在田地里找到孙享福道。
“嗯,这事我知道了,夫人到时候也会过来吧!叮嘱她注意身子,现在我最怕家里的几个孕妇往人堆里挤。”
“会的,前几天陛下把情报组的人还给您了,如果这次田地里收的水稻产量有所提升的话,陛下说不定会恢复您的官爵,这种重要时刻,夫人过来看看,也是应该的。”德叔脸上有一些笑意道。大唐的顶级官员起起落落是常态,但像自家老爷起落的这么彻底的,却一个也没有,家主没有官爵在身,他老人家中总感觉不放心。
“恢复官爵的事还尚早,朝廷跟世家的纠葛一天不落下帷幕,我就还得继续在这里种田,陛下虽然还算信任我,但肯定会故意做出防备我的样子,引世家子们前来跳坑,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这事的,看着吧!咱们这位陛下,心大着呢!想的可不仅仅是开疆扩土那点事。”
就目前大唐的军事水平,基本已经具备对外战争的绝对实力优势,想要开疆扩土,已经不是难事,只要准备好钱粮,等待足够多的青壮士兵成长起来,便可以稳步向外推进,反而内部一再爆发的问题,提起了李世民的警觉心。
收拾世家,是他老早就挤压在心里的想法,现在,动手的条件,差不多就要具备了,把内外所有的糟心事全部摆平,才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德叔闻言,脸色暗淡下来道,“如此,岂不是叫夫人白欢喜一场?”
“不会的,红袖和香蝶怀了孩子,她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怕来了这边之后,又要跟我提纳妾的事情了。”
“是啊!长安,还有定襄别院的那些胡姬,夫人可都没有往外打发呢!县城的房子现在也全部都修建好了,夫人已经让人将她们接了过来,您只怕是又要受累了。”
对于子嗣繁衍,壮大宗族这事,德叔是虞秀儿坚定的支持者,听他这么说变相的劝慰,孙享福顿时脸色一黑,虽然混血儿确实比较聪明,但是,向那些世家学习这种壮大宗族的文化!孙享福还是有些不喜,搞的自己见到自己的庶出子,都不认识,这样真的好吗?
对胡人的脸蛋有脸盲症的,可不止孙享福一个人,而且,很多人,是因为这样的侍妾和庶出子太多,根本关心不过来,久而久之,变的不认识也很正常。
比如虞秀儿的爹虞昶,就有十多个胡姬侍妾,生下来的孩子,都十好几个了,而从安西大都护府归来的程咬金,家里胡姬的数量,更是已经多达上百个,都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他几个儿子的,按照他老程家的规矩,胡姬的生的孩子,直接是不入族谱的,就和家里的家仆一样,而且,有这种家规的,还不止他一家,长安的权贵圈,普遍都是这样。
这种风气,已经随着大唐的日趋强大,越演越烈,有的时候,不是大唐的权贵富豪想纳这些胡女为妾,架不住人死皮赖脸的想往这边嫁啊!谁叫这边的经济好,她们只要在这里找到人要,就能过上不愁吃穿的好生活。
当然,这些不过是题外话,孙享福最关心的,还是远洋探索船队正式开启远洋探索之旅的事情,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要开始忙抢种了,李世民也没有允许他离开九垸县,所以,他是不能亲自为出海的船员们送行了,只能将自己想说的一些话,写成长信,托人捎给他们。
试验田的稻谷终于要进入收割期了,然而,朝堂上对于各个家族的申请,却迟迟没有作出最后回复,在所有人都感觉到焦急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宣布了李世民从江陵发过来的,对于类似九垸商会,以及今后可能成立的这种组织的管理规定,好长几十大条,世家系的官员们看完之后,傻眼了。
之前他们处心积虑的想要推动李世民实行新政,还被他那个‘准’字给刺激到了,谁成想,李世民还有这么一手,这么详细的规章制度一下子就拿出来了,这那里是‘准’他们搞,这完全是就‘准’备好了套,要坑他们。
“萧相,您能跟我们解释解释这个‘最终解释权归大唐朝廷’是什么意思吗?”一群世家系的官员在朝堂上将萧瑀围起来询问道。
萧瑀回想了一下自己昨夜看到的那份关于这些规章制度的解释,答道,“这个就是说,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最终是由朝廷说了算。”
众人闻言一愣,但并没有谁敢对这条规定有意见,朝廷说了都不算,那谁说了算?
“那个这个,股权有投票权,和没有投票权是什么意思呢?都是股份,难道还要区别?”
“当然有区别,有些人,持有股份,但只有分红的权力,没有干预经营的决策权,像朝廷有很多资源入股的项目,就可以直接凭股份,在整体产业中占有话语权,朝廷若是只有一点点资源入股,则可以在少量持股的情况下,用这种方式,保持住一定的话语权,朝廷若是没有任何资源入股,则是可以根据本地百姓的股权,或者投票权,一定程度控制这些商业组织······”
许多世家系的官员发懵道,“这说来说去,这意思就是,咱们这些产业做起来之后,还是要归朝廷管喽。”
萧瑀点了点头道,“你们这么理解,肯定是没错的。”
好吧!听他这么说,世家系的那些官员觉得,根本没有聊下去的必要了,怎么说都是朝廷有理,而且,他们组织百姓做产业,享受最大好处的也是百姓,他们自己岂不是白做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白做,不涉及资源类的产业,朝廷给他们留了三成利润,涉及资源类的,留了两成左右,比他们把人手放到朝廷做官,拿固定俸禄,肯定是好一些的。
而他们也看出来了李世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借助他们的手,快速的将全国范围的福利体系搭建起来,从五月开始,渭南工厂这边的医疗报账体系,就会从原先的八成报销,提升为全免,并且,范围增加到了工人的直系亲属。
养老保障,他们则是原先就有,只需要各工厂支付了逐渐覆盖全部工厂的员工子弟学校的日常开支,这些工人们,就会成为继九垸县之后,第二批三项主要福利保障全都有的人。
“那个,萧相,我们,能不能撤销之前提起的与地方百姓合作开发产业的申请?”
“可以啊!如果你们没有把握,就尽早撤销申请,朝廷也好另找其它人,你们知道的,朝廷现在有五十多个国企产业,这些产业,会通过一定的利润分配改革之后,差不多将六七十个县的百姓,五十万户左右的百姓,纳入福利保障范围,往后,咱们的国企产业会越来越多,你们不做,朝廷自己也会做······”
等萧瑀这一番解释说完,世家系的官员,就不是想要撤回申请了,而是感觉到进退两难。
做吧!他们感觉自己是在帮朝廷白出力,让百姓白占便宜。
不做吧!别人,或者朝廷自己,就做了,这就会让他们达不到将家族与百姓利益捆绑的预期目标。
所以,散朝之后,他们都各自回家,找智囊团商议去了,甚至,多家的智囊人物,都联合起来,开起了会议。
其中,水平最高的,当然是五姓七家系的那些族老级人物们,他们在经过一轮分析之后,最终决定,还是要做,自古以来,有多少好的制度,是被人为的破坏掉的?
他们完全可以先做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找机会破坏李世民定下的制度,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反正他们的人,已经离开朝堂了,现在反悔,也是不行了。
江陵城,王氏大酒楼的工地,王旭收到了一封来自王氏族老会的信,信上将各家智者商量的决议告诉了他,并且,让他在当地组织一下,稍后,所有向朝廷提交了申请的世家,都会派代表来与他汇合,然后去九垸县,找孙享福问计,正式的将孙享福推到世家领袖的位置上。
“我都说了,这事,由不得孙正明,这次,我看他还怎么推迟。”王旭收了信纸,便招属下的人安排,准备启程前往九垸县一号垸田。
在他看来,以帮助百姓发展产业,让他们享受更多的福利保障为由,去请教孙享福如何做好地方发展,他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只要各家先把产业做起来了就成,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在李世民这一朝有什么大动作,甚至,他们只想要安然无恙的渡过李世民这一朝就好。
这种请教,也会让孙享福在无形之中,在世家群体这里聚集到人望,到了某一个时机成熟的特定时刻,只需要他登高一呼,或许整个天下就能变天,没有了皇权,由资本团体话事的时代,才是他们想要的时代,因为,现在这可时期,即便是像王家这样的顶尖世家,也随时能感受到皇帝的危险。
孙享福虽然没有获得离开九垸县的准许,但是,自从他将如何管理这些社会特殊团体的建议跟李世民聊透了之后,李世民便让密卫,将朝堂,甚至一些从世家那边收集过来的消息都传一份给孙享福,无影儿,千面儿,绝杀儿,神行儿他们几人情报组骨干,也被还给了孙享福,不过,孙享福暂时只是先让他们歇着,并没有给他们派活。
“老爷,陛下传信过来,试验田这一季的水稻收割的时候,他会亲自到场,而且,渭南船厂那边,新式包钢大船已经全部下水,要不了多久,就会起行去岭南,做最后的远航准备,陛下收完了稻子,就会乘船南下,去岭南。”德叔收了大内侍卫传过来的口信,在田地里找到孙享福道。
“嗯,这事我知道了,夫人到时候也会过来吧!叮嘱她注意身子,现在我最怕家里的几个孕妇往人堆里挤。”
“会的,前几天陛下把情报组的人还给您了,如果这次田地里收的水稻产量有所提升的话,陛下说不定会恢复您的官爵,这种重要时刻,夫人过来看看,也是应该的。”德叔脸上有一些笑意道。大唐的顶级官员起起落落是常态,但像自家老爷起落的这么彻底的,却一个也没有,家主没有官爵在身,他老人家中总感觉不放心。
“恢复官爵的事还尚早,朝廷跟世家的纠葛一天不落下帷幕,我就还得继续在这里种田,陛下虽然还算信任我,但肯定会故意做出防备我的样子,引世家子们前来跳坑,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这事的,看着吧!咱们这位陛下,心大着呢!想的可不仅仅是开疆扩土那点事。”
就目前大唐的军事水平,基本已经具备对外战争的绝对实力优势,想要开疆扩土,已经不是难事,只要准备好钱粮,等待足够多的青壮士兵成长起来,便可以稳步向外推进,反而内部一再爆发的问题,提起了李世民的警觉心。
收拾世家,是他老早就挤压在心里的想法,现在,动手的条件,差不多就要具备了,把内外所有的糟心事全部摆平,才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德叔闻言,脸色暗淡下来道,“如此,岂不是叫夫人白欢喜一场?”
“不会的,红袖和香蝶怀了孩子,她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怕来了这边之后,又要跟我提纳妾的事情了。”
“是啊!长安,还有定襄别院的那些胡姬,夫人可都没有往外打发呢!县城的房子现在也全部都修建好了,夫人已经让人将她们接了过来,您只怕是又要受累了。”
对于子嗣繁衍,壮大宗族这事,德叔是虞秀儿坚定的支持者,听他这么说变相的劝慰,孙享福顿时脸色一黑,虽然混血儿确实比较聪明,但是,向那些世家学习这种壮大宗族的文化!孙享福还是有些不喜,搞的自己见到自己的庶出子,都不认识,这样真的好吗?
对胡人的脸蛋有脸盲症的,可不止孙享福一个人,而且,很多人,是因为这样的侍妾和庶出子太多,根本关心不过来,久而久之,变的不认识也很正常。
比如虞秀儿的爹虞昶,就有十多个胡姬侍妾,生下来的孩子,都十好几个了,而从安西大都护府归来的程咬金,家里胡姬的数量,更是已经多达上百个,都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他几个儿子的,按照他老程家的规矩,胡姬的生的孩子,直接是不入族谱的,就和家里的家仆一样,而且,有这种家规的,还不止他一家,长安的权贵圈,普遍都是这样。
这种风气,已经随着大唐的日趋强大,越演越烈,有的时候,不是大唐的权贵富豪想纳这些胡女为妾,架不住人死皮赖脸的想往这边嫁啊!谁叫这边的经济好,她们只要在这里找到人要,就能过上不愁吃穿的好生活。
当然,这些不过是题外话,孙享福最关心的,还是远洋探索船队正式开启远洋探索之旅的事情,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要开始忙抢种了,李世民也没有允许他离开九垸县,所以,他是不能亲自为出海的船员们送行了,只能将自己想说的一些话,写成长信,托人捎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