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买船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兜里有了钱,肚子里有了食,走路都轻便了许多,一个时辰左右,二人便到了小河集,今天是小集的日子,即便是下午,集市上也还有一些农夫们临时支起的摊位在这里,不过售卖的都是村里能自产的东西,到是没有引起孙享福的购买欲,他今天主要是来取昨天定制的精铁锅的,另外,看看有什么可以用的上的物品,反正现在有了钱,多多益善。
杂货铺子里,孙享福一番挑拣之后,买下了不少货物,一本千字文,比较低档的文房四宝一套,针线,钳子,细麻线,盆,钵,碗碟之类的也买了些,和老板砍价的时候,意外的还听到了一些前来购物的客人的对话。
“码头上今天有人卖船?大力哥,我们去看看。”
结了帐,二人挑着买好的货物快步来到了码头边,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围着一个老汉在攀谈,应该是砍价。
“老汉这艘三帆快船虽然是自制的,但下水已经半年有余,船身坚固,不漏水,可载重二十石,从这里顺着渭水下长安,不到两个时辰,就是逆水返回,顺风的时候,挂了帆摇回来,也绝不会超过三个时辰,空船用竹篙撑行,速度可比快马。”
唐时渭水关中段水流平缓,顺水逆水的差别倒不是很大,小河集到长安走水路有一百二十多里,这老汉自制的船顺水的时候居然能一个时辰走六十里,显然有些不凡,不过见识过后世的快船的速度,孙享福换算一下,这艘船顺水一个小时也才走三十里,不算快。
再看那船身,果然有些奇特,细窄且长,并非平底船,只是没有大胆的直接将船造成尖底,而且,不宽的船身居然竖了三根大竹竿,竹竿下都有一堆麻布帆,看到这里,孙享福暗叹,这老汉是个人才,他刚才所说的航速应该是为了安全起见,有所保留。
船身细窄到只有一米五宽左右,长度却达到三丈,前后竖三竿帆,虽然帆布差了些,但到了水面上,绝对能飙的飞起,即便是不用桨和竹篙撑,这船也能在水里上走的飞快,因为阻力小啊!只是受限于船身不宽,这船的载重不大而已,不过用于载少量货物走短途,却是极佳。
“老汉这船售价几何?”孙享福从几个有意购船的人群中挤向前问道。
“五千钱,少一文不卖。”
五千钱,也就是五贯,当然,大唐除非像秦琼这么厚道的人,一般不会给足贯,就算朝廷,也经常将军士的军饷,赏赐,以一贯八百文来结算,所以老汉明言要五千钱,却是要了六贯多的市价。
“太贵了,太贵了,这种载重只有二十石的小船,长安的市价才三千钱左右。”一个商贾装扮的胖子道。
他这话没毛病,以载重量来算,这艘船是轻的不能再轻了,属于最小当量级的,长安的货船,少说也是载重五十石,一百石的,甚至还有载重三千石的大船,而这艘船的载重才二十石,显然不符合商人们的心理预期。
“老汉一家人打造这么一艘船可得费时一年,损耗的桐油木材不说,光这工钱,也值几贯钱了吧!五千钱绝对是实价了,一文也不能少,你们要买就买,不买老汉我去下一个集了。”
老汉肯定不止跑了这一个集,但显然他没有找到自己这艘船卖不出去的原因,关中人行船非是为打鱼,多是走货运,这船快则快矣,但载重太小,有些鸡肋了,如果价格与市价相当还好,但高于市价三四成,却很难卖出。
眼见生意就要谈崩,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这船我要了,大力哥,给他数钱。”
说话的正是孙享福,五千钱,不少,但也不多,差不多刚好够买一家人一年所食用的粮食的,孙享福更加想买的,其实是设计这条独特船只的人。
老汉闻言一喜,作了个请的手势道,“两位小郎可上船来交割。”
不一会,人群散去,孙享福和孙大力二人随着老汉上了船去,船上空间不大,每一米左右,有一道横木樑作为格挡,中间有个竹席搭建的凉棚,收拾的还算干净,三人在凉棚里坐定,孙大力便将装着六千多枚铜钱的布袋子往棚中的一个小木桌上一放,开始点钱,这是孙享福最近常要求他做的事情,最基础的数学,从一数到一千。
“老汉高姓大名,哪里人士?”
船上并没有茶水,所以孙享福只能和老汉干聊,那老汉看着一个个黄橙橙的铜钱心里欢喜,闻言这才看向孙享福道,“老汉杨顺水,蓝田县人士,祖祖辈辈都是以造船为生,可惜到了我这辈,家里人丁不兴,劳力有限,只能造些小船出售来糊口度日。”
孙享福闻言点头道,“哦,原来是老船工之家啊!这样,我等虽然买了您的船,但您这船较为奇特,我等却不知这操船之法,您可否在此地盘恒两日,教会我兄弟二人,您老放心,住宿伙食亏不了您的。”
“呵呵,无需如此,老汉这船操作起来极为简便,小郎君且看,这船尾有一帆,还有一舵,都是可以扭转的,只需一人在此转动风帆和舵,此船便可转动,甚是灵便,只是由于船身不宽,转向不能太急,否则容易翻船,载人上货的时候,尽量的先从中间往后,最后装船头,便可保航行无忧,如果有急事,上帆的同时,还可用竹篙撑行,速度还能增加一两成,一个时辰到长安都不是问题。”
杨顺水这么一说,孙享福就懂了,毕竟他前世是南方人,小时候经常划船玩,这艘船不大,操作起来没难度,不过既然杨顺水本人在,孙享福乐得让他现场指导一下,于是,解了绳索,操控着船只向渭水河上驶去。
“嗯,这船果然轻便,一日之内,便可往返长安一次,老汉如果不急,可随在下回村一趟,明日一早,我等一同行船到长安,正好跟着您认认这长安水路。”
待杨顺水应允之后,孙享福便在他的指导下驾驶着船只在渭水河上跑了一个时辰,孙大力也兴奋的试了试手,很快,两人就掌握了操控这个简易船只的操控技巧,只是孙大力是北方人,在船上没有前世是南方人的孙享福站的稳当,费了好大力,才将船只拐进了水面只有两三丈宽的小河支流,顺着这条河,走十里水路,便能回到村子。
不过,回程的路上,他们还有事要做,就是收鱼笼子,倒是叫杨顺水看了个新奇,以后有了这船在,一次可以带上百个鱼笼子出去投放,而且,还能把鱼笼子拿到渭水投放,让孙享福的渔业空间放大了无数倍。
“小郎君这鱼笼倒是制作的精妙。”
“呵呵,杨老汉夸赞了,在下全村可是指着这鱼笼子过活呢!您可切勿传了出去。”
“小郎君放心,断然不会的,断人生路那是造大孽,要糟天打五雷轰的,咱们水上行船的人,可要多积德,才能一辈子顺风顺水。”
瞧瞧唐时民风多淳朴啊!老汉这么说,孙享福自然就信了,一路将鱼笼子全部收到船上,黄昏前,三人回到了村子。
这两天孙享福两家的动静比较大,已经瞒不住村里人了,尤其是今天,孙享福居然开了船回来,更是惊动了村长胡才,全村好多人都围在小河边,而鱼笼子,和鱼笼子的收获,也暴露在了大家面前。
“有此捕鱼利器在,难怪孙家那两小子这几日身上都开始长肉了。”
胡才阴着脸说了一句,就转身走了,孙享福按照人头分给全村每人两条巴掌大的鱼,他也没要。
孙享福家的大锅饭依然好吃,今天有上百个鱼笼子,收获的鱼货加起来都装了一缸子,而且有不少三四斤重的大鱼,小鱼都分给了村民,晚上大家自然吃大鱼了。
“嗯,你家这鱼煮的不错。”杨老汉就着一碗糜子粥,将一条两三斤的鲤鱼吃了个精光,抚着肚子道。
“那老汉可要常来,以后条件好了,我想请您专门来给我造船。”孙享福用竹签剔着牙道。
“专门造船?造我设计的这种船?”
“不是,这船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太小,我可能需要造更大一些的船,至少千石运量。”
听到孙享福说千石船,杨顺水眼睛一亮,但随即暗淡下去,船越大,造价就越高,千石船的造价至少是几百贯起步,以现在还住着窝棚的孙享福的财力来算,杨顺水就只能呵呵了,不过杨顺水却知道莫欺少年穷的道理,笑着道,“小郎君要是真有了造千石船的财力,到时老汉和家中子侄,定然愿助你一臂之力。”
好吧,孙享福又是在画饼,跟杨顺水聊了一阵之后,孙享福就请他到自己的床铺上休息去了,古人都早睡,孙享福却没有这个习惯,今天并没有干多少体力活,所以,他独自在村里踱着步子消食,最后走到了这艘新买的船上,在凉棚下的船仓里,用双手枕着头,看着满天的星斗。
兜里有了钱,肚子里有了食,走路都轻便了许多,一个时辰左右,二人便到了小河集,今天是小集的日子,即便是下午,集市上也还有一些农夫们临时支起的摊位在这里,不过售卖的都是村里能自产的东西,到是没有引起孙享福的购买欲,他今天主要是来取昨天定制的精铁锅的,另外,看看有什么可以用的上的物品,反正现在有了钱,多多益善。
杂货铺子里,孙享福一番挑拣之后,买下了不少货物,一本千字文,比较低档的文房四宝一套,针线,钳子,细麻线,盆,钵,碗碟之类的也买了些,和老板砍价的时候,意外的还听到了一些前来购物的客人的对话。
“码头上今天有人卖船?大力哥,我们去看看。”
结了帐,二人挑着买好的货物快步来到了码头边,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围着一个老汉在攀谈,应该是砍价。
“老汉这艘三帆快船虽然是自制的,但下水已经半年有余,船身坚固,不漏水,可载重二十石,从这里顺着渭水下长安,不到两个时辰,就是逆水返回,顺风的时候,挂了帆摇回来,也绝不会超过三个时辰,空船用竹篙撑行,速度可比快马。”
唐时渭水关中段水流平缓,顺水逆水的差别倒不是很大,小河集到长安走水路有一百二十多里,这老汉自制的船顺水的时候居然能一个时辰走六十里,显然有些不凡,不过见识过后世的快船的速度,孙享福换算一下,这艘船顺水一个小时也才走三十里,不算快。
再看那船身,果然有些奇特,细窄且长,并非平底船,只是没有大胆的直接将船造成尖底,而且,不宽的船身居然竖了三根大竹竿,竹竿下都有一堆麻布帆,看到这里,孙享福暗叹,这老汉是个人才,他刚才所说的航速应该是为了安全起见,有所保留。
船身细窄到只有一米五宽左右,长度却达到三丈,前后竖三竿帆,虽然帆布差了些,但到了水面上,绝对能飙的飞起,即便是不用桨和竹篙撑,这船也能在水里上走的飞快,因为阻力小啊!只是受限于船身不宽,这船的载重不大而已,不过用于载少量货物走短途,却是极佳。
“老汉这船售价几何?”孙享福从几个有意购船的人群中挤向前问道。
“五千钱,少一文不卖。”
五千钱,也就是五贯,当然,大唐除非像秦琼这么厚道的人,一般不会给足贯,就算朝廷,也经常将军士的军饷,赏赐,以一贯八百文来结算,所以老汉明言要五千钱,却是要了六贯多的市价。
“太贵了,太贵了,这种载重只有二十石的小船,长安的市价才三千钱左右。”一个商贾装扮的胖子道。
他这话没毛病,以载重量来算,这艘船是轻的不能再轻了,属于最小当量级的,长安的货船,少说也是载重五十石,一百石的,甚至还有载重三千石的大船,而这艘船的载重才二十石,显然不符合商人们的心理预期。
“老汉一家人打造这么一艘船可得费时一年,损耗的桐油木材不说,光这工钱,也值几贯钱了吧!五千钱绝对是实价了,一文也不能少,你们要买就买,不买老汉我去下一个集了。”
老汉肯定不止跑了这一个集,但显然他没有找到自己这艘船卖不出去的原因,关中人行船非是为打鱼,多是走货运,这船快则快矣,但载重太小,有些鸡肋了,如果价格与市价相当还好,但高于市价三四成,却很难卖出。
眼见生意就要谈崩,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这船我要了,大力哥,给他数钱。”
说话的正是孙享福,五千钱,不少,但也不多,差不多刚好够买一家人一年所食用的粮食的,孙享福更加想买的,其实是设计这条独特船只的人。
老汉闻言一喜,作了个请的手势道,“两位小郎可上船来交割。”
不一会,人群散去,孙享福和孙大力二人随着老汉上了船去,船上空间不大,每一米左右,有一道横木樑作为格挡,中间有个竹席搭建的凉棚,收拾的还算干净,三人在凉棚里坐定,孙大力便将装着六千多枚铜钱的布袋子往棚中的一个小木桌上一放,开始点钱,这是孙享福最近常要求他做的事情,最基础的数学,从一数到一千。
“老汉高姓大名,哪里人士?”
船上并没有茶水,所以孙享福只能和老汉干聊,那老汉看着一个个黄橙橙的铜钱心里欢喜,闻言这才看向孙享福道,“老汉杨顺水,蓝田县人士,祖祖辈辈都是以造船为生,可惜到了我这辈,家里人丁不兴,劳力有限,只能造些小船出售来糊口度日。”
孙享福闻言点头道,“哦,原来是老船工之家啊!这样,我等虽然买了您的船,但您这船较为奇特,我等却不知这操船之法,您可否在此地盘恒两日,教会我兄弟二人,您老放心,住宿伙食亏不了您的。”
“呵呵,无需如此,老汉这船操作起来极为简便,小郎君且看,这船尾有一帆,还有一舵,都是可以扭转的,只需一人在此转动风帆和舵,此船便可转动,甚是灵便,只是由于船身不宽,转向不能太急,否则容易翻船,载人上货的时候,尽量的先从中间往后,最后装船头,便可保航行无忧,如果有急事,上帆的同时,还可用竹篙撑行,速度还能增加一两成,一个时辰到长安都不是问题。”
杨顺水这么一说,孙享福就懂了,毕竟他前世是南方人,小时候经常划船玩,这艘船不大,操作起来没难度,不过既然杨顺水本人在,孙享福乐得让他现场指导一下,于是,解了绳索,操控着船只向渭水河上驶去。
“嗯,这船果然轻便,一日之内,便可往返长安一次,老汉如果不急,可随在下回村一趟,明日一早,我等一同行船到长安,正好跟着您认认这长安水路。”
待杨顺水应允之后,孙享福便在他的指导下驾驶着船只在渭水河上跑了一个时辰,孙大力也兴奋的试了试手,很快,两人就掌握了操控这个简易船只的操控技巧,只是孙大力是北方人,在船上没有前世是南方人的孙享福站的稳当,费了好大力,才将船只拐进了水面只有两三丈宽的小河支流,顺着这条河,走十里水路,便能回到村子。
不过,回程的路上,他们还有事要做,就是收鱼笼子,倒是叫杨顺水看了个新奇,以后有了这船在,一次可以带上百个鱼笼子出去投放,而且,还能把鱼笼子拿到渭水投放,让孙享福的渔业空间放大了无数倍。
“小郎君这鱼笼倒是制作的精妙。”
“呵呵,杨老汉夸赞了,在下全村可是指着这鱼笼子过活呢!您可切勿传了出去。”
“小郎君放心,断然不会的,断人生路那是造大孽,要糟天打五雷轰的,咱们水上行船的人,可要多积德,才能一辈子顺风顺水。”
瞧瞧唐时民风多淳朴啊!老汉这么说,孙享福自然就信了,一路将鱼笼子全部收到船上,黄昏前,三人回到了村子。
这两天孙享福两家的动静比较大,已经瞒不住村里人了,尤其是今天,孙享福居然开了船回来,更是惊动了村长胡才,全村好多人都围在小河边,而鱼笼子,和鱼笼子的收获,也暴露在了大家面前。
“有此捕鱼利器在,难怪孙家那两小子这几日身上都开始长肉了。”
胡才阴着脸说了一句,就转身走了,孙享福按照人头分给全村每人两条巴掌大的鱼,他也没要。
孙享福家的大锅饭依然好吃,今天有上百个鱼笼子,收获的鱼货加起来都装了一缸子,而且有不少三四斤重的大鱼,小鱼都分给了村民,晚上大家自然吃大鱼了。
“嗯,你家这鱼煮的不错。”杨老汉就着一碗糜子粥,将一条两三斤的鲤鱼吃了个精光,抚着肚子道。
“那老汉可要常来,以后条件好了,我想请您专门来给我造船。”孙享福用竹签剔着牙道。
“专门造船?造我设计的这种船?”
“不是,这船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太小,我可能需要造更大一些的船,至少千石运量。”
听到孙享福说千石船,杨顺水眼睛一亮,但随即暗淡下去,船越大,造价就越高,千石船的造价至少是几百贯起步,以现在还住着窝棚的孙享福的财力来算,杨顺水就只能呵呵了,不过杨顺水却知道莫欺少年穷的道理,笑着道,“小郎君要是真有了造千石船的财力,到时老汉和家中子侄,定然愿助你一臂之力。”
好吧,孙享福又是在画饼,跟杨顺水聊了一阵之后,孙享福就请他到自己的床铺上休息去了,古人都早睡,孙享福却没有这个习惯,今天并没有干多少体力活,所以,他独自在村里踱着步子消食,最后走到了这艘新买的船上,在凉棚下的船仓里,用双手枕着头,看着满天的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