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特工决战密营 > 第50章 农家菜园(1)(求收藏推荐)

第50章 农家菜园(1)(求收藏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2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项先生戴了顶草帽,手拿马鞭,赶着一辆驴车,惠姐、陈榆、彭壮都坐在车上,大家一路颠簸,来到后水峪。

    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绿树环抱,村里的白墙黑瓦,颇有江南特色,村外,绿野无垠,是一望无际的庄稼。项先生用鞭子指点着绿色起伏的原野,满腹感慨地说:“象这样的村子,若是和平年景,最是富庶,庄稼一年两熟,物阜民丰,只可惜敌寇践踏,战火绵延,百姓才不能安生。”

    “哈哈,”彭壮盘腿坐在车厢里,笑道:“你怎么和老方一样,老是发文人感慨呀。”

    “唉,说起老方,真让人挂念。也不知道方江和丁义他们,在石山城怎么样了。”

    阿混背着个破草筐,在村头的树林边和众人汇合了,他向项先生报告说:“我已经打探明白了,这村里新近搬来了一户人家,是一对六十来岁的夫妇,外乡口音,老两口在村里租了间房,呶,就是那边,村边上那两间小破房就是。”

    “北边,那个流臭水的工厂,情况怎么样?”

    阿混连连摇头,“进不去,我又绕了一圈,院里有鬼子的狼狗,有动静就乱叫。那个大院子嘛,围墙有一丈高,上面有电网,最麻烦的是,围墙四周没有庄稼,形成一片开阔的荒地,根本就接近不了。”

    “没关系,总会有办法。”

    惠姐跳下驴车,让阿混带路,走向那间村头上的小破房子。两个人刚走到房子近前,从屋里走出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来。

    这人头发花白,微佝着腰,鼻梁上戴着老式花镜,走路颤颤微微,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惠姐径直走到离他不足一丈远的地方,仔细打量。

    那老头抬起头来,扶扶眼镜,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

    “曾老师,”忽然惠姐神情激动,脱口叫了起来,快步走过去。

    老人吃了一惊,睁大两眼,看着走过来的惠姐,有些犹豫害怕,往后退了一步。

    这时候,从屋里又走出一个老太太来,穿了一身对襟中式裤褂,也是头发花白,满面皱纹,但是精神还好,比老头强得多,她看到惠姐,也睁大了眼睛,上前拉住老头,用枯瘦的手指着惠姐,说:“你……你是小惠?”

    “师母,是我呀,曾老师,您不认识我了吗?”惠姐上前搀住老头的胳膊,同时把头上的花头巾摘下来,甩了甩头发,满腔兴奋的神情,笑着叫着,“曾老师,果然是您,真是太好了……师母,咱们进屋去说话,好吗?”

    “小惠,你真是小惠……”曾老师也激动起来,抓住惠姐的手,“你……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故人,太好了,太好了……”

    “小惠,快屋里坐。”老太太和惠姐一左一右,搀着曾老师,走进院子。小院连院墙也没有,只用秫秸绑扎围起一个小圈,但院里收拾得颇为洁净,门前墙角,还栽了些月季芍药,窗前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木架子。

    阿混跟在后面,走进院来,围着那个斜斜的木架转了半圈,不知何物。惠姐对他说:“那是画架。”

    “哦。”

    几个人走进屋内,老头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颤抖着花白胡子上下打量惠姐,“好,好,没想到,一别数年,小惠,我真高兴,没想到咱们在如此离乱之秋,还能见面,当年你们那班学生,可不知道大家境况如何,唉,真是世道沧桑啊……”

    “曾老师,您可老多了。”

    “可不是嘛,”老太太给惠姐和阿混让座,“他整天唉声叹气,还能不老?现在眼也花了,背也驼了,画也画不好了。”

    曾老师又叹了一口气,坐在椅子上,“国家蒙尘,黎民多难,上海沦陷,杭州沦陷,南京沦陷,我们两个老朽,象丧家之犬一样,一路奔波流浪,到这里投靠亲友……唉,你还怪我叹气,不提这些了,小惠,你近些年怎么样?成家了吗?”

    “成家了,孩子和先生,都在重庆。”

    “那就好,那就好。”

    惠姐打量着这间狭小的住室,屋里摆放着农家常用的黑色板柜、竹椅,收拾得很整洁,木柜上放着几包绘画颜料和几张宣纸。她问:“曾老师,师母,你们避居到此,靠什么为生呢?”

    “村里有我一个亲戚,经营着菜园,”曾老师摘下眼镜,“我平常去他的菜园里帮忙,逢集市的时候,我和你师母,就去卖些蔬菜……”他说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

    惠姐听着有些啼笑皆非,“老师,您是国内知名画家,却沦落到卖菜为生,这……珍珠蒙尘,这是怎么说的呢。”

    “卖菜倒也无所谓,靠自己的力气谋生,却也不丢人,可让人难受的是,卖菜就能安生了么?大兵们连抢带夺,欺侮百姓,稍不如意便加杀戮……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眼看着国家锦绣河山,遭敌寇蹂躏,我等草民百姓,日受荼毒……”曾老师语调里越来越愤怒。

    说到这里,老太太在旁边悄悄拉了他一把,曾老师猛然醒悟,闭口不再说下去。又叹了口气。

    惠姐笑了笑,“老师,离乱岁月是非多,小心谨慎是没错的。不过您二老放心,我们不是汉奸,和您一样,都是有良心的中国人,眼下,国家蒙难于战火,有些软骨头投敌事敌,苟且偷生。但我相信,更多的人正在以各种形式跟敌人战斗。拿我们班的同学来说,据我所知,有人在给日本人做事,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信仰,但是我还知道,大多数同学,都走到了抗日杀敌的行列里,去年,有两个同学,已经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他们虽然死了,但英勇壮烈,浩气长存。”

    “小惠,说得好,”曾老师神情又激动起来,使劲攥了攥枯瘦的拳头,“前些时候,有个熟人给我传话,让我重新出山,给日本人作画,出掌南京书画院,我坚决不允,小惠,咱们都是有文化,有气节的中国人,民族败类绝不可做,我和你师母几次搬家,也是为了躲避他们。宁可卖菜,绝不事敌。”

    “老师,您做得对。我们向您和师母致敬。”

    “可惜,我老了,再也拿不动枪。”

    “不,老师,为国尽忠,不一定非得拿着枪炮去冲锋,眼下敌寇施行全面统治,各个领域都是战场,咱们文化艺术届,还有教育体育届,都可负起保家卫国之责,只有大家有决心有勇气,都一样能为抗战出力,报效国家。”

    “好,小惠,这些年,我总算听到让人舒心的话了。”曾老师频频点着头,脸上绽出了笑意,“今天真高兴,小惠,只要能为抗战出力,我一定不惜余生。呵呵。”

    阿混坐在旁边,瞅着曾老师,眨巴着眼睛问:“曾先生,刚才您说,卖菜的时候,常有鬼子汉奸连抢带夺?”

    “可不是嘛,不光卖菜的时候遭殃,我们亲戚家的菜园子,也常有可恶的兵痞光顾,象畜生一样吃喝糟蹋,横抢竖夺。”

    “是吗?那可太好了。”

    “啊?小伙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